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名小廝快步從大門外走來,他快步來到軒昭和寧瑤姚麵前,說道:“昭王殿下,大小姐。宮裏派來了劉太監,來傳達聖上的旨意了。”
此刻,劉公公已經來到前院。劉公公見到昭王也在寧國公府,連忙俯身一禮,之後接著朗聲說道:“傳皇上口諭,宣北燕國昭王殿下和寧尚書之女寧瑤姚入宮覲見。”
爾後,劉公公接著道:“昭王殿下,寧大小姐,這就請二位隨老奴走一趟吧。”
就這樣,軒昭和寧瑤姚跟隨著劉公公,不到半個時辰,就一同來到了大楚皇宮太和殿。看守殿門的侍衛,見是昭王殿下後,連忙俯身一禮。劉公公帶著昭王和寧瑤姚來到大殿內。
一進大殿,就見三殿下文睿和他的師妹玉蘭,也在大殿之內。
劉公公下跪說道:“皇上,北燕國的昭王殿下和寧尚書之女寧瑤姚覲見。”匯報完後,劉公公俯身,連忙走到皇上的龍案旁站立。
皇上見是昭王殿下和寧瑤姚一同前來,連忙站起身來,笑容燦爛地走到了四人的麵前。
四人同時俯身跪地叩拜,說道:“父皇(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龍顏大悅,輕聲道:“都起來吧,你們四人站在朕的麵前,朕,不能不說。朕已經老矣!朕看著你們四人站在一處,就讓朕賞心悅目啊!”
皇上看向寧瑤姚說道:“朕今日宣你進宮,是因為你在清崖縣立了大功。要不是你發現董氏和五皇子勾結,此事朕還是決然不知,否則那裏的百姓依舊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朕還聽聞,是你配合睿兒和昭王,端掉了反賊的老巢。說吧,你想要什麽獎賞。”
睿王輕笑,眼眸溫和地看向寧瑤姚,輕聲說道:“本王隻是,把實情同父皇說了。你應該有獎賞的。”
皇上見寧瑤姚不語,微笑道:“說吧,這是你應該得到的。”
寧瑤姚平靜地說道:“臣女得知,臣女的賜婚聖旨,已經被五皇子文徹給燒掉了。臣女想著,既然聖旨已經燒毀,那便是不作數了。”
“臣女知道,臣女的身份若是要去北燕國和親,怕是顯得我們不夠重視此事。臣女聽聞,和親理應是公主才對。所以,臣女想請皇上解除與北燕國昭王殿下的婚約。”
皇上臉色一震,沉聲說道:“胡鬧,北燕國的使臣都已經來到大楚京都,就是為了和親而來。”
寧瑤姚連忙跪地說道:“臣女聽聞,北燕國使臣,是專門為了迎接公主而來。臣女並非公主,所以請皇上收回聖命。”
皇上看了一眼昭王,滿臉寫著無奈二字。皇上心裏暗笑道:“昭王啊,昭王。居然這麽久留在我大楚國,還沒能夠贏得寧瑤姚的芳心。這個寧家大小姐怕是自己都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從皇後口中也得知一二。追求昭王的女子,可謂是排成了長隊。”
皇上也是一臉無語,他想著“若是昭王,他不喜歡寧瑤姚,也不會千裏迢迢參加百花宴。現在北燕國的使臣也已經到來,可見昭王對寧瑤姚的重視程度。”
軒昭那幽藍的眼眸,注視著寧瑤姚片刻。連忙跪地說道:“皇上,其實本王與寧瑤姚,已經拜過天地,我們已經是夫妻了,請皇上成全。”
皇上捋一捋胡須說道:“噢,還有此事,那解除婚約之事,以後就不必再提了。你們一起經曆了那麽多,想必感情深厚。你們二人救百姓於水火,現在全國上下都已經傳遍,寧尚書的女兒,要嫁去北燕國與北燕大皇子軒昭完婚。”
“朕,不能出爾反爾。不然百姓就該說,朕是昏君了。”
軒昭連忙叩首說道:“感謝大楚國皇帝!”
