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受歡迎的村子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大早,在村民的幫助下,簡易的戲台子,已經在村口的空地上搭了起來。至於為什麽沒有在昨天的位置。
一來嘛,王茂康他們讀書做文章需要安靜的環境。二來嘛,搭村口這裏,村民們能更加自在一些。
戲台子已經搭好,村民們就紛紛從家裏拿著板凳開始占起了位置。誰不想離戲台更近一些。不過最前排肯定是留給老王家人和村長他們的。
此時村口也不時的有外村的人趕了過來。他們可都是聽說楊樹村起大戲了。昨天楊樹村的村民可都是告訴了自家親戚這個消息,他們肯定要來湊個熱鬧。
如果是別的村子起大戲,那他們自然是不信的,可是楊樹村那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出了進士老爺的,所以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
於是天剛蒙蒙亮,附近村的村民就出發,向著楊樹村而來。剛一到村口,就被進士牌坊和舉人牌坊晃得羨慕不已,自己村子什麽時候能出個進士老爺呢。這十裏八鄉提起楊樹村那可都是酸的不行。
不過仔細的想了想,自己村子可是連一個秀才公都沒有呢!唉!
此時,戲還沒有開唱,村民們交頭接耳的嘮著家常。
“族規的前幾句你背下來了嗎?”一個村民說道。
“唉,這兩天又是吃席又是看戲,早忘了!”另一個村民搖了搖頭。早把族規忘在腦後了。
“聽說過兩天,守德叔可是要考的!”
“啥?回家還得趕緊問問我家娃才行!”感覺終於理解自家孩子上學堂時的心情了。
附近村的村民有些好奇,這楊樹村竟然還有族規了嗎?
“對了,你家小鎖今年六歲了吧!”
“可不是嘛,等族學修好後,就可以直接去讀書了!”一提到這個,村民就笑的合不攏嘴。
“唉,我家孩子已經十一歲了,也不知道可不可以去族學讀書?”人家孩子年齡可是剛剛好,自家孩子過幾年都該娶媳婦了,現在讀書是不是有些晚了。
“我記得隻要求五歲以上,你家孩子應該也可以吧!”村民也有些不太確定。
外村的村民聽到他們的對話,有些摸不著頭腦。之前隻知道這個楊樹村有一個學堂,如今怎麽又冒出來一個族學,連忙湊上前去搭話。
“這位大叔,你們說的族學指的是?”
“哦,還沒開始修建呢,等建好了我們楊樹村的孩子就都可以去那裏讀書了!”村民開口解釋道。
“喲,那束修肯定比鎮上的要少吧!”外村的村民好奇的問道。
“我們村裏的孩子可是不需要每年交束修的!”村民可是一臉的得意。
啥,還有這好事?不用交銀子就可以上學堂?聽到這話外村的村民可是羨慕的夠嗆,唉,他如果也是楊樹村的人就好了,自家那兩個臭小子是不是也可以讀書了呢!
正想著,就看到原本坐在凳子上聊天的村民,全都站了起來,熱情的衝著幾個人打著招呼。
瞧幾個人的穿著打扮,一點都不像是莊戶人家,倒像是鎮上的大戶人家,不,感覺比他們穿的都要好,想來應該就是那個進士的家人了吧。瞧瞧,人家多氣派!
“六叔,六嬸,你們來了!快,最前麵已經給你們留好位置了!”村民們擁著王家人,向著前麵的椅子走去。
“六叔,六嬸,聽說三叔過兩天,就要檢查他那天交的幾句族規了是不是?”一個村民問道。
“應該是吧,你們都記下來了嗎?”王守昌開口問道。
“這——還沒有!”村民們有些不好意思。
“二平編寫的族譜,朗朗上口,還是很好記的,你們用些心肯定可以記住!”王守昌現在說話都能偶爾甩出一句成語了。
“你六叔說的不錯,其實族規還是很好記的,我們全家人可是都記下來了!”說罷黃氏直接將族規一字不差的給背了下來,立刻收獲了村民們崇拜的目光,他們背前幾句還有些吭哧癟肚呢,人家竟然全都背下來了!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老王家的人竟然全都背下來了?真的假的!看到村民有些不信,王廣興也是展示了一把。
好家夥,同一個村子住著,孩子們之間差距大也就算了,怎麽連這一輩的都比不過呢,怪不得老王家能出進士老爺!這王家二平這麽有讀書的天賦,看來是隨根了!
