第169章 誰為棋子,誰是執棋人?
江山美男,朕手拿把掐 作者:一顆青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清月姑娘準備上場的時候,雅間的門突然被敲響。
周堯估摸著時間,側頭看向疏影,略一停頓:“勞煩姑娘去開一下門。”
疏影起身打開門,門口立著一位身穿黑衣的男人,這人容貌俊逸,臉上卻麵無表情,尤其那雙眸子仿佛看死物一般,沒有任何波動。
玄一頷首走進去,瞧見周堯左擁右抱有一瞬間的發愣,斂住眼底的起伏神色,開口稟告:“公子,事情已經辦妥當。”
周堯滿意地看著底下場麵,聲音帶著幾分飄然:“既如此,坐下看戲。”
玄一對著方辭禮拱手行禮,在他對麵落座。
清月此刻上場表演,身穿一身紅色的衣裙,鞋子上帶著鈴鐺,她借力直接落在一張大鼓之上,嘴裏唱著小調,隨之起舞,腳落在鼓麵之上卻沒有什麽聲音。
孟國城外。
藍啟鈺瞧著將士抬粥走出來,一群百姓立馬蜂擁而至,將他嘴裏的話淹沒在喧鬧之中。
將士見狀直接拔出刀,對著難民恐嚇:“誰敢上前,刀劍無眼!”
“不要擁擠,排好隊!”
藍啟鈺正滿意將士的舉動,人群之中突然出現一道蒼老的聲音:“你們這群當官的,哪裏知道我們的痛苦,家沒了,孩子也沒了……如今還拿著刀威脅我們!”
這一番話如同石頭砸入水中,驚起一片水花。
“是啊,我們什麽都沒有了……還給我們這麽稀薄的粥!”
“有刀了不起!”
藍啟鈺緊皺著眉頭,看著憤然地難民,為了穩住局麵,隻得微微皺眉,故作姿態:“孤乃孟國太子,爾等誰敢造次?”
他垂眸瞧著麵前的百姓,語氣漸漸軟了幾分:“大家有序排隊,孤會讓大家得到妥善安置。”
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杵著拐杖看著他,不禁冷笑道:“安置?自從決堤以來,敢問朝廷,可有撥款賑災?可有派去大夫給我們診治?”
老人渾濁的眼中蓄滿了淚水:“我家老婆子病死在路上,我的兒子被衝走,孫子也被溺死,而你們呢?”
“你們在哪裏?假惺惺地在這裏給我們施粥?”
老人將手裏照得出人影的粥丟在地上,眼淚也隨之滑落:“您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我老頭子配不上吃你的粥!”
“就是,我們不吃你的粥!”
藍啟鈺看著地上的碎碗,抬手想阻止,卻又不知道說什麽,瞧著時辰,甩袖吩咐:“你們施粥,孤還有要事!”
他還不信了,餓極了,誰還會嫌棄這粥?
將士眼底閃過莫明的情緒,最後拱手道:“是。”
藍啟鈺踏上一旁的馬車,想到今日的花魁之爭,涼涼的睨了一眼馬夫,冷淡開口:“去鴛鴦樓。”
“是。”
馬車駛入城門,沒多久人群之中跑出一個人,一邊跑,一邊嚷嚷著道:“江湖上的醫仙在那邊林子坐診施粥呢!”
地上坐著一個瘸腿的男人,眼底閃過一抹希望,費力撐起棍子,急忙追問:“什麽醫仙?”
“就是江湖上說的那個醫仙,南神醫!”
男人瘸著腿又問:“人在哪裏?”
一群人都往那邊林子跑,朝廷的粥棚麵前已然沒有多少人。
此事正是周堯暗中吩咐南梧出麵所做,讓張喬鬆拿著她的玉佩前往當地的銅雀台,將存糧支出一部分用來賑災。
竹林之中,竹葉斑駁的落在南梧的衣衫之上。
他帶著鬥笠端坐在桌子麵前,旁邊幾個人正在熬粥,施粥的都是不曾在孟國露麵的玄字八人。
南梧側眸瞧著白粥之中加著麥麩,唇角微勾,將手搭上難民的手腕上。
鴛鴦樓。
此刻正是投花的環節,兩個人各有千秋,憐月仿若出塵的蓮花,而清月則就像盛放的牡丹。
周堯瞧著清月悄然離去,而就在此時,對麵的雅間住進了人。
她輕笑一聲,緩緩起身道:“兩人不分伯仲,想來分數不過幾分差別。”
方辭禮低頭思索,半晌笑了笑:“或許,憐月姑娘險勝清月。”
周堯挑了挑眉:“哦?何出此言?”
