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很愛他﹗”
娛樂版上,我看到了這樣的一條標題。以為又是葛米兒的愛的宣言;然而,照片裏的她,卻哭得眼睛和鼻子皺在一起,隻剩下一張大嘴巴。她向記者承認,她和林方文分手了。她沒有說為什麽,隻是楚楚可憐的說,她仍然愛著他。
記者問︰“你還會找他寫歌詞嗎?”
梆米兒說︰“我們仍然是好朋友。”
這是林方文要向我傳達的訊息嗎?
可惜,我已經不是那個永遠守候的人了
8.
夜裏,我站在陽台上,無意中看到了林方文的藍色小轎車在下麵駛過。他來幹什麽呢?以為他來找我,他的車子卻並沒有停下來。隔了一會,他又回來了,依然沒有泊車。漫長的晚上,他的車子在樓下盤桓;最後,失去了蹤影。他到底想幹什麽?
許多個晚上,他也是這樣,車子緩緩的駛過,離開,又回來。漸漸地,當我一個人在家裏的時候,我會走出去看看他是不是又來了。他這個可惡的人,他成功了。
我穿上鞋子衝到樓下去。當他的車子再一次駛來,他看見了我。他停了車,從車上走下來,麵上帶著微笑。
“你在這裏幹什麽?”我說。
他沒有回答。
“你這是什麽意思?”
他尷尬的說︰“我隻是偶然經過這裏。”
“每晚在這裏經過,真的是偶然嗎?”我吼問他。
終於,他說︰“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你知道你像什麽嗎?你像一隻做了錯事的小狽,蹲在我麵前搖尾乞憐,想我再抱你。你一向也是這樣的。”
“你可以回來嗎?”他說。
“你以為我還愛你嗎?”我的聲音在顫抖。
他沉默著。
“林方文,你最愛的隻有你自己。”我哽咽著說。
他慘然地笑笑。
“我希望我還是以前的我,相信人是會改變的。可惜,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林方文,如果你愛我,請你給我一個機會重生。”我流著淚說。
他內疚的說︰“你不要這樣。”
我哭著說︰“有些人分手之後可以做朋友,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做到的。但是,我做不到,我不想再見到你。”
“我知道了。”他淒然說。
我在身上找不到抹眼淚的紙手巾,他把他的手絹給了我,說︰
“保重了。”
他頹唐地上了車,車子緩緩的開走了。離別的方向,開出了漫天告解的花。他不是來找我的,他是來憑吊的,就好像我當天在葛米兒的房子外麵憑吊一段消逝了的愛。我們何其相似?隻是,我已經明白了,花開花落,總有時序。
9.
“隻有雙手才能夠做出愛的味道。”餘平誌的媽媽說。
我在她的廚房裏,跟她學做巧克力曲奇。這位活潑友善、酷愛烹飪的主婦告訴我,用電動攪拌機雖然方便很多;然而,想要做出最鬆脆的曲奇,還得靠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牛油攪拌成白色。要把糖粉和牛油攪成白色,那的確很累。我一麵攪一麵望著盤子裏的牛油,它什麽時候才肯變成白色呢?
“要我幫忙嗎?”餘媽媽問。
“不用了,讓我自己來就可以。”我說。
“是做給男朋友吃的嗎?”
“嗯﹗他八歲那年吃過一生難忘的巧克力曲奇,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出那種味道。”
“回憶裏的味道,是很難在以後的日子裏重遇的。”
“是的,我也擔心--”
她一邊把雞蛋打進我的盤子裏一邊說︰
“但是,你可以創造另一段回憶。”
“我怎麽沒想到呢?我真笨﹗”我慚愧地說。
她笑著說︰
“不是我比你聰明,而是我年紀比你大,有比你更多的回憶。”
“伯母,你為什麽喜歡烹飪?”
