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人呢?怎麽不見了?
一念關山之穿越成為了團寵任如意 作者:加個二百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聽到這話,於十三就要上前與他理論一番,卻被寧遠舟攔住了。這是安國皇宮,他們不能亂來。
楊盈看著一邊的內侍道:“這是孤的貼身內侍,這錦盒裏,裝的是國書與國禮。”
見那個都尉還是不放他們過去,楊盈便隻好自己從那內侍的手上接過了那個錦盒,回頭看著寧遠舟他們道:“孤自己進去。”
寧遠舟點了點頭:“殿下,我們就在此處恭候殿下。”
那都尉終於將手拿開,讓楊盈走了過去。
楊盈端著那個錦盒,慢慢的走到了裏麵。
等她走到一半的時候,前邊的大門給關上了。“唉!”楊盈連忙要衝過去,可是那門已經關上,等她回頭看的時候,身後的門也被關上了。
“啊!”楊盈摔了一跤,手中的錦盒跌落出去。
“冷靜!”楊盈自己連忙坐起來,安慰自己道:“對的,如意姐說了,他們安國人就是想看我的笑話,隻要我足夠鎮定,他們就拿我沒了辦法。”
於是,楊盈撿起地上的那個錦盒,然後躲在了大門後麵。她知道,既然這些宦官們想要看她的笑話,等會一定會來開門的。
“剛剛好像聽到有什麽東西摔落的聲音,我們打開看看吧。上邊隻是要我們給他一個教訓而已,可不要鬧出什麽事來,不然我們可無法交差。”
“說的是。”另外一人點了點頭,便將那上了鎖的大門打開。
“人呢?怎麽不見了?”
那兩位宦官走了進去之後,四處看了看,沒有發現楊盈的身影。
楊盈從門後走了出來,背著手,看著他們道:“兩位是在找孤嗎?”
那兩名宦官吃驚:這禮王是什麽時候跑到他們身後去的?他們怎麽沒有發現?
楊盈開口道:“兩位打算什麽時候帶著孤去見你們的陛下?孤已經等了好久了。”然後,伸手在衣袖裏,悄悄的放出了一隻迷蝶。
“殿下,這邊請。”那宦官終於在前邊帶著路,帶著楊盈往裏麵走。
元祿看見一隻迷蝶從裏邊飛了出來,便小聲的對寧遠舟他們說道:“寧頭兒,是迷蝶,殿下已經平安的進了宮了。”那迷蝶是他給如意姐姐的,在殿下出發之前,如意姐姐將迷蝶給了殿下。
錢昭看著那隻迷蝶,道:“但願接下來也能夠順順利利。”
那兩名宦官,將楊盈帶到了皇宮的偏殿裏,安帝不在裏麵。
“殿下,請您在此稍候片刻。”一名宦官拱手,對著楊盈說道。
楊盈麵不改色,端著那個錦盒,從容的走了上去,坐在了座椅上。
那兩名宦官退遠了一些,隻留下楊盈一個人坐在那裏。
楊盈正襟危坐,沉住了氣。
其中的一名宦官對著自己的夥伴道:“你看這禮王,看起來都還沒有成年,倒也耐得住性子。”
“可不是嘛。”另外一宦官應道。
楊盈就坐在那裏,一直等著。
而此時安國皇宮裏的另外一邊,李同光跪在了地上,向安帝講述在合縣發現了北磐人的事情。
“北磐?”安帝很是震驚,“這十幾年來,北磐人一直都很安分,怎麽忽然間在朕要攻打褚國的節點上出來鬧事了?”
“唉!”安帝歎了口氣道,“朕的兵力要大舉進攻褚國,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來管北磐人?”
安帝想了想,便開口對下邊跪著的李同光道:“這樣子吧,同光,你將那些北磐人的屍體交給刑部去認領,然後讓沙北部看緊一些北磐人。”
“是。”李同光點了點頭。
安帝招了招手,示意李同光起身。李同光便站了起來。
此時,那兩名宦官中的其中一人前去稟告,安帝看著身邊那個內侍,道:“何事?”