方辭禮目光落在底下的一群人,聲音清潤道:“一雙三寸金蓮惹得高官欣賞,底層的人,也會爭相追捧。”
周堯雙手搭在欄杆上,默然不語,半晌側頭道:“走吧,接下來的樂子不適合我們看。”
方辭禮抬眸望向對麵,又側頭看緊閉的窗戶,點頭應答道:“確實。”
三人趁著人多離開鴛鴦樓,周堯並沒有直接離去,而是抬步走向斜對麵的天下匯。
方辭禮瞧見她的方向,便明白她心中所想。
不適合他們現場看,但是在天下匯也能看。
正巧天下匯剛好能看見鴛鴦樓的全貌。
周堯要了一間雅間,正對著鴛鴦樓門口,隨意點上數道孟國的特色,提起衣擺走上去。
緩緩推開窗戶,微風習習,她側頭問道:“那件事辦妥了嗎?”
玄一眉梢微揚,點頭答道:“屬下已辦妥。”
周堯倚在窗前,輕笑一聲:“那便好,孟國決堤一事,倒是天助我也。”
方辭禮低頭倒著熱茶,下意識問道:“您何出此言?”
周堯接過恰到好處的熱茶,低頭抿了一口,淡淡道:“此番遠行,更是堅定平三國的想法。”
她微微挑眉,輕描淡寫的開口:“既然要平,自然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當下不正是表現的絕佳好機會?”
玄一立在一旁,見她與方辭禮解答,便知此事能說,便接過話道:“殿下,方才陛下讓屬下去孟國的當鋪擋掉首飾。”
方辭禮滿臉疑惑地皺著眉頭,沉吟一二後再次開口問:“陛下,為何當掉您的首飾,那首飾可是龍紋。”
而且他們也不缺錢……
周堯抿了一口,意味深長地道:“不過是幾件赤金首飾,朕就是要龍紋流落當鋪。”
方辭禮見狀,眼前突然一亮,恍然大悟道:“臣侍明白了,您當的不過是首飾,狩獲的是民心。”
周堯挑了挑眉,一雙狹長眸子微眯,語氣輕緩道:“哪有什麽民心,不過是大晟女帝路過孟國國都,瞧見難民流離失所,心裏不忍,不惜當掉首飾,高價買糧食賑災。”
方辭禮瞧見她一貫雲淡風輕的模樣,低頭微抿唇角:“是啊,您不過是看百姓受難,於心不安。”
周堯抬手支起下巴,垂眸瞧著人來人往的街道,聲音低沉,語氣卻帶著令人無法忽視的野心:“朕要的是,做三分傳七分。”
玄一想到陛下對他的吩咐,去茶樓,街頭找婦人說此事。
想來這個消息已經在國都傳揚起來。
此事孟國皇室其實也是有賑災的,但是蠹蟲太多,到老百姓手中的不過分厘,這才導致流民往國都匯聚,而賑災使雖然正直,卻是一個死腦筋的人,得罪不少人,最後這批糧食被劫走一半。
陛下讓他私底下查探幾位皇子的關係,如今孟國是太子與晉王對壘,但是陛下暗察還有一個黃雀在後的人,那就是梁王藍啟哲。
那糧食被劫多半便是他的手筆。
小二將一道道美食上桌,熱情道:“客官,菜上齊了。您慢用。”
周堯淡淡收回目光,款款落座道:“朕估摸著,明日孟皇便會宴請朕入宮。”
方辭禮怔了一怔,眼眸微動說道:“這幾日孟皇一直以重病推脫,莫不是真的有疾?”
周堯拿起筷子,衝著他淡淡一笑:“孟皇身體具體如何,到時候我們自然會知道。”
今日她讓南梧出頭賑災,還有一個深意。
南梧在周邊幾國都有盛名,此番出現在孟國,若是孟皇病得重,自然會讓他入宮瞧一瞧,若是並沒有讓他入宮,這病便也不嚴重了。
方辭禮盛了一碗湯遞給她,並沒有問她如何得知孟皇身體如何,而是開口尋問另一件事:“陛下,為何太子與晉王會對花魁之爭這般上心?”
