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有新發現
江山美男,朕手拿把掐 作者:一顆青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間,周堯吃過晚膳,拉著沈清安出門逛街。
沈清安自然依她,兩人身邊不曾帶侍女,便出了門。
夕陽西下,晚風輕拂。
周堯一邊走一邊道:“聽聞今日春柳來找你了?”
沈清安想了想,認真點頭:“確有其事,應當是試探。”
周堯側眸瞧見他正色的神情,淡淡一笑,看來這沈清安是真不懂女兒家的小心思。
沈清安沒有把春柳此事放在心上,壓低聲音道:“午間我去四周探過,有人一直在監視我,後來甩開他們,我去了鄉間。”
“這乘風堂的堂主,曾經自費讓女子去其名下禦風館學舞蹈樂器。”
“不少女子聽說有這樣的好事,家裏人都讓她們去報名,然而過了一年,便有了如今的乘風堂。”
他頓了一下,輕歎道:“說是去外鄉謀生,不少家裏曾經收到過幾次銀兩,那些農戶便更加熱情讓孩子去禦風館學手藝。”
周堯聽著這個套路,冷笑一聲,接話道:“然而他們隻是收到了幾次,後來便再也沒有收到過。”
“當然有些孝順的也會寄銀子回鄉,但是卻無法回家。”
沈清安聽見她這一番話,含笑點頭:“夫人聰慧。”
周堯聳了聳肩,這種戲碼,前世不是層出不窮。
她以前的室友還玩什麽,你發多少,對方回雙倍,最後自然被騙。
就是拿捏欲望的那種心理,很難有不上當的。
沈清安餘光落在某處,眼底劃過寒光,他拉起周堯的手:“夫人有什麽想買的。”
周堯見他突然主動的親昵,心裏了然,拉著他的手道:“想去買幾塊好料子,給老爺做幾身衣服。”
一般胭脂鋪子,衣料鋪子都是女子特別喜歡光顧的地方。
至於做衣服?
她針線真拿不出手……
不過後宮裏的蕭侍君,蕭疏桐,那針線是真好啊,給她繡的幾個荷包,她都天天換著掛。
周堯往賣布匹的店鋪走去,如今大晟雖然有宵禁,但是寬鬆的很。
沈清安拉著她的手,笑道:“有勞夫人。”
周堯哂笑一聲,抬手拍了他一下:“說什麽客氣話呢。”
遠處的暗影瞧著兩人當街打情罵俏,眯了眯眼,往暗處退了一步。
知州讓他一直跟著這位成縣新縣令,結果這個縣令與前三任都不一樣,該升堂就升堂,處理完公務就直接去後院與夫人膩歪,實在是沒什麽可忌憚的。
他那個夫人,不是買吃的,就是買胭脂水粉,總之全是女兒家的事。
不知道知州在擔憂一些什麽。
“春武。”
一道嬌俏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
春武轉身頗為意外,臉上帶著笑意:“春柳,你怎麽來了?”
春柳笑著道:“知州大人要我跟著這個夫人。”
春武哦哦了兩聲:“你最近有什麽新發現?”
春柳苦惱地搖了搖頭:“沒有,就很平淡,不過知州大人……另外下了令,讓我接近這個沈清安。”
必要時要她委身於他,不過此人倒是溫潤如玉,容貌俊逸,似乎也不是很難執行。
春武見此摸了摸頭,不解地問:”春柳,知州大人給你下了什麽令?”
春柳斂了神色,笑眯眯的說:“知州大人說了,不可說。”
“行了,人走遠了,快跟上去。”
春武聞言一臉失望,想了想從衣服之中摸出一根簪子,臉色羞紅地遞給她:“我……我去追人了。”
春柳瞧著手裏的一根銀簪子,抬手摸了摸,臉上絲毫看不出喜色。
兩人在暗衛組織的時候,她就知道春武喜歡她,但是……她隻是把他當兄長。
這些年刻意與他保持距離,如今他卻送來簪子。
她輕歎一聲,看樣子以後得找春武說清楚。
她春柳,要相貌有相貌,要武功有武功,她可不甘心日後的愛人是同為暗衛的春武。
春風亭。
周堯踏入店鋪,四處看了看,似乎都是一些顏色不鮮豔的。
想到最近成縣發生的事,想來也有緣由。
她佯裝不滿意地皺了皺眉,開口問道:“老板,就沒有時興的緞子,或者豔麗一點的?”
