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當真是心疼阿筠。”趙瑾容在一邊笑著說道。
“我也心疼你的,等今年下半年你的生日也好好設個宴席,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過,那時候鴻卓也該回來的。”
謝母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看向遠處的湖麵。
謝鴻卓若是回來了,定是走的水路,她在山上便能看見湖麵的船隻。
也許某一天的某一艘船裏,就坐著謝鴻卓。
幾人閑聊著,外頭人就送了晚飯過來,謝母叫人挪了榻,擺上紅木宴桌,一屋子老老小小的就坐在樹下吃了上山的第一頓飯。
吃飯時幾人便說好,第二日要去陶若筠的院子裏頭瞧瞧,看看那裏有什麽瑰麗風景。
陶若筠痛快地答應了。
原本快要進入夏天,天氣微熱,可是山間風涼,到了夜間,各個縮回屋子裏。
陶若筠折騰一天,也累了,早早鑽進被窩蓋緊被子,生怕叫山風吹病了。
第二日一早,陶若筠起床梳洗,然後去玉泉院接了謝母,又派人去青山居去請趙瑾容,一起到自己住的花溪苑去瞧瞧。
陶若筠的花溪苑,看著地方不大,院子格局與翠竹軒十分相近,趙瑾容看了越發覺得自己的青山居奢侈了。
陶若筠請了二人進院,院門也是竹竿架成,此刻爬滿了藤蔓,根本看不清院內。
幾人走在院中看見正廳裏麵,就察覺出不同來了。
一般人家的正廳都會擺上接待客人的桌椅或者榻,而陶若筠的廳是一麵花牆。
“這是怎麽製成的?”謝母發問。
“婆婆,您進來,我帶您慢慢瞧著。”
陶若筠領人進了屋子,正對著門的就是一麵花牆,花牆下是昨天從家中庫房帶來的交椅香幾,兩邊還擺著隔層茶幾,上麵擺著花,隔層裏擺著一套白瓷茶具。
“這裏好,屋裏就是花叢裏。”謝母笑著道,“就是啊,不夠威嚴。”
陶若筠笑著道:“所以呀,我不是主母。”
謝母聽罷,想起昨日自己去青山居見到的莊嚴,讚賞地看了眼陶若筠。
“你能做到這樣,很好。”
陶若筠帶著幾人繼續看屋子,謝母和趙瑾容都好奇這牆是怎麽製的。
陶若筠牽著謝母換了個方向,一下便明了了。
原來這房子裏頭有塊大山石,山石的一半在屋裏,一半在屋外。
屋裏的這部分填上土,種上花,便看起來是一麵花牆了。
山石貼牆壁的部分鑿出石階,沿著石階便可往二樓去。
兩側房間落地罩青紗帳,都是類似家中一般陳設,沒有可好看的,陶若筠便引著二人直接上了樓。
樓梯走至盡頭,先是看見一麵黑漆嵌螺鈿梅竹紋座屏,也是昨天從庫房裏搬來的,繞過座屏是一間小小的書房。
貼牆是四層的黃花梨敞櫃,陶若筠用來做書架。書架前擺著一張黃花梨透雕梅花紋的大書桌,桌後一張圈椅。
在書桌的左側貼牆擺著一張矮櫃,上麵用來放書房用品極為順手。書桌的外側則擺了兩張藤條圓鼓凳。
謝母見了道:“可惜了,鴻卓不去科舉,不然呀,這也是讀書的好地方。你這矮櫃上,還缺書畫,我看呀,你找個畫師,幫你畫上幾幅書畫才好。”
陶若筠道:“可惜我不認識什麽畫師,不然呀就請人家來畫了。”
“慢慢來,不急。”
謝母說著,環視二樓一圈,書房對麵是個碧紗櫥,充作臥房。
“這就結束了?”
