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歸沒料到,他剛一出了書房,迎麵便跪下了一位女子。
他身著一席鴉青色的儒服,早間的整齊端正,因方才的燥熱而被他弄亂了一些。
因此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些許瓷白的肌膚。
他立身而站,身形筆直,麵貌冷漠地稍稍垂眸俯瞰著跪在他前方的青衣女子。
女子的眉眼有兩分與薑楠神似,如今穿著青衫紮著丸子頭,商歸猛然發覺,她的身形乍一看也和薑楠很像。
身著一席青衫的素娥磕頭直說:“公子,奴還有一位六十歲的母親,她在城北為人納鞋底將奴養大。沒日沒夜的納鞋,她的眼睛都瞎了。”
她垂下頭,剛想上手抓過商歸的衣擺,又想起他似乎不喜別人這般,便將手緊緊地捏在一起,祈求說道:“公子,奴想活著,奴想要活著。奴想母親看奴成親生子,奴想要奴的母親不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奴想要奴的母親與奴一起在這個世間生存。”
“求求公子,給奴一條活路吧。”
說完,她兩手抵在地上,俯身繼續磕頭。
磕頭的聲音很響,每一下無不是在昭示她祈求的決心。
商歸明白,此事怎能怪一個聽人命令的婢子呢。他們這樣的小人物想要活著,隻能聽人命令而不敢反抗,或者說,他們反抗無門。
“起來跟我走吧。”
深秋的夜幕之中,商歸兩手垂在身體兩側,眸色冰冷,唇畔勾著一抹若有似無的冷笑,領著素娥走的時候,更是步伐虛浮。
“以後,你就做我的婢子,誰人的話你都不用聽。”
“公子?”
“記住就行。”
素娥一怔,當即喚道:“多謝公子!!”
他想起母親第一次將赤身裸體的湘珠送進他的房間,他才十五。
那時候的冬天他還記得,寒冷刺骨,連幸嶼別院外的天然湖都凍住了。他那天剛從邊境戍邊回來,手上與腳上長了不少的凍瘡。
當他換洗好剛一回房間,便見著自己的那床被褥裏躺著湘珠。
湘珠緊緊裹著被褥,隻露出一顆腦袋和攥住被褥的玉臂,迎向商歸的眸子裏是滿腔的不甘和屈辱,還有強忍著不願流下的淚水。
而商歸則是尖叫一聲,逃命似的奪門而出,他衣衫單薄趴在落了雪的廊橋護欄上幹嘔。
這是他第一次對女子的玉體或者說這種旖旎的肉欲產生了惡心的感覺。
後來他是四肢冰冷的去到母親那兒,他站在門口任雪落在自己的身上。
房間裏透出濃鬱的催情香,還傳來女子嬉笑嬌喘和男子低沉喘息。
他就像是回到了吳國的質子府一般,除了陸溏以外,母親總是會攜帶不同的男子回家。
而幸嶼這裏的守衛都是自己人,密不透風,自然就成了母親最肆無忌憚享樂的樂園。
商歸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兒站了多久,但他明白,隻要母親高亢的喊聲過了之後,便就結束了。
以往的吳國質子府內一直都是如此。
母親牽著他讓他走遠一些,隨後便會與身旁的男子進入房間。
但他一次都沒離開,而是蹲在母親的房間外頭,一直,一直等著。
有時候母親的高亢喊聲過了之後又會傳來細細碎碎的喘息聲,如同是一開始的重複再到喊聲結束。
從房內出來的男人一臉饜足,來到商歸身旁的時候還會捏了捏他的臉頰,轉頭與倚在門邊搖扇的母親說道:“夫人無須擔心,這件事我明白了。”
而這一次,沒有臉上饜足的男人,而是臉上饜足的母親。
她站在門框裏頭,貌美的就似一幅畫兒一般。
她抬起赤腳將那不知滿足的藥人一腳踹開,腳踝上的鈴鐺頓時在夜幕裏叮鈴作響。
緊接著,從她身後緩緩地走來下巴上有著黑痣的劍侍,劍侍似乎一直是在裏頭守護。他將手中的鬥篷一抖,將其仔細地披到她的身後。他就像是一尊木偶一般,沒有情緒的垂眸退到一旁。
“外頭冷,溯洄站在那兒做什麽?”她招了招手,“進來說。”
“母親為何讓湘珠姐姐去我房間?”商歸未動身,反問。
“你不是要娶鄭訴家的姑娘麽,在那之前,總要讓你明白那些道理不是麽。”
“誰說我要娶鄭將軍家的姑娘?”
