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記得。”薑楠怎麽可能會忘記這位先生。
她第二次穿越,便落到了許憎的家中,拿到了一本記載著趙國當年糧食戰的冊子。
是她第二次穿越的開端,也是商歸拿回一切的籌碼。
“他原名高許增,是歡都前前任管事,也是丘瀾的叔叔。”商歸徐徐說道。
高許增便是許憎,薑楠在之前便有了這個猜想,但後半段“李丘瀾的叔叔”,唯實讓薑楠大吃一驚。
“這……那,那李丘瀾來歡都是為了他?”
“更是為了他母親枉死的案子。”商歸神色微微變得悲涼,“薑楠應當也是知道,丘瀾當年為何去到吳國為質吧。”
薑楠點了點頭,“為了避難。”
商歸加以解釋,“他們都說,楚國沈妖妃為了上位,不惜悶死自己的孩子,用以嫁禍丘瀾的母親。而丘瀾的父親是個昏庸的君主,並未調查,便將他母親處死。丘瀾的母族昌永高氏,為了保護丘瀾,將其送到吳國為質。”
“乍一聽很合理啊。”薑楠看到昏暗中,商歸微不可察地搖頭。
她雙手環胸,抬起手將一根食指輕輕地搭在唇邊,開始深思。猛然間,她發現整件事,如果換一個視角看來,將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她說道:“如果是李丘瀾的母族昌永高氏自己動手陷害自己氏族裏的孩子,與沈妃達成某種協定?但這樣也不合理啊,畢竟沒有正常的邏輯作為支點。你看,昌永高氏害死自家已經上位了的女人,朝中少了助力,李丘瀾因此也要為了避禍逃到吳國為質,怎麽想都是虧本的買賣。”
“如果說,殺死李丘瀾的母親,昌永高氏便能入歡都成為楚國管事人呢?”
商歸說下這句話的時候是冷冷淡淡毫無情緒的,但這句話的恐怖程度不亞於在夜裏看到鬼。
邊境的一陣陰風穿過車簾落到車廂,驚得薑楠忍不住地縮了縮脖子。
“可,這樣值得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薑楠,你可知,歡都一年的紅利有多少麽?”
他見薑楠露出不解的神色,商歸冷笑一聲,轉而看向被風吹拂的車窗外,即使他再生氣,還是細心地伸手,掠過薑楠,輕輕地拽住被吹起的車簾,他說道:
“方才我似乎說過,魏國臨淵城與奉鳴城合為一城,改名長安。因此如今的舊行宮在他們看來不夠宏偉,三年前便開始籌備新行宮的建造。你看啊,我父君登基才五年,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便有了重新規劃兩城且建造一座新行宮的錢財。你說,這樣的巨額錢財,靠薑氏商號幾年內能做到?”
商歸長長一頓,語氣是無盡地悲哀,“單純的依靠薑氏可做不到啊!”
薑楠還記得七年前剛來魏國,這個國家的一切都是蓄勢待發差一個契機的模樣,它窮得連築壩都要硬擠出錢來,更別說現在的規劃。
薑氏能賺錢。薑楠在七年前能猜到,但薑氏在幾年裏賺到可以讓一個國家大興土木的資金,它絕對做不到!
或者說,在現實社會中,任何一家正常合規的公司也都做不到!
“商歸的意思,莫不是魏國線上的管事人,與你父親有關?”
“多少是有些關係,甚至他還為那人隱瞞。”
薑楠不敢置信的反問:“就為了錢?”
“就是為了這些黃白之物!”
商歸戚戚笑道:
“歡都之禍在幾十年前便存在了,商州城地下的暗道,聽說便是歡都創始人挖的。祖父為了不讓魏國成別人謀取私利的地方,在當年便趕了那人離開。聽祖父說,後來那人買下了趙國歡都的地下。這些年來,祖父一直以法治國,律法嚴謹。除了想讓魏國越變越好之外,更是想用嚴厲的律法斷絕那些想要加入歡都心思的世家。”
“歡都就像是一場疫病,它無聲無息地遍布其餘五國之內,潛移默化地腐蝕著那些國家。之前因祖父在世,他重律,將魏國守得固若金湯,把這場疫病強硬地隔絕在魏國國界之外。然而卻在祖父薨逝之後,魏國內便再也無人能如此阻擋,它開始慢慢地蔓延至魏國上下。”
薑楠瞬間理清楚了,她逐一分析道:
“沈妃是歡都的楚國管事之一,昌永高氏在二十一年前為了錢財想入歡都,所以害死李丘瀾母親。李丘瀾的母親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交易的籌碼,或者說‘敲門磚’。後來他們怕事情被李丘瀾知道,才選擇送他去吳國,說是為他好讓他去避難,實則是想方便行事不想李丘瀾記恨。”
“魏國在幾年前先王薨逝之後,便也入了歡都,才有了足夠了錢財將兩城合並,再建一座新行宮。半年前的溫穗衣事情,又是魏國裏的人,借歡都打壓你。你父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其實一直知道幕後之人是誰,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溫穗衣戰敗損害自身國運,眼睜睜地看著你被人加害!”