“因為想為心愛的人下廚。”她回答說。
“這是最好的理由呀﹗”我說。
“人生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由餐桌開始的。”她說,“每個人的回憶裏,至少也有一段回憶是關於食物的。”
我微笑著說︰“是的。”
“烹飪也像人生,起初總是追求燦爛,後來才發現最好的味道是淡泊之中的美味。”
“這是很難做得到的呀﹗”我說。
“因為在你這個年紀,還是喜歡追求燦爛的。”
我們把做好的巧克力麵糊擠在烘盤上,放進烤箱裏。
餘媽媽說︰“餘平誌的爸爸也很喜歡吃東西,他是美食家﹗我們每年也會到外地旅行,去一些從來未去過的餐廳吃飯。你見過餐桌旁邊有回轉木馬的餐廳沒有?”
我驚訝的問︰“在那裏?”
“在法蘭西的布列塔尼,我們十年前去過。餐廳的名字就叫『布列塔尼』。餐廳的整座圍牆,給綠色的葡萄葉覆蓋著。十九世紀時,那裏原本是郵電亭。餐廳的東主是一對很可愛的夫婦。餐廳裏,掛滿了男主人畫的抽象畫,木馬從天花板懸吊下來。你能想象這家像童話世界一樣,洋溢著歡笑的餐廳嗎?”她說得手舞足蹈。
我的心裏,有無限神往。
“那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那是一頓畢生難以忘懷的晚餐。可惜,我們的照相機壞了,沒有拍下照片。”她臉上帶著遺憾。
我倒是相信,正因為沒有拍下照片,沒法在以後的日子裏從照片中去回味,那個回憶反而更悠長。大部分的離別和重逢,我們也沒有用照相機拍下來;然而,在餘生裏,卻鮮明如昨。
朱蒂之、沈光蕙和餘平誌走了進來,問︰
“曲奇餅做好了沒有?”
餘媽媽把曲奇餅從烤箱裏拿了出來,吃了一口,說︰
“攪牛油的工夫不夠,還要回去多練習一下呢﹗”
“是愛心不夠吧?”朱蒂之說。
“那裏是呀﹗”我說。
“伯母,我也要學。”她嚷著說。
我在她耳邊問︰“是做給陳祺正吃的呢?還是做給孟傳因吃?”
“兩個都吃﹗”她推了我一下。
“我很愛他﹗”
娛樂版上,我看到了這樣的一條標題。以為又是葛米兒的愛的宣言;然而,照片裏的她,卻哭得眼睛和鼻子皺在一起,隻剩下一張大嘴巴。她向記者承認,她和林方文分手了。她沒有說為什麽,隻是楚楚可憐的說,她仍然愛著他。
記者問︰“你還會找他寫歌詞嗎?”
梆米兒說︰“我們仍然是好朋友。”
這是林方文要向我傳達的訊息嗎?
可惜,我已經不是那個永遠守候的人了
8.
夜裏,我站在陽台上,無意中看到了林方文的藍色小轎車在下麵駛過。他來幹什麽呢?以為他來找我,他的車子卻並沒有停下來。隔了一會,他又回來了,依然沒有泊車。漫長的晚上,他的車子在樓下盤桓;最後,失去了蹤影。他到底想幹什麽?
許多個晚上,他也是這樣,車子緩緩的駛過,離開,又回來。漸漸地,當我一個人在家裏的時候,我會走出去看看他是不是又來了。他這個可惡的人,他成功了。
我穿上鞋子衝到樓下去。當他的車子再一次駛來,他看見了我。他停了車,從車上走下來,麵上帶著微笑。
“你在這裏幹什麽?”我說。
他沒有回答。
“你這是什麽意思?”
他尷尬的說︰“我隻是偶然經過這裏。”
“每晚在這裏經過,真的是偶然嗎?”我吼問他。
終於,他說︰“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你知道你像什麽嗎?你像一隻做了錯事的小狽,蹲在我麵前搖尾乞憐,想我再抱你。你一向也是這樣的。”
“你可以回來嗎?”他說。
“你以為我還愛你嗎?”我的聲音在顫抖。
他沉默著。
“林方文,你最愛的隻有你自己。”我哽咽著說。
他慘然地笑笑。
“我希望我還是以前的我,相信人是會改變的。可惜,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林方文,如果你愛我,請你給我一個機會重生。”我流著淚說。
他內疚的說︰“你不要這樣。”
我哭著說︰“有些人分手之後可以做朋友,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做到的。但是,我做不到,我不想再見到你。”
“我知道了。”他淒然說。
我在身上找不到抹眼淚的紙手巾,他把他的手絹給了我,說︰
“保重了。”
他頹唐地上了車,車子緩緩的開走了。離別的方向,開出了漫天告解的花。他不是來找我的,他是來憑吊的,就好像我當天在葛米兒的房子外麵憑吊一段消逝了的愛。我們何其相似?隻是,我已經明白了,花開花落,總有時序。
9.
