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沒有勇氣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王茂平來說,既然人證已到,那麽也就可以揭穿這個許璞歸了。王茂平沒有繼續審問他,而是準備在公堂之上,在眾多百姓的圍觀之下,讓這個冒牌貨無所遁形。
雖然揭開許璞歸的身份隻是一部分真相,但他能夠做的也就隻有這麽多了。而這一部分真相,也是許家母女二人所期盼已久的。
不過,王茂平這邊雖然已經證據確鑿,但是還沒有到升公堂的時機。畢竟許璞歸也牽扯到私販貨物的案子當中。所以要等巡撫大人親自審完案子之後,再進行。
人就關在府衙的大牢之中,那就再關上一些時日唄。反正百姓們最近接收和創作的八卦都不少,還夠他們熱鬧一陣子。因此,也不用擔心他們閑的無聊。
而王茂平暫時不準備再私下審問,該知道的他都知道了,就是許璞歸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了,自然也就沒有審問的必要。
就等著許老夫人和許璞歸對簿公堂,由他來主持公道。
王茂平也絲毫不擔心許璞歸會狗急跳牆將許穎裳的事情說出來,讓皇家的顏麵盡失。因為許璞歸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妻有子。
以如今的罪行來看,此人估計是難逃一死。但是他的妻兒即使被他牽連,也罪不至死。
不過,一旦他將這件事情講了出來,無論是皇家還是他背後的主使之人,都不會放過他的妻子與兒子。
所以,許璞歸不僅不會提,還會把一切罪責都攬在自己的身上。力求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家人。
王茂平這邊對於許家的案子顯得遊刃有餘。但牢房裏的許家人可謂是度日如年,雖然如今隻是關在那裏,但卻已經到了要被逼瘋的程度。
自從上次許老夫人被帶走之後,許夫人就一直沒有看到對方再從牢房門口經過,這自然是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在喊了無數遍以後,獄卒終於舍得甩給她一句話“許老夫人回家了。”
回家了?她那個已經老糊塗了的婆婆為什麽能夠回家?難不成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官府發了善心?還是有其他的什麽原因。隻是沒有人會給她答案,她也絲毫沒有頭緒。
而與許夫人一樣,許璞歸如今也在猜測,他們沒有被押走的原因。是那個王知府又發現了什麽嗎?還是說,自己在那些小魚小蝦麵前,也算是一條大魚。
所以想在肇原府升公堂,來擴大名聲呢!
要是後者,那自然還好,但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麽發現的到底是什麽呢?
如果說許夫人沒有頭緒是因為她一無所知的話,那許璞歸沒有頭緒就是那些隱藏起來的秘密,不知道哪個被王茂平察覺。
一個隻上任一年多的知府,怎麽可能發現已經要揮散如煙的秘密呢?
“爹,我們還會被放出去嗎?”
在牢房裏待了這麽久,許卓群看起來已經心死如灰,之前還會不斷的喊冤,如今絕大部分時間都隻是呆坐在那裏,目光空洞。
許璞歸看著兒子投過來的眼神,想開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而許卓群也已經習慣了父親的沉默,於是轉過頭,閉上了眼睛。他不明白,為什麽許家突然之間變成了這樣,明明之前也是府城頗有名望的人家。
他有做舉人的父親,有做婕妤被追封貴嬪的姑姑,有做公主的表妹,有做提學的老師,自己也已經通過了科試,準備在今年的鄉試上一展拳腳。
怎麽一夜之間,他就被關在這暗無天日的府衙大牢之中呢。
這樣的心理落差,隨著時間的推移,讓許卓群越來越崩潰。他想不明白,許家為何會落到如此地步,但在心底也知道,他的父親一定是有什麽事情瞞著家人。
即使到現在,即使身上已滿是鞭痕,都沒有向他透露過分毫。
“如果有人問話,無論什麽事情,都往為父身上推就好。”許璞歸沉默了半晌,又重複之前說過的話。
“爹,我想要知道真相究竟如何!”
這些年,他的父親到底瞞著家裏做了些什麽?直到如今,他們還要被蒙在鼓裏嗎?
“以後你會知道的!”
許璞歸沒有勇氣將做過的事情,告訴自己的親人。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卻害他們到如此境地。所以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
“爹,許家還有以後嗎?”
許璞歸再次沉默了下來。
王茂平如今已經將許家的事情拋到了一邊。畢竟手頭不止許家這一個案子,還有其他的公務要處理。
之前聽了東華莊管事的匯報,蛇麻草繁育的很順利,扡插的成活率很不錯,而種子也發芽成苗了大半。
去年還隻是幾株,今年就能夠變成一整片,明年想必會更加的壯觀。看來,今年的肇原酒場,就能夠多出一種新奇的酒了。
而農具也有了新的進展。
那王茂平現在要做的,就是寫上報布政司的詳文。之前關於石漆的公文,想來布政司早就已經上報朝廷,畢竟是立功的事情嘛,誰都不想拖拉。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傳到京城。
這次王茂平要寫的自然是農具。馬東河做出來的製肥桶,已經在各官莊都試驗和改進完成。
而且還改善了現在的手搖磨,使其效率提高了不少,變得更省力了一些。聽說,現在正在琢磨著用腳踩踏的磨。
馬東河如今在東華莊,已經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不被別人在意的年輕人。在王茂平的眼中,對方就是撞在自己手裏的一個人才!
