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河底泥沙難道不是良策嗎?”
劉邦對治河一事並不精通。
故而他覺得王安石此舉還算中肯。
所以不禁對任小天的話提出了質疑。
“那怕是有些想當然了。
黃河泛濫千年有餘,河底泥沙又豈是人力可以撼動的?
即便我們後世出動挖掘機等大型器械,那也是一個巨量的工程。
何況王安石當時隻有原始的工具呢?
且就算王安石能夠將原有的泥沙全部清理幹淨。
那黃河裹挾而來的新泥沙又該作何解?”
劉邦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所以這次治理河道再次失敗。
本來東流的地質基礎就很差,加上海拔又比北流高。
王安石強行想要將河道改為東流入海的想法根本就不切實際。
甚至這次都沒等他的工程結束,黃河就再次四處決堤。
因為有之前改道的遺患累計,這次黃河決堤的威力更甚以往。
乃至於竟直接奪淮入海,將整個淮河流域化為大片的汪洋。
霎時間房倒屋塌,無數百姓失去生命、流離失所。
良田三十萬頃(約三千萬畝)全部毀於一旦。
要知道那可是當時大宋十五分之一的農田啊。
就連當時在徐州擔任知州的蘇軾都差點被洪水淹死。
僥幸逃生後的他行文將王安石痛罵了一頓。
‘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
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橫費之財,猶可力補,而既死之民,不可複生。’
雖然有蘇軾和王安石的個人恩怨在裏麵。
但蘇軾所說的也確實是有道理。”
“水患之力竟然恐怖如斯!”
劉宏聽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東漢一朝黃河泛濫次數極少。
所以他很難想象到那麽‘平平無奇’的一條黃河居然能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
“惡劣的後果已經造成,宋神宗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他將王安石狠狠怒斥了一番。
然而黃河泛濫之事他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接下來就到了宋哲宗趙煦的第三次改道東流之舉。”
趙煦這會才弄明白朱元璋為何之前瞪自己了。
這裏邊居然還有自己的事呢?
“趙煦登基之後重新重用新黨。
加上黃河泛濫愈演愈烈。
改道東流之事再度被提起。
趙煦也是年少輕狂。
一腔熱血的他認為前兩任皇帝沒有辦成的事他未必就不能辦成。
又或者他認為黃河之患確實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
於是再次派人前往黃河治理水患。
然而舊河道泥沙淤積,河床甚至比城池還高。
這種情況下仍要將黃河引入其中無異於是作死。
可想而知,這次爆發的洪水更甚前兩次。
就連山上供奉的禹王廟都沒能得以幸免。
整個黃河下遊幾乎被大水衝的幹幹淨淨。
華北平原幾乎千裏無雞鳴,蕭條無人煙。
那裏原本是大宋重要產糧地。
被這麽三番五次折騰下來徹底報廢。
宋朝三易回河之舉不僅讓自己損失慘重。
最後也沒能挽回黃河北流從天津入海的結局。”
劉邦微微搖頭:“我還是不明白。
宋朝皇帝怎麽就一個個的那麽軸。
黃河從哪裏入海不都是入海嗎?
為何非要較這個勁讓它從舊道入海呢?”
任小天歎了口氣說道:“唉。
他們認為黃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
還是阻擋遼國契丹的一道天塹。
開封本就無險可守你們都知道的。
若是黃河向北改道經由遼國境內入海的話。
那屆時遼國鐵騎將再無任何阻攔,隨意在大宋境內馳騁。
所以他們才一直試圖將黃河引回古道。
殊不知自然規律不可違背。
何況以當時的科技水平根本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劉徹冷笑一聲說道:“歸根到底還是宋朝皇帝慫包。
寧願勞民傷財做這些無用功,也不肯將錢財用於練兵。
難道他們不知隻要將遼國消滅。
那還需要什麽黃河來做天塹防線?”
趙匡胤臉頰抽動不止。
拳頭是握緊了又鬆開,如此反複十數次。
然而被劉徹近乎指著鼻子罵他也無計可施。
誰讓人家說的確實是事實呢?