“陛下,安國的楊盈還在偏殿等候。”
“好,就讓他等著去吧,等朕上完了朝會再宣見他也不遲。”安帝揮了揮手。那宦官便退下了。
安帝換上了笑容,看向了李同光:“來,同光,你接著說。”
“是。”李同光有跪在了地上,左手手指握在右手的手指上:“陛下,臣懷疑第一批對臣出手的,是朱衣衛的人。”
“什麽?”安帝站了起來。
李同光連忙說道:“陛下,臣知道朱衣衛對陛下忠心耿耿,指揮使也是一個忠臣,但是……”
安帝伸手,阻止了李同光繼續往下說:“行了,朕要看到證據,隻要你能夠拿出證據來,朕必然要鄧恢給你一個交代。”
李同光抬頭,迎上了安帝的目光。
而此時,前去稟報安帝楊盈在偏殿等候的宦官已經回到了偏殿處,他走到了楊盈的身邊,開口道:“殿下,不想知道陛下何時召見您嗎?”
楊盈坐姿端正,一身明黃色的刺繡衣袍,頗有皇家風範:“孤的攝政王兄尚且日理萬機,三更不得睡,更何況是貴國的國主了。等貴國國主忙完,自然就會見孤。”
那宦官見楊盈如此巧言善辯,看了看一爐子上熱著的茶,便心生一計。於是他走到那爐子旁邊,然後拎起了茶壺,給楊盈倒了一杯茶:“殿下,請用茶。”
楊盈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不必了,孤的皇兄困於高座之上,孤暫時無此雅興。”
“況且,”楊盈冷著臉,看著那個內侍道:“孤若是用了這茶水點心,時間一長,孤必然內急,行事不雅,那豈不是中了你們的計?”
那內侍低頭,背後直冒冷汗,他沒有想到楊盈年紀輕輕的,就能看得如此通透。
楊盈繼續等著,此時已經到了申時。
李同光從安帝那裏出來之後,便去了偏殿那裏:“當真茶水不沾?”
“是。”那兩名宦官點了點頭。
“你們走吧,留他一人在此。”李同光使壞道。
“可是,萬一……”其中的一個內侍擔心道。
李同光開口道:“若是出了什麽事情,本侯一力承當。”
“是。”有了李同光的保證,這兩名宦官便悄咪咪的退下了。
而李同光往外走的時候,正好被楊盈看見了。
楊盈看著一邊的內侍道:“這是孤的貼身內侍,這錦盒裏,裝的是國書與國禮。”
見那個都尉還是不放他們過去,楊盈便隻好自己從那內侍的手上接過了那個錦盒,回頭看著寧遠舟他們道:“孤自己進去。”
寧遠舟點了點頭:“殿下,我們就在此處恭候殿下。”
那都尉終於將手拿開,讓楊盈走了過去。
楊盈端著那個錦盒,慢慢的走到了裏麵。
等她走到一半的時候,前邊的大門給關上了。“唉!”楊盈連忙要衝過去,可是那門已經關上,等她回頭看的時候,身後的門也被關上了。
“啊!”楊盈摔了一跤,手中的錦盒跌落出去。
“冷靜!”楊盈自己連忙坐起來,安慰自己道:“對的,如意姐說了,他們安國人就是想看我的笑話,隻要我足夠鎮定,他們就拿我沒了辦法。”
於是,楊盈撿起地上的那個錦盒,然後躲在了大門後麵。她知道,既然這些宦官們想要看她的笑話,等會一定會來開門的。
“剛剛好像聽到有什麽東西摔落的聲音,我們打開看看吧。上邊隻是要我們給他一個教訓而已,可不要鬧出什麽事來,不然我們可無法交差。”
“說的是。”另外一人點了點頭,便將那上了鎖的大門打開。
“人呢?怎麽不見了?”
那兩位宦官走了進去之後,四處看了看,沒有發現楊盈的身影。
楊盈從門後走了出來,背著手,看著他們道:“兩位是在找孤嗎?”
那兩名宦官吃驚:這禮王是什麽時候跑到他們身後去的?他們怎麽沒有發現?
