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中,身著甲胄的宗穎朝座上的宋徽宗拱手問候:“臣,參見陛下。”
宋徽宗抬頭打量著這位算得上年輕的一軍統帥,第一時間想到了死去的宗澤,又想到了宗澤派兵一路營救自己的經曆,一時間竟生出一些其他的滋味。
“免禮吧。”
“謝陛下。”
宗穎抬頭站直了身,宋徽宗便說道:“朕今日召你前來,可猜到是什麽緣由?”
“臣不敢妄自揣測陛下之聖意。”
宋徽宗笑了笑道:“今日這禦書房,隻有你與朕,說話不必過於謹慎。還有,朕遇難之時,你父子二人一路從汴梁到代州的千裏營救,朕是感激的。有你等臣子如此,也是朕的榮幸。”
“臣惶恐,陛下落難,我等做臣子的自當要奮力相救,隻是臣無能,沒能救回陛下。”
宋徽宗擺擺手道:“這不怪你,也不怪你們任何人。至於你父親,朕過幾日便會親自追封其功德。”
宗穎仍然是一臉的肅然表情,卻還是單膝跪下行了禮:“臣,謝吾皇隆恩。”
“起來吧。”見宗穎起身,宋徽宗這才緩緩說出今日召宗穎前來的原因,“朕今日召你前來,是因為討伐葉賊的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果然,跟西夏那邊的戰爭有關。也許,跟女真人也有關係,畢竟如今這聖上除了是大宋的聖上,也是金人主動放回來的俘虜。
要說這裏麵沒有一點貓膩,也不可能。
宗穎心裏如此想著,嘴上回道:“陛下乃一朝天子,若是有討賊的打算,直接下令即可,臣敢不從命。”
“一朝天子?”宋徽宗說著臉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收起這笑容之後,又認真地看向宗穎,“不過朕想聽聽,討伐葉賊之事,你有何想法?”
宗穎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堅定說道:“臣覺得,如今的北國,百廢待興,軍資糧草不足,陛下又剛剛回來,出兵討賊之事,不可取也。最主要的是,臣剛剛得到消息,金人對府州城那邊也蠢蠢欲動。既是如此,我們不妨坐山觀虎鬥,同時也能休整軍隊,以固軍隊之力量,防範金人再度南下之可能。”
“卿之所言,朕自然也想到了。”
“既是如此,陛下何故還有發兵西北的打算?”宗穎一臉不卑不亢,即使這句話有質問天子的意思。
宋徽宗聞言,微微皺起眉頭,顯然對宗穎這句質問的話語也有所不滿,卻還是沒有發怒,想到了什麽,感歎道:“朕回到汴梁已有月餘,許多人都知道朕是怎麽回來的,卻沒人敢問朕是如何回來的。”
宋微宗停頓了片刻,見宗穎不語,便問道:“宗愛卿想不想知道,朕是如何回來的,或者說,金人為何肯放朕回來?”
“臣不想知道,臣隻想知道陛下如今的想法,對天下社稷,黎民百姓的想法。”宗澤頓了頓,抬頭仔細看著宋徽宗,一字一句道,“還有,陛下如今對北地金狗的態度。”
宋徽宗的臉嚴肅到了極點,此時認真地看著眼前的一軍統帥,一時間竟因為對方富有氣勢的話語走了神,片刻才緩了緩神,臉上卻依舊是嚴肅地問:“朕若是帶著整個大宋對金人俯首稱臣,宗愛卿當如何?”
“若是如此,這一軍統帥的位置,臣恐不能勝任,還請陛下成全。”
“那若是朕想抗金,你又當如何?還有,麵對金人,你又能如何?”宋徽宗聲音提高了些,變得有些激動。
宗穎立即單膝跪下,拱手,語氣堅定道:“臣,敢不效死。”
“死?”宋徽宗臉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難道死的人還不夠多?”
宗穎重重吐了一口氣,隨後沉重說道:“寧為抗金死士,不為金人奴犬。”
“放肆……”宋徽宗暴起,將桌上的奏章扔向宗穎。
反觀宗穎,被飛來的奏章砸中,不躲不避,依舊保持著單膝下跪的恭敬姿勢,臉色也絲毫沒有因為宋徽宗的暴怒而有所改變。有的,隻是心中的那份信仰與堅定。
“宗穎,你如此出言大不敬,以為朕不敢治罪於你不成。還是你要學那姓葉的,舉兵造反?”