自從趙光義被遼國打怕了之後,繼任的皇帝是一個比一個慫。
除了進獻歲幣乞求和平之外,竟然再無一絲北伐的心思。
“劉徹你這話話糙理不糙。
三易回河對宋朝造成的傷害遠比北伐失敗來的還要更甚。
黃河下遊洪水泛濫不僅是讓糧食嚴重減產。
大宋朝廷也因此失去了極大一部分的賦稅收入。
更嚴重的是原本還算完備的北方邊防軍隊淹死無數。
而兵源地又因人口銳減無法補充。
這也是導致金國能夠長驅直入,直搗黃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舉個例子來說。
真宗年間大名府尚有十餘萬軍隊在當地駐守。
到了哲宗第三次改流之後大名府的駐軍滿打滿算也就剩一千出頭了。
他們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讓他們拿起武器防禦金人了。”
劉備怒其不爭的搖頭道:“若是他們能將力量盡數用在北伐之上。
即便是敗了那朕也能高看他們一眼。
可他們竟然整日想著這些不切實際之事。
真是讓朕大開眼界了。”
若是把這偌大的地盤給劉備。
怕是劉備早就傾盡全國之力北伐了。
任小天笑道:“咱們現在說這個無異於是事後諸葛亮。”
劉備微微一愣。
怎麽還有自己丞相的事?
但是聽這詞好像不是什麽好話啊。
任小天繼續說道:“其實三易回河的危害還不僅於此。
北宋滅亡之後,趙構建立南宋。
金國占領了北地之後,黃河的問題就留給了他們。
你讓他們打仗行,但是治理黃河怕是還不如宋朝。
於是這個問題就扔給了後來的元朝。
然而元朝也弄不好千瘡百孔的黃河。
到了大明時期,黃河仍舊是一個十分大的隱患。
許多皇帝也都是派人治理過,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就這樣一步步到了新華夏。
這些年由於上流環境的重點治理,黃河泛濫的次數已經少了很多了。
可以說宋朝三易回河讓黃河又再度泛濫了近千年。
不知多少性命毀於其中。”
劉邦對治河一事並不精通。
故而他覺得王安石此舉還算中肯。
所以不禁對任小天的話提出了質疑。
“那怕是有些想當然了。
黃河泛濫千年有餘,河底泥沙又豈是人力可以撼動的?
即便我們後世出動挖掘機等大型器械,那也是一個巨量的工程。
何況王安石當時隻有原始的工具呢?
且就算王安石能夠將原有的泥沙全部清理幹淨。
那黃河裹挾而來的新泥沙又該作何解?”
劉邦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所以這次治理河道再次失敗。
本來東流的地質基礎就很差,加上海拔又比北流高。
王安石強行想要將河道改為東流入海的想法根本就不切實際。
甚至這次都沒等他的工程結束,黃河就再次四處決堤。
因為有之前改道的遺患累計,這次黃河決堤的威力更甚以往。
乃至於竟直接奪淮入海,將整個淮河流域化為大片的汪洋。
霎時間房倒屋塌,無數百姓失去生命、流離失所。
良田三十萬頃(約三千萬畝)全部毀於一旦。
要知道那可是當時大宋十五分之一的農田啊。
就連當時在徐州擔任知州的蘇軾都差點被洪水淹死。
僥幸逃生後的他行文將王安石痛罵了一頓。
‘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
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橫費之財,猶可力補,而既死之民,不可複生。’
雖然有蘇軾和王安石的個人恩怨在裏麵。
但蘇軾所說的也確實是有道理。”
“水患之力竟然恐怖如斯!”
劉宏聽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東漢一朝黃河泛濫次數極少。
所以他很難想象到那麽‘平平無奇’的一條黃河居然能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
“惡劣的後果已經造成,宋神宗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他將王安石狠狠怒斥了一番。
然而黃河泛濫之事他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接下來就到了宋哲宗趙煦的第三次改道東流之舉。”
趙煦這會才弄明白朱元璋為何之前瞪自己了。
這裏邊居然還有自己的事呢?
