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
忽起大風,幾人匆忙躲進一處山洞。
琳琅和瓔珞兩人極其識相地停在洞口。
瓔珞拾柴,琳琅在洞口的風雪中架起了篝火。
而粉衣姑娘下車,一手提著燈籠,另一隻手牽馬,緩緩往洞內深處走去。
這個山洞既深又高,裏頭曲折,隻要水糧備得足,很適合冬日的時候在裏頭躲避風雪。
“阿姊,他們有必要走這麽深麽?”瓔珞見馬車在山洞之中漸漸消失,不由得好奇地蹲在琳琅的身前,小聲地詢問。
“都說了,不要好奇。”
琳琅雙手環胸,往山洞邊沿一靠,注視著外頭風雪飄揚白茫茫的世間。
緩緩地,她雙眸慢慢闔上。
在入夢之前,她想起了五年前的長安城。
爆炸聲不斷,四周是數之不盡的哭喊聲,鍾治要在城門口抓住她的手臂,問她:“如此危險之物,你可有想過,若自己沒有安排好,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多大的危險麽?”
她當時見城門要開,而阿妹瓔珞緩緩地取出腰間的匕首。
鍾治要看著凶狠,卻一點武功也不會。
他打不過自小在市井長大的瓔珞,所以她情急之下,反手握住鍾治要的手臂,將他往自己這兒一帶,她踮起腳尖,輕輕地吻了他的左臉一下。
如似蜻蜓點水,卻恰好長安城內傳來了第五聲爆炸。
她發絲輕揚,趁著鍾治要愣神,一點點的鬆開手,往後退去。
混亂中,她拉住琳琅的手,帶著她鑽入人群。
……
“阿姊,阿姊……”
琳琅迷迷瞪瞪地睜開雙眸,瞧見自己的小妹琳琅正雙手搭在她的手上,“阿姊。”
“怎麽了?”琳琅揉了揉眼睛,垂眸看著琳琅問起。
“裏頭方才傳出了姑娘的哭聲。”瓔珞輕聲地說。
“那位粉衣姑娘?”
瓔珞搖了搖頭,“不像是她的聲音。”
琳琅想了想,隨後抬手一點點撫著著瓔珞鬢邊的發絲,將其勾到她的耳後,“瓔珞,不要多管閑事,知道麽?”
“我知道,可是……”
“可是,你好奇?”
瓔珞點點頭,“阿姊你說,車裏麵究竟裝了什麽?明明方才走的有一段路,下車牽馬更方便,為何偏偏就下了一位公子與我們一起推車?”
琳琅側目看了一眼山洞深處,幽暗的火光偶爾晃動,剪下一些剪影,她淺淺淡淡地說:
“誰知道呢,但與我們無關不是麽。”
……
又過了一會兒,風雪停了。
粉衣姑娘笑臉盈盈的朝著洞口的琳琅和瓔珞而來。
大大咧咧的瓔珞瞧見這位姑娘衣擺上的新鮮血跡,若不是琳琅牽著她的手往自己身後一帶,她怕不是會忘記收回視線了。
“兩位姑娘,我家公子問,雪停了可以啟程了麽?”
“可是剛下完雪……”瓔珞張口想說,剛下完雪,又是夜半,行路會很危險。
琳琅則是拍了拍瓔珞的手背,隨後親昵的與粉衣姑娘詢問:
“姑娘,公子是著急去往慕岐城是麽?”
“那是自然,有貨要送往那邊。”粉衣姑娘微笑著回答。
“趕夜路,與我們姐妹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就怕你們會有危險。”
“沒關係,行路慢一些,能走一點是一點。”
“行,那我們收拾一下,一柱香之後啟程如何?”
