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把他當三歲小孩呢?他六歲了!
拽妃宮鬥上位,閑雜人等退退退 作者:鬆花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位大人,難道就因為本太子年紀小,你們就覺得本太子不該出現在金鑾殿嗎?”
坐在龍椅上的晟兒,氣定神閑。
絲毫不見慌張。
就這?
還想給他下馬威?讓他離開?
把他當三歲小孩呢?
他六歲了!
晟兒的話一出,龍椅下的大臣議論開了。
袁家父子驕傲地看著小太子。
這是他們袁家的驕傲!
就讓那些沒眼力見的老東西,當一回磨刀石,好好給晟兒當工具。
等晟兒把刀磨利了,再把這些磨刀石丟掉也不遲。
“太子,凡事都有規矩,您現在還太小了,您若是在這,不僅身體吃不消,還會影響臣等進諫。”
“殿下,您現在還小,完成夫子布置的學業才是正事。”
“殿下,臣等跟陛下商議的,都是國家大事,事關機密,您年紀小,若是無心說出去,恐會對大夏不利。”
……
好幾個文臣麵上恭敬,一副為太子著想的模樣,可話裏話外都在拿晟兒的年紀說事。
這些大臣,都隻把晟兒當成普通的六歲孩童,根本沒有把其當成太子。
晟兒嗤笑一聲。
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就不要怪他無禮了。
“按照諸位大人的意思,年紀小的人應該坐在學堂,好好念書。”
“那你們這些年紀大的老者,是不是該早早準備棺材,入土為安啊?”
“本太子還真是佩服諸位大人的看淡生死,不愧是多活了幾十年的人,可敬可歎啊。”
坐在龍椅上,晟兒朝那幾位大臣拱手。
以示敬佩之意。
噗——
一些實心眼的武將,沒忍住,笑噴了。
景容帝則暗暗慶幸,沒有喝茶。
不然這會兒,他該跟那些武將一樣,要忍不住了。
“太子殿下誤會了,臣等也是為了您著想。”
“您才過完六歲生辰沒多久,而臣等跟陛下商議的事,涉及農、林、牧、漁……以您如今的學識和年齡,恐怕聽不懂。”
去年被景容帝提拔為副相的楚彥邦,躬身笑著解釋。
晟兒歪著頭,盯著楚彥邦看了片刻。
嘴角也帶上了虛假的笑意。
“這個難道不是諸位大人的問題嗎?”
“諸位大人飽讀詩書,才識過人,如何把複雜的問題闡釋成通俗易懂的話,這才是真本事啊。”
“若本太子聽不懂諸位大人的話,那就隻有一個解釋,是你們無能。”
晟兒攤開手。
直接把矛頭推到楚彥邦身上。
看著底下那些大臣一副吃了蒼蠅的模樣,晟兒就覺得痛快。
母後教的沒錯。
年紀小,是他的劣勢。
但隻要他利用得好,也可以瞬間轉變成武器,對付這些妄自尊大的大臣。
晟兒的話一出,武將們都笑翻了。
不少文臣,也覺得小太子有意思得很。
隻有幾個別有用心的文臣,臉黑如墨。
“殿下,您又誤會了……”
不等楚彥邦解釋,袁奕山站了出來。
“有完沒完?!”
“太子年紀再小,也是太子!”
“當臣子的不想著怎麽輔佐陛下、輔佐太子,卻拉幫結派欺負太子年紀小,你們要不要臉啊?”
袁奕山聽不下去了。
事不過三。
這些老東西真是夠了!
當著他的麵,欺負他外孫。
他老袁不發威,真當他是沒有牙齒的虎啊?!
今日他就站在這。
誰若是再亂吠,再敢讓晟兒離開,他徒手就把對方天靈蓋給掀嘍!
“有的人,怕是忘了自己臣子的身份,還妄想做陛下和太子的主。”
“嘖嘖嘖,這麽厚的臉皮,也不知道陛下禦賜給本將軍的那把寶劍能不能砍破。”
“看來得找個機會,試一試了。”
袁昊風陰仄仄的聲音緊隨袁奕山後。
嘩啦——
袁家父子的話一出,帶頭質疑太子年紀的幾位文臣惶恐下跪。
該死的袁家父子,都這麽多年了,還是這麽喜歡給人“戴帽子”。
簡直無法無天!
不就是仗著國丈、國舅的身份嘛。
可惡!