“趙煦登基之後重新重用新黨。
加上黃河泛濫愈演愈烈。
改道東流之事再度被提起。
趙煦也是年少輕狂。
一腔熱血的他認為前兩任皇帝沒有辦成的事他未必就不能辦成。
又或者他認為黃河之患確實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
於是再次派人前往黃河治理水患。
然而舊河道泥沙淤積,河床甚至比城池還高。
這種情況下仍要將黃河引入其中無異於是作死。
可想而知,這次爆發的洪水更甚前兩次。
就連山上供奉的禹王廟都沒能得以幸免。
整個黃河下遊幾乎被大水衝的幹幹淨淨。
華北平原幾乎千裏無雞鳴,蕭條無人煙。
那裏原本是大宋重要產糧地。
被這麽三番五次折騰下來徹底報廢。
宋朝三易回河之舉不僅讓自己損失慘重。
最後也沒能挽回黃河北流從天津入海的結局。”
劉邦微微搖頭:“我還是不明白。
宋朝皇帝怎麽就一個個的那麽軸。
黃河從哪裏入海不都是入海嗎?
為何非要較這個勁讓它從舊道入海呢?”
任小天歎了口氣說道:“唉。
他們認為黃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
還是阻擋遼國契丹的一道天塹。
開封本就無險可守你們都知道的。
若是黃河向北改道經由遼國境內入海的話。
那屆時遼國鐵騎將再無任何阻攔,隨意在大宋境內馳騁。
所以他們才一直試圖將黃河引回古道。
殊不知自然規律不可違背。
何況以當時的科技水平根本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劉徹冷笑一聲說道:“歸根到底還是宋朝皇帝慫包。
寧願勞民傷財做這些無用功,也不肯將錢財用於練兵。
難道他們不知隻要將遼國消滅。
那還需要什麽黃河來做天塹防線?”
趙匡胤臉頰抽動不止。
拳頭是握緊了又鬆開,如此反複十數次。
然而被劉徹近乎指著鼻子罵他也無計可施。
誰讓人家說的確實是事實呢?
自從趙光義被遼國打怕了之後,繼任的皇帝是一個比一個慫。
除了進獻歲幣乞求和平之外,竟然再無一絲北伐的心思。
“劉徹你這話話糙理不糙。
三易回河對宋朝造成的傷害遠比北伐失敗來的還要更甚。
黃河下遊洪水泛濫不僅是讓糧食嚴重減產。
大宋朝廷也因此失去了極大一部分的賦稅收入。
更嚴重的是原本還算完備的北方邊防軍隊淹死無數。
而兵源地又因人口銳減無法補充。
這也是導致金國能夠長驅直入,直搗黃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舉個例子來說。
真宗年間大名府尚有十餘萬軍隊在當地駐守。
到了哲宗第三次改流之後大名府的駐軍滿打滿算也就剩一千出頭了。
他們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讓他們拿起武器防禦金人了。”
劉備怒其不爭的搖頭道:“若是他們能將力量盡數用在北伐之上。
即便是敗了那朕也能高看他們一眼。
可他們竟然整日想著這些不切實際之事。
真是讓朕大開眼界了。”
若是把這偌大的地盤給劉備。
怕是劉備早就傾盡全國之力北伐了。
任小天笑道:“咱們現在說這個無異於是事後諸葛亮。”
劉備微微一愣。
怎麽還有自己丞相的事?
但是聽這詞好像不是什麽好話啊。
任小天繼續說道:“其實三易回河的危害還不僅於此。
北宋滅亡之後,趙構建立南宋。
金國占領了北地之後,黃河的問題就留給了他們。
你讓他們打仗行,但是治理黃河怕是還不如宋朝。
於是這個問題就扔給了後來的元朝。
然而元朝也弄不好千瘡百孔的黃河。
到了大明時期,黃河仍舊是一個十分大的隱患。
許多皇帝也都是派人治理過,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就這樣一步步到了新華夏。
這些年由於上流環境的重點治理,黃河泛濫的次數已經少了很多了。
可以說宋朝三易回河讓黃河又再度泛濫了近千年。
不知多少性命毀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