之前怎麽沒有看出來老王家人都這麽聰慧呢!
被村民們認為聰慧的王家人,心中如今可是得意不已,看來這兩天的努力沒有白費啊,要知道黃氏昨天晚上做夢都夢見被自家孫子領著背族規呢!
“你們也抓緊將族規背下來,別家裏孩子都記下來了,你們這些做大人的還沒有記住。”王守昌開口道。
真是的,有那麽難嗎?自己記了兩天可就全記住了,看來自家孫子的腦袋肯定是隨他啊!
“六叔說的對,回去我們就記族規!”不過至少要先看完三天的戲才行。
隨著鑼聲響起,村民們也都停止了交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大戲要開場了。今天戲班演的戲,算是雜劇的一種。
這場演的是《東海黃公》,出自葛洪的《西京雜記》。大概的意思是說東海人氏黃公,以前年輕的時候練過法術,能夠製服猛虎,用紅綢束著頭發,隨身帶著赤金刀,勇猛無比。
可是老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能力,看到老虎時,卻還是想要用赤金刀去製服它,最終命喪虎口。
此時,扮演黃公的人已經站在了戲台之上,刀在他的手上是虎虎生風,引來了村民們的連連叫好之聲。
沒一會兒,一隻老虎也跑到了戲台之上,當然不可能是真正的老虎。不過仍然是把台下的人們嚇了一跳。有的竟然還嚇出了聲,這真的是披了一張虎皮?
戲班的班主,看到村民的反應後也是一陣得意,自然不是真的虎皮,這身行頭可是他特意請手藝人做的,是他們戲班子的招牌。
一來嘛,王茂康他們讀書做文章需要安靜的環境。二來嘛,搭村口這裏,村民們能更加自在一些。
戲台子已經搭好,村民們就紛紛從家裏拿著板凳開始占起了位置。誰不想離戲台更近一些。不過最前排肯定是留給老王家人和村長他們的。
此時村口也不時的有外村的人趕了過來。他們可都是聽說楊樹村起大戲了。昨天楊樹村的村民可都是告訴了自家親戚這個消息,他們肯定要來湊個熱鬧。
如果是別的村子起大戲,那他們自然是不信的,可是楊樹村那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出了進士老爺的,所以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
於是天剛蒙蒙亮,附近村的村民就出發,向著楊樹村而來。剛一到村口,就被進士牌坊和舉人牌坊晃得羨慕不已,自己村子什麽時候能出個進士老爺呢。這十裏八鄉提起楊樹村那可都是酸的不行。
不過仔細的想了想,自己村子可是連一個秀才公都沒有呢!唉!
此時,戲還沒有開唱,村民們交頭接耳的嘮著家常。
“族規的前幾句你背下來了嗎?”一個村民說道。
“唉,這兩天又是吃席又是看戲,早忘了!”另一個村民搖了搖頭。早把族規忘在腦後了。
“聽說過兩天,守德叔可是要考的!”
“啥?回家還得趕緊問問我家娃才行!”感覺終於理解自家孩子上學堂時的心情了。
附近村的村民有些好奇,這楊樹村竟然還有族規了嗎?
“對了,你家小鎖今年六歲了吧!”