按理來說一國王爺不至於對一個青樓女子這般上心。
周堯低頭喝了一勺湯,側頭看向坐下的玄一。
玄感受到目光,開口解釋道:“殿下,陛下讓屬下查憐月姑娘的底細……昨日潤葉衛傳來消息,這憐月姑娘乃是孟國一位侯爺遺落在外的嫡女。”
“此事過於隱秘,這侯爺當年鎮守邊境,遇到憐月的母親,那女子乃是周國人,兩人兩情相悅,但是女子卻不知道侯爺的身份,後來孟國緊急撤兵,侯爺不告而別,沒曾想那女子已經懷有身孕。”
“後來侯爺暗訪尋找到她們母子,但是卻無法將她們帶回孟國,彼時兩國關係緊張,那女子還有一雙三寸金蓮。”
“侯爺隻能私底下與兩人相聚,後來此事被侯府夫人知曉此事,兩人也斷了往來。”
方辭禮默默聽著,眉頭舒緩,明白了其中利益:“所以太子想獲得憐月父親的支持。”
玄一點頭又說:“侯府夫人已經逝世多年,但侯爺卻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女兒,但是憐月母親離世,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她遭難來到孟國,並且棲身於鴛鴦樓,碰巧被晉王發現她身上玉佩上的花紋屬於這位侯爺。”
方辭禮恍惚很久,才輕輕地笑了起來,輕聲說:“沒曾想其中居然有這般緣由,那清月姑娘呢?”
“清月姑娘沒有什麽身份,可能是太子殿下純粹與晉王之間的爭鬥吧。”
方辭禮垂眸,目光落在中間的菜肴上,淡淡說:“那太子殿下也挺無聊的。”
周堯抬手夾了一塊排骨,笑了笑,接話道:“若是朕,可能也會恨晉王。”
她勾起唇角,說起往事:“這晉王三歲便封王,十歲可隨孟皇上朝,十五歲便參與朝政,當朝的丞相乃是他的嶽父。晉王說他沒有野心,你會信嗎?”
更何況晉王之心,人盡可知。
方辭禮怔怔地聽著,半晌才道:“晉王的母親乃是當朝貴妃,如今也獨得恩寵。如此看來,確實讓太子畏懼。”
周堯吃著菜,漫不經心地說:“所以,他們的恩怨深矣。”
她頓了一下,嘴角含笑,語氣卻十分輕慢:“不過朕倒是希望藍啟鈺當穩這個太子,雖有心機但不深,倒是那梁王藍啟哲讓人不可輕視。”
她她微眯了眼,好半天才抿嘴一笑:“藍啟哲母妃不得恩寵,但是其人的心機與那二人相比,可不是多的一星半點,如今太子賑災不利,其中最大的緣由便是此人暗中動手。”
玄一神色嚴肅回道:“陛下,屬下私底下調查過梁王,此人如今不過是郡王,自從決堤一事之後,卻親自施粥賑災。”
周堯淺淡一笑:“你當真以為孟皇不知道晉王與太子鴛鴦樓一事?”
她可不相信孟皇連這點能耐都沒有,這國都上下,不可能沒有他的眼線。
她難掩唇邊的笑意:“不日,梁王便會請奏親自前往賑災。而他也不會再是郡王,而是親王。”
此事已經發酵許久,想要安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太子與晉王在這個時刻卻還在流連鴛鴦樓,自然要敲打一番。
而敲打最有用的就是多一個競爭對手。
她抬眸看向鴛鴦樓,此刻一群男人不忿地走出鴛鴦樓,嘴裏還嚷嚷著什麽。
想來此事已經有了結果,而這花魁便是憐月姑娘。
方辭禮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神色並沒有什麽詫異:“看來憐月姑娘奪得花魁。”
周堯垂眸,抬手夾了一塊魚肉,語氣平淡:“即使有黑幕又如何,晉王定然是將憐月捧成花魁。”
她咬了一口魚肉,嫌棄地丟在一旁:“這憐月姑娘,今晚怕是身心都是晉王的人了。”
也意味著晉王手中又會多一個籌碼。
方辭禮默默地拿起一旁備用的筷子,給她夾了一塊羊肉,清冽的嗓音帶著些許疑問:“陛下為何說是身心?”