老板正撥弄著算盤,歎了口氣,抬頭解釋說道:“夫人,這豔麗的緞子,貴的很,要的人也少。”
老板走到她身邊道:“您看一看,這個,老竹色,做成衣裳也好看的很。”
周堯抬手摸了摸,開口抱怨:“老板,這成縣這般多的人,怎的鮮豔的料子,不是紅,就是綠,怎的適合女兒家的,都沒有幾匹嗎?”
老板為難的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夫人若是不嫌棄,庫房裏麵還有一些陳年的布匹,我讓夥計領二位去看一看?”
“也行吧。”
“小四,領夫人去庫房。”
“好嘞,掌櫃的。”
三人往內院走去,路過一口井,往右邊停下。
小四掏出鑰匙打開門道:“夫人,您等會若是有喜歡的,吩咐小的取就行。”
周堯點頭,旁敲側擊道:“小四,我們兩個走了好幾個鋪子,都沒有豔麗的料子,似乎也沒有遇到多少漂亮姑娘。”
小四開著鎖,隨口回道:“夫人,正是成縣女子太少,掌櫃的便不敢進多少豔麗料子。”
他推開門走進去,歎了口氣:“前些月還有一個姑娘來買結婚用的紅布,然而沒多久,就去了外縣。”
“那個女子的郎君還來店裏詢問……”
小四突然截住了話,不好意思笑了笑:“夫人請。”
周堯邁步走進去,象征性選了幾匹,隨後離去。
暮色沉沉,候鳥歸巢。
沈清安提著布料,走出店鋪輕聲道:“那個新郎可以去尋一尋。”
周堯正有此意:“昨日無影司傳來消息,那批貨確實都是女子,分往不同的地方,最多的一批準備入長京城,我已經讓宋岩注意。”
沈清安語氣裏帶著笑意:“有宋大人在,自然會沒有問題。”
他年少之時與宋岩交往甚密,隻是後來他自請去鎮守邊疆,與長京城的來往便稀少。
因為邊疆路途遙遠,偶爾有草原人燒殺搶掠,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維護。
再加上沈家手握軍權鎮守橫河關,與長京城來往密切恐有拉幫結派之嫌。
沈清安自然依她,兩人身邊不曾帶侍女,便出了門。
夕陽西下,晚風輕拂。
周堯一邊走一邊道:“聽聞今日春柳來找你了?”
沈清安想了想,認真點頭:“確有其事,應當是試探。”
周堯側眸瞧見他正色的神情,淡淡一笑,看來這沈清安是真不懂女兒家的小心思。
沈清安沒有把春柳此事放在心上,壓低聲音道:“午間我去四周探過,有人一直在監視我,後來甩開他們,我去了鄉間。”
“這乘風堂的堂主,曾經自費讓女子去其名下禦風館學舞蹈樂器。”
“不少女子聽說有這樣的好事,家裏人都讓她們去報名,然而過了一年,便有了如今的乘風堂。”
他頓了一下,輕歎道:“說是去外鄉謀生,不少家裏曾經收到過幾次銀兩,那些農戶便更加熱情讓孩子去禦風館學手藝。”
周堯聽著這個套路,冷笑一聲,接話道:“然而他們隻是收到了幾次,後來便再也沒有收到過。”
“當然有些孝順的也會寄銀子回鄉,但是卻無法回家。”
沈清安聽見她這一番話,含笑點頭:“夫人聰慧。”
周堯聳了聳肩,這種戲碼,前世不是層出不窮。
她以前的室友還玩什麽,你發多少,對方回雙倍,最後自然被騙。
就是拿捏欲望的那種心理,很難有不上當的。
沈清安餘光落在某處,眼底劃過寒光,他拉起周堯的手:“夫人有什麽想買的。”
周堯見他突然主動的親昵,心裏了然,拉著他的手道:“想去買幾塊好料子,給老爺做幾身衣服。”
一般胭脂鋪子,衣料鋪子都是女子特別喜歡光顧的地方。
至於做衣服?
