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後,薑楠和沈一正都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回到了書房。
兩人如今隔著案桌而坐,尷尬的卻像是中間有一條銀河一般。
薑楠局促地捏著手中的同心球玉墜,將其放到桌上,說:“還給你。”
“送你了。”沈一正故作鎮定。
薑楠點了點頭,低眸看著手裏的玉墜,“這東西看著很貴。”
確實很貴,這個同心球玉墜是由一整塊玉石雕刻而成的。一層圓套著一層圓,裏裏外外一共有三層,最中間的一層是一顆完整的實心玉球,上麵刻著一個“正”字。
這樣精細的手藝一般工匠做不出,得有專門研究這種雕刻技藝的老工匠才行。雕刻一顆不僅費時費力還費工匠師傅的手眼,因此世間很少有匠人願意花時間研究這種技法,也正因此,價格才如此昂貴,甚至一價難求。
而薑楠手中的三層同心球,因它三層的技法加上核桃大小,那更是少之又少,價格昂貴到無法估值。薑楠不清楚,還拿著它在案桌上滾來滾去的玩。
“身外之物而已,而且小狗子都喜歡玩球。”
“你!”薑楠實屬沒想到沈一正又說她是狗了,她抬起頭,恰好看到沈一正開玩笑的神色。
一瞬間,兩人之間因他的這句話少了許多尷尬,相處也多了許多自然與舒適。
“對了,方才說到哪了?”沈一正執起筆,繼續之前的話題。
薑楠同樣是自然地接過他的話茬,“方才說到鹽了,接下去我們聊聊冰窖和將多餘的武器賣到其他國家的方案。”
薑楠提議,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在冬天之前建造一個冰室,裏麵藏著冬日河道上的冰,再到夏日的時候將冰取出,拿來販賣,這個盈利的方法是一勞永逸的,隻要修建冰窖便可。
她還說,她這些日子發現,魏國擅鑄造武器,不像別的國家還有什麽生活娛樂。既然魏國全國上下都在製造武器,不如將除了剛需的留下,其他的販賣給正在打仗的國家好了。
“把武器賣給別的國家?難道不怕別的國家用此反攻魏國麽?”沈一正問起。
“我們的目的,便是讓別國打仗,消耗其他國家的國力,而我們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沈一正轉念一想,“所以,糧食也能如此作為。”
薑楠佩服沈一正腦子轉得快,能這麽快的舉一反三。她豎起大拇指,道:“正是。”
“薑楠可否說一下兩個國家的糧食戰該如何打?”沈一正問起。
“我覺得糧食戰用第三方來參戰利益才能最大化。”薑楠說著,執起毛筆,在塗塗畫畫亂七八糟的紙張上尋了個空白處,畫了三個圈,“假設這是三個國家。”
她三個圈裏麵標上甲、乙、丙,她本想寫字母的,又怕沈一正問她那些字母的意思,因此才寫了這個。
“假設我身為甲國,我故意挑起乙、丙兩國的戰爭,我知曉他們在三天後打仗,所以我在五天前糧食價格最低的時候屯糧。後來三天後乙、丙兩國真的打戰了,那我便將我囤的糧食在他們戰時出售給他們。假設八天前我收的糧食價格為一兩,八天後因打戰物資緊缺,我賣出的糧食翻倍成了二兩。不過是八天時間,我不僅僅翻倍賺錢,還掏空了乙、丙兩國的國庫,更讓他們打仗消耗了他們的軍力。這買賣,便是以國為賭局的糧食戰。”
沈一正伸出他手中的毛筆,指著乙國,說:“假設,乙國裏的世家參與了這場買賣,他們因此賺得盆滿缽滿呢?”
“你的意思是說,乙國裏的世家在八天前知曉了之後的戰爭,他們屯糧後,配合發動戰爭,再在戰時在的本國國內高價出售糧食?”
沈一正點了點頭。
薑楠迎向他的視線,冷靜分析道:“如果我身為乙國的百姓,我想要這些蛀蟲都死。但,如果我是他國百姓,我會希望乙國國內多一些這樣的蛀蟲。”
沈一正聽罷,他唇畔一勾,諱莫如深地笑道:“這就是冊子的內容。”
“冊子?”薑楠有些不解,然而沒一會兒,她抬起腦袋,驚愕道:“許憎以命相護,被我從商州帶來,能讓商歸回家的那本,那本能掀起趙國風浪的冊子?!”
沈一正點了點頭,“薑楠,十年前趙、吳邊境的戰爭你可還記得?”