“娶她與我們計劃有利,你為何不娶?”林婠婠看商歸不懂的神色,抬起手,朝著地上正在爬行的藥人招了招手,“看來溯洄還是不明白。”
隨著藥人的到來,她俯身伸出食指勾起一位藥人的下巴,“溯洄,這世間沒有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情情愛愛是最不值錢的玩意。”
說著她抬起手對著藥人的臉狠狠地一推,他被她推到了地上,還又爬了起來,一臉渴求地仰視林婠婠。
林婠婠繼續說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你拿回自己的東西,站在高處,俯瞰眾生。將你的才華和能力展現人前,告訴別人,你雖是娼妓之子,但你商溯洄絕不遜色任何一人。可拿回這一切,你除了沈一正之外,還需要牢不可摧的外戚。鄭訴之女是最好的選擇!”
商歸質問:“若是如此,又為何要讓湘珠來我床榻?”
“怎麽又繞了回來?”林婠婠漂亮的罥煙眉微微一蹙,“這世道的所有男子,不都是如此行事?誰家的公子少爺沒幾個通房丫頭,我還覺得你接觸太晚了。”
“誰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
“是啊,世人都如此,你何必去做那個特立獨行的人呢?”
“隨波逐流……”
商歸搖了搖頭,虛虛地退了一步。
“人人如此……”
他將手抵在一旁被大雪掩蓋的冰冷石柱上。
“都說倫理綱常,可怎麽會有人,會喜歡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姐姐呢?我與她是姐弟,我將她視作了親人!婢子是被販賣,來到了主人家裏,或許她到被送入與自己一起長大的主子床上的那一刻都不明白,什麽要這樣。”
商歸抬起淚眼,直視著林婠婠,“明明母親自己也遭受過這一切,為何也要這般?”
他身著一席鴉青色的儒服,早間的整齊端正,因方才的燥熱而被他弄亂了一些。
因此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些許瓷白的肌膚。
他立身而站,身形筆直,麵貌冷漠地稍稍垂眸俯瞰著跪在他前方的青衣女子。
女子的眉眼有兩分與薑楠神似,如今穿著青衫紮著丸子頭,商歸猛然發覺,她的身形乍一看也和薑楠很像。
身著一席青衫的素娥磕頭直說:“公子,奴還有一位六十歲的母親,她在城北為人納鞋底將奴養大。沒日沒夜的納鞋,她的眼睛都瞎了。”
她垂下頭,剛想上手抓過商歸的衣擺,又想起他似乎不喜別人這般,便將手緊緊地捏在一起,祈求說道:“公子,奴想活著,奴想要活著。奴想母親看奴成親生子,奴想要奴的母親不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奴想要奴的母親與奴一起在這個世間生存。”
“求求公子,給奴一條活路吧。”
說完,她兩手抵在地上,俯身繼續磕頭。
磕頭的聲音很響,每一下無不是在昭示她祈求的決心。
商歸明白,此事怎能怪一個聽人命令的婢子呢。他們這樣的小人物想要活著,隻能聽人命令而不敢反抗,或者說,他們反抗無門。
“起來跟我走吧。”
深秋的夜幕之中,商歸兩手垂在身體兩側,眸色冰冷,唇畔勾著一抹若有似無的冷笑,領著素娥走的時候,更是步伐虛浮。
“以後,你就做我的婢子,誰人的話你都不用聽。”
“公子?”
“記住就行。”
素娥一怔,當即喚道:“多謝公子!!”