她針線真拿不出手……
不過後宮裏的蕭侍君,蕭疏桐,那針線是真好啊,給她繡的幾個荷包,她都天天換著掛。
周堯往賣布匹的店鋪走去,如今大晟雖然有宵禁,但是寬鬆的很。
沈清安拉著她的手,笑道:“有勞夫人。”
周堯哂笑一聲,抬手拍了他一下:“說什麽客氣話呢。”
遠處的暗影瞧著兩人當街打情罵俏,眯了眯眼,往暗處退了一步。
知州讓他一直跟著這位成縣新縣令,結果這個縣令與前三任都不一樣,該升堂就升堂,處理完公務就直接去後院與夫人膩歪,實在是沒什麽可忌憚的。
他那個夫人,不是買吃的,就是買胭脂水粉,總之全是女兒家的事。
不知道知州在擔憂一些什麽。
“春武。”
一道嬌俏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
春武轉身頗為意外,臉上帶著笑意:“春柳,你怎麽來了?”
春柳笑著道:“知州大人要我跟著這個夫人。”
春武哦哦了兩聲:“你最近有什麽新發現?”
春柳苦惱地搖了搖頭:“沒有,就很平淡,不過知州大人……另外下了令,讓我接近這個沈清安。”
必要時要她委身於他,不過此人倒是溫潤如玉,容貌俊逸,似乎也不是很難執行。
春武見此摸了摸頭,不解地問:”春柳,知州大人給你下了什麽令?”
春柳斂了神色,笑眯眯的說:“知州大人說了,不可說。”
“行了,人走遠了,快跟上去。”
春武聞言一臉失望,想了想從衣服之中摸出一根簪子,臉色羞紅地遞給她:“我……我去追人了。”
春柳瞧著手裏的一根銀簪子,抬手摸了摸,臉上絲毫看不出喜色。
兩人在暗衛組織的時候,她就知道春武喜歡她,但是……她隻是把他當兄長。
這些年刻意與他保持距離,如今他卻送來簪子。
她輕歎一聲,看樣子以後得找春武說清楚。
她春柳,要相貌有相貌,要武功有武功,她可不甘心日後的愛人是同為暗衛的春武。
春風亭。
周堯踏入店鋪,四處看了看,似乎都是一些顏色不鮮豔的。
想到最近成縣發生的事,想來也有緣由。
她佯裝不滿意地皺了皺眉,開口問道:“老板,就沒有時興的緞子,或者豔麗一點的?”
老板正撥弄著算盤,歎了口氣,抬頭解釋說道:“夫人,這豔麗的緞子,貴的很,要的人也少。”
老板走到她身邊道:“您看一看,這個,老竹色,做成衣裳也好看的很。”
周堯抬手摸了摸,開口抱怨:“老板,這成縣這般多的人,怎的鮮豔的料子,不是紅,就是綠,怎的適合女兒家的,都沒有幾匹嗎?”
老板為難的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夫人若是不嫌棄,庫房裏麵還有一些陳年的布匹,我讓夥計領二位去看一看?”
“也行吧。”
“小四,領夫人去庫房。”
“好嘞,掌櫃的。”
三人往內院走去,路過一口井,往右邊停下。
小四掏出鑰匙打開門道:“夫人,您等會若是有喜歡的,吩咐小的取就行。”
周堯點頭,旁敲側擊道:“小四,我們兩個走了好幾個鋪子,都沒有豔麗的料子,似乎也沒有遇到多少漂亮姑娘。”
小四開著鎖,隨口回道:“夫人,正是成縣女子太少,掌櫃的便不敢進多少豔麗料子。”
他推開門走進去,歎了口氣:“前些月還有一個姑娘來買結婚用的紅布,然而沒多久,就去了外縣。”
“那個女子的郎君還來店裏詢問……”
小四突然截住了話,不好意思笑了笑:“夫人請。”
周堯邁步走進去,象征性選了幾匹,隨後離去。
暮色沉沉,候鳥歸巢。
沈清安提著布料,走出店鋪輕聲道:“那個新郎可以去尋一尋。”
周堯正有此意:“昨日無影司傳來消息,那批貨確實都是女子,分往不同的地方,最多的一批準備入長京城,我已經讓宋岩注意。”
沈清安語氣裏帶著笑意:“有宋大人在,自然會沒有問題。”
他年少之時與宋岩交往甚密,隻是後來他自請去鎮守邊疆,與長京城的來往便稀少。
因為邊疆路途遙遠,偶爾有草原人燒殺搶掠,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維護。
再加上沈家手握軍權鎮守橫河關,與長京城來往密切恐有拉幫結派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