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比聽說書強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也就是說朕的血型也有可能在目前發現的血型之中了?”啟元帝開口說道。
“這——”馬世衡一時間有些語塞,自己麵前坐的可是全孟朝最最尊貴的人,是天子。誰還敢在他的手上劃一刀,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好了,你奏本上提到,這血型最開始是一個叫王茂平的人在一本遊記上發現的?”啟元帝繼續問道。
“是,這個王茂平是今科的進士……”
“這個血型的事就由愛卿你全權負責。”啟元帝擺了擺手。
“是,微臣遵命!”
王茂平嗎?啟元帝還是有印象的,之前的策問文章作的還是十分出彩的,就連鍾伯玄都十分的欣賞。觀政結束後,應該把他分派到哪裏呢,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這邊王茂平最近的生活倒是過得還不錯,休沐的時候終於是沒有人來強迫自己加班了。而且之前的擺件已經開始售賣。
除了之前訂做的那一款,王茂平又追加了一些款式,還有各種樣式的伴禮盒,成雙成對的情侶杯。匠蘊坊專門將店麵騰出一塊地方,用來擺這些東西。
既喜慶又討人喜歡,一般來準備成親用品的人,都會買上兩個,生意還是很不錯的,前幾天馬掌櫃還傳話來說要做一些不穿喜服的擺件。王茂平又開始絞盡腦汁畫起圖樣來。
除此之外王茂平之前訂做的玩偶,也開始在奇趣閣賣了起來,現在奇趣閣有一整排貨架的玩偶可都是他提供的圖樣,同樣是利潤的一成。
而奇趣閣還聽了王茂平的建議,專門派兩個人穿上玩偶服在店鋪門口招攬生意。穿著玩偶服的夥計可是相當受歡迎的,每天都被一群孩子圍著。
如今大人們隻要帶著孩子經過奇趣閣的門口,那就一定會被自家孩子以各種方式拽進店裏消費,生意也是相當的好。
王茂平還特意派人給自己師兄家送過去幾個玩偶,他記得自家師兄的孩子好像還小,應該會喜歡這些。
而另一邊,王守昌和黃氏他們也終於是回到了上陽縣,縣城的店鋪可是有很久都沒開了,王廣順夫婦想著趕緊將店鋪收拾好,開起來。
得找兩個夥計打理店鋪才行,他們如今已經成為了進士的父母,如果還去店鋪裏幹活的話,怕對自家兒子影響不好。
“喲,快看看,怎麽又有馬車來咱們村了?”很快就有村民看到由遠及近的兩輛馬車。
之前王廣順趕的驢車,由於要去京城沒有人照顧毛驢,便暫時送回了楊樹村。因此這次特意從縣城雇了兩輛馬車回來。
“這會不會又是去老王家的?”
“我看是八九不離十。”
村民看著兩輛馬車開始猜測起來。
“吃飯了嗎?”黃氏從馬車裏探出頭來。
“喲,六嬸你們從京城回來了?”村民可是有好長時間沒有看到黃氏了。
沒一會兒,整個村子就都知道,老王家從京城回來了。那還在等什麽,趕緊去湊熱鬧啊,聽聽這京城到底是什麽樣子,他們可是連做夢都想不出京城的樣子。
王家人剛把馬車上的東西搬回屋裏,還沒來得及喝一口茶,村民們就已經登門,基本上是屬於全村出動,而且是自備板凳,所幸王家新修的院子夠大,不過如今也顯得有些擁擠。
“喲,六嬸,嫂子,你們身上這衣服可真好看!”一個村民率先開了口。
能不好看嗎,那可是在縣城裏,黃氏和劉氏挑最為滿意的一套換上的。“還好,如今京城都穿這個樣式的衣服。”黃氏故作漫不經心的整理了一下衣袖。
“嘖,這京城的衣服也太漂亮了些。瞧瞧,這料子。”一些婦女動手摸了摸黃氏的衣服,稀罕的不得了。
“唉,我一個老太太穿這麽漂亮的衣服做什麽,都是我那個孫媳婦說什麽也要給我買幾套衣服。”黃氏佯裝不好意思的說道。
“喲,六嬸您這孫媳婦可真是孝順啊!”村民們吹捧道。瞧瞧這王家人穿的可都是京城人才穿的衣服,而且怎麽還感覺隱隱的帶著香味呢。