粉衣姑娘微微頷首,“那便辛苦姑娘們了。”
等到粉衣姑娘離去,瓔珞握住琳琅的手,小聲地說道:“阿姊,你方才看到了沒,她身上有……”
琳琅忙抬手擋住瓔珞的嘴,搖了搖頭。
她看到了,那位姑娘衣擺上沾著血。
她當年在廷尉府審訊過犯人,這種血跡濺射的痕跡,很像是一人倒在地上,而這位姑娘以一位上位者的姿態蹲下身,類似於審訊、折磨而噴濺上的。
……
另一邊的長安城。
廷尉府搜查沈氏商號,在商號二樓的一間廂房內搜出不少的血衣。
劉讓帶來一個壞消息,昨晚附近沒人看到螢火蟲。
如今,隻能是派人以長安城為中心,四散開去搜查。可冰天雪地的,搜查的人難度很大,消息傳遞也極其困難。
而朝堂上的同僚也以為是什麽刺客刺殺高萱,卻被高萱機緣巧合避開了,紛紛對她進行慰問。
連君王也將她召到禦書房詢問此事,話語中明裏暗裏似乎都在說:既然你沒事,那就是好事。
身著一席玄衣的商暉來到跪在地上的高萱麵前,抬手將其扶過,“以後高相就住在孤給你安排的地方好了,免得又遇到此類事情,你若受傷了,那可是魏國上下的損失啊。”
高萱往後退了一步,堪堪的行禮,“不敢。”
“不過此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高萱回複:“回稟陛下,廷尉府還在探查之中。”
商暉將寬袖一揮,“凶徒可真是目中無人,竟傷到我魏國丞相的府上,高大人放心,孤一定會給你出頭的!”
說著他來到書桌前,取來一張密信,遞到高萱的眼下。
高萱雙手接過。
上頭寫了一些罵人的話,其中尤其是點名楚國沈氏商號用人不明,豢養殺手,殺害了魏國丞相一家。
此乃聲討,借勢讓士兵壓境楚國邊城,也讓楚國擺出態度。
這些年來,魏國擅戰是出了名的。
對世間第一霸主楚國那可是虎視眈眈,正缺一個出兵的由頭,此刻正好送上門來,為何不用。
即使不打起來,壓兵造勢掙一口氣也行。
“陛下的這個主意很不錯,不過內容需要稍加修改一點。”高萱說著。
商暉聽罷,他往旁邊一站,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高萱去書桌那兒自行修正。
這幾年,他們談論的時候一直如此。
商暉雖身為魏國君王,但禮賢下士,絕不會在高萱或者商歸身上擺出君主的姿態,傲慢無禮。
而高萱和商歸又極其尊重商暉,不會因為他的賢而故意不敬。
他們有事會一起商討,聽對方有什麽不對也會直接說。
如同通辯一般,他們從數次商討中,找到事情最優的解決方式,繼而齊心協力、付諸行動。
……
忽起大風,幾人匆忙躲進一處山洞。
琳琅和瓔珞兩人極其識相地停在洞口。
瓔珞拾柴,琳琅在洞口的風雪中架起了篝火。
而粉衣姑娘下車,一手提著燈籠,另一隻手牽馬,緩緩往洞內深處走去。
這個山洞既深又高,裏頭曲折,隻要水糧備得足,很適合冬日的時候在裏頭躲避風雪。
“阿姊,他們有必要走這麽深麽?”瓔珞見馬車在山洞之中漸漸消失,不由得好奇地蹲在琳琅的身前,小聲地詢問。
“都說了,不要好奇。”
琳琅雙手環胸,往山洞邊沿一靠,注視著外頭風雪飄揚白茫茫的世間。
緩緩地,她雙眸慢慢闔上。
在入夢之前,她想起了五年前的長安城。
爆炸聲不斷,四周是數之不盡的哭喊聲,鍾治要在城門口抓住她的手臂,問她:“如此危險之物,你可有想過,若自己沒有安排好,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多大的危險麽?”
她當時見城門要開,而阿妹瓔珞緩緩地取出腰間的匕首。
鍾治要看著凶狠,卻一點武功也不會。
他打不過自小在市井長大的瓔珞,所以她情急之下,反手握住鍾治要的手臂,將他往自己這兒一帶,她踮起腳尖,輕輕地吻了他的左臉一下。
如似蜻蜓點水,卻恰好長安城內傳來了第五聲爆炸。
她發絲輕揚,趁著鍾治要愣神,一點點的鬆開手,往後退去。
混亂中,她拉住琳琅的手,帶著她鑽入人群。
……
“阿姊,阿姊……”
琳琅迷迷瞪瞪地睜開雙眸,瞧見自己的小妹琳琅正雙手搭在她的手上,“阿姊。”
“怎麽了?”琳琅揉了揉眼睛,垂眸看著琳琅問起。
“裏頭方才傳出了姑娘的哭聲。”瓔珞輕聲地說。
“那位粉衣姑娘?”
瓔珞搖了搖頭,“不像是她的聲音。”
琳琅想了想,隨後抬手一點點撫著著瓔珞鬢邊的發絲,將其勾到她的耳後,“瓔珞,不要多管閑事,知道麽?”
