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


    第375章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5000字)


    【ps:名字沒改,應該是:高瓴科技,終於要上市了!】


    高瓴的這款筆記本電腦,被命名為高瓴matebook。


    硬件方麵的研發,難度並不大,核心難點,還是在於天生會畫app的設計和研發,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塊的方天繪畫引擎的研發。


    方天繪畫引擎在後世,基於的硬件條件,才能擁有絲滑的流暢度,相比較現在2014年,那真的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要匹配現在不太妙的硬件條件。


    更重要的是,高懷鈞為了‘輕薄’概念,還要壓縮本來就剩下不多的硬件條件。


    吳恩達想想就覺得自己頭大。


    這是一款基於ai底層算法的核心邏輯引擎。


    高瓴人工智能團隊以前也研發出來過美顏神器和高瓴地圖兩款app,所以對這個也不算是毫無經驗。


    不過,這是屬於更為底層算法的引擎類產品的研發。


    為此,高懷鈞不得不捏著鼻子,配置了一個專門的研發團隊,這個研發團隊主要是服務於人工智能app類產品的研發。


    而高懷鈞想得更遠。


    現在高瓴的科技樹越點越深,很多東西,都超乎了他的掌控之外。


    他的知識麵,已經很難匹配得上那麽深入的算法研發了。


    因此,他專門在幾大分公司之上,配置了一個專門的高瓴中央研究院。


    這一個高瓴中央研究院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分公司,而是直接隸屬於高瓴ict管理委員會,直接向高懷鈞進行工作匯報!


    高瓴將從頂層進行設計,專門針對一些高懷鈞腦子中有的前沿概念,進行基礎性的研發。


    科技樹越點越深,單靠高懷鈞一個人。


    可不行!


    而這一個中央研究院,有別於各大分公司偏向於工程應用。


    高瓴中研院,主要針對一些前沿科學的理論性研究。


    找的人,全部都會是基礎科學的博士!


    比如材料組,主要針對基礎電池材料的研發,什麽鈉離子,鋰離子類材料的研發等等。


    比如計算與存儲組,主要是針對垂直領域大模型和圖神經網絡方向研究實習生,參與相關算法研究。


    比如車聯網創新組,包括智能駕駛、adas、車輛控製方向。不過,從實際的招聘情況來看,車聯網創新中心雖然冠的是車聯網的名,但顯然對基於傳感器的自動駕駛興趣更為濃厚。


    陸陸續續,把原有的一些博士都轉移了過來,搭起了架子,再陸陸續續開始招聘新的博士人選,隻有一些比較稀缺的方向,比如算法類,或者是自動駕駛類這種專業,才會考慮碩士級別的人選。


    預計,整個高瓴中研院,在2016年前,完成1000名左右的核心研發人員的搭建。


    招聘消息放出去之後,整個學界都是為之震驚了。


    1000名左右的博士級研發人員的招聘,可不是小數目!


    這個是啥概念?


    比如西南大學,這樣一個普通的211級別的學校,在2024年了,專任教師也就3265人。


    而且裏頭很大部分都是一些農學,林學等邊緣學科,以及部分社科類學科的博士。


    更不要說2014年那個博士都難招聘的年代了!


    基本上一所211院校,能有個1000名博士,都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像高瓴這1000名左右的博士,而且全部都是前沿領域的博士,在2012妥妥地可以和一些211強校pk了!


    甚至。。。


    高瓴中研院,已經開啟了博士後的招聘工作。


    這妥妥地要做大做強了!


    好家夥!


    這好家夥!


    “現在國內企業裏頭,也就中為可以和之較量一番吧?”


    “中為也不行,中為主要是通信工程板塊的研究,其他的都很一般。”


    “華國電子科技領域和汽車領域,敢百分百說超越高瓴的,可沒有。”


    “現在高瓴真的是越來越高大上了,居然連中研院都搞出來了,牛皮牛皮。”


    “現在高瓴內部競爭真的是越來越大了,連研究院都搞出來了,以後不知道會搞出什麽高科技的東西出來。”


    “現在高瓴點的科技樹,真的越來越牛叉了,確定這是一家華國的企業嗎?是一家以山寨聞名的國家的企業?這讓我身處其中,都有些不自信了!”


    “是啊!是啊!真的是亞曆山大!”.


    。。。。。。


    在高瓴內部,在為高瓴中研院這種高大上的部門所感到震驚的同時,高懷鈞卻是沒有想太多,他現在在為高瓴未來的發展而傷透了腦筋。


    雖然高瓴的銷售額,是以指數級在爆發式地增長,但是消耗的資金,這絕對是一個超級恐怖的數字。


    大量的技術在迅速地積累,但是要迭代這越攤越大的攤子,則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


    就比如這高瓴中研院,幹脆就是一個直接搞基礎性研發的。


    那真的可以說得上一個消金獸。


    1000人的博士團隊,單單他們的工資以及五險一金還有各種補貼,就得花個三四個億。


    再加上他們試驗用的材料,設備,以及消耗的恐怖的資源,比如電能等等,這裏又是四五個億元。


    他們實驗室用的東西,都基本上是進口,那真的可以說是又少又貴,而且還要排隊等貨,你這向誰說理去!