文睿俯身跪地,連忙說道:“父皇,要麽給她賞賜一些別的。”
皇上大手一揮,說道:“寧瑤姚聽封,寧尚書之女寧瑤姚救助百姓有功,為了兩國聯姻做出貢獻,特封寧瑤姚為永寧公主,賞黃金萬兩。”
寧瑤姚一聽,大喜過望,連忙俯身叩謝道:“謝皇上賞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嘴角上揚,微笑說道:“好了,這下該滿意了,你就先起身吧。”
皇上眼眸輕輕微轉,看向玉蘭說道:“玉蘭啊!你是朕的義女。這次北燕國與我們聯姻,我們也要表示誠意。朕決定,讓你和寧瑤姚一同嫁去北燕國,彼此也好有個照應。”“朕,特封你為靜蘭公主,賞黃金萬兩。”
玉蘭連忙俯身叩首說道:“不知父皇,將兒臣許配給哪位皇子?”
皇上眼眸流轉,輕笑道:“父皇先讓你同北燕國和親,至於你嫁給哪位皇子,就讓北燕國皇帝為你做主吧!”
玉蘭連忙叩首說道:“兒臣叩謝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眼眸轉向文睿,接著說道:“文睿!”
文睿連忙俯身,恭敬地說道:“兒臣在。”
皇上微微頷首,表情嚴肅,沉聲說道:“朕這次派你,護送兩位公主聯姻,路上一定要確保兩位公主的安全。路途遙遠,沿途會有一座山脈,那裏經常會有山匪出沒。而且還會經過一片荒蕪人煙之地,盡量不要在此處露營。”
“你們四人,一定要謹慎小心。至於向南蠻出兵之事,等你到了北燕國,再與北燕國皇帝商議。”
文睿俯身,行了一禮說道:“兒臣明白。”
此刻,皇上又看向軒昭說道:“這次聯姻,關乎這兩國百姓的安寧。兩國百姓安寧,國家才能更好的發展。但是,南蠻小國也不時派兵騷擾我邊境。所以這次聯姻,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請求北燕國能派兵支援。”“昭王回國後,也請你幫朕,在你父皇麵前多多美言。朕在這裏先表示感謝之意,多賞賜昭王黃金萬兩。”
昭王連忙俯身,行了一禮,起身說道:“煩請大楚國皇帝,多多照拂皇後。皇後可是我父皇的親妹妹,在下的親姑姑,她的安危可是事關兩國的友好往來。”
皇上頷首道:“放心,皇後是朕的妻子。朕定會多多照拂。”
昭王連忙俯身,行了一禮道:“謝皇上!”
皇上輕笑出聲道:“好了,靜蘭公主留下,你們三人就先退下吧。”
話畢,三人俯身行禮後,便是離開了太和殿。
此刻,太和殿內。皇上轉身走到龍椅上坐下後。他拿起桌案上放著的茶盞,輕輕喝了一口茶水說道:“朕知道你喜歡文睿。但是朕又聽說,是昭王揭掉了你臉上的麵紗。朕知道你的心意。若是誰揭開了你的麵紗,你就要嫁給此人。”
靜蘭公主俯身,她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兒臣知道,昭王殿下無意與兒臣,昭王現在眼裏心裏全部都是寧瑤姚。”
“睿王殿下是兒臣的師兄,兒臣明白,兒臣與自己的師兄也是並無可能。此刻兒臣,隻想完成好聯姻的使命。至於兒女之情,兒臣沒曾想過。”
皇上微微頷首,輕聲說道:“玉蘭長大了,知道為國家分憂。朕沒有看錯你,朕相信你一定會不負使命。”
“寧尚書之女,寧瑤姚,朕也是很看好她的。自從她死裏逃生回來後,她性情也發生了大的變化,也不知道,她與昭王是如何認識,朕原本是想把她賜給文睿。”“朕怎能不知,朕的兒子心悅寧瑤姚已久。朕之所以要賜婚給昭王,也是為了更好地鞏固兩國的關係。”
靜蘭公主微笑頷首道:“請父皇放心,兒臣也會保護好寧瑤姚。以後兒臣嫁去異國他鄉,父皇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兒臣一定會在異國他鄉為您祈福。”