“自然記得,因為這場戰爭,商歸他們才能回家,因為這場戰爭,施崔朋死了!”薑楠說到這兒,發現沈一正的視線變得些許柔和與無奈,她喃喃道:“冊子上的,所關聯的,是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說到此,一切的事情就像是被串聯在了一起。
十年前趙國和吳國的那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人為的有私心的,有人想要趁著戰火賺米的差價。
而施崔朋卻成了這場戰爭贏下來的關鍵點。
如今當一切串聯起來的時候,薑楠猛然發現施崔朋的死是如此的可悲可歎。他或許到死的那一刻還以為自己是為國盡忠,他到死都沒想到有人將他的死當做了買賣能夠加錢的籌碼。
或許於他們來說,已經過去十年了,但對薑楠來說,才幾個月不到,往事仿佛曆曆在目,恍如昨日。
那場大火,她此生難忘。
“那施崔朋?”薑楠忍不住有些悲涼。
“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商歸他?”薑楠再問。
“他早知道了。”
薑楠垂下雙眸,“果然,冊子這麽重要,趙國不惜屠城,不惜挑起戰禍,也要搶回來。”
沈一正緩緩又問:“薑楠,如果站在最客觀的視角,你覺得十年前的吳、趙戰爭,是趙國國內的世家們為了賺錢自己挑起,還是有第三方勢力進行引導促成?”
“細節太少,無法判斷。”薑楠搖了搖頭,“所以,你們拿到了這個冊子之後並沒有行動,而是等著趙國或者第三方勢力出手?”
沈一正欣賞地誇讚道:“很聰明。”
薑楠謹慎地再問:“你為什麽告訴我這些?”
“因為你和商歸一樣,你們都想知曉十年前施崔朋究竟因何而死。即使他是自殺,也想知道他究竟為一個怎樣的國家自殺,想知道他的死究竟值不值得。一個,真相。”
薑楠接過話茬,“而你們魏國如今的轉變,答應我的行商,是想找到另一個出路,來應對那種無形的戰爭?”
“是的,魏國如你早間所說的,它是用糧運轉,雖高效,但單一。因此它極其容易被人控製,一旦糧食命脈被人扼住,魏國遲早會被一擊即潰。”
“可是,我聽你所說,覺得你多少也會一些商賈之道,為何你自己不來?”
沈一正眉眼一彎,“很簡單,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薑楠聽出了他的語意,忙反問:“你會有危險?”
沈一正雙手交錯在胸前,傲嬌地回答:
“那自然,老子可厲害了,大家都想殺死我呢!”
這番話語,聽得薑楠瞬間露出嫌棄的神色。
她翻了個白眼,說:
“真是厲害死你哦。”
兩人如今隔著案桌而坐,尷尬的卻像是中間有一條銀河一般。
薑楠局促地捏著手中的同心球玉墜,將其放到桌上,說:“還給你。”
“送你了。”沈一正故作鎮定。
薑楠點了點頭,低眸看著手裏的玉墜,“這東西看著很貴。”
確實很貴,這個同心球玉墜是由一整塊玉石雕刻而成的。一層圓套著一層圓,裏裏外外一共有三層,最中間的一層是一顆完整的實心玉球,上麵刻著一個“正”字。
這樣精細的手藝一般工匠做不出,得有專門研究這種雕刻技藝的老工匠才行。雕刻一顆不僅費時費力還費工匠師傅的手眼,因此世間很少有匠人願意花時間研究這種技法,也正因此,價格才如此昂貴,甚至一價難求。
而薑楠手中的三層同心球,因它三層的技法加上核桃大小,那更是少之又少,價格昂貴到無法估值。薑楠不清楚,還拿著它在案桌上滾來滾去的玩。
“身外之物而已,而且小狗子都喜歡玩球。”
“你!”薑楠實屬沒想到沈一正又說她是狗了,她抬起頭,恰好看到沈一正開玩笑的神色。
一瞬間,兩人之間因他的這句話少了許多尷尬,相處也多了許多自然與舒適。
“對了,方才說到哪了?”沈一正執起筆,繼續之前的話題。
薑楠同樣是自然地接過他的話茬,“方才說到鹽了,接下去我們聊聊冰窖和將多餘的武器賣到其他國家的方案。”
薑楠提議,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在冬天之前建造一個冰室,裏麵藏著冬日河道上的冰,再到夏日的時候將冰取出,拿來販賣,這個盈利的方法是一勞永逸的,隻要修建冰窖便可。
她還說,她這些日子發現,魏國擅鑄造武器,不像別的國家還有什麽生活娛樂。既然魏國全國上下都在製造武器,不如將除了剛需的留下,其他的販賣給正在打仗的國家好了。
“把武器賣給別的國家?難道不怕別的國家用此反攻魏國麽?”沈一正問起。
“我們的目的,便是讓別國打仗,消耗其他國家的國力,而我們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沈一正轉念一想,“所以,糧食也能如此作為。”
薑楠佩服沈一正腦子轉得快,能這麽快的舉一反三。她豎起大拇指,道:“正是。”
“薑楠可否說一下兩個國家的糧食戰該如何打?”沈一正問起。
“我覺得糧食戰用第三方來參戰利益才能最大化。”薑楠說著,執起毛筆,在塗塗畫畫亂七八糟的紙張上尋了個空白處,畫了三個圈,“假設這是三個國家。”
她三個圈裏麵標上甲、乙、丙,她本想寫字母的,又怕沈一正問她那些字母的意思,因此才寫了這個。
“假設我身為甲國,我故意挑起乙、丙兩國的戰爭,我知曉他們在三天後打仗,所以我在五天前糧食價格最低的時候屯糧。後來三天後乙、丙兩國真的打戰了,那我便將我囤的糧食在他們戰時出售給他們。假設八天前我收的糧食價格為一兩,八天後因打戰物資緊缺,我賣出的糧食翻倍成了二兩。不過是八天時間,我不僅僅翻倍賺錢,還掏空了乙、丙兩國的國庫,更讓他們打仗消耗了他們的軍力。這買賣,便是以國為賭局的糧食戰。”
沈一正伸出他手中的毛筆,指著乙國,說:“假設,乙國裏的世家參與了這場買賣,他們因此賺得盆滿缽滿呢?”
