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指導員也沒了剛開始的嚴肅,笑著說道:“唉,我說小唐啊,以後可別這樣了,小小年紀下手沒輕沒重的,萬一小偷再有個好歹,你這有理都變成沒理了。”
唐偉東趕緊做出一副乖寶寶的模樣,低著頭說道:“對不起,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於指導員點點頭說道:“知錯能改還是個好孩子。行了,那就這樣吧。讓這位同誌幫你做個筆錄,你就可以回去了。”
“嗯嗯”,唐偉東自然連連點頭稱是。
忙完這些,都傍晚了,看到唐偉東沒事了,陳秀娥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放了下來。想起唐偉東的衝動,就一肚子氣,抬起巴掌對著唐偉東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打。
臨走的時候,唐偉東發現被自己砍傷的小偷,竟然在派出所院子裏的電線杆子上拷著呢。看了看四下無人注意,唐偉東走到他的麵前,貼著他的耳朵小聲說道:“還記得我說過什麽嗎?看到沒,砍了你我一點兒事兒都沒有,你是不是不服啊?是不是覺得委屈啊?麻辣隔壁的,這次算你運氣好,下次再讓我碰到,看我不弄死你!”
這年頭抓住小偷示眾是必須的。現在天寒地凍的,這小子被拷在電線杆子上,一時半會兒的甭想被放下來,拷一晚上凍死他是不可能的,不過,受點罪,他是逃脫不了的。
這麽做的目的,一個是為了讓小偷吃點苦頭、受點教訓、長點記性。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看清楚點兒,記住他這張臉,以後再碰到了,好提高警惕。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之後,唐偉東就被限製了自由,過年前除了被扔在老家幫著忙年之外,哪裏都沒讓他去。
農村可不比城裏,白天還好說,晚上可就難熬了,尤其還時不時的停個電,想看看書,還要點燈熬油的。農村用的煤油燈簡陋的很,多數人家會用一個很小的瓶子,在瓶蓋上開一個孔,塞一根棉線,這就是一個燈了。點著火,豆粒大的火苗,光線很微弱,照亮的範圍有限,用它看書的話太累眼睛了。唐偉東這哪受的了啊?
青山縣這邊有個講究,出了嫁的閨女臘月裏是不能登娘家門的,要一直等到正月初二才能回娘家拜年。同時,偏偏又有個看上去是自相矛盾的風俗傳統,那就是出了嫁的閨女年前要給娘家“送年”(送年貨,送過年用的東西,可能是古時候的人窮,怕娘家過不好年,變相的給娘家送點兒東西,幫襯一下。),以往這件事一般都是女婿和外甥做的,現在正好唐偉東閑的蛋疼,於是這事就由唐偉東代勞了。
唐偉東趁著給姥爺家送年貨都空當,跑回家把家裏的電視拉到了爺爺奶奶家裏,雖然農村老家經常斷電,但有這玩意兒也總比沒有要強,有電的時候還能拿它打發一下時間,反正這段時間父母都上班,唐偉東也不在家,放在家裏也是浪費。
臘月裏的日子不頂過,轉眼就到了除夕。
大年三十當天一大早,唐偉東先是跟著父親唐建國和叔叔唐建軍,一起到了自家的陵地,給老唐家的列祖列宗們發了點錢送了點衣食。以前過年的時候,家族裏都是要請家堂的,把老祖宗們請回家去過年,過完了年再送回來。隻不過這事前些年被禁止了,說是屬於封建遺毒。唐偉東記得重新開始請家堂,那就要到九十年代中後期了。
上完墳,祭祀了列祖列宗,唐偉東父子回到家就開始忙活著貼春聯。對聯是爺爺親筆寫的,看上去爺爺的毛筆字寫的還不錯。像唐偉東爺爺這個年齡的農村人,讀過書的本來就不多,能寫一筆好字的就更少了。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是唐偉東爺爺最忙碌的時候,都是鄰裏鄰居們登門請他幫忙寫對聯的。
抓一把白麵,加一點水,放到爐子上一煮,純天然無毒害的漿糊就做好了。用炊帚沾一點兒往門框上一掃,唐建國踩著凳子拿著對聯比量著,唐偉東站在不遠處幫忙掌著眼,斜了歪了要提醒一下。確定好角度之後,把對聯往門框的漿糊上一粘,再用黍子苗捆的‘掃子’一掃,這活兒就完成了。
家裏每個門都是要貼的,除了廁所的門貼的是藍色的對聯之外,小小的四合院裏,大門,正房的門,東西廂房的門,南廂廚房的門,如果家裏近幾年沒有人去世,都是要貼紅色的對聯。如果有人過世,第一年不貼,第二年貼白色的,第三年貼藍色的,到第四年之後才又可以貼紅色的,這叫服孝三年。當然,後來的人覺得其他顏色的不好看,幹脆這三年中就都不貼了,直接從第四年開始貼。
貼對聯的同時,還有貼摞門錢,顏色和規矩都跟對聯一樣,隻是剪出的圖案各有不同,風一吹,飄蕩起來煞是好看。