皇上的眼淚,此時在眼眶裏打著轉。他轉過身,沉聲道:“你回去吧,準備好出嫁所用。明日就要動身,朕還要批閱奏章。”
靜蘭公主俯身行了一禮,說道:“兒臣告辭。”之後,眼角通紅地轉身離開了太和殿。
此刻,劉公公已經來到前院。劉公公見到昭王也在寧國公府,連忙俯身一禮,之後接著朗聲說道:“傳皇上口諭,宣北燕國昭王殿下和寧尚書之女寧瑤姚入宮覲見。”
爾後,劉公公接著道:“昭王殿下,寧大小姐,這就請二位隨老奴走一趟吧。”
就這樣,軒昭和寧瑤姚跟隨著劉公公,不到半個時辰,就一同來到了大楚皇宮太和殿。看守殿門的侍衛,見是昭王殿下後,連忙俯身一禮。劉公公帶著昭王和寧瑤姚來到大殿內。
一進大殿,就見三殿下文睿和他的師妹玉蘭,也在大殿之內。
劉公公下跪說道:“皇上,北燕國的昭王殿下和寧尚書之女寧瑤姚覲見。”匯報完後,劉公公俯身,連忙走到皇上的龍案旁站立。
皇上見是昭王殿下和寧瑤姚一同前來,連忙站起身來,笑容燦爛地走到了四人的麵前。
四人同時俯身跪地叩拜,說道:“父皇(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龍顏大悅,輕聲道:“都起來吧,你們四人站在朕的麵前,朕,不能不說。朕已經老矣!朕看著你們四人站在一處,就讓朕賞心悅目啊!”
皇上看向寧瑤姚說道:“朕今日宣你進宮,是因為你在清崖縣立了大功。要不是你發現董氏和五皇子勾結,此事朕還是決然不知,否則那裏的百姓依舊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朕還聽聞,是你配合睿兒和昭王,端掉了反賊的老巢。說吧,你想要什麽獎賞。”
睿王輕笑,眼眸溫和地看向寧瑤姚,輕聲說道:“本王隻是,把實情同父皇說了。你應該有獎賞的。”
皇上見寧瑤姚不語,微笑道:“說吧,這是你應該得到的。”
寧瑤姚平靜地說道:“臣女得知,臣女的賜婚聖旨,已經被五皇子文徹給燒掉了。臣女想著,既然聖旨已經燒毀,那便是不作數了。”
“臣女知道,臣女的身份若是要去北燕國和親,怕是顯得我們不夠重視此事。臣女聽聞,和親理應是公主才對。所以,臣女想請皇上解除與北燕國昭王殿下的婚約。”
皇上臉色一震,沉聲說道:“胡鬧,北燕國的使臣都已經來到大楚京都,就是為了和親而來。”
寧瑤姚連忙跪地說道:“臣女聽聞,北燕國使臣,是專門為了迎接公主而來。臣女並非公主,所以請皇上收回聖命。”
皇上看了一眼昭王,滿臉寫著無奈二字。皇上心裏暗笑道:“昭王啊,昭王。居然這麽久留在我大楚國,還沒能夠贏得寧瑤姚的芳心。這個寧家大小姐怕是自己都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從皇後口中也得知一二。追求昭王的女子,可謂是排成了長隊。”
皇上也是一臉無語,他想著“若是昭王,他不喜歡寧瑤姚,也不會千裏迢迢參加百花宴。現在北燕國的使臣也已經到來,可見昭王對寧瑤姚的重視程度。”
軒昭那幽藍的眼眸,注視著寧瑤姚片刻。連忙跪地說道:“皇上,其實本王與寧瑤姚,已經拜過天地,我們已經是夫妻了,請皇上成全。”
皇上捋一捋胡須說道:“噢,還有此事,那解除婚約之事,以後就不必再提了。你們一起經曆了那麽多,想必感情深厚。你們二人救百姓於水火,現在全國上下都已經傳遍,寧尚書的女兒,要嫁去北燕國與北燕大皇子軒昭完婚。”
“朕,不能出爾反爾。不然百姓就該說,朕是昏君了。”
軒昭連忙叩首說道:“感謝大楚國皇帝!”
