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多份賞識總是好的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通判看起來心情不錯!”
一大早,王茂平就看到,齊爍的臉上帶著喜色,便隨口問了一嘴。有啥好事,也讓他聽聽。隨份子的銀錢他也是可以出的。
“回大人,下官之前給魏大人的信,收到回複了。”
魏大人?魏敏智,看來上次齊爍給人家留下的印象還是蠻好的嘛。
“你與魏大人是同鄉,如果能夠得到他的賞識,自然是一件好事。”王茂平還挺替齊爍高興的,多份賞識,沒準就會多份人脈。
“大人說的是!”齊爍其實並沒想過對方會回複。
畢竟他和人家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差距。而魏大人平日收到的書信很多。自己寫的,淹沒在眾多書信之中,也許早就被隨手丟到了一邊。
所以在收到回信,看到信上還有諸多勉勵與欣賞後,自然讓齊爍喜出望外。如果能受到魏大人的賞識,對於他以後的官途肯定是有好處的。誰不想更進一步呢。
“齊通判手上拿的是——”王茂平打量著對方手上的書冊,詢問道。知道你高興,但別忘了正事。
齊爍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將手中的書冊呈遞到了桌案之上。
“大人,《肇原雅集》已經送到了參加文會的舉人們手中。同時府城的書鋪也開始售賣,聽說很受讀書人的歡迎。”
“本官知道了!”
等齊爍退下去之後,王茂平拿起書冊翻看了一下。也不知道,那些讀書人覺得哪篇文章最為出彩。
估計,他是想不到,那些讀書人對於序文的評價最高。原本為了不喧賓奪主,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所以序文寫的可以說是樸華無實。
卻不知道在那些讀書人的口中就變成了,無浮詞匠氣,不事雕繪,不露絲毫斧鑿之痕,寓情於景,潔淨淳樸,渾然天成。
王茂平如果聽到這些,一定會感慨,那些人的讚美之言中不知有多少知府身份的加成。
不過,文集都已經出來了。在敘寧府舉辦的文會,不知道準備的怎麽樣了。當然,他指的是肇原府收到邀帖的舉子們。
此時範清川他們已經收到了邀帖,準備這兩天就前往敘寧府。
而敘寧府那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當然還是“稍稍”的借鑒了一下,肇原文會的做法。
“爹,您回來了!”
吳煥騏這些天為文會做了充足的準備,當然,心裏也為去肅陽探望好友的父親而擔心。
如今看到父親平安歸來,原本有些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嗯!”吳詠綸隻是點了點頭,臉色看起來有些疲憊。擺了擺手,沒有再理會家裏人,徑直向著房間走去。
一家人看他的反應,也沒有敢去追問。而是看向了跟吳詠綸一起出行的仆人。
“父親那位好友的情況是不是不太好?”
“是,是!如今人已經去了!”
“怪不得父親的臉色如此不好。”吳煥騏輕聲念叨著。隨後又想起一件事:“那位好友姓什麽?”
“姓,姓錢!”
“也沒聽父親說有一位姓錢的好友啊!”吳煥騏回憶了片刻,嘀咕了一句。
看著仆人滿頭的汗珠,以為是趕路太累的緣故。於是擺了擺手,讓人退了下去。沒有看到仆人離開後捂著心口一臉如釋重負的表情。
而書房之中,吳詠綸坐在椅子上仍舊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以為,不但自己的性命會不保,還會牽連到家人,卻不敢想,他居然被放了回來。
從城外樹下醒來的時候,他都以為那段被人抓起來問話的經曆,像是自己的一場夢。可手上還有被捆綁過的紅痕在提醒著他。
所以江浩鯤那個人,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呢,竟然時隔這麽多年還會被人問起。
“這些事情你忘了,對你,對你的家人才是最好的。”
想起這句話之後,吳詠綸猛的打了一個寒顫。將桌上寫著江浩鯤與丁紹渝名字的紙,攥成一團,覺得不放心後,又將蠟燭點燃,看著紙團化成灰燼。
“爹?”