“如今,你和李丘瀾出現在歡都,實則是各取所需。”
“那…崔九呢?莫數先生是崔九的人,所以,崔九他在這件事裏又扮演什麽角色?”
商歸注視著薑楠,雙眸漸漸悲涼,“為,因歡都而死的亡魂,討回一個公道!”
“施崔朋?”
商歸搖了搖頭,“不僅僅是施兄,更是為了十七年前因那場戰役而死的百姓和士兵!”
……
……
“九郎,孤的九郎去哪了?!”
趙國京都的宮闈內。
身披鬥篷的崔九,戴著青銅麵具,跪在深秋葉落的宮殿門前。
傍晚時分落了一場小雨,因此這些一塊塊拚湊在一起的石磚縫隙裏還沁著濃重的水汽。
他在十七年吳國火海之中活了下來,便因此落了一身的病灶。
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天氣,還跪在這樣濕冷的地方。崔九從膝蓋之處,便一直隱隱在作痛。
但麵對宮殿緊閉的木門裏,一直在咳嗽的君主,他沒辦法不聽君主的指示。
畢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隻要那人沒說,他便不能起來。
這是這個世間的禮製倫理,也是崔九認為的為人之本。
這時,從不遠處傳來匆匆的步伐聲。
素日裏端莊的趙後,此刻神色緊張,她來到崔九身前,若有所思地深深地瞧了他一眼。
緊接著,她往崔九身前逼近一步,向其質問道:
“你又做什麽了!”
“做了一件無愧於心的事。”崔九回答。
“七年前也是如此,若不是你執意為之,十一郎又怎會被迫送到魏國為質,現在魏、趙戰爭不斷,你,你可有擔憂過十一郎如今在魏的處境?還是說,九郎你不甘,想要爭搶這個位置?”
崔九聽罷,眼眶裏沁滿淚水,他把頭一歪,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夫人。
他帶著病灶一直跪在這兒的病痛,都不及眼前夫人這席話讓他痛苦的萬分之一。
他梗著喉間,思慮半晌,就像是認命似的,用他滿是灼傷的手,取下蓋在臉上的青銅麵具,接著拂下鬥篷的連帽。
他將自己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就這般,展現人前。
他唇畔勾著,就似鬼一樣。
他說:“王後說笑了,崔九都這副模樣了,還能與十一郎爭什麽呢?”
她第二次穿越,便落到了許憎的家中,拿到了一本記載著趙國當年糧食戰的冊子。
是她第二次穿越的開端,也是商歸拿回一切的籌碼。
“他原名高許增,是歡都前前任管事,也是丘瀾的叔叔。”商歸徐徐說道。
高許增便是許憎,薑楠在之前便有了這個猜想,但後半段“李丘瀾的叔叔”,唯實讓薑楠大吃一驚。
“這……那,那李丘瀾來歡都是為了他?”
“更是為了他母親枉死的案子。”商歸神色微微變得悲涼,“薑楠應當也是知道,丘瀾當年為何去到吳國為質吧。”
薑楠點了點頭,“為了避難。”
商歸加以解釋,“他們都說,楚國沈妖妃為了上位,不惜悶死自己的孩子,用以嫁禍丘瀾的母親。而丘瀾的父親是個昏庸的君主,並未調查,便將他母親處死。丘瀾的母族昌永高氏,為了保護丘瀾,將其送到吳國為質。”
“乍一聽很合理啊。”薑楠看到昏暗中,商歸微不可察地搖頭。
她雙手環胸,抬起手將一根食指輕輕地搭在唇邊,開始深思。猛然間,她發現整件事,如果換一個視角看來,將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她說道:“如果是李丘瀾的母族昌永高氏自己動手陷害自己氏族裏的孩子,與沈妃達成某種協定?但這樣也不合理啊,畢竟沒有正常的邏輯作為支點。你看,昌永高氏害死自家已經上位了的女人,朝中少了助力,李丘瀾因此也要為了避禍逃到吳國為質,怎麽想都是虧本的買賣。”
“如果說,殺死李丘瀾的母親,昌永高氏便能入歡都成為楚國管事人呢?”
商歸說下這句話的時候是冷冷淡淡毫無情緒的,但這句話的恐怖程度不亞於在夜裏看到鬼。
邊境的一陣陰風穿過車簾落到車廂,驚得薑楠忍不住地縮了縮脖子。
“可,這樣值得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薑楠,你可知,歡都一年的紅利有多少麽?”
他見薑楠露出不解的神色,商歸冷笑一聲,轉而看向被風吹拂的車窗外,即使他再生氣,還是細心地伸手,掠過薑楠,輕輕地拽住被吹起的車簾,他說道:
“方才我似乎說過,魏國臨淵城與奉鳴城合為一城,改名長安。因此如今的舊行宮在他們看來不夠宏偉,三年前便開始籌備新行宮的建造。你看啊,我父君登基才五年,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便有了重新規劃兩城且建造一座新行宮的錢財。你說,這樣的巨額錢財,靠薑氏商號幾年內能做到?”