    單單高瓴中研院就十個億一年投進去了,這還不包括更為燒錢的高瓴芯片,高瓴電池,高瓴人工智能這些研發人員數量都是超過1000人的大型團隊。


    很難想象,這麽多的研發人員,高瓴是怎麽支撐得起來的。


    像連想公司,整個公司的研發人員加起來,都比不上高瓴的一個高瓴科技的研發人員多。


    而它現在的銷售體量,甚至超過高瓴所有公司銷量量的總和!


    高瓴這積聚的研發能量,的確是太嚇人了!


    在高瓴的年度財務工作會議上,高瓴的首席財務官張舯著重匯報了高瓴科技研發板塊的消耗情況。


    “我們現在針對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財務財年年度研發費用消耗的情況,進行一個總結和分析。”


    “目前高瓴科技擁有研發人員4213人次,研發人員工資消耗的資金為將近8.4億元,研發資源消耗為約5億元,合計為13.4億元。”


    “高瓴車輛已有研發人員3625人次,研發人員共需耗費工資為約7.3億元,研發資源消耗為10億元,合計為17.3億元。”


    “高瓴芯片研發人員1321人次,研發人員共需工資為約2.6億元,研發資源消耗為約3億元,合計為約5.6億元。”


    “高瓴電池已在研發人員為1032人次,研發人員工資為約2億元,研發資源消耗為約2億元,合計研發資金為約4億元。”


    “高瓴人工智能。。。研發人員為1161人次,研發人員所需工資為2.3億元,研發資源消耗為約1億元,合計研發資金為約3.3億元。”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共計研發消耗為約43.6億元,研發占據銷售額比例,為3%。”


    “而這個資金消耗,是我們財務規劃統籌之前的真實花費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年度的財年實際消耗相比,今年的年度研發消耗,上漲了32%!”


    張舯在結束之前,進行了一個補充解釋。


    作為高瓴的核心高管,張舯需要盡可能地幫助這個龐然大物進行避稅。


    而財務規劃統籌則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因此,在他的工作職責之中,研發資金損耗的統計和變化。


    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財務和會計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不同,財務思維主要放在公司人財物的配置上——怎麽安排才能更高效,會計思維更專注於業務信息到財務信息的轉化——最終反映到三張表的真實性、及時性。


    高瓴現在的研發費用,是在急劇攀升之中,估計在後年,這個數字就將突破百億!


    高懷鈞聽了這個數字,不由得苦笑起來。


    張舯暗地裏的意思,是讓高懷鈞悠著點。


    雖然3%的數字,看起來很是正常,那是因為部分費用,還沒有並進去。


    比如2014年即將投入的高瓴帝都研究所,比如高瓴中研院,比如高瓴羊城研究所等。


    這幾個新所,保守估計,加起來得投入個30個億進去。


    再加上原有研發機構,在下一財年直接奔向100個億都是輕輕鬆鬆。


    研發,實在是太燒錢了!


    而且,高瓴芯片廠的費用還沒算進去呢。


    在後世,太積電在美麗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5nm半導體廠,三年總投資約120億美麗元,約850億華元。


    新廠的建設成本,主要跟製程節點(幾nm)和晶圓尺寸(afersize)有關係。


    製程越先進,晶圓尺寸越大,建造成本越高。


    並且,每個節點的相較上一代,都有約20%-30%的提升。


    當然,像高瓴這樣的65nm半導體廠,所需要的資金不需要那麽多,但是也是要35億美麗元的消耗,共計210億華元!


    200個億!


    相當於高瓴集團2013年的實際總利潤,當時的利潤值在255個億左右。


    每個技術節點的成本指數提升,首先導致了晶圓廠不得不將很大一部分利潤,直接投入到下一代的開發當中。


    而這導致隻有盈利最強的晶圓廠,才能持續為下一代投入。


    大部分公司將無法跟進技術進步的節奏,而退出研發。


    這也是為什麽太積電恒者恒強,如果不是後世美麗國,其他芯片廠商的機會,那是一點都沒有。


    而這,還沒算如果高瓴開啟第二工廠的建設,搞32nm技術去,那自己的消耗量,更是海裏去了。


    這麽高的資金消耗量,簡直就像打開了的水龍頭一樣。


    止不住,完全止不住!


    這還隻是攤子攤大以後的第一年,2014年呢。


    以後呢?