周堯不答,而是放下筷子喝了一口湯,頗有深意道:“三足鼎立固然穩定,但是缺了一腳,便立不住。”
她頓了一下動作,輕笑道:“玄一,你說梁王和太子都知道憐月姑娘的身世……”
玄一聞言,眼中劃過略有深意的情緒:“屬下定然會讓二人意外得知此事的。”
周堯輕嘖一聲,太幹淨的水,不好摸魚。
誰為棋子,誰是執棋人?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周堯估摸著時間,側頭看向疏影,略一停頓:“勞煩姑娘去開一下門。”
疏影起身打開門,門口立著一位身穿黑衣的男人,這人容貌俊逸,臉上卻麵無表情,尤其那雙眸子仿佛看死物一般,沒有任何波動。
玄一頷首走進去,瞧見周堯左擁右抱有一瞬間的發愣,斂住眼底的起伏神色,開口稟告:“公子,事情已經辦妥當。”
周堯滿意地看著底下場麵,聲音帶著幾分飄然:“既如此,坐下看戲。”
玄一對著方辭禮拱手行禮,在他對麵落座。
清月此刻上場表演,身穿一身紅色的衣裙,鞋子上帶著鈴鐺,她借力直接落在一張大鼓之上,嘴裏唱著小調,隨之起舞,腳落在鼓麵之上卻沒有什麽聲音。
孟國城外。
藍啟鈺瞧著將士抬粥走出來,一群百姓立馬蜂擁而至,將他嘴裏的話淹沒在喧鬧之中。
將士見狀直接拔出刀,對著難民恐嚇:“誰敢上前,刀劍無眼!”
“不要擁擠,排好隊!”
藍啟鈺正滿意將士的舉動,人群之中突然出現一道蒼老的聲音:“你們這群當官的,哪裏知道我們的痛苦,家沒了,孩子也沒了……如今還拿著刀威脅我們!”
這一番話如同石頭砸入水中,驚起一片水花。
“是啊,我們什麽都沒有了……還給我們這麽稀薄的粥!”
“有刀了不起!”
藍啟鈺緊皺著眉頭,看著憤然地難民,為了穩住局麵,隻得微微皺眉,故作姿態:“孤乃孟國太子,爾等誰敢造次?”
他垂眸瞧著麵前的百姓,語氣漸漸軟了幾分:“大家有序排隊,孤會讓大家得到妥善安置。”
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杵著拐杖看著他,不禁冷笑道:“安置?自從決堤以來,敢問朝廷,可有撥款賑災?可有派去大夫給我們診治?”
老人渾濁的眼中蓄滿了淚水:“我家老婆子病死在路上,我的兒子被衝走,孫子也被溺死,而你們呢?”
“你們在哪裏?假惺惺地在這裏給我們施粥?”
老人將手裏照得出人影的粥丟在地上,眼淚也隨之滑落:“您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我老頭子配不上吃你的粥!”
“就是,我們不吃你的粥!”
藍啟鈺看著地上的碎碗,抬手想阻止,卻又不知道說什麽,瞧著時辰,甩袖吩咐:“你們施粥,孤還有要事!”
他還不信了,餓極了,誰還會嫌棄這粥?
將士眼底閃過莫明的情緒,最後拱手道:“是。”
藍啟鈺踏上一旁的馬車,想到今日的花魁之爭,涼涼的睨了一眼馬夫,冷淡開口:“去鴛鴦樓。”
“是。”
馬車駛入城門,沒多久人群之中跑出一個人,一邊跑,一邊嚷嚷著道:“江湖上的醫仙在那邊林子坐診施粥呢!”
地上坐著一個瘸腿的男人,眼底閃過一抹希望,費力撐起棍子,急忙追問:“什麽醫仙?”
“就是江湖上說的那個醫仙,南神醫!”
男人瘸著腿又問:“人在哪裏?”
一群人都往那邊林子跑,朝廷的粥棚麵前已然沒有多少人。
此事正是周堯暗中吩咐南梧出麵所做,讓張喬鬆拿著她的玉佩前往當地的銅雀台,將存糧支出一部分用來賑災。
竹林之中,竹葉斑駁的落在南梧的衣衫之上。
他帶著鬥笠端坐在桌子麵前,旁邊幾個人正在熬粥,施粥的都是不曾在孟國露麵的玄字八人。
南梧側眸瞧著白粥之中加著麥麩,唇角微勾,將手搭上難民的手腕上。
鴛鴦樓。
此刻正是投花的環節,兩個人各有千秋,憐月仿若出塵的蓮花,而清月則就像盛放的牡丹。
周堯瞧著清月悄然離去,而就在此時,對麵的雅間住進了人。
她輕笑一聲,緩緩起身道:“兩人不分伯仲,想來分數不過幾分差別。”
方辭禮低頭思索,半晌笑了笑:“或許,憐月姑娘險勝清月。”
周堯挑了挑眉:“哦?何出此言?”
