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一日,距離長安政變,已過去三天。
皚皚白雪,萬物銀裝素裹。
大雪不見停下,因此這條曾經繁華的商道上,往來的人少了許多。
這樣的天氣會給凡人帶來災難,卻也給一些敏銳的人看到了無盡的財富。
那些來自吳國的商人,他們幾人組成一支小隊,身著厚厚的棉服,背著竹筐從幕岐城入關。
河道因天氣結冰無法通船。
他們便因此花錢請了一位向導,在漫無邊際的雪地、山路裏,迎著風雪一步步走向魏國長安城。
他們在早幾個月前,因那時季節好,物品充足,低價收購了不少好東西。
而如今,他們不顧路遠迢迢,背著這些貨物去到被大雪封路的長安城裏。
隻要找對門路,給長安城的廷尉府交一筆保證金,便可在長安內擺攤,翻好幾倍賣出這一簍子的貨物。
接著等到來年開春了,他們便可攜著錢財和從廷尉府收購的魏國礦石,回到自己的國家再賣出這筐礦石。
這是一種來回一趟皆能賺錢的新型行商模式。
魏國缺少精致的工藝品,吳國缺少礦石。
他們便用一枚竹簍和兩腿,背著貨物,不辭辛苦往返兩國數月,互相倒賣,獲利豐厚的差價。
第一位發現可以這麽做生意的人,是荊海城,高氏村中一村民。
後來,同宗同族的高氏村裏,齊心打通了冬日去往魏國長安賺錢的門路。
而後世書中將他們荊海高氏與楚國沈氏、魏國薑氏等商號,並稱為大陸十大商幫。
因荊海的高氏商人不同於沈氏與薑氏那般,盤商鋪行商的模式。
而是背筐,遍地遊商。因此他們被世人統稱為——荊遊商人。
……
領路的小姑娘披著厚厚的鬥篷,她領著他們來到一處背風的山洞裏,躲避越下越大的風雪。
“咦,今日怎麽有人在這兒?”
小姑娘領著吳國來的荊遊商人走到山洞裏頭,見到那篝火前的一對姑娘,不由得愣了一下。
這種帶路的生意其實是違法的。
荊遊商人這些年,冬日從慕岐城入魏國,隻因隻有這個城市的邊境士兵,魚符查得比較鬆懈,也不會特意嚴查這些商人背後背著的東西可是符合魏國邊境的律法。
因此他們的竹簍裏或許什麽東西都有。
而小姑娘自小是在邊境長大,賺的就是帶路的錢。所以她也不會主動詢問這些依次坐在山洞裏的荊遊商人,他們放在腳邊的竹簍裏頭,都放了什麽貨物。這是小姑娘賺錢的規矩。
大雪封山,走這樣的山路,都是拿命在這兒賭。
因此每當這個季節,這條路上,小姑娘鮮少遇到別人。
所以她一看到這兒坐著兩位姑娘且沒向導時,便不由得有些好奇。
“小姑娘,你們是從什麽方向來的?”跟蹤紀明昌到這兒的褚離先行起身衝著他們行了個禮,問起。
她明白其中的門道,他們這些人做的生意大多是不能上到明麵。
他們入魏國時便是趁魏國邊境士兵懈怠。
他們的竹簍裏,除了常規貨物以外,可能還有一些觸碰魏國律法的東西。
比如:私鹽、禁書、礦石……
此刻禇離和以昉是為跟蹤紀明昌而來的。而這些荊遊商人竹簍裏背著的東西,禇離她們目前沒必要點破,免得招來什麽不必要的麻煩事。
褚離見眾人沉默的模樣,她也經商,自然是明白這些人此刻的謹慎。
她故作擦了擦眼尾的淚水,她哽咽地繼續說道:
“此前,我們是隨老爺一同去往慕岐城老家。哪曾想,我們遇到了一場大風雪,我和妹子與老爺的馬車走丟了。所以,便想問問諸位,若諸位是從慕岐城過來,可有看到一輛馬車,那輛馬車趕車的是一位孩子。”
守著各自竹簍,坐在另一邊取暖的荊遊商人麵麵相覷,雖少了一些戒備,但依舊還是有些謹慎。
“未曾看到。”
忽而,坐在最邊沿的一位姑娘撫下連帽的大氅,露出被凍得通紅的臉頰,而她的臉頰上有著幾道明顯的傷疤,她看向褚離她們,回答道。
褚離和以昉見到這位臉上帶疤痕的姑娘,猛地心下一驚:遲暮靄?
坐在遲暮靄身邊的另一位姑娘同樣是撫下大氅上的連帽,此人依舊是褚離和以昉認識的人。她們在歡都見過,與薑楠較為熟悉,她叫阿楓。
……
四位姑娘坐在山洞的兩邊,由兩方篝火天然的劃分出了兩個區域。
吳國來的遲暮靄、阿楓、領路的小姑娘和荊遊商人坐在距離洞口稍近的篝火前。
而在距離洞口遠一些的篝火前,坐著的是以昉和褚離。
她們倆此刻想不通遲暮靄和阿楓來魏國的原因,難不成在月初歡都一別後,她們如今入魏國是來找薑楠的?