吳詠綸看了看敲門而入的小兒子,將桌上的灰燼拂到了地上,開口問道:
“什麽事?”
“兒子就是想說,您舟車勞頓,還是回臥房休息吧。”
“為父沒事!倒是你,去參加文會表現如何?”
“您是不知道,這第一天的詩會還算是正常,這第二天的文會那就是現場考校啊……”聽見自己的父親問起,吳煥騏連忙回答了起來。
“不過那位肇原知府著實是厲害,他的破題會給人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感。”吳煥騏臉上閃過推崇之色。
“哦?之前不是還做著比人家早一年成為進士的美夢呢嗎?”
自己兒子幾斤幾兩,他自然是知道的。隻是要讓兒子明白過來,則需要一場會試。所以這也是吳詠綸最終答應其去京城赴考的原因。
“爹,那是兒子太過好高騖遠,如今可是已經醒悟了。那王知府雖然隻比我大幾歲,但可為我師。”經過文會之後,吳煥騏對於王茂平的敬慕之情可是又上了一層。
“別想美事了!”那肇原知府才多大年紀,人家如今的精力肯定都在建功之上,想來不會有收徒的打算。
“想一想又如何,王知府對我還是很欣賞的,不僅將我單獨叫去談話,還贈書了呢?”
“那他有沒有表現出收你為徒的打算?”
“那,那倒是沒有。”吳煥騏臉上有少許失望之色。
“想要通過會試,隻閉門造車是不行的,還是要多訪名儒才好。江安文風盛行,我也有好友在那裏,你不如一路過去長長見識如何?”吳詠綸語重心長的說道。
而回答他的卻是兒子詫異的眼神。
“這般看為父做什麽!”
“爹,您之前可不是這麽說的,您不是讓我沉心在家精進學識嗎?”吳煥騏有些奇怪,以往他說想行萬裏路,得到的可都是他爹的斥責,如今這是怎麽了?
“那是因為你之前還不知道自己的斤兩。好了,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過些日子,就出發吧。”另外兩個兒子,如今沒有離開敘寧府的理由,至少先讓小兒子離開。
一大早,王茂平就看到,齊爍的臉上帶著喜色,便隨口問了一嘴。有啥好事,也讓他聽聽。隨份子的銀錢他也是可以出的。
“回大人,下官之前給魏大人的信,收到回複了。”
魏大人?魏敏智,看來上次齊爍給人家留下的印象還是蠻好的嘛。
“你與魏大人是同鄉,如果能夠得到他的賞識,自然是一件好事。”王茂平還挺替齊爍高興的,多份賞識,沒準就會多份人脈。
“大人說的是!”齊爍其實並沒想過對方會回複。
畢竟他和人家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差距。而魏大人平日收到的書信很多。自己寫的,淹沒在眾多書信之中,也許早就被隨手丟到了一邊。
所以在收到回信,看到信上還有諸多勉勵與欣賞後,自然讓齊爍喜出望外。如果能受到魏大人的賞識,對於他以後的官途肯定是有好處的。誰不想更進一步呢。
“齊通判手上拿的是——”王茂平打量著對方手上的書冊,詢問道。知道你高興,但別忘了正事。
齊爍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將手中的書冊呈遞到了桌案之上。
“大人,《肇原雅集》已經送到了參加文會的舉人們手中。同時府城的書鋪也開始售賣,聽說很受讀書人的歡迎。”
“本官知道了!”
等齊爍退下去之後,王茂平拿起書冊翻看了一下。也不知道,那些讀書人覺得哪篇文章最為出彩。
估計,他是想不到,那些讀書人對於序文的評價最高。原本為了不喧賓奪主,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所以序文寫的可以說是樸華無實。
卻不知道在那些讀書人的口中就變成了,無浮詞匠氣,不事雕繪,不露絲毫斧鑿之痕,寓情於景,潔淨淳樸,渾然天成。
王茂平如果聽到這些,一定會感慨,那些人的讚美之言中不知有多少知府身份的加成。
不過,文集都已經出來了。在敘寧府舉辦的文會,不知道準備的怎麽樣了。當然,他指的是肇原府收到邀帖的舉子們。
此時範清川他們已經收到了邀帖,準備這兩天就前往敘寧府。
而敘寧府那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當然還是“稍稍”的借鑒了一下,肇原文會的做法。
“爹,您回來了!”
