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晟速度
江山美男,朕手拿把掐 作者:一顆青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陽溫暖的光芒灑在草原上,翠綠的草地蔓延至天際。
一群快馬在草地奔馳,遠處駐紮著一片帳篷,不一會兒一個人領著十幾個人快速騎馬過來。
及己瞧著遠處的人馬,神色緊繃起來:“姐姐,這些人是大晟的人嗎?”
周堯輕笑一聲:“是建安侯。”
及己神色鬆弛下來,瞧見那群人馬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臣沈柏,參見陛下!”
周堯下馬虛扶道:“侯爺一路辛苦。”
沈柏朝著身後之人行禮,隨後答道:“臣分內之事,哪敢言辛苦,陛下一路可平安。”
周堯瞧著遠處的帳篷,撣了撣衣服道:“倒也不曾有過大事,隻是如今是什麽情況?”
沈柏抬手道:“陛下可借一步說話。”
周堯側頭對著方辭禮點頭,抬步往一旁走去:“愛卿有何言?”
沈柏輕歎一聲:“陛下,如今雲國已經派遣陸昭鎮守邊境,此刻與大晟軍隊遙遙相對,臣觀楚垚似乎沒有出兵的意願。”
狂風拂過,吹起周堯的衣袖,她淡淡道:“看來楚垚還是重用了寧遠侯府,陸昭此人你可有打過交道?”
沈柏抬手捋了捋胡子,似是懷念道:“先皇在世之時,大晟與雲國邊境摩擦,臣還隻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將,但陛下力排眾議,讓臣率軍出征,彼時陸昭已經成名,兩人發生過一場戰役,此人頗有謀略。”
周堯淡淡道:“當年那場戰役,朕曾讀過記載,侯爺出奇兵,將陸昭逼退十裏。”
沈柏聞言並沒有驕傲,隻是唇角微微:“當年與陸侯爺一戰當真是酣暢淋漓,可惜當年的雲皇並沒有陛下您的魄力,雲國最後退了兵。”
周堯輕歎一聲:“朕此行周遊三國,看盡百姓哀苦,時時痛心。”
沈柏瞧見她眼眸之中的哀傷,垂著頭答道:“此次旱災在三國波及,秋收之時,更難度日。”
周堯邁步走向營帳,側身眺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
這條路,終究會走通的。
半月後,大軍到達橫河關,周堯換洗之後,直接睡了一日。
傍晚,周堯踏上城樓,北風肆虐,風將衣服吹的颯颯作響,她獨自一人走在城樓,遠處草原遼闊,身後百姓安居樂業。
“陛下怎的一個人在此?”
周堯側身望去,建安侯世子,沈清安。
她上下打量了一眼,與庶子沈自安容貌略像,但多了幾分英朗之氣。
說起沈自安,曾經在皇宮之中慘遭別人陷害,娶了文國公府的庶女,兩人相敬如賓,隨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隻是這建安侯嫡子卻至今不曾婚配,鎮守邊疆。
她恍然回神:“是世子啊,朕還是第一次站在此處,想看一看邊外景色。”
沈清安身穿鎧甲,抬手抱了抱手:“陛下,關外多風沙,您小心聖體。”
周堯扶著城牆,輕笑一聲:“朕倒是沒有這般羸弱,長風幾萬裏,吹度橫河關。”
“沈卿在橫河關多少年了?”
沈清安垂頭想了想,緩緩答道:“回陛下,臣已經在橫河關鎮守六年。”
周堯頗有些意外:“朕記得你比沈自安大兩歲,你二十便來此鎮守?”
沈清安點頭,立在身側道:“若是陛下不提及,臣都已經忘記,來此已經六年。”
周堯望著草原,突然道:“春日的時候,這草原會開花嗎?”
沈清安聞言有些愣神,隨後點頭一笑:“自是會的,滿天的黃花和百花。”
周堯抬眸望去,語氣帶著幾分欣喜:“聽著就不錯,這片烏裏草原……”
她略一停頓:“此次借道烏裏草原,這些部落是何看法?”
沈清安嗓音帶著低沉:“此次父親將這些部落圍困,放之不殺,不少部落對大晟感恩涕零。”
周堯點了點頭,拍了拍城牆,悠悠道:“朕此次並未將兩萬大軍全數帶回,尚有一萬留在草原之中。”
她眼中帶著勢在必得:“雲國一戰怕是一觸即發,此次烏裏草原,朕要納入大晟版圖。降者生,抗之死。”
沈清安聽聞拱手,試探性問道:“陛下是想趁機將烏裏草原拿下?”
