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我發現叔叔在賣宅子,便知道了你一定是有困難。”
沈律來到書架前,拿起那枚黑色的漆盒,看著裏頭躺著的同心球玉墜,又托起自己腰間的這枚玉墜。
兩枚同心球玉墜一模一樣,隻不過裏頭的刻字不同。
漆盒裏的刻字是“正”,而他腰間的則是“律”。
轉而他看向沈一正,問起:“小叔叔為何要離家出走呢?當時我還小,我聽人說祠堂裏死了很多人,為什麽呢?”
“小孩子就不要問這些了。”沈一正將手中的毛筆往硯台上一搭,“對了,你什麽時候回去?”
“送了禮就得馬上回去。”
沈律垂下頭,落寞道:“送禮是我自己的主意,但家中有令不許與你接觸,所以我不能久待。”
“回去想好怎麽解釋了?”沈一正又問。
沈律回答:“你是我叔叔,叔叔成親侄兒送禮乃是天經地義,但家中的責令我並沒有違反,送了禮我就離開。所以我沒有做錯什麽,最多是被罰跪祠堂一兩天。”
“也好,跪的時候就幫我與逝去的人說一聲我成婚的消息。”
“嗯!”沈律乖巧地點了點頭。
沈一正來到沈律的身旁,看到當年的小矮子都長得有他這般高了,欣慰地與他並肩同行,“我送你出去吧。”
走在去往門口的路上,兩人正巧與薑楠擦肩而過。
沈律扭頭看了看薑楠,隨後甩下他的小叔叔沈一正朝著薑楠而來。他也不問好,而是直接冒昧地問起:
“姑娘叫什麽名字?”
薑楠疑惑地反問:“啊?”
沈律則是自顧自地說道:“姑娘與我認識的一人有些相似,所以請問姑娘……”
在旁的沈一正一把扭過沈律的耳朵,賠笑地對著薑楠擺了擺手,接著扯著他往府外走。
沈律捂著耳朵,嘴裏哼哼唧唧不斷,順著沈一正手的方向跌跌撞撞的被他扯到了門外。
沈府門口石獅子旁,沈一正抬手一敲沈律的額頭,“你從哪裏學來的這些輕浮的搭訕方式?”
沈律揉著耳朵哼哼唧唧道:“我是真覺得那姑娘和一人很像。”
“誰?”
“沈喬!”
沈一正抬手再一敲沈律的腦袋,“沈喬才十歲,人家姑娘都二十五了,相差十五歲哪裏像了!”
“像是一種感覺,眉眼五官,感覺沈喬長大了就是那姑娘的模樣。”
沈一正三敲沈律的腦袋,依舊是同樣那個紅了的位置:“你自己覺得就自己覺得,莫要回家到處亂說,免得給人家姑娘帶來麻煩。”
“能帶來什麽麻煩?”
“沈家人多勢眾且錢財無數,他們若發現似寶一樣獨一無二的沈喬,世間竟有個人與她相似。到時候搞得人家姑娘無家可歸,或者羞愧自殺,又不是沒有過。若真如此,你啊,罪大惡極!”
沈律想起家族裏曾經確實有這麽一樁事,有一位沈家姑娘,聽說另一個國家裏有人與她長相相似,她便哭鬧著非要家中派人去把那個姑娘帶來給她一看,後來聽說那姑娘是死在了井底。
沈律打了個冷顫,忙說:“小叔叔放心,我絕不會亂說的!”
薑楠帶著疑惑回到曾經住過的小院。
小狗子和小貓咪也被接了回來,院子裏她二十多天前種下的植物也開始冒芽了。
仿佛一切都在往好處發展似的。
薑楠將手伸進以昉端來清水裏洗手,指縫裏的血跡一點點的被她清洗幹淨。
站在一旁的以昉終於是說起:“姑娘方才不應該這樣選擇。”
她見薑楠沉默不語,便繼續道:“我隻不過是個劍侍,若用我一人性命換糾察司都督之命,這買賣很值。”
“所以呢,你想說什麽?”薑楠接過巾帕,擦拭著手上的水漬。
“所以,我希望姑娘以後遇到同樣的買賣,要選擇對的選項,莫要再因小失大。”
薑楠抬起雙眸,迎向以昉。
以昉今年才十六歲,上個月第一次相遇,薑楠便覺得她目測應該有一米七八左右,這幾日以來,似乎她又長高了一些,看似有一米八了。
薑楠此刻是仰著頭看向以昉的,她踮起腳尖,固執道:“我不管你們這裏是怎麽樣的道理,但在我心中,我的朋友比其他的道理更重要。”
以昉看薑楠踮腳吃力地模樣,她無奈的兩腳打開,想讓薑楠稍微輕鬆一些,“可那人是趙國糾察司都督。”
“我管他是誰。”
“姑娘!”