有了外祖和舅舅的聲援,晟兒腰背板正。
昂著下巴,得意掃視群臣。
景容帝也昂著下巴,眼睛微眯,巡視群臣。
父子倆同款眼神壓迫。
跪地的幾個文臣磕頭更用力了。
整個金鑾殿,砰砰砰的磕頭聲和求饒聲,交錯起伏。
“罷了,朕相信你們也是無心之失。”
“但同樣的事,朕不希望再有下次。”
“晟兒是大夏的太子,太子聽政,名正言順,誰若是再有非議,那就是對朕和太子不滿。”
景容帝眼底的笑意消失。
隻剩下冷冷的威嚴。
“是,陛下。”
磕頭求饒的幾人,額頭都磕破出血了。
血珠順著額頭,滑落眼睛,幾人都不敢擦拭。
訓斥完幾個刺頭,景容帝這才開始讓大臣們依次進諫。
早朝正式開始。
晟兒目光灼灼看著父皇。
原來這就是皇威!
學到了。
果然還是要親眼看到,才能更深刻明白父皇所教的帝王之道。
一個時辰的早朝下來,晟兒收獲頗豐。
“晟兒,後日的豐收節,你也隨朕去。”
下了早朝,景容帝帶著晟兒回勤政殿處理奏折。
有了今日早朝這麽一出,景容帝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
晟兒是太子,是大夏未來帝王。
跟他一樣,是天下之主。
君主做事,哪裏輪得到臣子指指點點?
今日袁昊風說得沒錯。
有些大臣的野心養大了,都想做他這個皇帝的主了。
哼。
他是大夏的帝王,帶著大夏的儲君出行,天經地義。
誰再敢說三道四,他絕對不輕饒。
“多謝父皇成全,兒臣也想看看百姓們豐收的場景。”
“這些年,大夏在您的治理下,百姓豐衣足食,您就是大夏的守護神。百姓們見到您,會是何等的喜悅?!”
“兒臣跟在您身旁,也能沾沾光,是兒臣的福氣。”
晟兒仰著腦袋,一雙眼睛都裝滿了崇拜。
他以後,也要像父皇一樣,當明君。
當讓百姓愛戴的千古一帝!
“哈哈哈,你啊,可不要學你母後和妹妹。”
“油嘴滑舌,可不好。”
景容帝嘴上說著不是,但眼底的笑意都要遮不住了。
晟兒不讚成搖頭。
“父皇,兒臣句句是肺腑之言。”
“父皇就是兒臣的榜樣,更是兒臣心目中的神。”
“您是知道的,兒臣不輕易誇人。”
晟兒拿著一本尚未批閱的奏折,呈到父皇麵前。
“父皇,這才是油嘴滑舌之人。”
今日早朝,不滿他旁聽的大臣,他都記下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也要送一份“禮”,回報那幾個大臣。
坐在龍椅上的晟兒,氣定神閑。
絲毫不見慌張。
就這?
還想給他下馬威?讓他離開?
把他當三歲小孩呢?
他六歲了!
晟兒的話一出,龍椅下的大臣議論開了。
袁家父子驕傲地看著小太子。
這是他們袁家的驕傲!
就讓那些沒眼力見的老東西,當一回磨刀石,好好給晟兒當工具。
等晟兒把刀磨利了,再把這些磨刀石丟掉也不遲。
“太子,凡事都有規矩,您現在還太小了,您若是在這,不僅身體吃不消,還會影響臣等進諫。”
“殿下,您現在還小,完成夫子布置的學業才是正事。”
“殿下,臣等跟陛下商議的,都是國家大事,事關機密,您年紀小,若是無心說出去,恐會對大夏不利。”
……
好幾個文臣麵上恭敬,一副為太子著想的模樣,可話裏話外都在拿晟兒的年紀說事。
這些大臣,都隻把晟兒當成普通的六歲孩童,根本沒有把其當成太子。
晟兒嗤笑一聲。
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就不要怪他無禮了。
“按照諸位大人的意思,年紀小的人應該坐在學堂,好好念書。”
“那你們這些年紀大的老者,是不是該早早準備棺材,入土為安啊?”
“本太子還真是佩服諸位大人的看淡生死,不愧是多活了幾十年的人,可敬可歎啊。”
坐在龍椅上,晟兒朝那幾位大臣拱手。
以示敬佩之意。
噗——
一些實心眼的武將,沒忍住,笑噴了。
景容帝則暗暗慶幸,沒有喝茶。
不然這會兒,他該跟那些武將一樣,要忍不住了。
“太子殿下誤會了,臣等也是為了您著想。”
“您才過完六歲生辰沒多久,而臣等跟陛下商議的事,涉及農、林、牧、漁……以您如今的學識和年齡,恐怕聽不懂。”
去年被景容帝提拔為副相的楚彥邦,躬身笑著解釋。
晟兒歪著頭,盯著楚彥邦看了片刻。
嘴角也帶上了虛假的笑意。
“這個難道不是諸位大人的問題嗎?”