文睿俯身跪地,連忙說道:“父皇,要麽給她賞賜一些別的。”
皇上大手一揮,說道:“寧瑤姚聽封,寧尚書之女寧瑤姚救助百姓有功,為了兩國聯姻做出貢獻,特封寧瑤姚為永寧公主,賞黃金萬兩。”
寧瑤姚一聽,大喜過望,連忙俯身叩謝道:“謝皇上賞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嘴角上揚,微笑說道:“好了,這下該滿意了,你就先起身吧。”
皇上眼眸輕輕微轉,看向玉蘭說道:“玉蘭啊!你是朕的義女。這次北燕國與我們聯姻,我們也要表示誠意。朕決定,讓你和寧瑤姚一同嫁去北燕國,彼此也好有個照應。”“朕,特封你為靜蘭公主,賞黃金萬兩。”
玉蘭連忙俯身叩首說道:“不知父皇,將兒臣許配給哪位皇子?”
皇上眼眸流轉,輕笑道:“父皇先讓你同北燕國和親,至於你嫁給哪位皇子,就讓北燕國皇帝為你做主吧!”
玉蘭連忙叩首說道:“兒臣叩謝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眼眸轉向文睿,接著說道:“文睿!”
文睿連忙俯身,恭敬地說道:“兒臣在。”
皇上微微頷首,表情嚴肅,沉聲說道:“朕這次派你,護送兩位公主聯姻,路上一定要確保兩位公主的安全。路途遙遠,沿途會有一座山脈,那裏經常會有山匪出沒。而且還會經過一片荒蕪人煙之地,盡量不要在此處露營。”
“你們四人,一定要謹慎小心。至於向南蠻出兵之事,等你到了北燕國,再與北燕國皇帝商議。”
文睿俯身,行了一禮說道:“兒臣明白。”
此刻,皇上又看向軒昭說道:“這次聯姻,關乎這兩國百姓的安寧。兩國百姓安寧,國家才能更好的發展。但是,南蠻小國也不時派兵騷擾我邊境。所以這次聯姻,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請求北燕國能派兵支援。”“昭王回國後,也請你幫朕,在你父皇麵前多多美言。朕在這裏先表示感謝之意,多賞賜昭王黃金萬兩。”
昭王連忙俯身,行了一禮,起身說道:“煩請大楚國皇帝,多多照拂皇後。皇後可是我父皇的親妹妹,在下的親姑姑,她的安危可是事關兩國的友好往來。”
皇上頷首道:“放心,皇後是朕的妻子。朕定會多多照拂。”
昭王連忙俯身,行了一禮道:“謝皇上!”
皇上輕笑出聲道:“好了,靜蘭公主留下,你們三人就先退下吧。”
話畢,三人俯身行禮後,便是離開了太和殿。
此刻,太和殿內。皇上轉身走到龍椅上坐下後。他拿起桌案上放著的茶盞,輕輕喝了一口茶水說道:“朕知道你喜歡文睿。但是朕又聽說,是昭王揭掉了你臉上的麵紗。朕知道你的心意。若是誰揭開了你的麵紗,你就要嫁給此人。”
靜蘭公主俯身,她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兒臣知道,昭王殿下無意與兒臣,昭王現在眼裏心裏全部都是寧瑤姚。”
“睿王殿下是兒臣的師兄,兒臣明白,兒臣與自己的師兄也是並無可能。此刻兒臣,隻想完成好聯姻的使命。至於兒女之情,兒臣沒曾想過。”
皇上微微頷首,輕聲說道:“玉蘭長大了,知道為國家分憂。朕沒有看錯你,朕相信你一定會不負使命。”
“寧尚書之女,寧瑤姚,朕也是很看好她的。自從她死裏逃生回來後,她性情也發生了大的變化,也不知道,她與昭王是如何認識,朕原本是想把她賜給文睿。”“朕怎能不知,朕的兒子心悅寧瑤姚已久。朕之所以要賜婚給昭王,也是為了更好地鞏固兩國的關係。”
靜蘭公主微笑頷首道:“請父皇放心,兒臣也會保護好寧瑤姚。以後兒臣嫁去異國他鄉,父皇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兒臣一定會在異國他鄉為您祈福。”
皇上的眼淚,此時在眼眶裏打著轉。他轉過身,沉聲道:“你回去吧,準備好出嫁所用。明日就要動身,朕還要批閱奏章。”
靜蘭公主俯身行了一禮,說道:“兒臣告辭。”之後,眼角通紅地轉身離開了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