“我都說了,你也是姑娘!”薑楠毫不客氣地回答。
兩人就此無聲的靜默。
以昉或許不理解薑楠為什麽要為了她一人放棄更重要的選擇,而薑楠則是不知道怎麽和眼前的姑娘解釋心中的想法,她倔強地眼眶通紅。
最終,她首先認輸,垂下頭緩緩說道:“十年前,我曾經有一位朋友,他選擇自焚而讓他的國家戰勝。”
“趙國的,施崔朋?我在先生和公子交談中聽過他的故事。”
“那你聽了他的故事是什麽想法?”
“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以昉如似一位堅毅的軍人,她雙眸璀璨,望著不知何方,發出感歎,“若各國子民人人如他一般,何苦這亂世不止。”
聽到這兒,薑楠不知道該怎麽與眼前的姑娘說,她希望她自私一些。
這是他們這些亂世求生的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用一人性命換取更大的價值。薑楠能理解,畢竟在她的世界,她的國家,曾經也有過這麽一段被列強侵略的過去。
她了解過曆史,也知道在當時多少人前仆後繼,無私奉獻,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才有了現在薑楠所處的和平時代。
而在這個架空世界,薑楠是一個客觀存在,所以無法抨擊,更無法評價,甚至沒資格勸說。
然而她卻極其的心疼。
從十一歲的施崔朋,再到現在十六歲的以昉。
他們多麽的相似,仿佛擺在眼前的若是能為國家利的,他們絕對會勇往直前,雖死而無憾。
薑楠就像是這場曆史的洪流之中,獨善其身,客觀觀察一切的小小一粟。
她沒有能力,拯救不了一切,卻又無比的希望這些路過她身邊的人們能回頭,自私一點點。
“姑娘?”以昉神色疑惑,再次向思慮出神的薑楠詢問。
薑楠回過神,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下次我會尊重你,選擇對的選項。”
聽到薑楠這般說了,以昉終於是展顏,她直起身子,鄭重地點了點頭,“嗯!”
沈律來到書架前,拿起那枚黑色的漆盒,看著裏頭躺著的同心球玉墜,又托起自己腰間的這枚玉墜。
兩枚同心球玉墜一模一樣,隻不過裏頭的刻字不同。
漆盒裏的刻字是“正”,而他腰間的則是“律”。
轉而他看向沈一正,問起:“小叔叔為何要離家出走呢?當時我還小,我聽人說祠堂裏死了很多人,為什麽呢?”
“小孩子就不要問這些了。”沈一正將手中的毛筆往硯台上一搭,“對了,你什麽時候回去?”
“送了禮就得馬上回去。”
沈律垂下頭,落寞道:“送禮是我自己的主意,但家中有令不許與你接觸,所以我不能久待。”
“回去想好怎麽解釋了?”沈一正又問。
沈律回答:“你是我叔叔,叔叔成親侄兒送禮乃是天經地義,但家中的責令我並沒有違反,送了禮我就離開。所以我沒有做錯什麽,最多是被罰跪祠堂一兩天。”
“也好,跪的時候就幫我與逝去的人說一聲我成婚的消息。”
“嗯!”沈律乖巧地點了點頭。
沈一正來到沈律的身旁,看到當年的小矮子都長得有他這般高了,欣慰地與他並肩同行,“我送你出去吧。”
走在去往門口的路上,兩人正巧與薑楠擦肩而過。
沈律扭頭看了看薑楠,隨後甩下他的小叔叔沈一正朝著薑楠而來。他也不問好,而是直接冒昧地問起:
“姑娘叫什麽名字?”
薑楠疑惑地反問:“啊?”
沈律則是自顧自地說道:“姑娘與我認識的一人有些相似,所以請問姑娘……”
在旁的沈一正一把扭過沈律的耳朵,賠笑地對著薑楠擺了擺手,接著扯著他往府外走。
沈律捂著耳朵,嘴裏哼哼唧唧不斷,順著沈一正手的方向跌跌撞撞的被他扯到了門外。
沈府門口石獅子旁,沈一正抬手一敲沈律的額頭,“你從哪裏學來的這些輕浮的搭訕方式?”
沈律揉著耳朵哼哼唧唧道:“我是真覺得那姑娘和一人很像。”
“誰?”