他想起母親第一次將赤身裸體的湘珠送進他的房間,他才十五。
那時候的冬天他還記得,寒冷刺骨,連幸嶼別院外的天然湖都凍住了。他那天剛從邊境戍邊回來,手上與腳上長了不少的凍瘡。
當他換洗好剛一回房間,便見著自己的那床被褥裏躺著湘珠。
湘珠緊緊裹著被褥,隻露出一顆腦袋和攥住被褥的玉臂,迎向商歸的眸子裏是滿腔的不甘和屈辱,還有強忍著不願流下的淚水。
而商歸則是尖叫一聲,逃命似的奪門而出,他衣衫單薄趴在落了雪的廊橋護欄上幹嘔。
這是他第一次對女子的玉體或者說這種旖旎的肉欲產生了惡心的感覺。
後來他是四肢冰冷的去到母親那兒,他站在門口任雪落在自己的身上。
房間裏透出濃鬱的催情香,還傳來女子嬉笑嬌喘和男子低沉喘息。
他就像是回到了吳國的質子府一般,除了陸溏以外,母親總是會攜帶不同的男子回家。
而幸嶼這裏的守衛都是自己人,密不透風,自然就成了母親最肆無忌憚享樂的樂園。
商歸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兒站了多久,但他明白,隻要母親高亢的喊聲過了之後,便就結束了。
以往的吳國質子府內一直都是如此。
母親牽著他讓他走遠一些,隨後便會與身旁的男子進入房間。
但他一次都沒離開,而是蹲在母親的房間外頭,一直,一直等著。
有時候母親的高亢喊聲過了之後又會傳來細細碎碎的喘息聲,如同是一開始的重複再到喊聲結束。
從房內出來的男人一臉饜足,來到商歸身旁的時候還會捏了捏他的臉頰,轉頭與倚在門邊搖扇的母親說道:“夫人無須擔心,這件事我明白了。”
而這一次,沒有臉上饜足的男人,而是臉上饜足的母親。
她站在門框裏頭,貌美的就似一幅畫兒一般。
她抬起赤腳將那不知滿足的藥人一腳踹開,腳踝上的鈴鐺頓時在夜幕裏叮鈴作響。
緊接著,從她身後緩緩地走來下巴上有著黑痣的劍侍,劍侍似乎一直是在裏頭守護。他將手中的鬥篷一抖,將其仔細地披到她的身後。他就像是一尊木偶一般,沒有情緒的垂眸退到一旁。
“外頭冷,溯洄站在那兒做什麽?”她招了招手,“進來說。”
“母親為何讓湘珠姐姐去我房間?”商歸未動身,反問。
“你不是要娶鄭訴家的姑娘麽,在那之前,總要讓你明白那些道理不是麽。”
“誰說我要娶鄭將軍家的姑娘?”
“娶她與我們計劃有利,你為何不娶?”林婠婠看商歸不懂的神色,抬起手,朝著地上正在爬行的藥人招了招手,“看來溯洄還是不明白。”
隨著藥人的到來,她俯身伸出食指勾起一位藥人的下巴,“溯洄,這世間沒有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情情愛愛是最不值錢的玩意。”
說著她抬起手對著藥人的臉狠狠地一推,他被她推到了地上,還又爬了起來,一臉渴求地仰視林婠婠。
林婠婠繼續說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你拿回自己的東西,站在高處,俯瞰眾生。將你的才華和能力展現人前,告訴別人,你雖是娼妓之子,但你商溯洄絕不遜色任何一人。可拿回這一切,你除了沈一正之外,還需要牢不可摧的外戚。鄭訴之女是最好的選擇!”
商歸質問:“若是如此,又為何要讓湘珠來我床榻?”
“怎麽又繞了回來?”林婠婠漂亮的罥煙眉微微一蹙,“這世道的所有男子,不都是如此行事?誰家的公子少爺沒幾個通房丫頭,我還覺得你接觸太晚了。”
“誰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
“是啊,世人都如此,你何必去做那個特立獨行的人呢?”
“隨波逐流……”
商歸搖了搖頭,虛虛地退了一步。
“人人如此……”
他將手抵在一旁被大雪掩蓋的冰冷石柱上。
“都說倫理綱常,可怎麽會有人,會喜歡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姐姐呢?我與她是姐弟,我將她視作了親人!婢子是被販賣,來到了主人家裏,或許她到被送入與自己一起長大的主子床上的那一刻都不明白,什麽要這樣。”
商歸抬起淚眼,直視著林婠婠,“明明母親自己也遭受過這一切,為何也要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