若是如此,就沒必要走慕岐城,混入這些荊遊商人之間冒險走這條道啊。
而另一邊,阿楓有些緊張地看了一眼身邊的遲暮靄,其實她多想問問她,現在該怎麽辦?
遲暮靄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隨後從懷中取出一包肉幹,她瘸著腿將這包肉幹分給同行的夥伴。
這條荊遊商人走的線路,是他們一族人花了錢一點點打通的,一般極少有外人能在這個時機隨他們同行。
而遲暮靄同樣是用了不少銀子打點,廢了不少口舌,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到了這個同行的機會。
這一路上,她總是故意將姿態放低,拿出自己的食物,與這些荊遊商人共享。
當這邊篝火前的人都拿了,她便自然的瘸著腿往褚離她們那兒而去。
她蹲下身,雙手捧著肉幹往褚離和以昉麵前一遞,高聲道:“姑娘們也拿一些吧,這些是吳國的牛肉幹,很好吃的。”
一語罷了,她無聲地張口:你們怎麽在這兒?
“哦,吳國牛肉遠近聞名,那我真要試試了!”
確實遠近聞名。
牛是耕田的重要工具,各國有嚴律規定不可隨意宰殺。
但也不知是不是水土的原因,吳國的牛肉極其的鮮嫩,因此吳國不同於其他國家,有了專門的畜牛業。
褚離伸手,故意在遲暮靄手裏的牛肉幹中挑挑揀揀。
她同樣是無聲回答:我們奉命追捕一人,但卻跟丟了。
“姑娘,牛肉每一塊都一樣,都很好吃的。”
遲暮靄嘴巴張闔:我們在慕岐城方向一路走來沒有馬車蹤跡,你們追捕的人會不會發現了你們,所以沒去慕岐城,又或者改道了?
褚離挑了一塊,咬了一口,咀嚼了幾下,“嗯,果真如姑娘所言,好吃的很!”
她回答:那難辦了。
確實難辦了,現在大雪封路,她和以昉兩人沒辦法與自然抗爭,若找不到目標紀明昌,就隻能先回去複命。
遲暮靄從手上的牛肉幹裏抓了一把,放在以昉的手裏,然後給了她們一個台階說道:
“姑娘們,既然你們與你們老爺分開了,而這風雪也這般的大,要不就隨我們先去長安?等天氣好一些再去慢慢找?”
…
皚皚白雪,萬物銀裝素裹。
大雪不見停下,因此這條曾經繁華的商道上,往來的人少了許多。
這樣的天氣會給凡人帶來災難,卻也給一些敏銳的人看到了無盡的財富。
那些來自吳國的商人,他們幾人組成一支小隊,身著厚厚的棉服,背著竹筐從幕岐城入關。
河道因天氣結冰無法通船。
他們便因此花錢請了一位向導,在漫無邊際的雪地、山路裏,迎著風雪一步步走向魏國長安城。
他們在早幾個月前,因那時季節好,物品充足,低價收購了不少好東西。
而如今,他們不顧路遠迢迢,背著這些貨物去到被大雪封路的長安城裏。
隻要找對門路,給長安城的廷尉府交一筆保證金,便可在長安內擺攤,翻好幾倍賣出這一簍子的貨物。
接著等到來年開春了,他們便可攜著錢財和從廷尉府收購的魏國礦石,回到自己的國家再賣出這筐礦石。
這是一種來回一趟皆能賺錢的新型行商模式。
魏國缺少精致的工藝品,吳國缺少礦石。
他們便用一枚竹簍和兩腿,背著貨物,不辭辛苦往返兩國數月,互相倒賣,獲利豐厚的差價。
第一位發現可以這麽做生意的人,是荊海城,高氏村中一村民。
後來,同宗同族的高氏村裏,齊心打通了冬日去往魏國長安賺錢的門路。
而後世書中將他們荊海高氏與楚國沈氏、魏國薑氏等商號,並稱為大陸十大商幫。
因荊海的高氏商人不同於沈氏與薑氏那般,盤商鋪行商的模式。
而是背筐,遍地遊商。因此他們被世人統稱為——荊遊商人。
……
領路的小姑娘披著厚厚的鬥篷,她領著他們來到一處背風的山洞裏,躲避越下越大的風雪。
“咦,今日怎麽有人在這兒?”
