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禿了一部分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各鄉鎮的情況怎麽樣了?”陸昌知縣開口問道。
“回稟大人,這,果樹基本上稍好一些,不過——”縣丞的話有些吞吞吐吐。
知縣挑了挑眉:“不過什麽?”
“不,不過有些地方樹木的樹葉,則是遭受蛾子幼蟲的啃食。”
“然後呢?”
“然後,有些樹的葉片被吃了大半,有些基本上被吃光了。”縣丞小心翼翼的看了上官一眼。
“這樣的情況有多少?不是已經派吏員告訴那些百姓了嗎?”知縣如今可是很生氣,合著其他樹都快給吃禿了是嗎!是吏員們沒有通知到,還是那些百姓們偷懶了呢?
“回大人……”
如今各縣就看當時吏員們有沒有傳達到位,以及百姓們的執行情況。所以現在就是有的地方禿了,有的地方沒禿,有的地方半禿不禿。
但是各家的果樹還好一些,村民們將自家的房前屋後和果樹上的舞毒蛾卵塊都大概清理了一遍,因此,幼蟲還是很少的。
不過有些時候,其他樹木上的葉子都被吃完了,幼蟲的目光就會瞄準不遠處的果樹,對此村民們便展開了圍追堵截,畢竟果子將來可是要換錢的,怎麽能讓這些蟲子去吃果樹葉呢。
但村民們發現,這個時候抓這些幼蟲可是比當初清除什麽蛾子卵要費力多了。早知道就把其它樹上麵也清理一下好了,總好過一條一條的夾,或者一腳一腳的踩。
都怪官府那些人不說清楚,撂下一句什麽蛾子卵會吃果樹葉子,就頭也不回的急匆匆走了,他們也就有些將信將疑的把果樹和家裏給清理了一下。
誰曾想這樹上會生出這麽多蟲子,將一棵樹吃禿了以後還往其他樹爬啊。這些蟲子也太能吃了一些。
不過能夠去村裏,對於這些縣來說,已經算是很難得了。有些地方就直接在鎮子或者鄉裏貼一張告示,主打的就是一個隨緣。
好在百姓們還都有湊熱鬧的心思,一個村民知道了,基本上一村子的人就都知道了。不管怎麽說果樹保下來了。至於其他樹禿了也就禿了,醜就醜點唄!
但各知府(州)顯然是很不滿各縣的成果,都已經告訴你們了,結果還弄成這個樣子?要怎麽和布政司交代,詳文上該怎麽美化一下?
不過這倒是能夠很好的考察那些胥吏們是否在認真做事了。哪地方禿的厲害,哪個地方的胥吏肯定就沒有認真辦事啊。
布政司收到各州府呈上來的詳文也不是很滿意。都已經提前告知了,那怎麽還有一些地方禿了呢!都不知道這些知府(州)到底是怎麽回事!
看看人家阜安州,基本上就沒有受到影響,該綠的樹可是都已經綠了。就連太千山腳和外圍也沒有受到什麽大的影響。哪裏像其他地方綠一塊,禿一塊的。
那些往來林江的商隊看到各州府的這種“景致”該作何感想,不會被其他地方的人看笑話吧。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禿了一點,但是百姓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將來果樹想來也不會減產,那麽林江這次麵對蛾災?蟲災?應對的還是很得力的嘛。
那麽現在要做的自然是要邀功了。得思考一下這公文應該怎麽寫了。
就比如在林江所有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雖然仍有一些樹木葉子未能幸免,但好在果樹都得以保全……
就在郭興黎潤色自己要上呈朝廷的公文的時候,卻不知道隔壁的肅陽比林江可要慘了很多。
如今商隊路過,都得直呼一聲好家夥!怎麽說呢,就挺禿然的!要不是樹上那些蟲子的話,還以為回到了冬天呢!
“頭,你說這裏咋成這個樣子了呢!”