周堯此刻也不打啞謎:“自然,烏裏草原廣袤無垠,與其他幾國都有相連。”
她早就想要烏裏草原,隻是一直沒有契機,如今機會來臨,她定然不會放過。
而且拿下烏裏草原對她日後遠征多有裨益,糧草也能順利運輸。
“此事,你與你父親通通氣,最好給朕拿一個章程出來。”
沈清安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抱拳道:“臣這便與父親洽談。”
他早就有心思將烏裏草原拿下,但是當時鎮遠侯謀反,大晟朝內動蕩,又遇到天災,一直沒有機會上表,沒想到陛下早有此意。
周堯瞧著沈清安輕快的步伐,淺淡一笑,她的大晟,人才濟濟。
第二日,周堯剛走出營帳,便瞧見沈柏父子在遠處低聲談論著什麽,瞧見她的身影,兩人相視一笑,徑直往她走過來。
“臣,參見陛下!”
周堯瞧著這整齊劃一的動作,有些發愣……
這是幹什麽?
沈柏拿出一本奏折奉上:“陛下,臣連夜寫出章程,請您過目。”
周堯神色一訝,這速度,不愧是大晟速度啊。
她拿過奏折看起來,過了許久,舒朗大笑道:“不錯,好一招先兵後禮。”
她抬手將奏折遞給沈清安道:“橫河關守將任你們父子差遣,朕不管你們用多少兵,朕給你們三日時間。”
“臣領旨!”
“臣領旨!”
周堯嗯了一聲,轉身往一旁去吃早膳。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及己瞧見她走過來,招了招手:“姐姐,今日是山上的犛牛肉。”
周堯款款坐下,開口問道:“你吃過了?”
及己搖了搖頭:“還沒有,我一大早去收集露水,給大一大二吃。”
周堯哦了一聲。
這大一大二正是他手裏那兩隻蟲王,痋蟲王叫大一,蠱蟲王叫大二。
當時他說要簡單,且朗朗上口,絞盡腦汁選了這兩個名字。
一群快馬在草地奔馳,遠處駐紮著一片帳篷,不一會兒一個人領著十幾個人快速騎馬過來。
及己瞧著遠處的人馬,神色緊繃起來:“姐姐,這些人是大晟的人嗎?”
周堯輕笑一聲:“是建安侯。”
及己神色鬆弛下來,瞧見那群人馬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臣沈柏,參見陛下!”
周堯下馬虛扶道:“侯爺一路辛苦。”
沈柏朝著身後之人行禮,隨後答道:“臣分內之事,哪敢言辛苦,陛下一路可平安。”
周堯瞧著遠處的帳篷,撣了撣衣服道:“倒也不曾有過大事,隻是如今是什麽情況?”
沈柏抬手道:“陛下可借一步說話。”
周堯側頭對著方辭禮點頭,抬步往一旁走去:“愛卿有何言?”
沈柏輕歎一聲:“陛下,如今雲國已經派遣陸昭鎮守邊境,此刻與大晟軍隊遙遙相對,臣觀楚垚似乎沒有出兵的意願。”
狂風拂過,吹起周堯的衣袖,她淡淡道:“看來楚垚還是重用了寧遠侯府,陸昭此人你可有打過交道?”
沈柏抬手捋了捋胡子,似是懷念道:“先皇在世之時,大晟與雲國邊境摩擦,臣還隻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將,但陛下力排眾議,讓臣率軍出征,彼時陸昭已經成名,兩人發生過一場戰役,此人頗有謀略。”
周堯淡淡道:“當年那場戰役,朕曾讀過記載,侯爺出奇兵,將陸昭逼退十裏。”
沈柏聞言並沒有驕傲,隻是唇角微微:“當年與陸侯爺一戰當真是酣暢淋漓,可惜當年的雲皇並沒有陛下您的魄力,雲國最後退了兵。”
周堯輕歎一聲:“朕此行周遊三國,看盡百姓哀苦,時時痛心。”
沈柏瞧見她眼眸之中的哀傷,垂著頭答道:“此次旱災在三國波及,秋收之時,更難度日。”
周堯邁步走向營帳,側身眺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
這條路,終究會走通的。
半月後,大軍到達橫河關,周堯換洗之後,直接睡了一日。
傍晚,周堯踏上城樓,北風肆虐,風將衣服吹的颯颯作響,她獨自一人走在城樓,遠處草原遼闊,身後百姓安居樂業。
“陛下怎的一個人在此?”