謝母沒有等到期待的風景,有些訝異。
陶若筠笑著對青荷吩咐道:“去把門打開。”
青荷桑青聞言,走向書房外側的屏門邊,一把推開了門,風景這才展現出來。
原來那山石,一半在屋內,一半在屋外。屋外的部分也做了填土種花處理,正好從書房外露出頭來。
山石上鑿出石階,順著花徑可一路往下,盡頭處結樹成亭,假山成林,百花點綴,玉樹錯落。
更遠處,太湖風光盡收眼底。
“我說怎麽叫百花山莊,卻不見百花,原來都在你的院子後頭呢。”
陶若筠笑著引眾人往外走:“這也是張先生的心思,這石頭長的也巧,下麵又平坦,這才種了花。”
趙瑾容道:“這亭子也巧,居然是用樹紮成的,假山造的也好,這裏呀,給阿保捉迷藏,怕是會迷路。”
說罷幾人都笑了。
山上地大,就是建起來費工夫,這間屋子最大的亮點不在前麵,而在後麵。
一堆假山中間留小片空地,結樹成亭,張自楨又命人種了金銀花,此刻花藤爬上樹梢,垂下香甜花朵。
此地空曠,視野開闊,風力帶來的都是百花香氣。
“這裏擺上一榻,午間小憩最好了。”
謝母剛說完話,陶若筠就接道:“我帶了榻來呢。”
謝母看完了三間院子,此刻站在亭中緩緩道:“很好,一家人這樣就好。若是將來再賺些銀子,將這後院的景致再增一增,慢慢來,就挺好。”
陶若筠輕輕道好。
幾人看了會子風景才回了屋中,就在一樓左邊的房間裏喝著山泉水煮的茶,說了會子話。
相比五月底的陶若筠生辰,更快到來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大家難得的離了家,想著在山上輕鬆一些,包一些粽子。
謝母卻想到去把徐同光的母親徐母接上來來一起過節,自去年中元節後,二人還沒見過麵呢。
反正隻有他們二人,在哪裏不是過,一起來了更熱鬧。
這事便又落在了趙瑾容身上,由她試著去請,趙瑾容答應了。
送走婆婆和嫂嫂後,陶若筠才算輕鬆下來,叫人搬了美人榻到後麵樹亭下,她要好好的歇息歇息。
青荷貼心的搬了春凳,放上茶水和點心。
陶若筠躺在那裏,愜意無比。
“少奶奶今日心情可好些?”
陶若筠嗯了一聲道:“距離大功告成,還差一截。”
“我也心疼你的,等今年下半年你的生日也好好設個宴席,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過,那時候鴻卓也該回來的。”
謝母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看向遠處的湖麵。
謝鴻卓若是回來了,定是走的水路,她在山上便能看見湖麵的船隻。
也許某一天的某一艘船裏,就坐著謝鴻卓。
幾人閑聊著,外頭人就送了晚飯過來,謝母叫人挪了榻,擺上紅木宴桌,一屋子老老小小的就坐在樹下吃了上山的第一頓飯。
吃飯時幾人便說好,第二日要去陶若筠的院子裏頭瞧瞧,看看那裏有什麽瑰麗風景。
陶若筠痛快地答應了。
原本快要進入夏天,天氣微熱,可是山間風涼,到了夜間,各個縮回屋子裏。
陶若筠折騰一天,也累了,早早鑽進被窩蓋緊被子,生怕叫山風吹病了。
第二日一早,陶若筠起床梳洗,然後去玉泉院接了謝母,又派人去青山居去請趙瑾容,一起到自己住的花溪苑去瞧瞧。
陶若筠的花溪苑,看著地方不大,院子格局與翠竹軒十分相近,趙瑾容看了越發覺得自己的青山居奢侈了。
陶若筠請了二人進院,院門也是竹竿架成,此刻爬滿了藤蔓,根本看不清院內。
幾人走在院中看見正廳裏麵,就察覺出不同來了。
一般人家的正廳都會擺上接待客人的桌椅或者榻,而陶若筠的廳是一麵花牆。
“這是怎麽製成的?”謝母發問。
“婆婆,您進來,我帶您慢慢瞧著。”
