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知道但我不說
這個小師妹八成是餓死鬼來的 作者:妙筆阿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師妹誇了,心裏甜如蜜,臉上還是要保持師兄的威嚴,楊子蘊將煉好的丹藥取出,另一隻手順便摸了摸王思茵的小腦袋瓜:“拿著,這是修複元嬰損傷的藥,讓麥麩催化一下供李前輩吸入。”
李牧略顯尷尬地說道:“小友,思慮周全,老朽感激不盡。”
說完他又扭頭看向麥麩,指著一個卷軸說道:“這個丹方也是修複元嬰的丹藥,但無法被外人催化,老朽煉藥千年,這一點卻忘了,慚愧。”
楊子蘊將信將疑地拿過李牧準備好的丹方。
攤開枯黃的布帛卷軸,上麵繡著娟秀的古體小字。
“咦?失傳的丹方集?”楊子蘊聲音帶著驚喜。
他疾步走到那堆寶物前翻撿起來。
《五行靈植圖》、《靈獸飼養手冊》、《丹道真解》、《靈植栽培術》、《獸語通》、《奇花異草錄》......
《靈獸馴養秘訣》、《靈獸圖鑒大全》......
全部都是古老的丹藥丹方、靈植圖鑒、靈植和靈獸產地及培育方法等珍貴書籍。
“李前輩,您之前是哪個宗門的?”楊子蘊神色緊張又興奮。
李牧目露疑惑卻還是老實回答:“祈藥宗。”
“祈藥宗?”楊子蘊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李牧。
“李前輩,這些書籍很多都沒有流傳下來,沒想到被你保存的這麽好。”楊子蘊翻著書籍,愛不釋手。
李牧麵上滿是驚訝:“啊?為何沒有流傳下來?我記得我離開宗門的時候,這些書籍內門弟子是可以隨意抄閱的。”所以他才會珍藏這麽多手抄本。
楊子蘊:“李前輩有所不知,祈藥宗後來遭難,宗門弟子幾乎全滅,典籍配方也在大災中焚毀殆盡。”
李牧麵露疑惑:“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
楊子蘊抬頭,目光追憶:“一半人禍,一半天災。”
李牧再作揖行禮:“勞煩仙友細說。”
楊子蘊擺了擺手:“當務之急先醫治好李前輩,之後再詳細了解吧。”
他本就是因痛失所愛,滋生心魔,無法渡過天劫。
這滅宗之仇再讓他掛在心上,那還得了?
楊子蘊不再多說,這些典籍對於他停滯多年的丹道有很大的幫助。
眼下,幫助李前輩修複元嬰,使其回到肉身,再助他渡過天劫才是正事。
見楊子蘊不願再說,李牧自是心中了然,自己現在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哪怕知道宗門的事情,也是愛莫能助。
他盤膝而坐,調整呼吸,安靜地吸納麥麩化解後的靈藥。
隨著他的吸納,元嬰逐漸開始凝實,原本透光的身體逐漸清晰起來。
楊子蘊則繼續煉製丹藥,他還需要將李牧殘破的肉身修複好,另外還要煉製一味修複李牧道侶肉身的丹藥。
隻是李牧道侶阿嬌是自然老死,魂魄早就不知過了多少輪回,眼下隻得將其肉身養好,再強健一下鮫人稀缺的根骨天賦,最後以鮫人內丹保持住。
等李牧將阿嬌魂魄尋到,再以引魂之法引至肉身融合即可。
可能會損失一些記憶,這就不是楊子蘊可以醫治的範圍了,李牧亦對此隱患心知肚明。
王思茵看著兩人都在忙活,自己和奶茶反倒清閑,正想著看看時間,肚子卻準時‘咕咕’叫起。
“思茵又餓啦?”奶茶關心問道。
王思茵點頭。
奶茶指了指她頭頂的葫蘆繼續說道:“你餓了,他們肯定也餓,不如我們回到河邊做點吃的吧?”
兩人一拍即合,隨即來到河邊,將葫蘆裏眾人放出。
當時是做飯的做飯、釣魚的釣魚、流口水偷吃煎餅的吃煎餅。
‘轟’的一聲,水麵炸響。
白辰尊者拽著一條巨蟒從河裏蹦了出來。
緊隨其後的是許佑淩,他抓著的繩子上,綁了一串河鮫族。
新管家最後出現。
三人落地,小胖魚也顧不上吃煎餅了,眼圈一紅:“河神?婆婆?蕭龐雅?”