“我知道,可是……”
“可是,你好奇?”
瓔珞點點頭,“阿姊你說,車裏麵究竟裝了什麽?明明方才走的有一段路,下車牽馬更方便,為何偏偏就下了一位公子與我們一起推車?”
琳琅側目看了一眼山洞深處,幽暗的火光偶爾晃動,剪下一些剪影,她淺淺淡淡地說:
“誰知道呢,但與我們無關不是麽。”
……
又過了一會兒,風雪停了。
粉衣姑娘笑臉盈盈的朝著洞口的琳琅和瓔珞而來。
大大咧咧的瓔珞瞧見這位姑娘衣擺上的新鮮血跡,若不是琳琅牽著她的手往自己身後一帶,她怕不是會忘記收回視線了。
“兩位姑娘,我家公子問,雪停了可以啟程了麽?”
“可是剛下完雪……”瓔珞張口想說,剛下完雪,又是夜半,行路會很危險。
琳琅則是拍了拍瓔珞的手背,隨後親昵的與粉衣姑娘詢問:
“姑娘,公子是著急去往慕岐城是麽?”
“那是自然,有貨要送往那邊。”粉衣姑娘微笑著回答。
“趕夜路,與我們姐妹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就怕你們會有危險。”
“沒關係,行路慢一些,能走一點是一點。”
“行,那我們收拾一下,一柱香之後啟程如何?”
粉衣姑娘微微頷首,“那便辛苦姑娘們了。”
等到粉衣姑娘離去,瓔珞握住琳琅的手,小聲地說道:“阿姊,你方才看到了沒,她身上有……”
琳琅忙抬手擋住瓔珞的嘴,搖了搖頭。
她看到了,那位姑娘衣擺上沾著血。
她當年在廷尉府審訊過犯人,這種血跡濺射的痕跡,很像是一人倒在地上,而這位姑娘以一位上位者的姿態蹲下身,類似於審訊、折磨而噴濺上的。
……
另一邊的長安城。
廷尉府搜查沈氏商號,在商號二樓的一間廂房內搜出不少的血衣。
劉讓帶來一個壞消息,昨晚附近沒人看到螢火蟲。
如今,隻能是派人以長安城為中心,四散開去搜查。可冰天雪地的,搜查的人難度很大,消息傳遞也極其困難。
而朝堂上的同僚也以為是什麽刺客刺殺高萱,卻被高萱機緣巧合避開了,紛紛對她進行慰問。
連君王也將她召到禦書房詢問此事,話語中明裏暗裏似乎都在說:既然你沒事,那就是好事。
身著一席玄衣的商暉來到跪在地上的高萱麵前,抬手將其扶過,“以後高相就住在孤給你安排的地方好了,免得又遇到此類事情,你若受傷了,那可是魏國上下的損失啊。”
高萱往後退了一步,堪堪的行禮,“不敢。”
“不過此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高萱回複:“回稟陛下,廷尉府還在探查之中。”
商暉將寬袖一揮,“凶徒可真是目中無人,竟傷到我魏國丞相的府上,高大人放心,孤一定會給你出頭的!”
說著他來到書桌前,取來一張密信,遞到高萱的眼下。
高萱雙手接過。
上頭寫了一些罵人的話,其中尤其是點名楚國沈氏商號用人不明,豢養殺手,殺害了魏國丞相一家。
此乃聲討,借勢讓士兵壓境楚國邊城,也讓楚國擺出態度。
這些年來,魏國擅戰是出了名的。
對世間第一霸主楚國那可是虎視眈眈,正缺一個出兵的由頭,此刻正好送上門來,為何不用。
即使不打起來,壓兵造勢掙一口氣也行。
“陛下的這個主意很不錯,不過內容需要稍加修改一點。”高萱說著。
商暉聽罷,他往旁邊一站,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高萱去書桌那兒自行修正。
這幾年,他們談論的時候一直如此。
商暉雖身為魏國君王,但禮賢下士,絕不會在高萱或者商歸身上擺出君主的姿態,傲慢無禮。
而高萱和商歸又極其尊重商暉,不會因為他的賢而故意不敬。
他們有事會一起商討,聽對方有什麽不對也會直接說。
如同通辯一般,他們從數次商討中,找到事情最優的解決方式,繼而齊心協力、付諸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