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刷完牙的楊靈越咬牙切齒地看著鏡子說:“戒酒。”


    馬桶上的曾莉毫不留情地奚落道:“切~,你還不如說你戒色呢。”


    楊靈越笑嘻嘻地說道:“都戒,都戒。”


    “煩人,出去。”


    曾莉翻了個白眼。


    可不戒了嘛,等了一夜,回來人家自個兒睡沙發了,白精心準備了。


    早餐期間,曾莉說了說分賬的情況,本來是昨晚打算邊慶祝邊說的,哪像現在幹巴巴的。


    “來來來,慶祝影視公司第一筆正式營收,幹了這杯牛奶。”


    於莉忍俊不禁,舉起手中的果汁。


    曾莉扯了扯嘴角,也端起了手中的豆漿。


    隨後於莉提起了一個話題。


    “靈越,大家都說幾個公司聚一塊兒搞個年會,定在哪天合適?”


    “誰提的意見,搞毛的年會,把那點錢省下來加在大家的年終獎裏,比什麽都實在。”


    楊靈越對年會這兩個字過敏,能想象事業單位年會的樣子嗎?


    其實私企也一樣,除了老板和高管們,誰在乎這啊。


    曾莉打抱不平地說道:“什麽態度啊,咱們是娛樂業。”


    “娛樂業怎麽了?人都是一樣的,不搞,直接發錢。”


    楊靈越大手一揮,時間來到了2008年1月1日。


    這一天,央視正式上線了奧運頻道,開始全麵報道奧運相關訊息。


    嗯,就是5套換了個五環的標誌。


    楊靈越呢,也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晉省龍城地區的一名奧運火炬手,龍城市委推薦。


    他老子楊文昌也是,人家是社區推薦的龍城慈善人士,和著名大導兒子楊靈越沒關係。


    預計在6月下旬進行聖火的傳遞。


    曾莉則是荊城地區的火炬手,預計6月初傳遞。


    不過以上信息,假期在家休息的三人很快就略過了,此刻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娛樂圈及文學圈的大事。


    前京城作協副主席,就電影《集結號》一事登報致歉,並引咎辭職。


    同時,該電影出品方華宜宣稱:捐獻本片票房全部收益,接受全社會監督。


    “這公關危機處理,堪稱典範了。”楊靈越不禁感歎。


    “網上在歡呼勝利呢,韓毅那邊要不要停下來?”於莉問道。


    “停吧,目的達到了,再搞下去就是和老兵做對了。隱介藏形,以待下一個倒黴鬼。”楊靈越如此說道。


    曾莉說道:“如果華宜那邊置之不理,結果會怎麽樣?”


    楊靈越說:“兩種情況,一則官媒下場,點名批評,千不該萬不該,華宜讓南方係媒體出手。本來是民間爭論,結果上升到了輿論鬥爭,這就嚴重了。創業板上市計劃都有可能暫停。


    二是官媒不出麵,一直爭吵到結束,內部批評幾句,再過一兩個月,該幹什麽幹什麽。”


    曾莉看著男朋友的樣子,說道:“你好像認為第二種更有可能。”


    “是啊,各種因素疊加之下造成現在的後果吧,以後網絡言論的管控要嚴厲起來嘍,估計各大平台論壇要被約談了。”


    楊靈越很是感慨,自己是那個最大的誘因了。


    前世這樣的聲音也有,但很快就被主流蓋過了。


    如今這樣有組織,有紀律,有預謀的出手,再加上他本人對王忠軍的建議,加劇了其對上市計劃受阻的擔憂。


    總之,改變了一些事情。


    楊靈越敢斷言現在一大票戰爭劇改劇本的改劇本,改後期的改後期。


    起碼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又打聽了一下《集結號》的票房,9200萬,慘呐。


    不過華宜這一連串的手段下來,會收獲一大票的同情,票房會回升的。


    辜鴻銘曾說:中國人擁有世界上其他國家人都沒有的優良品質,那就是溫良。


    1月2日


    學校開課,楊靈越開始複習大二上半學期的課程,難得的和同班同學們一起上課。


    人們討論最多的還是昨天《集結號》道歉事件。


    意見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王子昭為首的“活該派”,一派是以王霓為代表的“原諒派”,還有一派是馬上的“痛心派”。


    前兩者的觀點自不必說,“痛心派”表達的觀點是這般結果勢必會導致創作自由進一步局限,《集結號》是少數脫離集體英雄主義,而倡導個體的電影。


    不能因為兩個支線上的錯誤,就全盤否定此片對於中國軍事題材電影的一次突破,一次探索。


    王子昭:“我認同你的部分觀點,但是這不是支線上的錯誤,是主線。明明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比如不是欺騙下屬,而是知情的人全部犧牲了,這樣處理,會影響後麵劇情的展開嗎?”


    馬上:“你敢確定曆史上就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嗎?”


    王子昭:“你這就是強詞奪理了,先不說這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以偏概全之論。這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


    王霓:“人家都正視問題,並誠懇道歉了。沒必要拽著瘸子硬踹,也沒必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其實學校裏同學們的意見和爭論就代表了社會上的意見和爭論。


    當然更多的人壓根兒不知道,或者看了一眼,便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類似王霓的“原諒派”觀點,逐漸成為了主流。


    王霓看著一心隻看書的楊靈越說:“大佬,你說說啊。”


    楊靈越沒好氣地說:“說個屁,下個禮拜就要考試了。”


    頓作鳥獸散。


    不過今天電影賞析課的《拯救大兵瑞恩》,又起波瀾。


    看得出來,老師蘇木對於導演斯皮爾伯格極其推崇,尤其是在分析長達26分鍾的諾曼底登陸的場麵時,更是如此。


    在楊靈越看來,斯皮爾伯格這段拍的的確牛逼,世界範圍內也沒幾個導演能辦到,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


    但對於蘇木表達的“個人”同樣重要的思想,他皺起了眉頭。


    過分了,同學們之間意見不同,爭論、思辯、無可厚非。


    但作為一名老師傳達與主流不同的電影意識形態,這就脫離了基本的教學範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俗人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饅頭不想斷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饅頭不想斷更並收藏華娛俗人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