初生牛犢不怕虎似的衝到許佑淩旁邊,搶著他手裏的繩子哭喊著:“壞人!放開他們!”
許佑淩一手拎繩,一手按住小胖魚的腦瓜,她一蹦一蹦地,根本抓不到繩子。
俘虜們被封了五感,對周圍無動於衷。
小胖魚急的哇哇亂叫。
王思茵拿著烤魚上前打量了一番問道:“師兄為什麽要抓他們呀?”
許佑淩眨了眨眼睛:“嘿嘿,幫他們找點工作。”
說罷,他使了個眼神看了看王思茵又看了看白辰尊者。
王思茵瞬間了然,然後她搓著小手,走到白辰尊者跟前,將手裏的烤魚奉上:“白辰前輩,吃烤魚嗎?我爸爸烤的,可好吃了。”
白辰尊者一邊逗弄著縮小無數倍,在手心裏來回翻動的蟒蛇,一邊接過王思茵遞來的烤魚。
淺淺咬下一口。
麵露驚訝稱讚:“喲!味道真不錯!”
王思茵擦幹淨小手,跑到白辰尊者身後捏肩捶背。
新管家眉毛輕挑,小五這是要使用那招了嗎?嘿嘿,老夫知道,但老夫不說。
白辰尊者大快朵頤,享受地眯起眼睛。
“白前輩,你們在河裏找到了什麽好寶貝呀?”
白辰抖了抖袖子,掉出幾個東西來,他邊吃邊說:“捉了條小蛇,還有幾個小玩意你拿去玩吧。”
許佑淩見狀抱怨道:“師父,你不公平,那萬年珊瑚手杖我求了一路你都不給,小師妹隻是問了問,你就給她了?”
小胖魚僵住了,不鬧了:小蛇?你管我們河神大人叫小蛇啊?我婆婆的珊瑚拐杖,她平時都當做寶貝不舍得用,你們說是小玩意?
王思茵撓了撓頭,說實話,她現在當真無法識別什麽是寶物,什麽是裝飾物,但是她知道師父和師兄給的肯定都不差。
她一邊查看白辰尊者給的‘小玩意’,一邊問道:“前輩,你捉他們幹啥呀?”
白辰又咬了一口魚肉,輕輕咀嚼,緩緩回答:“咱們宗門有處靈河,裏麵養了不少河鮮,但是一直沒有物色到優秀的掌管者,我看他們幾個就比較合適。”
李牧略顯尷尬地說道:“小友,思慮周全,老朽感激不盡。”
說完他又扭頭看向麥麩,指著一個卷軸說道:“這個丹方也是修複元嬰的丹藥,但無法被外人催化,老朽煉藥千年,這一點卻忘了,慚愧。”
楊子蘊將信將疑地拿過李牧準備好的丹方。
攤開枯黃的布帛卷軸,上麵繡著娟秀的古體小字。
“咦?失傳的丹方集?”楊子蘊聲音帶著驚喜。
他疾步走到那堆寶物前翻撿起來。
《五行靈植圖》、《靈獸飼養手冊》、《丹道真解》、《靈植栽培術》、《獸語通》、《奇花異草錄》......
《靈獸馴養秘訣》、《靈獸圖鑒大全》......
全部都是古老的丹藥丹方、靈植圖鑒、靈植和靈獸產地及培育方法等珍貴書籍。
“李前輩,您之前是哪個宗門的?”楊子蘊神色緊張又興奮。
李牧目露疑惑卻還是老實回答:“祈藥宗。”
“祈藥宗?”楊子蘊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李牧。
“李前輩,這些書籍很多都沒有流傳下來,沒想到被你保存的這麽好。”楊子蘊翻著書籍,愛不釋手。
李牧麵上滿是驚訝:“啊?為何沒有流傳下來?我記得我離開宗門的時候,這些書籍內門弟子是可以隨意抄閱的。”所以他才會珍藏這麽多手抄本。
楊子蘊:“李前輩有所不知,祈藥宗後來遭難,宗門弟子幾乎全滅,典籍配方也在大災中焚毀殆盡。”
李牧麵露疑惑:“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
楊子蘊抬頭,目光追憶:“一半人禍,一半天災。”
李牧再作揖行禮:“勞煩仙友細說。”
楊子蘊擺了擺手:“當務之急先醫治好李前輩,之後再詳細了解吧。”
他本就是因痛失所愛,滋生心魔,無法渡過天劫。
這滅宗之仇再讓他掛在心上,那還得了?