“嬸子,你抹胭脂了?咋還有香味呢!”村民問道。
“喲,我這麽大歲數了,還抹什麽胭脂,這衣服在穿之前可都是我孫媳婦用熏香熏過的,才會有香味。”黃氏笑著擺了擺手。
我的個乖乖,熏香?這京城的衣服都用熏香熏過才穿啊,也太講究了。
女的在這邊聊的火熱,一群男的則是圍在了王守昌和王廣順的身邊,他們對什麽衣服首飾可不感興趣。
“六哥,你家二平當官了嗎?”他們最好奇的就是這個。
“咳,這還要等觀政結束後才能正式的當官呢,現在隻不過是可以身穿七品官服,領俸祿而已。”王守昌雖然嘴上這麽說,那也是滿臉的得意。
“那不還是已經當官了嘛!”能穿官服領俸祿,不是當官是什麽。
“這麽說可不嚴謹啊。”王守昌直接引用了之前王茂平的話。
村民一聽,這兩三個月不見,咋還說話都和他們不一樣了呢,瞧瞧人家說的,嚴謹,不過嚴謹是啥意思?
“那二平現在是不是也和知縣大人一樣,住在衙門裏啊!”知縣大人也是七品官員,應該都差不多吧。
“那可不是,二平如今在大理寺觀政,每天散值後就可以回到家中的。”王守昌開口道。
“大理寺?那是個啥地方?怎麽感覺好像是在哪裏聽過。”村民們都有些好奇。
“刑部審判的案子,可都是要經過大理寺複核的,狄公聽過嗎,人家就曾經在大理寺任職呢!”王守昌解釋道。
“我說怎麽這麽熟悉呢,鎮上說書的講過啊!”村民們聽到王守昌的提醒也想了起來。
乖乖,這王家二平也太厲害了些。
黃氏和王守昌可是終於找到了聽眾,開始將他們在京城所見所聞經過藝術的加工呈現在了村民們的麵前,而村民們也是相當的捧場,這可比在鎮上聽書有意思多了。
“這——”馬世衡一時間有些語塞,自己麵前坐的可是全孟朝最最尊貴的人,是天子。誰還敢在他的手上劃一刀,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好了,你奏本上提到,這血型最開始是一個叫王茂平的人在一本遊記上發現的?”啟元帝繼續問道。
“是,這個王茂平是今科的進士……”
“這個血型的事就由愛卿你全權負責。”啟元帝擺了擺手。
“是,微臣遵命!”
王茂平嗎?啟元帝還是有印象的,之前的策問文章作的還是十分出彩的,就連鍾伯玄都十分的欣賞。觀政結束後,應該把他分派到哪裏呢,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這邊王茂平最近的生活倒是過得還不錯,休沐的時候終於是沒有人來強迫自己加班了。而且之前的擺件已經開始售賣。
除了之前訂做的那一款,王茂平又追加了一些款式,還有各種樣式的伴禮盒,成雙成對的情侶杯。匠蘊坊專門將店麵騰出一塊地方,用來擺這些東西。
既喜慶又討人喜歡,一般來準備成親用品的人,都會買上兩個,生意還是很不錯的,前幾天馬掌櫃還傳話來說要做一些不穿喜服的擺件。王茂平又開始絞盡腦汁畫起圖樣來。
除此之外王茂平之前訂做的玩偶,也開始在奇趣閣賣了起來,現在奇趣閣有一整排貨架的玩偶可都是他提供的圖樣,同樣是利潤的一成。
而奇趣閣還聽了王茂平的建議,專門派兩個人穿上玩偶服在店鋪門口招攬生意。穿著玩偶服的夥計可是相當受歡迎的,每天都被一群孩子圍著。
如今大人們隻要帶著孩子經過奇趣閣的門口,那就一定會被自家孩子以各種方式拽進店裏消費,生意也是相當的好。
王茂平還特意派人給自己師兄家送過去幾個玩偶,他記得自家師兄的孩子好像還小,應該會喜歡這些。
而另一邊,王守昌和黃氏他們也終於是回到了上陽縣,縣城的店鋪可是有很久都沒開了,王廣順夫婦想著趕緊將店鋪收拾好,開起來。
得找兩個夥計打理店鋪才行,他們如今已經成為了進士的父母,如果還去店鋪裏幹活的話,怕對自家兒子影響不好。
“喲,快看看,怎麽又有馬車來咱們村了?”很快就有村民看到由遠及近的兩輛馬車。
之前王廣順趕的驢車,由於要去京城沒有人照顧毛驢,便暫時送回了楊樹村。因此這次特意從縣城雇了兩輛馬車回來。
“這會不會又是去老王家的?”