隻是這個人才,究竟能不能閃閃發亮,讓更多人認識他,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話說回來,這農具自然是沒有石漆那麽能引起布政司官員或者朝廷的關注,也不會是多大的功績。
但能夠帶來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好的。而朝廷的反饋,對於馬東河以及其他幫忙的農人來說無疑是嘉獎與肯定。
王茂平上報的詳文寫的很快,吹了吹紙上的墨跡,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之後,放到了一邊。
雖然揭開許璞歸的身份隻是一部分真相,但他能夠做的也就隻有這麽多了。而這一部分真相,也是許家母女二人所期盼已久的。
不過,王茂平這邊雖然已經證據確鑿,但是還沒有到升公堂的時機。畢竟許璞歸也牽扯到私販貨物的案子當中。所以要等巡撫大人親自審完案子之後,再進行。
人就關在府衙的大牢之中,那就再關上一些時日唄。反正百姓們最近接收和創作的八卦都不少,還夠他們熱鬧一陣子。因此,也不用擔心他們閑的無聊。
而王茂平暫時不準備再私下審問,該知道的他都知道了,就是許璞歸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了,自然也就沒有審問的必要。
就等著許老夫人和許璞歸對簿公堂,由他來主持公道。
王茂平也絲毫不擔心許璞歸會狗急跳牆將許穎裳的事情說出來,讓皇家的顏麵盡失。因為許璞歸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妻有子。
以如今的罪行來看,此人估計是難逃一死。但是他的妻兒即使被他牽連,也罪不至死。
不過,一旦他將這件事情講了出來,無論是皇家還是他背後的主使之人,都不會放過他的妻子與兒子。
所以,許璞歸不僅不會提,還會把一切罪責都攬在自己的身上。力求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家人。
王茂平這邊對於許家的案子顯得遊刃有餘。但牢房裏的許家人可謂是度日如年,雖然如今隻是關在那裏,但卻已經到了要被逼瘋的程度。
自從上次許老夫人被帶走之後,許夫人就一直沒有看到對方再從牢房門口經過,這自然是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在喊了無數遍以後,獄卒終於舍得甩給她一句話“許老夫人回家了。”
回家了?她那個已經老糊塗了的婆婆為什麽能夠回家?難不成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官府發了善心?還是有其他的什麽原因。隻是沒有人會給她答案,她也絲毫沒有頭緒。
而與許夫人一樣,許璞歸如今也在猜測,他們沒有被押走的原因。是那個王知府又發現了什麽嗎?還是說,自己在那些小魚小蝦麵前,也算是一條大魚。
所以想在肇原府升公堂,來擴大名聲呢!
要是後者,那自然還好,但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麽發現的到底是什麽呢?
如果說許夫人沒有頭緒是因為她一無所知的話,那許璞歸沒有頭緒就是那些隱藏起來的秘密,不知道哪個被王茂平察覺。
一個隻上任一年多的知府,怎麽可能發現已經要揮散如煙的秘密呢?
“爹,我們還會被放出去嗎?”
在牢房裏待了這麽久,許卓群看起來已經心死如灰,之前還會不斷的喊冤,如今絕大部分時間都隻是呆坐在那裏,目光空洞。
許璞歸看著兒子投過來的眼神,想開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而許卓群也已經習慣了父親的沉默,於是轉過頭,閉上了眼睛。他不明白,為什麽許家突然之間變成了這樣,明明之前也是府城頗有名望的人家。
他有做舉人的父親,有做婕妤被追封貴嬪的姑姑,有做公主的表妹,有做提學的老師,自己也已經通過了科試,準備在今年的鄉試上一展拳腳。
怎麽一夜之間,他就被關在這暗無天日的府衙大牢之中呢。
這樣的心理落差,隨著時間的推移,讓許卓群越來越崩潰。他想不明白,許家為何會落到如此地步,但在心底也知道,他的父親一定是有什麽事情瞞著家人。
即使到現在,即使身上已滿是鞭痕,都沒有向他透露過分毫。
“如果有人問話,無論什麽事情,都往為父身上推就好。”許璞歸沉默了半晌,又重複之前說過的話。
“爹,我想要知道真相究竟如何!”
這些年,他的父親到底瞞著家裏做了些什麽?直到如今,他們還要被蒙在鼓裏嗎?
“以後你會知道的!”
許璞歸沒有勇氣將做過的事情,告訴自己的親人。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卻害他們到如此境地。所以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
“爹,許家還有以後嗎?”
許璞歸再次沉默了下來。
王茂平如今已經將許家的事情拋到了一邊。畢竟手頭不止許家這一個案子,還有其他的公務要處理。
之前聽了東華莊管事的匯報,蛇麻草繁育的很順利,扡插的成活率很不錯,而種子也發芽成苗了大半。
去年還隻是幾株,今年就能夠變成一整片,明年想必會更加的壯觀。看來,今年的肇原酒場,就能夠多出一種新奇的酒了。
而農具也有了新的進展。
那王茂平現在要做的,就是寫上報布政司的詳文。之前關於石漆的公文,想來布政司早就已經上報朝廷,畢竟是立功的事情嘛,誰都不想拖拉。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傳到京城。
這次王茂平要寫的自然是農具。馬東河做出來的製肥桶,已經在各官莊都試驗和改進完成。
而且還改善了現在的手搖磨,使其效率提高了不少,變得更省力了一些。聽說,現在正在琢磨著用腳踩踏的磨。
馬東河如今在東華莊,已經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不被別人在意的年輕人。在王茂平的眼中,對方就是撞在自己手裏的一個人才!
隻是這個人才,究竟能不能閃閃發亮,讓更多人認識他,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話說回來,這農具自然是沒有石漆那麽能引起布政司官員或者朝廷的關注,也不會是多大的功績。
但能夠帶來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好的。而朝廷的反饋,對於馬東河以及其他幫忙的農人來說無疑是嘉獎與肯定。
王茂平上報的詳文寫的很快,吹了吹紙上的墨跡,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之後,放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