楊子蘊不再多說,這些典籍對於他停滯多年的丹道有很大的幫助。
眼下,幫助李前輩修複元嬰,使其回到肉身,再助他渡過天劫才是正事。
見楊子蘊不願再說,李牧自是心中了然,自己現在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哪怕知道宗門的事情,也是愛莫能助。
他盤膝而坐,調整呼吸,安靜地吸納麥麩化解後的靈藥。
隨著他的吸納,元嬰逐漸開始凝實,原本透光的身體逐漸清晰起來。
楊子蘊則繼續煉製丹藥,他還需要將李牧殘破的肉身修複好,另外還要煉製一味修複李牧道侶肉身的丹藥。
隻是李牧道侶阿嬌是自然老死,魂魄早就不知過了多少輪回,眼下隻得將其肉身養好,再強健一下鮫人稀缺的根骨天賦,最後以鮫人內丹保持住。
等李牧將阿嬌魂魄尋到,再以引魂之法引至肉身融合即可。
可能會損失一些記憶,這就不是楊子蘊可以醫治的範圍了,李牧亦對此隱患心知肚明。
王思茵看著兩人都在忙活,自己和奶茶反倒清閑,正想著看看時間,肚子卻準時‘咕咕’叫起。
“思茵又餓啦?”奶茶關心問道。
王思茵點頭。
奶茶指了指她頭頂的葫蘆繼續說道:“你餓了,他們肯定也餓,不如我們回到河邊做點吃的吧?”
兩人一拍即合,隨即來到河邊,將葫蘆裏眾人放出。
當時是做飯的做飯、釣魚的釣魚、流口水偷吃煎餅的吃煎餅。
‘轟’的一聲,水麵炸響。
白辰尊者拽著一條巨蟒從河裏蹦了出來。
緊隨其後的是許佑淩,他抓著的繩子上,綁了一串河鮫族。
新管家最後出現。
三人落地,小胖魚也顧不上吃煎餅了,眼圈一紅:“河神?婆婆?蕭龐雅?”
初生牛犢不怕虎似的衝到許佑淩旁邊,搶著他手裏的繩子哭喊著:“壞人!放開他們!”
許佑淩一手拎繩,一手按住小胖魚的腦瓜,她一蹦一蹦地,根本抓不到繩子。
俘虜們被封了五感,對周圍無動於衷。
小胖魚急的哇哇亂叫。
王思茵拿著烤魚上前打量了一番問道:“師兄為什麽要抓他們呀?”
許佑淩眨了眨眼睛:“嘿嘿,幫他們找點工作。”
說罷,他使了個眼神看了看王思茵又看了看白辰尊者。
王思茵瞬間了然,然後她搓著小手,走到白辰尊者跟前,將手裏的烤魚奉上:“白辰前輩,吃烤魚嗎?我爸爸烤的,可好吃了。”
白辰尊者一邊逗弄著縮小無數倍,在手心裏來回翻動的蟒蛇,一邊接過王思茵遞來的烤魚。
淺淺咬下一口。
麵露驚訝稱讚:“喲!味道真不錯!”
王思茵擦幹淨小手,跑到白辰尊者身後捏肩捶背。
新管家眉毛輕挑,小五這是要使用那招了嗎?嘿嘿,老夫知道,但老夫不說。
白辰尊者大快朵頤,享受地眯起眼睛。
“白前輩,你們在河裏找到了什麽好寶貝呀?”
白辰抖了抖袖子,掉出幾個東西來,他邊吃邊說:“捉了條小蛇,還有幾個小玩意你拿去玩吧。”
許佑淩見狀抱怨道:“師父,你不公平,那萬年珊瑚手杖我求了一路你都不給,小師妹隻是問了問,你就給她了?”
小胖魚僵住了,不鬧了:小蛇?你管我們河神大人叫小蛇啊?我婆婆的珊瑚拐杖,她平時都當做寶貝不舍得用,你們說是小玩意?
王思茵撓了撓頭,說實話,她現在當真無法識別什麽是寶物,什麽是裝飾物,但是她知道師父和師兄給的肯定都不差。
她一邊查看白辰尊者給的‘小玩意’,一邊問道:“前輩,你捉他們幹啥呀?”
白辰又咬了一口魚肉,輕輕咀嚼,緩緩回答:“咱們宗門有處靈河,裏麵養了不少河鮮,但是一直沒有物色到優秀的掌管者,我看他們幾個就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