“我看是八九不離十。”
村民看著兩輛馬車開始猜測起來。
“吃飯了嗎?”黃氏從馬車裏探出頭來。
“喲,六嬸你們從京城回來了?”村民可是有好長時間沒有看到黃氏了。
沒一會兒,整個村子就都知道,老王家從京城回來了。那還在等什麽,趕緊去湊熱鬧啊,聽聽這京城到底是什麽樣子,他們可是連做夢都想不出京城的樣子。
王家人剛把馬車上的東西搬回屋裏,還沒來得及喝一口茶,村民們就已經登門,基本上是屬於全村出動,而且是自備板凳,所幸王家新修的院子夠大,不過如今也顯得有些擁擠。
“喲,六嬸,嫂子,你們身上這衣服可真好看!”一個村民率先開了口。
能不好看嗎,那可是在縣城裏,黃氏和劉氏挑最為滿意的一套換上的。“還好,如今京城都穿這個樣式的衣服。”黃氏故作漫不經心的整理了一下衣袖。
“嘖,這京城的衣服也太漂亮了些。瞧瞧,這料子。”一些婦女動手摸了摸黃氏的衣服,稀罕的不得了。
“唉,我一個老太太穿這麽漂亮的衣服做什麽,都是我那個孫媳婦說什麽也要給我買幾套衣服。”黃氏佯裝不好意思的說道。
“喲,六嬸您這孫媳婦可真是孝順啊!”村民們吹捧道。瞧瞧這王家人穿的可都是京城人才穿的衣服,而且怎麽還感覺隱隱的帶著香味呢。
“嬸子,你抹胭脂了?咋還有香味呢!”村民問道。
“喲,我這麽大歲數了,還抹什麽胭脂,這衣服在穿之前可都是我孫媳婦用熏香熏過的,才會有香味。”黃氏笑著擺了擺手。
我的個乖乖,熏香?這京城的衣服都用熏香熏過才穿啊,也太講究了。
女的在這邊聊的火熱,一群男的則是圍在了王守昌和王廣順的身邊,他們對什麽衣服首飾可不感興趣。
“六哥,你家二平當官了嗎?”他們最好奇的就是這個。
“咳,這還要等觀政結束後才能正式的當官呢,現在隻不過是可以身穿七品官服,領俸祿而已。”王守昌雖然嘴上這麽說,那也是滿臉的得意。
“那不還是已經當官了嘛!”能穿官服領俸祿,不是當官是什麽。
“這麽說可不嚴謹啊。”王守昌直接引用了之前王茂平的話。
村民一聽,這兩三個月不見,咋還說話都和他們不一樣了呢,瞧瞧人家說的,嚴謹,不過嚴謹是啥意思?
“那二平現在是不是也和知縣大人一樣,住在衙門裏啊!”知縣大人也是七品官員,應該都差不多吧。
“那可不是,二平如今在大理寺觀政,每天散值後就可以回到家中的。”王守昌開口道。
“大理寺?那是個啥地方?怎麽感覺好像是在哪裏聽過。”村民們都有些好奇。
“刑部審判的案子,可都是要經過大理寺複核的,狄公聽過嗎,人家就曾經在大理寺任職呢!”王守昌解釋道。
“我說怎麽這麽熟悉呢,鎮上說書的講過啊!”村民們聽到王守昌的提醒也想了起來。
乖乖,這王家二平也太厲害了些。
黃氏和王守昌可是終於找到了聽眾,開始將他們在京城所見所聞經過藝術的加工呈現在了村民們的麵前,而村民們也是相當的捧場,這可比在鎮上聽書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