“隻有雙手才能夠做出愛的味道。”餘平誌的媽媽說。
我在她的廚房裏,跟她學做巧克力曲奇。這位活潑友善、酷愛烹飪的主婦告訴我,用電動攪拌機雖然方便很多;然而,想要做出最鬆脆的曲奇,還得靠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牛油攪拌成白色。要把糖粉和牛油攪成白色,那的確很累。我一麵攪一麵望著盤子裏的牛油,它什麽時候才肯變成白色呢?
“要我幫忙嗎?”餘媽媽問。
“不用了,讓我自己來就可以。”我說。
“是做給男朋友吃的嗎?”
“嗯﹗他八歲那年吃過一生難忘的巧克力曲奇,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出那種味道。”
“回憶裏的味道,是很難在以後的日子裏重遇的。”
“是的,我也擔心--”
她一邊把雞蛋打進我的盤子裏一邊說︰
“但是,你可以創造另一段回憶。”
“我怎麽沒想到呢?我真笨﹗”我慚愧地說。
她笑著說︰
“不是我比你聰明,而是我年紀比你大,有比你更多的回憶。”
“伯母,你為什麽喜歡烹飪?”
“因為想為心愛的人下廚。”她回答說。
“這是最好的理由呀﹗”我說。
“人生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由餐桌開始的。”她說,“每個人的回憶裏,至少也有一段回憶是關於食物的。”
我微笑著說︰“是的。”
“烹飪也像人生,起初總是追求燦爛,後來才發現最好的味道是淡泊之中的美味。”
“這是很難做得到的呀﹗”我說。
“因為在你這個年紀,還是喜歡追求燦爛的。”
我們把做好的巧克力麵糊擠在烘盤上,放進烤箱裏。
餘媽媽說︰“餘平誌的爸爸也很喜歡吃東西,他是美食家﹗我們每年也會到外地旅行,去一些從來未去過的餐廳吃飯。你見過餐桌旁邊有回轉木馬的餐廳沒有?”
我驚訝的問︰“在那裏?”
“在法蘭西的布列塔尼,我們十年前去過。餐廳的名字就叫『布列塔尼』。餐廳的整座圍牆,給綠色的葡萄葉覆蓋著。十九世紀時,那裏原本是郵電亭。餐廳的東主是一對很可愛的夫婦。餐廳裏,掛滿了男主人畫的抽象畫,木馬從天花板懸吊下來。你能想象這家像童話世界一樣,洋溢著歡笑的餐廳嗎?”她說得手舞足蹈。
我的心裏,有無限神往。
“那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那是一頓畢生難以忘懷的晚餐。可惜,我們的照相機壞了,沒有拍下照片。”她臉上帶著遺憾。
我倒是相信,正因為沒有拍下照片,沒法在以後的日子裏從照片中去回味,那個回憶反而更悠長。大部分的離別和重逢,我們也沒有用照相機拍下來;然而,在餘生裏,卻鮮明如昨。
朱蒂之、沈光蕙和餘平誌走了進來,問︰
“曲奇餅做好了沒有?”
餘媽媽把曲奇餅從烤箱裏拿了出來,吃了一口,說︰
“攪牛油的工夫不夠,還要回去多練習一下呢﹗”
“是愛心不夠吧?”朱蒂之說。
“那裏是呀﹗”我說。
“伯母,我也要學。”她嚷著說。
我在她耳邊問︰“是做給陳祺正吃的呢?還是做給孟傳因吃?”
“兩個都吃﹗”她推了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