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鴻卓從太湖登船,陶若筠和趙瑾容在岸邊送他。
相同的地點,送不同的人,陶若筠心裏刀割一般的痛。
往日偽裝的鎮定,這一刻被完全擊潰,撲在謝鴻卓懷裏哭的不成人形。
謝鴻卓隻好將她帶到角落裏,兩個人相擁而泣。
“別怕,海上路線已經很多人走過了,船家也走過很多回了,不會有事的。”
“此行若是順利,數月即回,若是不順......”
陶若筠仰起臉來,倔強地道:“順,一定順的。”
謝鴻卓聽見陶若筠的話,抬手幫她擦去滿臉的淚,“會順的,一定會順的。”
陶若筠和趙瑾容一並站在岸邊,眼看著那幾艘貨船發動,駛離渡口。
陶若筠又有些忍不住了,當真是蘇州城外太湖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回到家中之後,陶若筠便按照謝鴻卓之前的叮囑,往京中給謝鴻川去信,信中寫道:
伯子謝鴻川賜覽
夫主鴻卓已於今日登船從太湖出發,抵海更換大船往福建漳州,同行數十人。計劃往暹羅緬甸一帶,數月即回。夫主歸來之前,由弟妹筠娘接管家中生意事務,外務仍由林元忠打理,書信往來一如從前。京中事繁,多加珍重。
弟妹 筠娘 斂衽拜寄
信是二月中由林元忠發出,回信在三月中收到,可是這封信卻把陶若筠看的幾乎心梗。
自打新帝即位之後,內閣大臣徐階尊先帝遺詔,開始了撥亂反正。
信中言京中風波已久,要家中務必小心,不要生事,勿要叫人抓住把柄。
陶若筠看完信,又把趙瑾容找來,叫她一同看。
趙瑾容看了,也覺得心底不安,二人便又把林元忠叫到廳中,一起說起此事。
林元忠再三再四的保證,家中生意並無不妥,就連私船出海盛行的時候,謝家也沒有參與進去。眼下這些生意,也並沒有什麽問題。
陶若筠聽了這些才算心底安穩些。
隻要家裏和京中都不要出格,安安分分做點生意,一切太平就好了。
可是事情卻出在了陶若筠意想不到的地方,謝鴻川的小舅子張元龍被抓了。
謝鴻川的妻子乃是京師禮部主事之女張慧月,這個小舅子張元龍就是她的弟弟。
身為主事之子,張元龍並沒有子承父業,踏入仕途,而是經商去了。
身在京師,父親又為官,各種利益牽扯複雜至極,等到撥亂反正的時候,不知怎麽的,就牽扯上他了。
牽扯上他事小,隻是順藤摸瓜,把張家數人都給拿了。因為張慧月速來和這個弟弟走的近,利益上也牽扯不少,於是謝鴻川跟著下了獄。
信由常年跟在謝鴻川身邊的管事所寫,簡短而清晰。
謝鴻川下了獄,目前還沒有審理,張家和謝鴻川在京中的財產都暫時被封住了,需要謝家速速派人帶著銀錢上京疏通關係。
陶若筠瞧著來信,人幾乎傻掉了。
最近一年,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卻沒有一樁是好事。
多事之秋,大抵如此。
她帶著信立刻去找了趙瑾容,趙瑾容嫁進來這麽多年,也是第一次遇上這些事。二人一下沒了主意,又不敢驚動婆婆,於是緊急叫人去把林元忠叫了回來。
眼下謝家隻有他最熟悉,也最了解官場之事了。
林元忠進門後,陶若筠都沒來得及叫他喝口水,就先把信遞上去了。
“林管事,你先看看這封信。”
林元忠展開信一瞧,眼神肉眼可見的慌亂起來,道:
“眼下這局勢,要多亂有多亂,不過信中沒有寫明罪名,大抵隻是利益牽扯,並不涉及死罪。我想,隻要京中打通關係,把人保出來問題不大。”
“真能出的來麽?”
“這頂多就是利益勾結,不涉及人命官司,也不涉及之前的撥亂反正,不然早兩個月前就該被抓了。眼下損失些財產,再想想辦法疏通下關係,盡量往輕了罰,問題應該不大。”
“說白了,這種事情就是從前的利益要重新分。以前給到張公子的,現在不能給了,順便抓了宰肥羊,利益大家分了,也並不是非要置於死地。所以拿錢疏通,能做成的可能性很大。”
陶若筠聽到這裏,心中稍穩,便問:“那需要多少銀子?”