商歸長長一頓,語氣是無盡地悲哀,“單純的依靠薑氏可做不到啊!”
薑楠還記得七年前剛來魏國,這個國家的一切都是蓄勢待發差一個契機的模樣,它窮得連築壩都要硬擠出錢來,更別說現在的規劃。
薑氏能賺錢。薑楠在七年前能猜到,但薑氏在幾年裏賺到可以讓一個國家大興土木的資金,它絕對做不到!
或者說,在現實社會中,任何一家正常合規的公司也都做不到!
“商歸的意思,莫不是魏國線上的管事人,與你父親有關?”
“多少是有些關係,甚至他還為那人隱瞞。”
薑楠不敢置信的反問:“就為了錢?”
“就是為了這些黃白之物!”
商歸戚戚笑道:
“歡都之禍在幾十年前便存在了,商州城地下的暗道,聽說便是歡都創始人挖的。祖父為了不讓魏國成別人謀取私利的地方,在當年便趕了那人離開。聽祖父說,後來那人買下了趙國歡都的地下。這些年來,祖父一直以法治國,律法嚴謹。除了想讓魏國越變越好之外,更是想用嚴厲的律法斷絕那些想要加入歡都心思的世家。”
“歡都就像是一場疫病,它無聲無息地遍布其餘五國之內,潛移默化地腐蝕著那些國家。之前因祖父在世,他重律,將魏國守得固若金湯,把這場疫病強硬地隔絕在魏國國界之外。然而卻在祖父薨逝之後,魏國內便再也無人能如此阻擋,它開始慢慢地蔓延至魏國上下。”
薑楠瞬間理清楚了,她逐一分析道:
“沈妃是歡都的楚國管事之一,昌永高氏在二十一年前為了錢財想入歡都,所以害死李丘瀾母親。李丘瀾的母親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交易的籌碼,或者說‘敲門磚’。後來他們怕事情被李丘瀾知道,才選擇送他去吳國,說是為他好讓他去避難,實則是想方便行事不想李丘瀾記恨。”
“魏國在幾年前先王薨逝之後,便也入了歡都,才有了足夠了錢財將兩城合並,再建一座新行宮。半年前的溫穗衣事情,又是魏國裏的人,借歡都打壓你。你父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其實一直知道幕後之人是誰,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溫穗衣戰敗損害自身國運,眼睜睜地看著你被人加害!”
“如今,你和李丘瀾出現在歡都,實則是各取所需。”
“那…崔九呢?莫數先生是崔九的人,所以,崔九他在這件事裏又扮演什麽角色?”
商歸注視著薑楠,雙眸漸漸悲涼,“為,因歡都而死的亡魂,討回一個公道!”
“施崔朋?”
商歸搖了搖頭,“不僅僅是施兄,更是為了十七年前因那場戰役而死的百姓和士兵!”
……
……
“九郎,孤的九郎去哪了?!”
趙國京都的宮闈內。
身披鬥篷的崔九,戴著青銅麵具,跪在深秋葉落的宮殿門前。
傍晚時分落了一場小雨,因此這些一塊塊拚湊在一起的石磚縫隙裏還沁著濃重的水汽。
他在十七年吳國火海之中活了下來,便因此落了一身的病灶。
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天氣,還跪在這樣濕冷的地方。崔九從膝蓋之處,便一直隱隱在作痛。
但麵對宮殿緊閉的木門裏,一直在咳嗽的君主,他沒辦法不聽君主的指示。
畢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隻要那人沒說,他便不能起來。
這是這個世間的禮製倫理,也是崔九認為的為人之本。
這時,從不遠處傳來匆匆的步伐聲。
素日裏端莊的趙後,此刻神色緊張,她來到崔九身前,若有所思地深深地瞧了他一眼。
緊接著,她往崔九身前逼近一步,向其質問道:
“你又做什麽了!”
“做了一件無愧於心的事。”崔九回答。
“七年前也是如此,若不是你執意為之,十一郎又怎會被迫送到魏國為質,現在魏、趙戰爭不斷,你,你可有擔憂過十一郎如今在魏的處境?還是說,九郎你不甘,想要爭搶這個位置?”
崔九聽罷,眼眶裏沁滿淚水,他把頭一歪,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夫人。
他帶著病灶一直跪在這兒的病痛,都不及眼前夫人這席話讓他痛苦的萬分之一。
他梗著喉間,思慮半晌,就像是認命似的,用他滿是灼傷的手,取下蓋在臉上的青銅麵具,接著拂下鬥篷的連帽。
他將自己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就這般,展現人前。
他唇畔勾著,就似鬼一樣。
他說:“王後說笑了,崔九都這副模樣了,還能與十一郎爭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