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林內心在糾結。


    這歌曲屬於是開創風格了,就要硬黑?


    但是錢已經收了啊,難得陳斯明那個猥瑣男大方一次,紅包給了五千,其中兩千是酒吧門票錢。


    三千也不少了,很多人一個月工資都沒三千。


    想想自己那個等著買房結婚的兒子,想想自己的老年生活,周懷林拿起啤酒灌了一口,下定決心。


    幹這行,還要什麽節操?


    這時候,另外一個年輕人說話了。


    “你們沒看著酒吧官網?上麵有說明,古風專場,這應該就是古風歌曲了。”


    “這酒吧還有官網?”


    “多新鮮,我票都是在上麵預約的。”


    “啊?那在門口還能買到票?”


    “官網隻有五百張票,就這都有黃牛倒賣了,從來沒想過,酒吧的入場門票也有倒賣的一天,淦!”


    “額,我也進官網看看,網址是什麽?”


    年輕的樂評人掏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機,詢問之後開始輸入網址,登錄!


    周懷林坐下之後,向看不起的年輕人樂評人虛心請教,網址多少,怎麽登錄,結果一套出自己的老式鍵盤手機,被年輕人鄙視了。


    “老周,你這手機該換了!”


    周懷林:“不就是打電話,發短信嗎,要智能手機幹啥?”


    年輕樂評人:“上網啊,你這就登錄不了官網。”


    周懷林:......


    年輕樂評人已經用手機登錄了,就是網比較卡,酒吧密封性太好,信號有些差。


    周懷林看著年輕人用手機查信息,心裏著急,他想偏頭過去一起看,又夠不著,這酒吧的座位太寬敞了!


    好在年輕人一邊看一邊說,他也能聽到。


    “還真是,古風專場,這曲風總算有定義了!


    還有歌單,我看看這歌誰寫的,喲!歌名字叫《琵琶行》,怪不得這麽多琵琶聲呢,演唱宋一依,作曲阿城,作詞白居易,編曲阿城。


    這次不是阿城一手包辦啊!


    這個白居易是誰,第一次聽說!歌詞寫的有點水平哈。


    我再看看其他歌曲。”


    周懷林五十多歲的老人家,抓耳撓腮,幾乎半躺著靠過來問:“作詞是白居易?以往這個阿城不都是一人包辦嗎?”


    年輕人樂評人笑道:“怎麽可能嘛,你聽宋一依之前那幾首,《got it》是英蘭文,《癢》和《夜舞》肯定是女人寫的,估計都是這個阿城買來充門麵的。”


    這是業內大部分人的猜測。


    一個人作曲作詞風格是有一定規律的,也不是說沒人突破,但一般都是成熟的音樂人,常年積累之後,才會嚐試不同的曲風。


    誰像這個阿城?


    《got it》是英蘭文,《gee》那首女團音樂,更是三語版!


    《第一次愛的人》、《愛你》、《睫毛彎彎》明顯是甜甜的小女生風格,《癢》和《夜舞》又成了妖狐風。


    還有那首《迷迭香》,詞曲風格又和這些都不同。


    更別提那些舞曲了,這些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許多音樂人能爆種寫出一首,就夠吃一輩子的了。


    阿城卻在短時間內發布這麽多,市場批發大白菜一樣!


    圈內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團隊,這個團隊在造神,這些歌曲應該是整個團隊花很長時間做出來的,阿城隻是推出來的一個代號而已。


    至於為什麽現在又推出一個白居易,沒人知道。


    或許是團隊內訌了?


    估計很多音樂公司睡不著了,要開始找這個叫白居易的了!


    周懷林聯想了一會,問年輕樂評人,道:“網站有歌單,其他都是什麽歌曲?”


    年輕樂評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額這名字好長啊!還有《赤伶》、《桃花諾》、《月滿西樓》、《棠梨煎雪》、《長生訣》、《歸去來兮》、《虞兮歎》、《一曲相思》、《牽絲戲》好多......”


    周懷林:“等等,水調歌頭這不是宋朝的詞牌嗎?什麽人敢用這詞牌作曲,水平夠嗎?”


    年輕樂評人,看著手機上的信息,道:“這是作詞也不是阿城,嘖,一個叫蘇軾的,也不知道水平咋樣。”


    同樣不是阿城,看來這個團隊要麽準備多推幾個人,要麽就是出了內訌。


    周懷林看向舞台。


    此時宋一依唱完了《琵琶行》,後勤上去遞水,她小小喝了口。


    畢竟是站在大鼓上麵,喝太多怕不方便,後麵幾個全程伴舞奏樂的也是一樣。


    水瓶放在一邊,新的歌曲旋律響起了。


    宋一依起身再次開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宋一依不作妖的話,嗓音還是挺空靈的,隻第一句就讓全場喝酒的人放下酒杯!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琵琶行》又有不同。


    兩首歌的作曲部分,自然和詩詞都有差距,兩相對比的話,從意境的契合度上來討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作曲更勝一籌。


    《琵琶行》的作曲,整體是為了那一句戲腔做鋪墊,初聽驚為天人,反複細品的話,是不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


    歌唱難度上來看,《琵琶行》入門更困難。


    但是想要把這兩首歌曲唱好,相對平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難度更高!


    年輕的樂評人此時評價道:“似乎沒有《琵琶行》好聽,老周你說的那個戲腔,我剛剛汗毛都豎起來了!”


    周懷林瞥了他一眼,有些不屑。


    到底年輕,你懂個雞毛!


    以他多年的經驗來看,《琵琶行》明天、不今晚就會火爆,但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會更持久!


    戲腔確實驚豔,這點周懷林不否認,甚至他剛剛比年輕的樂評人還要激動,但是要他評價這兩首歌曲的話,他更喜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他沒有說話。


    安靜的看著舞台上全情投入的宋一依。


    此時宋一依站在鼓麵上,一束光打下,如同月光下的精靈。


    她閉著眼,身體小幅度的隨著節奏輕輕搖晃,婉轉的歌聲如空穀清泉,一股淡淡的思念之情隨著歌聲彌漫開來。


    周懷林不知道宋一依此時在想什麽,他自己反正通過歌曲聯想到了農村老家,以前在外工作,就算沒多少錢,每次中秋他也要趕回去,有時候回到老家,都已經明月高懸了。


    但是吃到那一口老媽烙的糖餅,他就覺得身心安定。


    那時候的中秋節,在國人的心中絲毫不亞於春節。


    現在呢,連春節的年味都淡下來了,鞭炮都不讓放了!


    周懷林又想到了等著結婚的兒子,婚房還買不起,算了,那個逆子,自己不會賺錢,還要我這麽大年紀出來恰爛錢,不想他了!


    隻不過,這個蘇軾又是誰啊?


    這作詞水平,哪怕活在古代,也沒幾個人能比吧?


    這兩首歌的作曲,明顯和作詞部分有差距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開發商,愛組歌舞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恨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恨書並收藏我是開發商,愛組歌舞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