陶若筠領人進了屋子,正對著門的就是一麵花牆,花牆下是昨天從家中庫房帶來的交椅香幾,兩邊還擺著隔層茶幾,上麵擺著花,隔層裏擺著一套白瓷茶具。
“這裏好,屋裏就是花叢裏。”謝母笑著道,“就是啊,不夠威嚴。”
陶若筠笑著道:“所以呀,我不是主母。”
謝母聽罷,想起昨日自己去青山居見到的莊嚴,讚賞地看了眼陶若筠。
“你能做到這樣,很好。”
陶若筠帶著幾人繼續看屋子,謝母和趙瑾容都好奇這牆是怎麽製的。
陶若筠牽著謝母換了個方向,一下便明了了。
原來這房子裏頭有塊大山石,山石的一半在屋裏,一半在屋外。
屋裏的這部分填上土,種上花,便看起來是一麵花牆了。
山石貼牆壁的部分鑿出石階,沿著石階便可往二樓去。
兩側房間落地罩青紗帳,都是類似家中一般陳設,沒有可好看的,陶若筠便引著二人直接上了樓。
樓梯走至盡頭,先是看見一麵黑漆嵌螺鈿梅竹紋座屏,也是昨天從庫房裏搬來的,繞過座屏是一間小小的書房。
貼牆是四層的黃花梨敞櫃,陶若筠用來做書架。書架前擺著一張黃花梨透雕梅花紋的大書桌,桌後一張圈椅。
在書桌的左側貼牆擺著一張矮櫃,上麵用來放書房用品極為順手。書桌的外側則擺了兩張藤條圓鼓凳。
謝母見了道:“可惜了,鴻卓不去科舉,不然呀,這也是讀書的好地方。你這矮櫃上,還缺書畫,我看呀,你找個畫師,幫你畫上幾幅書畫才好。”
陶若筠道:“可惜我不認識什麽畫師,不然呀就請人家來畫了。”
“慢慢來,不急。”
謝母說著,環視二樓一圈,書房對麵是個碧紗櫥,充作臥房。
“這就結束了?”
謝母沒有等到期待的風景,有些訝異。
陶若筠笑著對青荷吩咐道:“去把門打開。”
青荷桑青聞言,走向書房外側的屏門邊,一把推開了門,風景這才展現出來。
原來那山石,一半在屋內,一半在屋外。屋外的部分也做了填土種花處理,正好從書房外露出頭來。
山石上鑿出石階,順著花徑可一路往下,盡頭處結樹成亭,假山成林,百花點綴,玉樹錯落。
更遠處,太湖風光盡收眼底。
“我說怎麽叫百花山莊,卻不見百花,原來都在你的院子後頭呢。”
陶若筠笑著引眾人往外走:“這也是張先生的心思,這石頭長的也巧,下麵又平坦,這才種了花。”
趙瑾容道:“這亭子也巧,居然是用樹紮成的,假山造的也好,這裏呀,給阿保捉迷藏,怕是會迷路。”
說罷幾人都笑了。
山上地大,就是建起來費工夫,這間屋子最大的亮點不在前麵,而在後麵。
一堆假山中間留小片空地,結樹成亭,張自楨又命人種了金銀花,此刻花藤爬上樹梢,垂下香甜花朵。
此地空曠,視野開闊,風力帶來的都是百花香氣。
“這裏擺上一榻,午間小憩最好了。”
謝母剛說完話,陶若筠就接道:“我帶了榻來呢。”
謝母看完了三間院子,此刻站在亭中緩緩道:“很好,一家人這樣就好。若是將來再賺些銀子,將這後院的景致再增一增,慢慢來,就挺好。”
陶若筠輕輕道好。
幾人看了會子風景才回了屋中,就在一樓左邊的房間裏喝著山泉水煮的茶,說了會子話。
相比五月底的陶若筠生辰,更快到來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大家難得的離了家,想著在山上輕鬆一些,包一些粽子。
謝母卻想到去把徐同光的母親徐母接上來來一起過節,自去年中元節後,二人還沒見過麵呢。
反正隻有他們二人,在哪裏不是過,一起來了更熱鬧。
這事便又落在了趙瑾容身上,由她試著去請,趙瑾容答應了。
送走婆婆和嫂嫂後,陶若筠才算輕鬆下來,叫人搬了美人榻到後麵樹亭下,她要好好的歇息歇息。
青荷貼心的搬了春凳,放上茶水和點心。
陶若筠躺在那裏,愜意無比。
“少奶奶今日心情可好些?”
陶若筠嗯了一聲道:“距離大功告成,還差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