由不得宋徽宗不發怒,這種變相罵天子是奴犬的話語,實屬大不敬。
“臣,隻是針對自己,並無對陛下大不敬之意。至於舉兵造反,臣從未想過,我父若是還在世,也定然不會容臣造反。隻是臣想不通許多事,真的想不通。”
宋徽宗聞言,似乎是因為宗澤的死,這才又緩解了心中的氣憤:“何事想不通直接說,你也不必拐彎抹角。”
宗穎緩了緩心神。
“靖康之恥,仍曆曆在目,臣子百姓之恨,猶刀刻斧鑿般痛刻於心,北地異國他鄉之宋俘,還在受盡屈辱。如此種種,臣實在想不通,作為一朝天子,陛下莫非已然忘卻不成?”
宗穎聲音沉重,字字誅心,麵對這種質問,宋徽宗這次卻沒有發怒,已然有了皺紋的臉變了又變,仰起頭,最終雙眼通紅濕潤,又片刻走了神。
這一刻,自己的妃子,女兒被金人侮辱,自己北俘路上,卑躬屈膝,苟全性命的場麵,似乎一股腦出現在眼前。
禦書房,一君一臣,安靜了片刻,又被宋徽宗有些顫抖的聲音打破:“朕,一刻也忘不了啊。”
宗穎聞言,改單膝下跪為雙膝下跪,緩緩俯身叩頭:“臣宗穎,懇求吾皇,舉全國之力,抗金,絕不向女真低頭。這是宗穎今日所請,亦是天下宋人心中之所願。”
汴梁城外,宋軍軍營。
校場的一處角落。
一名年輕軍官手握長槍,指揮著身前五百士卒進行長槍訓練,如同後世軍營中練習刺殺技巧那般。
隻是相對簡單的刺出收回,他所教授之槍法較為複雜花哨。
使得五百士卒練習著槍法,看著有些參差不齊,並沒有多少觀賞性,槍法的練習,也無需太多觀賞性。
年輕軍官身長七尺,換做後世的單位,也就是一米七左右,這樣的身高放在後世算不得高,但在這個宋朝時期,即使是軍中,一米七已經是中等偏高了。
他身材中等勻稱,一雙還不怎麽明顯的大小眼堅定有神,握著長槍的雙手孔武有力,揮動長槍的動作迅雷不凡。有武藝的高手見到,便能知曉其武藝之大不凡。
也正因為如此,他帶著幾個兄弟從揚州到應天,又從應天到汴梁,加入了宗穎的這支隊伍,便被廂都指揮使王彥看中其武藝,他便成了這五百步卒的營指揮使,算是第一次被人賞識,第一次做到這麽大的軍職。
而這名年輕軍官,名喚嶽飛,字鵬舉。
後世史書中的南宋名帥,嶽武穆。
宋徽宗抬頭打量著這位算得上年輕的一軍統帥,第一時間想到了死去的宗澤,又想到了宗澤派兵一路營救自己的經曆,一時間竟生出一些其他的滋味。
“免禮吧。”
“謝陛下。”
宗穎抬頭站直了身,宋徽宗便說道:“朕今日召你前來,可猜到是什麽緣由?”
“臣不敢妄自揣測陛下之聖意。”
宋徽宗笑了笑道:“今日這禦書房,隻有你與朕,說話不必過於謹慎。還有,朕遇難之時,你父子二人一路從汴梁到代州的千裏營救,朕是感激的。有你等臣子如此,也是朕的榮幸。”
“臣惶恐,陛下落難,我等做臣子的自當要奮力相救,隻是臣無能,沒能救回陛下。”
宋徽宗擺擺手道:“這不怪你,也不怪你們任何人。至於你父親,朕過幾日便會親自追封其功德。”
宗穎仍然是一臉的肅然表情,卻還是單膝跪下行了禮:“臣,謝吾皇隆恩。”
“起來吧。”見宗穎起身,宋徽宗這才緩緩說出今日召宗穎前來的原因,“朕今日召你前來,是因為討伐葉賊的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果然,跟西夏那邊的戰爭有關。也許,跟女真人也有關係,畢竟如今這聖上除了是大宋的聖上,也是金人主動放回來的俘虜。
要說這裏麵沒有一點貓膩,也不可能。
宗穎心裏如此想著,嘴上回道:“陛下乃一朝天子,若是有討賊的打算,直接下令即可,臣敢不從命。”
“一朝天子?”宋徽宗說著臉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收起這笑容之後,又認真地看向宗穎,“不過朕想聽聽,討伐葉賊之事,你有何想法?”
宗穎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堅定說道:“臣覺得,如今的北國,百廢待興,軍資糧草不足,陛下又剛剛回來,出兵討賊之事,不可取也。最主要的是,臣剛剛得到消息,金人對府州城那邊也蠢蠢欲動。既是如此,我們不妨坐山觀虎鬥,同時也能休整軍隊,以固軍隊之力量,防範金人再度南下之可能。”
“卿之所言,朕自然也想到了。”
“既是如此,陛下何故還有發兵西北的打算?”宗穎一臉不卑不亢,即使這句話有質問天子的意思。
宋徽宗聞言,微微皺起眉頭,顯然對宗穎這句質問的話語也有所不滿,卻還是沒有發怒,想到了什麽,感歎道:“朕回到汴梁已有月餘,許多人都知道朕是怎麽回來的,卻沒人敢問朕是如何回來的。”
宋微宗停頓了片刻,見宗穎不語,便問道:“宗愛卿想不想知道,朕是如何回來的,或者說,金人為何肯放朕回來?”