“可不是嘛,等族學修好後,就可以直接去讀書了!”一提到這個,村民就笑的合不攏嘴。
“唉,我家孩子已經十一歲了,也不知道可不可以去族學讀書?”人家孩子年齡可是剛剛好,自家孩子過幾年都該娶媳婦了,現在讀書是不是有些晚了。
“我記得隻要求五歲以上,你家孩子應該也可以吧!”村民也有些不太確定。
外村的村民聽到他們的對話,有些摸不著頭腦。之前隻知道這個楊樹村有一個學堂,如今怎麽又冒出來一個族學,連忙湊上前去搭話。
“這位大叔,你們說的族學指的是?”
“哦,還沒開始修建呢,等建好了我們楊樹村的孩子就都可以去那裏讀書了!”村民開口解釋道。
“喲,那束修肯定比鎮上的要少吧!”外村的村民好奇的問道。
“我們村裏的孩子可是不需要每年交束修的!”村民可是一臉的得意。
啥,還有這好事?不用交銀子就可以上學堂?聽到這話外村的村民可是羨慕的夠嗆,唉,他如果也是楊樹村的人就好了,自家那兩個臭小子是不是也可以讀書了呢!
正想著,就看到原本坐在凳子上聊天的村民,全都站了起來,熱情的衝著幾個人打著招呼。
瞧幾個人的穿著打扮,一點都不像是莊戶人家,倒像是鎮上的大戶人家,不,感覺比他們穿的都要好,想來應該就是那個進士的家人了吧。瞧瞧,人家多氣派!
“六叔,六嬸,你們來了!快,最前麵已經給你們留好位置了!”村民們擁著王家人,向著前麵的椅子走去。
“六叔,六嬸,聽說三叔過兩天,就要檢查他那天交的幾句族規了是不是?”一個村民問道。
“應該是吧,你們都記下來了嗎?”王守昌開口問道。
“這——還沒有!”村民們有些不好意思。
“二平編寫的族譜,朗朗上口,還是很好記的,你們用些心肯定可以記住!”王守昌現在說話都能偶爾甩出一句成語了。
“你六叔說的不錯,其實族規還是很好記的,我們全家人可是都記下來了!”說罷黃氏直接將族規一字不差的給背了下來,立刻收獲了村民們崇拜的目光,他們背前幾句還有些吭哧癟肚呢,人家竟然全都背下來了!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老王家的人竟然全都背下來了?真的假的!看到村民有些不信,王廣興也是展示了一把。
好家夥,同一個村子住著,孩子們之間差距大也就算了,怎麽連這一輩的都比不過呢,怪不得老王家能出進士老爺!這王家二平這麽有讀書的天賦,看來是隨根了!
之前怎麽沒有看出來老王家人都這麽聰慧呢!
被村民們認為聰慧的王家人,心中如今可是得意不已,看來這兩天的努力沒有白費啊,要知道黃氏昨天晚上做夢都夢見被自家孫子領著背族規呢!
“你們也抓緊將族規背下來,別家裏孩子都記下來了,你們這些做大人的還沒有記住。”王守昌開口道。
真是的,有那麽難嗎?自己記了兩天可就全記住了,看來自家孫子的腦袋肯定是隨他啊!
“六叔說的對,回去我們就記族規!”不過至少要先看完三天的戲才行。
隨著鑼聲響起,村民們也都停止了交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大戲要開場了。今天戲班演的戲,算是雜劇的一種。
這場演的是《東海黃公》,出自葛洪的《西京雜記》。大概的意思是說東海人氏黃公,以前年輕的時候練過法術,能夠製服猛虎,用紅綢束著頭發,隨身帶著赤金刀,勇猛無比。
可是老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能力,看到老虎時,卻還是想要用赤金刀去製服它,最終命喪虎口。
此時,扮演黃公的人已經站在了戲台之上,刀在他的手上是虎虎生風,引來了村民們的連連叫好之聲。
沒一會兒,一隻老虎也跑到了戲台之上,當然不可能是真正的老虎。不過仍然是把台下的人們嚇了一跳。有的竟然還嚇出了聲,這真的是披了一張虎皮?
戲班的班主,看到村民的反應後也是一陣得意,自然不是真的虎皮,這身行頭可是他特意請手藝人做的,是他們戲班子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