“諸位大人飽讀詩書,才識過人,如何把複雜的問題闡釋成通俗易懂的話,這才是真本事啊。”
“若本太子聽不懂諸位大人的話,那就隻有一個解釋,是你們無能。”
晟兒攤開手。
直接把矛頭推到楚彥邦身上。
看著底下那些大臣一副吃了蒼蠅的模樣,晟兒就覺得痛快。
母後教的沒錯。
年紀小,是他的劣勢。
但隻要他利用得好,也可以瞬間轉變成武器,對付這些妄自尊大的大臣。
晟兒的話一出,武將們都笑翻了。
不少文臣,也覺得小太子有意思得很。
隻有幾個別有用心的文臣,臉黑如墨。
“殿下,您又誤會了……”
不等楚彥邦解釋,袁奕山站了出來。
“有完沒完?!”
“太子年紀再小,也是太子!”
“當臣子的不想著怎麽輔佐陛下、輔佐太子,卻拉幫結派欺負太子年紀小,你們要不要臉啊?”
袁奕山聽不下去了。
事不過三。
這些老東西真是夠了!
當著他的麵,欺負他外孫。
他老袁不發威,真當他是沒有牙齒的虎啊?!
今日他就站在這。
誰若是再亂吠,再敢讓晟兒離開,他徒手就把對方天靈蓋給掀嘍!
“有的人,怕是忘了自己臣子的身份,還妄想做陛下和太子的主。”
“嘖嘖嘖,這麽厚的臉皮,也不知道陛下禦賜給本將軍的那把寶劍能不能砍破。”
“看來得找個機會,試一試了。”
袁昊風陰仄仄的聲音緊隨袁奕山後。
嘩啦——
袁家父子的話一出,帶頭質疑太子年紀的幾位文臣惶恐下跪。
該死的袁家父子,都這麽多年了,還是這麽喜歡給人“戴帽子”。
簡直無法無天!
不就是仗著國丈、國舅的身份嘛。
可惡!
有了外祖和舅舅的聲援,晟兒腰背板正。
昂著下巴,得意掃視群臣。
景容帝也昂著下巴,眼睛微眯,巡視群臣。
父子倆同款眼神壓迫。
跪地的幾個文臣磕頭更用力了。
整個金鑾殿,砰砰砰的磕頭聲和求饒聲,交錯起伏。
“罷了,朕相信你們也是無心之失。”
“但同樣的事,朕不希望再有下次。”
“晟兒是大夏的太子,太子聽政,名正言順,誰若是再有非議,那就是對朕和太子不滿。”
景容帝眼底的笑意消失。
隻剩下冷冷的威嚴。
“是,陛下。”
磕頭求饒的幾人,額頭都磕破出血了。
血珠順著額頭,滑落眼睛,幾人都不敢擦拭。
訓斥完幾個刺頭,景容帝這才開始讓大臣們依次進諫。
早朝正式開始。
晟兒目光灼灼看著父皇。
原來這就是皇威!
學到了。
果然還是要親眼看到,才能更深刻明白父皇所教的帝王之道。
一個時辰的早朝下來,晟兒收獲頗豐。
“晟兒,後日的豐收節,你也隨朕去。”
下了早朝,景容帝帶著晟兒回勤政殿處理奏折。
有了今日早朝這麽一出,景容帝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
晟兒是太子,是大夏未來帝王。
跟他一樣,是天下之主。
君主做事,哪裏輪得到臣子指指點點?
今日袁昊風說得沒錯。
有些大臣的野心養大了,都想做他這個皇帝的主了。
哼。
他是大夏的帝王,帶著大夏的儲君出行,天經地義。
誰再敢說三道四,他絕對不輕饒。
“多謝父皇成全,兒臣也想看看百姓們豐收的場景。”
“這些年,大夏在您的治理下,百姓豐衣足食,您就是大夏的守護神。百姓們見到您,會是何等的喜悅?!”
“兒臣跟在您身旁,也能沾沾光,是兒臣的福氣。”
晟兒仰著腦袋,一雙眼睛都裝滿了崇拜。
他以後,也要像父皇一樣,當明君。
當讓百姓愛戴的千古一帝!
“哈哈哈,你啊,可不要學你母後和妹妹。”
“油嘴滑舌,可不好。”
景容帝嘴上說著不是,但眼底的笑意都要遮不住了。
晟兒不讚成搖頭。
“父皇,兒臣句句是肺腑之言。”
“父皇就是兒臣的榜樣,更是兒臣心目中的神。”
“您是知道的,兒臣不輕易誇人。”
晟兒拿著一本尚未批閱的奏折,呈到父皇麵前。
“父皇,這才是油嘴滑舌之人。”
今日早朝,不滿他旁聽的大臣,他都記下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也要送一份“禮”,回報那幾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