“你的意思是說,乙國裏的世家在八天前知曉了之後的戰爭,他們屯糧後,配合發動戰爭,再在戰時在的本國國內高價出售糧食?”
沈一正點了點頭。
薑楠迎向他的視線,冷靜分析道:“如果我身為乙國的百姓,我想要這些蛀蟲都死。但,如果我是他國百姓,我會希望乙國國內多一些這樣的蛀蟲。”
沈一正聽罷,他唇畔一勾,諱莫如深地笑道:“這就是冊子的內容。”
“冊子?”薑楠有些不解,然而沒一會兒,她抬起腦袋,驚愕道:“許憎以命相護,被我從商州帶來,能讓商歸回家的那本,那本能掀起趙國風浪的冊子?!”
沈一正點了點頭,“薑楠,十年前趙、吳邊境的戰爭你可還記得?”
“自然記得,因為這場戰爭,商歸他們才能回家,因為這場戰爭,施崔朋死了!”薑楠說到這兒,發現沈一正的視線變得些許柔和與無奈,她喃喃道:“冊子上的,所關聯的,是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說到此,一切的事情就像是被串聯在了一起。
十年前趙國和吳國的那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人為的有私心的,有人想要趁著戰火賺米的差價。
而施崔朋卻成了這場戰爭贏下來的關鍵點。
如今當一切串聯起來的時候,薑楠猛然發現施崔朋的死是如此的可悲可歎。他或許到死的那一刻還以為自己是為國盡忠,他到死都沒想到有人將他的死當做了買賣能夠加錢的籌碼。
或許於他們來說,已經過去十年了,但對薑楠來說,才幾個月不到,往事仿佛曆曆在目,恍如昨日。
那場大火,她此生難忘。
“那施崔朋?”薑楠忍不住有些悲涼。
“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商歸他?”薑楠再問。
“他早知道了。”
薑楠垂下雙眸,“果然,冊子這麽重要,趙國不惜屠城,不惜挑起戰禍,也要搶回來。”
沈一正緩緩又問:“薑楠,如果站在最客觀的視角,你覺得十年前的吳、趙戰爭,是趙國國內的世家們為了賺錢自己挑起,還是有第三方勢力進行引導促成?”
“細節太少,無法判斷。”薑楠搖了搖頭,“所以,你們拿到了這個冊子之後並沒有行動,而是等著趙國或者第三方勢力出手?”
沈一正欣賞地誇讚道:“很聰明。”
薑楠謹慎地再問:“你為什麽告訴我這些?”
“因為你和商歸一樣,你們都想知曉十年前施崔朋究竟因何而死。即使他是自殺,也想知道他究竟為一個怎樣的國家自殺,想知道他的死究竟值不值得。一個,真相。”
薑楠接過話茬,“而你們魏國如今的轉變,答應我的行商,是想找到另一個出路,來應對那種無形的戰爭?”
“是的,魏國如你早間所說的,它是用糧運轉,雖高效,但單一。因此它極其容易被人控製,一旦糧食命脈被人扼住,魏國遲早會被一擊即潰。”
“可是,我聽你所說,覺得你多少也會一些商賈之道,為何你自己不來?”
沈一正眉眼一彎,“很簡單,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薑楠聽出了他的語意,忙反問:“你會有危險?”
沈一正雙手交錯在胸前,傲嬌地回答:
“那自然,老子可厲害了,大家都想殺死我呢!”
這番話語,聽得薑楠瞬間露出嫌棄的神色。
她翻了個白眼,說:
“真是厲害死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