放眼望去光禿禿的一排排樹木,感覺還是挺震撼的,離近了一瞅,這樹上可是爬滿了蟲子,就連地上也是,被他們不小心踩死了好幾條。這麽多蟲子,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
“誰知道怎麽會生出這麽多蟲子來呢,真是夠膈應人的了。”商隊的領頭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
在樹下待了那麽一小下,身上竟然還落了兩條,趕緊用手想給他們撣下去,嘶,手碰到這東西,別說還挺疼。弄到地上,踩上兩腳都沒有覺得解氣。
向北而行,商隊準備穿過肅陽,前往林江,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樹木,在這個時候顯得都有點違和,尤其是和地裏綠油油的秧苗相比,那違和就更加的強烈。
不過就在商隊的人越來越習慣,馬上要離開肅陽的時候,卻發現了長著葉片的樹木,感覺還是相當難得的。
這裏可是比他們之前路過的地方要好了不少,看起來這個府倒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總算是讓他們感受到一些這個季節該有的樣子。
而這個府就是距離林江最近的泰饒府。要說泰饒府的情況為什麽比肅陽的其他地方強了不少呢。
那是因為其中的一個縣,鬆平縣。鬆平縣與林江接壤,因此,林江的消息,這個縣也是最先獲得的。
之前聽說林江那邊挨著鬆平縣的村子,在抓什麽東西,知縣莊結就派人去打聽了一番。
說是那些村民們在清理蛾子卵,說這東西會危害果樹,如果不處理好,容易發生蟲災。
莊結這邊聽說了之後,趕緊派人調查,才發現他們縣裏的樹上也有不少,也就連忙命人有樣學樣了起來。
派人通知下麵的村子開始行動,說實話,這兩年,他跟著林江官府也學了不少,雖然他是肅陽的知縣。
當然他也總是聽到王茂平的名字,之前兩人在捉山匪的時候也打過交道。不過當時的莊結卻是沒有想到,王茂平的名氣會變得越來越大,就連泰饒甚至是整個肅陽都有所耳聞。
人家一個初出茅廬的知州,卻是立功不斷。而他上一次立功,還是在抓山匪的時候呢。所以說人啊,不能比,要不然容易鬧心。
“回稟大人,這,果樹基本上稍好一些,不過——”縣丞的話有些吞吞吐吐。
知縣挑了挑眉:“不過什麽?”
“不,不過有些地方樹木的樹葉,則是遭受蛾子幼蟲的啃食。”
“然後呢?”
“然後,有些樹的葉片被吃了大半,有些基本上被吃光了。”縣丞小心翼翼的看了上官一眼。
“這樣的情況有多少?不是已經派吏員告訴那些百姓了嗎?”知縣如今可是很生氣,合著其他樹都快給吃禿了是嗎!是吏員們沒有通知到,還是那些百姓們偷懶了呢?
“回大人……”
如今各縣就看當時吏員們有沒有傳達到位,以及百姓們的執行情況。所以現在就是有的地方禿了,有的地方沒禿,有的地方半禿不禿。
但是各家的果樹還好一些,村民們將自家的房前屋後和果樹上的舞毒蛾卵塊都大概清理了一遍,因此,幼蟲還是很少的。
不過有些時候,其他樹木上的葉子都被吃完了,幼蟲的目光就會瞄準不遠處的果樹,對此村民們便展開了圍追堵截,畢竟果子將來可是要換錢的,怎麽能讓這些蟲子去吃果樹葉呢。
但村民們發現,這個時候抓這些幼蟲可是比當初清除什麽蛾子卵要費力多了。早知道就把其它樹上麵也清理一下好了,總好過一條一條的夾,或者一腳一腳的踩。
都怪官府那些人不說清楚,撂下一句什麽蛾子卵會吃果樹葉子,就頭也不回的急匆匆走了,他們也就有些將信將疑的把果樹和家裏給清理了一下。
誰曾想這樹上會生出這麽多蟲子,將一棵樹吃禿了以後還往其他樹爬啊。這些蟲子也太能吃了一些。
不過能夠去村裏,對於這些縣來說,已經算是很難得了。有些地方就直接在鎮子或者鄉裏貼一張告示,主打的就是一個隨緣。
好在百姓們還都有湊熱鬧的心思,一個村民知道了,基本上一村子的人就都知道了。不管怎麽說果樹保下來了。至於其他樹禿了也就禿了,醜就醜點唄!