楊盈開口道:“兩位打算什麽時候帶著孤去見你們的陛下?孤已經等了好久了。”然後,伸手在衣袖裏,悄悄的放出了一隻迷蝶。
“殿下,這邊請。”那宦官終於在前邊帶著路,帶著楊盈往裏麵走。
元祿看見一隻迷蝶從裏邊飛了出來,便小聲的對寧遠舟他們說道:“寧頭兒,是迷蝶,殿下已經平安的進了宮了。”那迷蝶是他給如意姐姐的,在殿下出發之前,如意姐姐將迷蝶給了殿下。
錢昭看著那隻迷蝶,道:“但願接下來也能夠順順利利。”
那兩名宦官,將楊盈帶到了皇宮的偏殿裏,安帝不在裏麵。
“殿下,請您在此稍候片刻。”一名宦官拱手,對著楊盈說道。
楊盈麵不改色,端著那個錦盒,從容的走了上去,坐在了座椅上。
那兩名宦官退遠了一些,隻留下楊盈一個人坐在那裏。
楊盈正襟危坐,沉住了氣。
其中的一名宦官對著自己的夥伴道:“你看這禮王,看起來都還沒有成年,倒也耐得住性子。”
“可不是嘛。”另外一宦官應道。
楊盈就坐在那裏,一直等著。
而此時安國皇宮裏的另外一邊,李同光跪在了地上,向安帝講述在合縣發現了北磐人的事情。
“北磐?”安帝很是震驚,“這十幾年來,北磐人一直都很安分,怎麽忽然間在朕要攻打褚國的節點上出來鬧事了?”
“唉!”安帝歎了口氣道,“朕的兵力要大舉進攻褚國,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來管北磐人?”
安帝想了想,便開口對下邊跪著的李同光道:“這樣子吧,同光,你將那些北磐人的屍體交給刑部去認領,然後讓沙北部看緊一些北磐人。”
“是。”李同光點了點頭。
安帝招了招手,示意李同光起身。李同光便站了起來。
此時,那兩名宦官中的其中一人前去稟告,安帝看著身邊那個內侍,道:“何事?”
“陛下,安國的楊盈還在偏殿等候。”
“好,就讓他等著去吧,等朕上完了朝會再宣見他也不遲。”安帝揮了揮手。那宦官便退下了。
安帝換上了笑容,看向了李同光:“來,同光,你接著說。”
“是。”李同光有跪在了地上,左手手指握在右手的手指上:“陛下,臣懷疑第一批對臣出手的,是朱衣衛的人。”
“什麽?”安帝站了起來。
李同光連忙說道:“陛下,臣知道朱衣衛對陛下忠心耿耿,指揮使也是一個忠臣,但是……”
安帝伸手,阻止了李同光繼續往下說:“行了,朕要看到證據,隻要你能夠拿出證據來,朕必然要鄧恢給你一個交代。”
李同光抬頭,迎上了安帝的目光。
而此時,前去稟報安帝楊盈在偏殿等候的宦官已經回到了偏殿處,他走到了楊盈的身邊,開口道:“殿下,不想知道陛下何時召見您嗎?”
楊盈坐姿端正,一身明黃色的刺繡衣袍,頗有皇家風範:“孤的攝政王兄尚且日理萬機,三更不得睡,更何況是貴國的國主了。等貴國國主忙完,自然就會見孤。”
那宦官見楊盈如此巧言善辯,看了看一爐子上熱著的茶,便心生一計。於是他走到那爐子旁邊,然後拎起了茶壺,給楊盈倒了一杯茶:“殿下,請用茶。”
楊盈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不必了,孤的皇兄困於高座之上,孤暫時無此雅興。”
“況且,”楊盈冷著臉,看著那個內侍道:“孤若是用了這茶水點心,時間一長,孤必然內急,行事不雅,那豈不是中了你們的計?”
那內侍低頭,背後直冒冷汗,他沒有想到楊盈年紀輕輕的,就能看得如此通透。
楊盈繼續等著,此時已經到了申時。
李同光從安帝那裏出來之後,便去了偏殿那裏:“當真茶水不沾?”
“是。”那兩名宦官點了點頭。
“你們走吧,留他一人在此。”李同光使壞道。
“可是,萬一……”其中的一個內侍擔心道。
李同光開口道:“若是出了什麽事情,本侯一力承當。”
“是。”有了李同光的保證,這兩名宦官便悄咪咪的退下了。
而李同光往外走的時候,正好被楊盈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