    單單靠自有資金的運轉,現在是越來越困難了。


    “咳咳,我來說兩句。”


    “高瓴缺錢,而且是越來越缺錢,這在未來是可以遇見的。”


    “不過,核心的一個點就是,現在我們的研發節奏,進行得實在是太快了。”


    “別人家的手機,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大迭代甚至是兩年以上的研發節奏,咱們是半年。”


    “別人家的汽車,一般都是三年以上的大迭代,咱們硬生生在半年之內就卷了出來。”


    “這速度快是快了,但是資金的重疊性肯定非常嚴重,這還是基於高總針對我們的研發進度進行針對性指導的前提之下。”


    “如果我們把研發的進度放緩慢一些,那我們的企業發展,或許會更為穩健一些。”


    在一旁的老資格高管,寧遠說道。


    這話,也就是寧遠敢說!


    其他人,比如閔偉國,王鳳英這種後來輩,可是腔都不敢開一個。


    作為跟著高懷鈞打江山的老臣子,輔佐過一老一幼兩代高瓴主人,他在高瓴的威望,那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級別的存在。


    不得不說,他說得很有道理。


    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可不像高懷鈞,對於未來是未知的。


    高瓴現在如此地激進,像極了後世的永遠大地產,那真的是誰勸都沒用!


    他們作為旁觀者,那自然是心驚肉跳的。


    高瓴是一艘大船,這裏頭有一大群跟著走的死忠們。


    他們可不想這艘船就這樣隨隨便便地沉沒了。


    聽到這裏,在場的眾人,都是紛紛點頭。


    高瓴的節奏已經不用快來形容,完全就是光速。


    在高瓴工作一年,那紮實的工作強度,都相當於在外麵兩年,在國外三年了。


    而且這是持續慣性,誰也不知道這個公司會在什麽時候崩。


    但是,高懷鈞卻是皺了皺眉頭。


    如果高懷鈞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普通的領導者,那麽這些建議,是極中肯的。


    但是他重活這一世,高瓴在他的帶領之下,從一個普通的電風扇廠開始快速發展,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500個億的龐然大物,也就10年的時間!


    而在當下,已經是2014年了,並且這個時代,不管是汽車產業,還是手機產業,由於高懷鈞的介入,都相對前世,有了3年左右的提前量。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如果高瓴節奏再放緩,等到他的金手指無效以後,高瓴還沒發展到一個頂級的大公司。


    那他能否操控得住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這個時代衝浪,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要知道,像喬不斯這樣的命運之子,在這個時代可是非常多的。


    他們的能力和運氣,可也都是逆天級別的。


    所以,在高懷鈞看來,他們的這些建議,都太保守了。


    不就是缺錢嗎?


    不管是高瓴人工智能,還是高瓴中研院,這都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這些動作,在他看來,沒錯!


    科研在一些企業看來,是巨大的浪費,還不如投入到營銷之中來錢得更快。


    但是高懷鈞卻是覺得,值!


    而且他打算在未來,在短期之內,將高瓴的研發資金,增加到銷售額的10%左右。


    而長期上看,增加到15%!


    要知道,中為一直就隻是保持9%左右的水平。


    高瓴現在是準備在更為基礎性的學科上發力了,就是要在基礎科技上和中為一較長短!


    你叫高瓴減緩研發速度?


    這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這些項目,耗資多,研發時間長,但是在高懷鈞給予了明確的研發方向後,回報也將會是極為驚人的。


    他們的缺點也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貴!


    現在的思路,不應該是節流,壓縮這些基礎性研發資金成本,而更多的應該是咬牙迎難而上,用這些錢,創造更大的價值!


    他咳嗽一聲,繼續說道,“在這裏,我和老寧的看法,略有不同!”


    “這些支出費用,都是我們必須要搞的費用。”


    “不管是無人駕駛係統,還是更高能量級的電池材料的研發,亦或者是垂直領域大模型的深度介入,這些都是在未來,高瓴科技和高瓴車輛的強大武器。”


    “這樣的深度武器研發,如果離開了資金的支持,我們有什麽資格可以在國外如此眾多的好手之中脫穎而出?”


    “這筆錢,要花!”


    “這筆錢,必須花!”


    “你們對此,是不是有壓力了?”


    說到這裏,高懷鈞不由得笑了笑。


    在場的高管們,都不由得跟著尷尬地笑了起來。


    現在高瓴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現在不單單是普通職能的高管們,就算是研發領域的部分管理者,都在進行相關專業領域的技能複現。


    複現不出來,太久不參與一線研發的,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他們從內心上來看,並不希望高瓴太過於內卷。


    這都快把下麵的人夾成卷心餅幹了!


    但是,外麵的畢業生,如狼似虎地想進來,知道這裏是華國的研發高地。


    所以現在場上的選手們,都不得不跟著起舞起來。


    當龐大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以後,這可由不得大家不玩命!


    “所以。。。我決定,高瓴科技將在三個月之後上市!”高懷鈞下定了決心,斬釘截鐵地說道。


    在場的高管,還沉浸在剛才卷成卷心餅幹的氛圍之中,現在聽到了高懷鈞這樣一說。


    他們心裏頭,不由得一陣石破天驚!


    高瓴科技,終於要上市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從倒閉廠,製霸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經人誰寫書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經人誰寫書啊並收藏科技:從倒閉廠,製霸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