但各知府(州)顯然是很不滿各縣的成果,都已經告訴你們了,結果還弄成這個樣子?要怎麽和布政司交代,詳文上該怎麽美化一下?
不過這倒是能夠很好的考察那些胥吏們是否在認真做事了。哪地方禿的厲害,哪個地方的胥吏肯定就沒有認真辦事啊。
布政司收到各州府呈上來的詳文也不是很滿意。都已經提前告知了,那怎麽還有一些地方禿了呢!都不知道這些知府(州)到底是怎麽回事!
看看人家阜安州,基本上就沒有受到影響,該綠的樹可是都已經綠了。就連太千山腳和外圍也沒有受到什麽大的影響。哪裏像其他地方綠一塊,禿一塊的。
那些往來林江的商隊看到各州府的這種“景致”該作何感想,不會被其他地方的人看笑話吧。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禿了一點,但是百姓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將來果樹想來也不會減產,那麽林江這次麵對蛾災?蟲災?應對的還是很得力的嘛。
那麽現在要做的自然是要邀功了。得思考一下這公文應該怎麽寫了。
就比如在林江所有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雖然仍有一些樹木葉子未能幸免,但好在果樹都得以保全……
就在郭興黎潤色自己要上呈朝廷的公文的時候,卻不知道隔壁的肅陽比林江可要慘了很多。
如今商隊路過,都得直呼一聲好家夥!怎麽說呢,就挺禿然的!要不是樹上那些蟲子的話,還以為回到了冬天呢!
“頭,你說這裏咋成這個樣子了呢!”
放眼望去光禿禿的一排排樹木,感覺還是挺震撼的,離近了一瞅,這樹上可是爬滿了蟲子,就連地上也是,被他們不小心踩死了好幾條。這麽多蟲子,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
“誰知道怎麽會生出這麽多蟲子來呢,真是夠膈應人的了。”商隊的領頭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
在樹下待了那麽一小下,身上竟然還落了兩條,趕緊用手想給他們撣下去,嘶,手碰到這東西,別說還挺疼。弄到地上,踩上兩腳都沒有覺得解氣。
向北而行,商隊準備穿過肅陽,前往林江,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樹木,在這個時候顯得都有點違和,尤其是和地裏綠油油的秧苗相比,那違和就更加的強烈。
不過就在商隊的人越來越習慣,馬上要離開肅陽的時候,卻發現了長著葉片的樹木,感覺還是相當難得的。
這裏可是比他們之前路過的地方要好了不少,看起來這個府倒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總算是讓他們感受到一些這個季節該有的樣子。
而這個府就是距離林江最近的泰饒府。要說泰饒府的情況為什麽比肅陽的其他地方強了不少呢。
那是因為其中的一個縣,鬆平縣。鬆平縣與林江接壤,因此,林江的消息,這個縣也是最先獲得的。
之前聽說林江那邊挨著鬆平縣的村子,在抓什麽東西,知縣莊結就派人去打聽了一番。
說是那些村民們在清理蛾子卵,說這東西會危害果樹,如果不處理好,容易發生蟲災。
莊結這邊聽說了之後,趕緊派人調查,才發現他們縣裏的樹上也有不少,也就連忙命人有樣學樣了起來。
派人通知下麵的村子開始行動,說實話,這兩年,他跟著林江官府也學了不少,雖然他是肅陽的知縣。
當然他也總是聽到王茂平的名字,之前兩人在捉山匪的時候也打過交道。不過當時的莊結卻是沒有想到,王茂平的名氣會變得越來越大,就連泰饒甚至是整個肅陽都有所耳聞。
人家一個初出茅廬的知州,卻是立功不斷。而他上一次立功,還是在抓山匪的時候呢。所以說人啊,不能比,要不然容易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