吳煥騏這些天為文會做了充足的準備,當然,心裏也為去肅陽探望好友的父親而擔心。
如今看到父親平安歸來,原本有些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嗯!”吳詠綸隻是點了點頭,臉色看起來有些疲憊。擺了擺手,沒有再理會家裏人,徑直向著房間走去。
一家人看他的反應,也沒有敢去追問。而是看向了跟吳詠綸一起出行的仆人。
“父親那位好友的情況是不是不太好?”
“是,是!如今人已經去了!”
“怪不得父親的臉色如此不好。”吳煥騏輕聲念叨著。隨後又想起一件事:“那位好友姓什麽?”
“姓,姓錢!”
“也沒聽父親說有一位姓錢的好友啊!”吳煥騏回憶了片刻,嘀咕了一句。
看著仆人滿頭的汗珠,以為是趕路太累的緣故。於是擺了擺手,讓人退了下去。沒有看到仆人離開後捂著心口一臉如釋重負的表情。
而書房之中,吳詠綸坐在椅子上仍舊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以為,不但自己的性命會不保,還會牽連到家人,卻不敢想,他居然被放了回來。
從城外樹下醒來的時候,他都以為那段被人抓起來問話的經曆,像是自己的一場夢。可手上還有被捆綁過的紅痕在提醒著他。
所以江浩鯤那個人,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呢,竟然時隔這麽多年還會被人問起。
“這些事情你忘了,對你,對你的家人才是最好的。”
想起這句話之後,吳詠綸猛的打了一個寒顫。將桌上寫著江浩鯤與丁紹渝名字的紙,攥成一團,覺得不放心後,又將蠟燭點燃,看著紙團化成灰燼。
“爹?”
吳詠綸看了看敲門而入的小兒子,將桌上的灰燼拂到了地上,開口問道:
“什麽事?”
“兒子就是想說,您舟車勞頓,還是回臥房休息吧。”
“為父沒事!倒是你,去參加文會表現如何?”
“您是不知道,這第一天的詩會還算是正常,這第二天的文會那就是現場考校啊……”聽見自己的父親問起,吳煥騏連忙回答了起來。
“不過那位肇原知府著實是厲害,他的破題會給人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感。”吳煥騏臉上閃過推崇之色。
“哦?之前不是還做著比人家早一年成為進士的美夢呢嗎?”
自己兒子幾斤幾兩,他自然是知道的。隻是要讓兒子明白過來,則需要一場會試。所以這也是吳詠綸最終答應其去京城赴考的原因。
“爹,那是兒子太過好高騖遠,如今可是已經醒悟了。那王知府雖然隻比我大幾歲,但可為我師。”經過文會之後,吳煥騏對於王茂平的敬慕之情可是又上了一層。
“別想美事了!”那肇原知府才多大年紀,人家如今的精力肯定都在建功之上,想來不會有收徒的打算。
“想一想又如何,王知府對我還是很欣賞的,不僅將我單獨叫去談話,還贈書了呢?”
“那他有沒有表現出收你為徒的打算?”
“那,那倒是沒有。”吳煥騏臉上有少許失望之色。
“想要通過會試,隻閉門造車是不行的,還是要多訪名儒才好。江安文風盛行,我也有好友在那裏,你不如一路過去長長見識如何?”吳詠綸語重心長的說道。
而回答他的卻是兒子詫異的眼神。
“這般看為父做什麽!”
“爹,您之前可不是這麽說的,您不是讓我沉心在家精進學識嗎?”吳煥騏有些奇怪,以往他說想行萬裏路,得到的可都是他爹的斥責,如今這是怎麽了?
“那是因為你之前還不知道自己的斤兩。好了,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過些日子,就出發吧。”另外兩個兒子,如今沒有離開敘寧府的理由,至少先讓小兒子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