林元忠道:“這個不好說,要看對方胃口了,關鍵要派一個會辦事的人去京中。這個人要能辦事,還靠譜,畢竟是一大筆的銀子。”
陶若筠和趙瑾容麵麵相覷,又同時把頭轉向林元忠。
謝鴻卓和董陽舒出海了,陶若筠和趙瑾容兩個女子長途跋涉去一個人都不認識的京師顯然不方便。
眼下家裏隻有林元忠經事最多,又在謝家待了多年,忠誠又可靠,他是唯一的人選。
兩人說辦就辦,當下就和林元忠商議上京一事。
“去京中帶多少銀子合適?是不是要多雇些人手和車馬?”
林元忠道:“三少奶奶,這銀子自然不能少帶,但是也不必親自帶在身上。蘇州城裏有一家如意綢緞莊,隻要將銀子存進這綢緞莊子裏,莊子就會開出一張會票,到時候拿著會票到京中的如意綢緞莊兌現即可。”
“如意綢緞莊?可靠麽?”
“可靠。”趙瑾容在一邊解釋道:“往年家中給京師送銀錢,都是通過這綢緞莊。這邊存下,帶著票子進京再取出來,就可免去一路運送的風險。而且這莊子的東家姓朱,無人敢動,所以安全的很。”
陶若筠聽明白了,也覺得這個法子可靠。
於是幾人商議,這幾天分次從家裏取出七萬兩的銀子存入了如意綢緞莊,到時候讓林元忠多帶些家丁一同前往京師救人。
至於謝母那邊,妯娌兩個商量著,要怎麽瞞過去。
“我看就不要瞞了。”趙瑾容正發愁著,就聽陶若筠這樣說道。
“不瞞?那直接說麽?到時候再嚇著她老人家怎麽好?”
陶若筠卻道:“我看婆婆不是那麽容易就被驚嚇到的人,況且七萬兩銀子,哪裏是能瞞的住的?還不如老實交代了,隻是也跟她說,隻要銀子使夠了,人一定能回來,想必就沒事了。”
“那萬一?”
“沒有萬一。”陶若筠斬釘截鐵道:“真有萬一,大家都隻有受著。”
趙瑾容見陶若筠堅定的樣子,也隻好放棄隱瞞的想法,當下兩人叫上林元忠一起往慧心居而去。
相同的地點,送不同的人,陶若筠心裏刀割一般的痛。
往日偽裝的鎮定,這一刻被完全擊潰,撲在謝鴻卓懷裏哭的不成人形。
謝鴻卓隻好將她帶到角落裏,兩個人相擁而泣。
“別怕,海上路線已經很多人走過了,船家也走過很多回了,不會有事的。”
“此行若是順利,數月即回,若是不順......”
陶若筠仰起臉來,倔強地道:“順,一定順的。”
謝鴻卓聽見陶若筠的話,抬手幫她擦去滿臉的淚,“會順的,一定會順的。”
陶若筠和趙瑾容一並站在岸邊,眼看著那幾艘貨船發動,駛離渡口。
陶若筠又有些忍不住了,當真是蘇州城外太湖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回到家中之後,陶若筠便按照謝鴻卓之前的叮囑,往京中給謝鴻川去信,信中寫道:
伯子謝鴻川賜覽
夫主鴻卓已於今日登船從太湖出發,抵海更換大船往福建漳州,同行數十人。計劃往暹羅緬甸一帶,數月即回。夫主歸來之前,由弟妹筠娘接管家中生意事務,外務仍由林元忠打理,書信往來一如從前。京中事繁,多加珍重。
弟妹 筠娘 斂衽拜寄
信是二月中由林元忠發出,回信在三月中收到,可是這封信卻把陶若筠看的幾乎心梗。
自打新帝即位之後,內閣大臣徐階尊先帝遺詔,開始了撥亂反正。
信中言京中風波已久,要家中務必小心,不要生事,勿要叫人抓住把柄。
陶若筠看完信,又把趙瑾容找來,叫她一同看。
趙瑾容看了,也覺得心底不安,二人便又把林元忠叫到廳中,一起說起此事。
林元忠再三再四的保證,家中生意並無不妥,就連私船出海盛行的時候,謝家也沒有參與進去。眼下這些生意,也並沒有什麽問題。
陶若筠聽了這些才算心底安穩些。
隻要家裏和京中都不要出格,安安分分做點生意,一切太平就好了。
可是事情卻出在了陶若筠意想不到的地方,謝鴻川的小舅子張元龍被抓了。
謝鴻川的妻子乃是京師禮部主事之女張慧月,這個小舅子張元龍就是她的弟弟。