周堯側身望去,建安侯世子,沈清安。
她上下打量了一眼,與庶子沈自安容貌略像,但多了幾分英朗之氣。
說起沈自安,曾經在皇宮之中慘遭別人陷害,娶了文國公府的庶女,兩人相敬如賓,隨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隻是這建安侯嫡子卻至今不曾婚配,鎮守邊疆。
她恍然回神:“是世子啊,朕還是第一次站在此處,想看一看邊外景色。”
沈清安身穿鎧甲,抬手抱了抱手:“陛下,關外多風沙,您小心聖體。”
周堯扶著城牆,輕笑一聲:“朕倒是沒有這般羸弱,長風幾萬裏,吹度橫河關。”
“沈卿在橫河關多少年了?”
沈清安垂頭想了想,緩緩答道:“回陛下,臣已經在橫河關鎮守六年。”
周堯頗有些意外:“朕記得你比沈自安大兩歲,你二十便來此鎮守?”
沈清安點頭,立在身側道:“若是陛下不提及,臣都已經忘記,來此已經六年。”
周堯望著草原,突然道:“春日的時候,這草原會開花嗎?”
沈清安聞言有些愣神,隨後點頭一笑:“自是會的,滿天的黃花和百花。”
周堯抬眸望去,語氣帶著幾分欣喜:“聽著就不錯,這片烏裏草原……”
她略一停頓:“此次借道烏裏草原,這些部落是何看法?”
沈清安嗓音帶著低沉:“此次父親將這些部落圍困,放之不殺,不少部落對大晟感恩涕零。”
周堯點了點頭,拍了拍城牆,悠悠道:“朕此次並未將兩萬大軍全數帶回,尚有一萬留在草原之中。”
她眼中帶著勢在必得:“雲國一戰怕是一觸即發,此次烏裏草原,朕要納入大晟版圖。降者生,抗之死。”
沈清安聽聞拱手,試探性問道:“陛下是想趁機將烏裏草原拿下?”
周堯此刻也不打啞謎:“自然,烏裏草原廣袤無垠,與其他幾國都有相連。”
她早就想要烏裏草原,隻是一直沒有契機,如今機會來臨,她定然不會放過。
而且拿下烏裏草原對她日後遠征多有裨益,糧草也能順利運輸。
“此事,你與你父親通通氣,最好給朕拿一個章程出來。”
沈清安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抱拳道:“臣這便與父親洽談。”
他早就有心思將烏裏草原拿下,但是當時鎮遠侯謀反,大晟朝內動蕩,又遇到天災,一直沒有機會上表,沒想到陛下早有此意。
周堯瞧著沈清安輕快的步伐,淺淡一笑,她的大晟,人才濟濟。
第二日,周堯剛走出營帳,便瞧見沈柏父子在遠處低聲談論著什麽,瞧見她的身影,兩人相視一笑,徑直往她走過來。
“臣,參見陛下!”
周堯瞧著這整齊劃一的動作,有些發愣……
這是幹什麽?
沈柏拿出一本奏折奉上:“陛下,臣連夜寫出章程,請您過目。”
周堯神色一訝,這速度,不愧是大晟速度啊。
她拿過奏折看起來,過了許久,舒朗大笑道:“不錯,好一招先兵後禮。”
她抬手將奏折遞給沈清安道:“橫河關守將任你們父子差遣,朕不管你們用多少兵,朕給你們三日時間。”
“臣領旨!”
“臣領旨!”
周堯嗯了一聲,轉身往一旁去吃早膳。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及己瞧見她走過來,招了招手:“姐姐,今日是山上的犛牛肉。”
周堯款款坐下,開口問道:“你吃過了?”
及己搖了搖頭:“還沒有,我一大早去收集露水,給大一大二吃。”
周堯哦了一聲。
這大一大二正是他手裏那兩隻蟲王,痋蟲王叫大一,蠱蟲王叫大二。
當時他說要簡單,且朗朗上口,絞盡腦汁選了這兩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