方辭禮目光落在底下的一群人,聲音清潤道:“一雙三寸金蓮惹得高官欣賞,底層的人,也會爭相追捧。”
周堯雙手搭在欄杆上,默然不語,半晌側頭道:“走吧,接下來的樂子不適合我們看。”
方辭禮抬眸望向對麵,又側頭看緊閉的窗戶,點頭應答道:“確實。”
三人趁著人多離開鴛鴦樓,周堯並沒有直接離去,而是抬步走向斜對麵的天下匯。
方辭禮瞧見她的方向,便明白她心中所想。
不適合他們現場看,但是在天下匯也能看。
正巧天下匯剛好能看見鴛鴦樓的全貌。
周堯要了一間雅間,正對著鴛鴦樓門口,隨意點上數道孟國的特色,提起衣擺走上去。
緩緩推開窗戶,微風習習,她側頭問道:“那件事辦妥了嗎?”
玄一眉梢微揚,點頭答道:“屬下已辦妥。”
周堯倚在窗前,輕笑一聲:“那便好,孟國決堤一事,倒是天助我也。”
方辭禮低頭倒著熱茶,下意識問道:“您何出此言?”
周堯接過恰到好處的熱茶,低頭抿了一口,淡淡道:“此番遠行,更是堅定平三國的想法。”
她微微挑眉,輕描淡寫的開口:“既然要平,自然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當下不正是表現的絕佳好機會?”
玄一立在一旁,見她與方辭禮解答,便知此事能說,便接過話道:“殿下,方才陛下讓屬下去孟國的當鋪擋掉首飾。”
方辭禮滿臉疑惑地皺著眉頭,沉吟一二後再次開口問:“陛下,為何當掉您的首飾,那首飾可是龍紋。”
而且他們也不缺錢……
周堯抿了一口,意味深長地道:“不過是幾件赤金首飾,朕就是要龍紋流落當鋪。”
方辭禮見狀,眼前突然一亮,恍然大悟道:“臣侍明白了,您當的不過是首飾,狩獲的是民心。”
周堯挑了挑眉,一雙狹長眸子微眯,語氣輕緩道:“哪有什麽民心,不過是大晟女帝路過孟國國都,瞧見難民流離失所,心裏不忍,不惜當掉首飾,高價買糧食賑災。”
方辭禮瞧見她一貫雲淡風輕的模樣,低頭微抿唇角:“是啊,您不過是看百姓受難,於心不安。”
周堯抬手支起下巴,垂眸瞧著人來人往的街道,聲音低沉,語氣卻帶著令人無法忽視的野心:“朕要的是,做三分傳七分。”
玄一想到陛下對他的吩咐,去茶樓,街頭找婦人說此事。
想來這個消息已經在國都傳揚起來。
此事孟國皇室其實也是有賑災的,但是蠹蟲太多,到老百姓手中的不過分厘,這才導致流民往國都匯聚,而賑災使雖然正直,卻是一個死腦筋的人,得罪不少人,最後這批糧食被劫走一半。
陛下讓他私底下查探幾位皇子的關係,如今孟國是太子與晉王對壘,但是陛下暗察還有一個黃雀在後的人,那就是梁王藍啟哲。
那糧食被劫多半便是他的手筆。
小二將一道道美食上桌,熱情道:“客官,菜上齊了。您慢用。”
周堯淡淡收回目光,款款落座道:“朕估摸著,明日孟皇便會宴請朕入宮。”
方辭禮怔了一怔,眼眸微動說道:“這幾日孟皇一直以重病推脫,莫不是真的有疾?”
周堯拿起筷子,衝著他淡淡一笑:“孟皇身體具體如何,到時候我們自然會知道。”
今日她讓南梧出頭賑災,還有一個深意。
南梧在周邊幾國都有盛名,此番出現在孟國,若是孟皇病得重,自然會讓他入宮瞧一瞧,若是並沒有讓他入宮,這病便也不嚴重了。
方辭禮盛了一碗湯遞給她,並沒有問她如何得知孟皇身體如何,而是開口尋問另一件事:“陛下,為何太子與晉王會對花魁之爭這般上心?”