身為主事之子,張元龍並沒有子承父業,踏入仕途,而是經商去了。
身在京師,父親又為官,各種利益牽扯複雜至極,等到撥亂反正的時候,不知怎麽的,就牽扯上他了。
牽扯上他事小,隻是順藤摸瓜,把張家數人都給拿了。因為張慧月速來和這個弟弟走的近,利益上也牽扯不少,於是謝鴻川跟著下了獄。
信由常年跟在謝鴻川身邊的管事所寫,簡短而清晰。
謝鴻川下了獄,目前還沒有審理,張家和謝鴻川在京中的財產都暫時被封住了,需要謝家速速派人帶著銀錢上京疏通關係。
陶若筠瞧著來信,人幾乎傻掉了。
最近一年,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卻沒有一樁是好事。
多事之秋,大抵如此。
她帶著信立刻去找了趙瑾容,趙瑾容嫁進來這麽多年,也是第一次遇上這些事。二人一下沒了主意,又不敢驚動婆婆,於是緊急叫人去把林元忠叫了回來。
眼下謝家隻有他最熟悉,也最了解官場之事了。
林元忠進門後,陶若筠都沒來得及叫他喝口水,就先把信遞上去了。
“林管事,你先看看這封信。”
林元忠展開信一瞧,眼神肉眼可見的慌亂起來,道:
“眼下這局勢,要多亂有多亂,不過信中沒有寫明罪名,大抵隻是利益牽扯,並不涉及死罪。我想,隻要京中打通關係,把人保出來問題不大。”
“真能出的來麽?”
“這頂多就是利益勾結,不涉及人命官司,也不涉及之前的撥亂反正,不然早兩個月前就該被抓了。眼下損失些財產,再想想辦法疏通下關係,盡量往輕了罰,問題應該不大。”
“說白了,這種事情就是從前的利益要重新分。以前給到張公子的,現在不能給了,順便抓了宰肥羊,利益大家分了,也並不是非要置於死地。所以拿錢疏通,能做成的可能性很大。”
陶若筠聽到這裏,心中稍穩,便問:“那需要多少銀子?”
林元忠道:“這個不好說,要看對方胃口了,關鍵要派一個會辦事的人去京中。這個人要能辦事,還靠譜,畢竟是一大筆的銀子。”
陶若筠和趙瑾容麵麵相覷,又同時把頭轉向林元忠。
謝鴻卓和董陽舒出海了,陶若筠和趙瑾容兩個女子長途跋涉去一個人都不認識的京師顯然不方便。
眼下家裏隻有林元忠經事最多,又在謝家待了多年,忠誠又可靠,他是唯一的人選。
兩人說辦就辦,當下就和林元忠商議上京一事。
“去京中帶多少銀子合適?是不是要多雇些人手和車馬?”
林元忠道:“三少奶奶,這銀子自然不能少帶,但是也不必親自帶在身上。蘇州城裏有一家如意綢緞莊,隻要將銀子存進這綢緞莊子裏,莊子就會開出一張會票,到時候拿著會票到京中的如意綢緞莊兌現即可。”
“如意綢緞莊?可靠麽?”
“可靠。”趙瑾容在一邊解釋道:“往年家中給京師送銀錢,都是通過這綢緞莊。這邊存下,帶著票子進京再取出來,就可免去一路運送的風險。而且這莊子的東家姓朱,無人敢動,所以安全的很。”
陶若筠聽明白了,也覺得這個法子可靠。
於是幾人商議,這幾天分次從家裏取出七萬兩的銀子存入了如意綢緞莊,到時候讓林元忠多帶些家丁一同前往京師救人。
至於謝母那邊,妯娌兩個商量著,要怎麽瞞過去。
“我看就不要瞞了。”趙瑾容正發愁著,就聽陶若筠這樣說道。
“不瞞?那直接說麽?到時候再嚇著她老人家怎麽好?”
陶若筠卻道:“我看婆婆不是那麽容易就被驚嚇到的人,況且七萬兩銀子,哪裏是能瞞的住的?還不如老實交代了,隻是也跟她說,隻要銀子使夠了,人一定能回來,想必就沒事了。”
“那萬一?”
“沒有萬一。”陶若筠斬釘截鐵道:“真有萬一,大家都隻有受著。”
趙瑾容見陶若筠堅定的樣子,也隻好放棄隱瞞的想法,當下兩人叫上林元忠一起往慧心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