小姑娘領著吳國來的荊遊商人走到山洞裏頭,見到那篝火前的一對姑娘,不由得愣了一下。
這種帶路的生意其實是違法的。
荊遊商人這些年,冬日從慕岐城入魏國,隻因隻有這個城市的邊境士兵,魚符查得比較鬆懈,也不會特意嚴查這些商人背後背著的東西可是符合魏國邊境的律法。
因此他們的竹簍裏或許什麽東西都有。
而小姑娘自小是在邊境長大,賺的就是帶路的錢。所以她也不會主動詢問這些依次坐在山洞裏的荊遊商人,他們放在腳邊的竹簍裏頭,都放了什麽貨物。這是小姑娘賺錢的規矩。
大雪封山,走這樣的山路,都是拿命在這兒賭。
因此每當這個季節,這條路上,小姑娘鮮少遇到別人。
所以她一看到這兒坐著兩位姑娘且沒向導時,便不由得有些好奇。
“小姑娘,你們是從什麽方向來的?”跟蹤紀明昌到這兒的褚離先行起身衝著他們行了個禮,問起。
她明白其中的門道,他們這些人做的生意大多是不能上到明麵。
他們入魏國時便是趁魏國邊境士兵懈怠。
他們的竹簍裏,除了常規貨物以外,可能還有一些觸碰魏國律法的東西。
比如:私鹽、禁書、礦石……
此刻禇離和以昉是為跟蹤紀明昌而來的。而這些荊遊商人竹簍裏背著的東西,禇離她們目前沒必要點破,免得招來什麽不必要的麻煩事。
褚離見眾人沉默的模樣,她也經商,自然是明白這些人此刻的謹慎。
她故作擦了擦眼尾的淚水,她哽咽地繼續說道:
“此前,我們是隨老爺一同去往慕岐城老家。哪曾想,我們遇到了一場大風雪,我和妹子與老爺的馬車走丟了。所以,便想問問諸位,若諸位是從慕岐城過來,可有看到一輛馬車,那輛馬車趕車的是一位孩子。”
守著各自竹簍,坐在另一邊取暖的荊遊商人麵麵相覷,雖少了一些戒備,但依舊還是有些謹慎。
“未曾看到。”
忽而,坐在最邊沿的一位姑娘撫下連帽的大氅,露出被凍得通紅的臉頰,而她的臉頰上有著幾道明顯的傷疤,她看向褚離她們,回答道。
褚離和以昉見到這位臉上帶疤痕的姑娘,猛地心下一驚:遲暮靄?
坐在遲暮靄身邊的另一位姑娘同樣是撫下大氅上的連帽,此人依舊是褚離和以昉認識的人。她們在歡都見過,與薑楠較為熟悉,她叫阿楓。
……
四位姑娘坐在山洞的兩邊,由兩方篝火天然的劃分出了兩個區域。
吳國來的遲暮靄、阿楓、領路的小姑娘和荊遊商人坐在距離洞口稍近的篝火前。
而在距離洞口遠一些的篝火前,坐著的是以昉和褚離。
她們倆此刻想不通遲暮靄和阿楓來魏國的原因,難不成在月初歡都一別後,她們如今入魏國是來找薑楠的?
若是如此,就沒必要走慕岐城,混入這些荊遊商人之間冒險走這條道啊。
而另一邊,阿楓有些緊張地看了一眼身邊的遲暮靄,其實她多想問問她,現在該怎麽辦?
遲暮靄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隨後從懷中取出一包肉幹,她瘸著腿將這包肉幹分給同行的夥伴。
這條荊遊商人走的線路,是他們一族人花了錢一點點打通的,一般極少有外人能在這個時機隨他們同行。
而遲暮靄同樣是用了不少銀子打點,廢了不少口舌,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到了這個同行的機會。
這一路上,她總是故意將姿態放低,拿出自己的食物,與這些荊遊商人共享。
當這邊篝火前的人都拿了,她便自然的瘸著腿往褚離她們那兒而去。
她蹲下身,雙手捧著肉幹往褚離和以昉麵前一遞,高聲道:“姑娘們也拿一些吧,這些是吳國的牛肉幹,很好吃的。”
一語罷了,她無聲地張口:你們怎麽在這兒?
“哦,吳國牛肉遠近聞名,那我真要試試了!”
確實遠近聞名。
牛是耕田的重要工具,各國有嚴律規定不可隨意宰殺。
但也不知是不是水土的原因,吳國的牛肉極其的鮮嫩,因此吳國不同於其他國家,有了專門的畜牛業。
褚離伸手,故意在遲暮靄手裏的牛肉幹中挑挑揀揀。
她同樣是無聲回答:我們奉命追捕一人,但卻跟丟了。
“姑娘,牛肉每一塊都一樣,都很好吃的。”
遲暮靄嘴巴張闔:我們在慕岐城方向一路走來沒有馬車蹤跡,你們追捕的人會不會發現了你們,所以沒去慕岐城,又或者改道了?
褚離挑了一塊,咬了一口,咀嚼了幾下,“嗯,果真如姑娘所言,好吃的很!”
她回答:那難辦了。
確實難辦了,現在大雪封路,她和以昉兩人沒辦法與自然抗爭,若找不到目標紀明昌,就隻能先回去複命。
遲暮靄從手上的牛肉幹裏抓了一把,放在以昉的手裏,然後給了她們一個台階說道:
“姑娘們,既然你們與你們老爺分開了,而這風雪也這般的大,要不就隨我們先去長安?等天氣好一些再去慢慢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