按理來說一國王爺不至於對一個青樓女子這般上心。
周堯低頭喝了一勺湯,側頭看向坐下的玄一。
玄感受到目光,開口解釋道:“殿下,陛下讓屬下查憐月姑娘的底細……昨日潤葉衛傳來消息,這憐月姑娘乃是孟國一位侯爺遺落在外的嫡女。”
“此事過於隱秘,這侯爺當年鎮守邊境,遇到憐月的母親,那女子乃是周國人,兩人兩情相悅,但是女子卻不知道侯爺的身份,後來孟國緊急撤兵,侯爺不告而別,沒曾想那女子已經懷有身孕。”
“後來侯爺暗訪尋找到她們母子,但是卻無法將她們帶回孟國,彼時兩國關係緊張,那女子還有一雙三寸金蓮。”
“侯爺隻能私底下與兩人相聚,後來此事被侯府夫人知曉此事,兩人也斷了往來。”
方辭禮默默聽著,眉頭舒緩,明白了其中利益:“所以太子想獲得憐月父親的支持。”
玄一點頭又說:“侯府夫人已經逝世多年,但侯爺卻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女兒,但是憐月母親離世,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她遭難來到孟國,並且棲身於鴛鴦樓,碰巧被晉王發現她身上玉佩上的花紋屬於這位侯爺。”
方辭禮恍惚很久,才輕輕地笑了起來,輕聲說:“沒曾想其中居然有這般緣由,那清月姑娘呢?”
“清月姑娘沒有什麽身份,可能是太子殿下純粹與晉王之間的爭鬥吧。”
方辭禮垂眸,目光落在中間的菜肴上,淡淡說:“那太子殿下也挺無聊的。”
周堯抬手夾了一塊排骨,笑了笑,接話道:“若是朕,可能也會恨晉王。”
她勾起唇角,說起往事:“這晉王三歲便封王,十歲可隨孟皇上朝,十五歲便參與朝政,當朝的丞相乃是他的嶽父。晉王說他沒有野心,你會信嗎?”
更何況晉王之心,人盡可知。
方辭禮怔怔地聽著,半晌才道:“晉王的母親乃是當朝貴妃,如今也獨得恩寵。如此看來,確實讓太子畏懼。”
周堯吃著菜,漫不經心地說:“所以,他們的恩怨深矣。”
她頓了一下,嘴角含笑,語氣卻十分輕慢:“不過朕倒是希望藍啟鈺當穩這個太子,雖有心機但不深,倒是那梁王藍啟哲讓人不可輕視。”
她她微眯了眼,好半天才抿嘴一笑:“藍啟哲母妃不得恩寵,但是其人的心機與那二人相比,可不是多的一星半點,如今太子賑災不利,其中最大的緣由便是此人暗中動手。”
玄一神色嚴肅回道:“陛下,屬下私底下調查過梁王,此人如今不過是郡王,自從決堤一事之後,卻親自施粥賑災。”
周堯淺淡一笑:“你當真以為孟皇不知道晉王與太子鴛鴦樓一事?”
她可不相信孟皇連這點能耐都沒有,這國都上下,不可能沒有他的眼線。
她難掩唇邊的笑意:“不日,梁王便會請奏親自前往賑災。而他也不會再是郡王,而是親王。”
此事已經發酵許久,想要安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太子與晉王在這個時刻卻還在流連鴛鴦樓,自然要敲打一番。
而敲打最有用的就是多一個競爭對手。
她抬眸看向鴛鴦樓,此刻一群男人不忿地走出鴛鴦樓,嘴裏還嚷嚷著什麽。
想來此事已經有了結果,而這花魁便是憐月姑娘。
方辭禮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神色並沒有什麽詫異:“看來憐月姑娘奪得花魁。”
周堯垂眸,抬手夾了一塊魚肉,語氣平淡:“即使有黑幕又如何,晉王定然是將憐月捧成花魁。”
她咬了一口魚肉,嫌棄地丟在一旁:“這憐月姑娘,今晚怕是身心都是晉王的人了。”
也意味著晉王手中又會多一個籌碼。
方辭禮默默地拿起一旁備用的筷子,給她夾了一塊羊肉,清冽的嗓音帶著些許疑問:“陛下為何說是身心?”
周堯不答,而是放下筷子喝了一口湯,頗有深意道:“三足鼎立固然穩定,但是缺了一腳,便立不住。”
她頓了一下動作,輕笑道:“玄一,你說梁王和太子都知道憐月姑娘的身世……”
玄一聞言,眼中劃過略有深意的情緒:“屬下定然會讓二人意外得知此事的。”
周堯輕嘖一聲,太幹淨的水,不好摸魚。
誰為棋子,誰是執棋人?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