“臣不想知道,臣隻想知道陛下如今的想法,對天下社稷,黎民百姓的想法。”宗澤頓了頓,抬頭仔細看著宋徽宗,一字一句道,“還有,陛下如今對北地金狗的態度。”
宋徽宗的臉嚴肅到了極點,此時認真地看著眼前的一軍統帥,一時間竟因為對方富有氣勢的話語走了神,片刻才緩了緩神,臉上卻依舊是嚴肅地問:“朕若是帶著整個大宋對金人俯首稱臣,宗愛卿當如何?”
“若是如此,這一軍統帥的位置,臣恐不能勝任,還請陛下成全。”
“那若是朕想抗金,你又當如何?還有,麵對金人,你又能如何?”宋徽宗聲音提高了些,變得有些激動。
宗穎立即單膝跪下,拱手,語氣堅定道:“臣,敢不效死。”
“死?”宋徽宗臉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難道死的人還不夠多?”
宗穎重重吐了一口氣,隨後沉重說道:“寧為抗金死士,不為金人奴犬。”
“放肆……”宋徽宗暴起,將桌上的奏章扔向宗穎。
反觀宗穎,被飛來的奏章砸中,不躲不避,依舊保持著單膝下跪的恭敬姿勢,臉色也絲毫沒有因為宋徽宗的暴怒而有所改變。有的,隻是心中的那份信仰與堅定。
“宗穎,你如此出言大不敬,以為朕不敢治罪於你不成。還是你要學那姓葉的,舉兵造反?”
由不得宋徽宗不發怒,這種變相罵天子是奴犬的話語,實屬大不敬。
“臣,隻是針對自己,並無對陛下大不敬之意。至於舉兵造反,臣從未想過,我父若是還在世,也定然不會容臣造反。隻是臣想不通許多事,真的想不通。”
宋徽宗聞言,似乎是因為宗澤的死,這才又緩解了心中的氣憤:“何事想不通直接說,你也不必拐彎抹角。”
宗穎緩了緩心神。
“靖康之恥,仍曆曆在目,臣子百姓之恨,猶刀刻斧鑿般痛刻於心,北地異國他鄉之宋俘,還在受盡屈辱。如此種種,臣實在想不通,作為一朝天子,陛下莫非已然忘卻不成?”
宗穎聲音沉重,字字誅心,麵對這種質問,宋徽宗這次卻沒有發怒,已然有了皺紋的臉變了又變,仰起頭,最終雙眼通紅濕潤,又片刻走了神。
這一刻,自己的妃子,女兒被金人侮辱,自己北俘路上,卑躬屈膝,苟全性命的場麵,似乎一股腦出現在眼前。
禦書房,一君一臣,安靜了片刻,又被宋徽宗有些顫抖的聲音打破:“朕,一刻也忘不了啊。”
宗穎聞言,改單膝下跪為雙膝下跪,緩緩俯身叩頭:“臣宗穎,懇求吾皇,舉全國之力,抗金,絕不向女真低頭。這是宗穎今日所請,亦是天下宋人心中之所願。”
汴梁城外,宋軍軍營。
校場的一處角落。
一名年輕軍官手握長槍,指揮著身前五百士卒進行長槍訓練,如同後世軍營中練習刺殺技巧那般。
隻是相對簡單的刺出收回,他所教授之槍法較為複雜花哨。
使得五百士卒練習著槍法,看著有些參差不齊,並沒有多少觀賞性,槍法的練習,也無需太多觀賞性。
年輕軍官身長七尺,換做後世的單位,也就是一米七左右,這樣的身高放在後世算不得高,但在這個宋朝時期,即使是軍中,一米七已經是中等偏高了。
他身材中等勻稱,一雙還不怎麽明顯的大小眼堅定有神,握著長槍的雙手孔武有力,揮動長槍的動作迅雷不凡。有武藝的高手見到,便能知曉其武藝之大不凡。
也正因為如此,他帶著幾個兄弟從揚州到應天,又從應天到汴梁,加入了宗穎的這支隊伍,便被廂都指揮使王彥看中其武藝,他便成了這五百步卒的營指揮使,算是第一次被人賞識,第一次做到這麽大的軍職。
而這名年輕軍官,名喚嶽飛,字鵬舉。
後世史書中的南宋名帥,嶽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