“沈喬!”
沈一正抬手再一敲沈律的腦袋,“沈喬才十歲,人家姑娘都二十五了,相差十五歲哪裏像了!”
“像是一種感覺,眉眼五官,感覺沈喬長大了就是那姑娘的模樣。”
沈一正三敲沈律的腦袋,依舊是同樣那個紅了的位置:“你自己覺得就自己覺得,莫要回家到處亂說,免得給人家姑娘帶來麻煩。”
“能帶來什麽麻煩?”
“沈家人多勢眾且錢財無數,他們若發現似寶一樣獨一無二的沈喬,世間竟有個人與她相似。到時候搞得人家姑娘無家可歸,或者羞愧自殺,又不是沒有過。若真如此,你啊,罪大惡極!”
沈律想起家族裏曾經確實有這麽一樁事,有一位沈家姑娘,聽說另一個國家裏有人與她長相相似,她便哭鬧著非要家中派人去把那個姑娘帶來給她一看,後來聽說那姑娘是死在了井底。
沈律打了個冷顫,忙說:“小叔叔放心,我絕不會亂說的!”
薑楠帶著疑惑回到曾經住過的小院。
小狗子和小貓咪也被接了回來,院子裏她二十多天前種下的植物也開始冒芽了。
仿佛一切都在往好處發展似的。
薑楠將手伸進以昉端來清水裏洗手,指縫裏的血跡一點點的被她清洗幹淨。
站在一旁的以昉終於是說起:“姑娘方才不應該這樣選擇。”
她見薑楠沉默不語,便繼續道:“我隻不過是個劍侍,若用我一人性命換糾察司都督之命,這買賣很值。”
“所以呢,你想說什麽?”薑楠接過巾帕,擦拭著手上的水漬。
“所以,我希望姑娘以後遇到同樣的買賣,要選擇對的選項,莫要再因小失大。”
薑楠抬起雙眸,迎向以昉。
以昉今年才十六歲,上個月第一次相遇,薑楠便覺得她目測應該有一米七八左右,這幾日以來,似乎她又長高了一些,看似有一米八了。
薑楠此刻是仰著頭看向以昉的,她踮起腳尖,固執道:“我不管你們這裏是怎麽樣的道理,但在我心中,我的朋友比其他的道理更重要。”
以昉看薑楠踮腳吃力地模樣,她無奈的兩腳打開,想讓薑楠稍微輕鬆一些,“可那人是趙國糾察司都督。”
“我管他是誰。”
“姑娘!”
“我都說了,你也是姑娘!”薑楠毫不客氣地回答。
兩人就此無聲的靜默。
以昉或許不理解薑楠為什麽要為了她一人放棄更重要的選擇,而薑楠則是不知道怎麽和眼前的姑娘解釋心中的想法,她倔強地眼眶通紅。
最終,她首先認輸,垂下頭緩緩說道:“十年前,我曾經有一位朋友,他選擇自焚而讓他的國家戰勝。”
“趙國的,施崔朋?我在先生和公子交談中聽過他的故事。”
“那你聽了他的故事是什麽想法?”
“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以昉如似一位堅毅的軍人,她雙眸璀璨,望著不知何方,發出感歎,“若各國子民人人如他一般,何苦這亂世不止。”
聽到這兒,薑楠不知道該怎麽與眼前的姑娘說,她希望她自私一些。
這是他們這些亂世求生的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用一人性命換取更大的價值。薑楠能理解,畢竟在她的世界,她的國家,曾經也有過這麽一段被列強侵略的過去。
她了解過曆史,也知道在當時多少人前仆後繼,無私奉獻,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才有了現在薑楠所處的和平時代。
而在這個架空世界,薑楠是一個客觀存在,所以無法抨擊,更無法評價,甚至沒資格勸說。
然而她卻極其的心疼。
從十一歲的施崔朋,再到現在十六歲的以昉。
他們多麽的相似,仿佛擺在眼前的若是能為國家利的,他們絕對會勇往直前,雖死而無憾。
薑楠就像是這場曆史的洪流之中,獨善其身,客觀觀察一切的小小一粟。
她沒有能力,拯救不了一切,卻又無比的希望這些路過她身邊的人們能回頭,自私一點點。
“姑娘?”以昉神色疑惑,再次向思慮出神的薑楠詢問。
薑楠回過神,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下次我會尊重你,選擇對的選項。”
聽到薑楠這般說了,以昉終於是展顏,她直起身子,鄭重地點了點頭,“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