貼上對聯和摞門錢,再把去山上砍回來的鬆柏細枝,捆成一小把一小把,掛到每個門的旁邊,左右各一把,年三十的晚上還要在每一把鬆枝上麵插上一支點燃的香。至於為什麽,唐偉東也不知道,反正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傳統,照做就是了。
母親在做菜炸肉,爺爺奶奶在包水餃,一個擀皮,一個包。唐偉東幫著父親將一個大八仙桌抬到了院子的正中,這個是要做供桌用的。上麵擺了八個酒杯和同樣數量的茶碗,以及同樣數量的筷子。還要擺上祭祀用的八碟八碗,有魚有肉有豆腐,水果糖塊幹果不能少。
一個裝滿五穀糧食的香爐裏,燃上三炷香,香爐的前麵是一個人頭大的大餑餑,大餑餑的上麵插著的是用黃紙疊成的一個牌位,牌位上寫的是‘天地眾神之位’。
這一套東西,廚房裏灶台後麵的灶王爺畫像前,同樣也要有一份,隻不過供奉三碟三碗三杯茶酒就可以了。
天地間那麽多的神明一共才享受八碟八碗,灶王爺他老人家一個人就享受三碟三碗,就這,他們還不能攀比,畢竟灶王爺才是一家的主神。俗話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說的就是灶王爺對一家的重要性,都希望灶王爺回天庭匯報工作的時候,能多替自家美言幾句。
從這方麵就可以看出,國人拜神是多麽的功利,對自己有用的神就多供奉點兒,暫時用不太上的就應付應付了事。
供桌的前麵還放了一個蒲團,蒲團的前麵是一堆用黃紙疊成的‘大元寶’(黃紙疊成金元寶形狀),一個個的元寶堆成了蓮花座的形狀,這是晚上祭拜天地的時候要燒的。
唐偉東趕緊做出一副乖寶寶的模樣,低著頭說道:“對不起,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於指導員點點頭說道:“知錯能改還是個好孩子。行了,那就這樣吧。讓這位同誌幫你做個筆錄,你就可以回去了。”
“嗯嗯”,唐偉東自然連連點頭稱是。
忙完這些,都傍晚了,看到唐偉東沒事了,陳秀娥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放了下來。想起唐偉東的衝動,就一肚子氣,抬起巴掌對著唐偉東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打。
臨走的時候,唐偉東發現被自己砍傷的小偷,竟然在派出所院子裏的電線杆子上拷著呢。看了看四下無人注意,唐偉東走到他的麵前,貼著他的耳朵小聲說道:“還記得我說過什麽嗎?看到沒,砍了你我一點兒事兒都沒有,你是不是不服啊?是不是覺得委屈啊?麻辣隔壁的,這次算你運氣好,下次再讓我碰到,看我不弄死你!”
這年頭抓住小偷示眾是必須的。現在天寒地凍的,這小子被拷在電線杆子上,一時半會兒的甭想被放下來,拷一晚上凍死他是不可能的,不過,受點罪,他是逃脫不了的。
這麽做的目的,一個是為了讓小偷吃點苦頭、受點教訓、長點記性。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看清楚點兒,記住他這張臉,以後再碰到了,好提高警惕。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之後,唐偉東就被限製了自由,過年前除了被扔在老家幫著忙年之外,哪裏都沒讓他去。
農村可不比城裏,白天還好說,晚上可就難熬了,尤其還時不時的停個電,想看看書,還要點燈熬油的。農村用的煤油燈簡陋的很,多數人家會用一個很小的瓶子,在瓶蓋上開一個孔,塞一根棉線,這就是一個燈了。點著火,豆粒大的火苗,光線很微弱,照亮的範圍有限,用它看書的話太累眼睛了。唐偉東這哪受的了啊?
青山縣這邊有個講究,出了嫁的閨女臘月裏是不能登娘家門的,要一直等到正月初二才能回娘家拜年。同時,偏偏又有個看上去是自相矛盾的風俗傳統,那就是出了嫁的閨女年前要給娘家“送年”(送年貨,送過年用的東西,可能是古時候的人窮,怕娘家過不好年,變相的給娘家送點兒東西,幫襯一下。),以往這件事一般都是女婿和外甥做的,現在正好唐偉東閑的蛋疼,於是這事就由唐偉東代勞了。
唐偉東趁著給姥爺家送年貨都空當,跑回家把家裏的電視拉到了爺爺奶奶家裏,雖然農村老家經常斷電,但有這玩意兒也總比沒有要強,有電的時候還能拿它打發一下時間,反正這段時間父母都上班,唐偉東也不在家,放在家裏也是浪費。
臘月裏的日子不頂過,轉眼就到了除夕。
大年三十當天一大早,唐偉東先是跟著父親唐建國和叔叔唐建軍,一起到了自家的陵地,給老唐家的列祖列宗們發了點錢送了點衣食。以前過年的時候,家族裏都是要請家堂的,把老祖宗們請回家去過年,過完了年再送回來。隻不過這事前些年被禁止了,說是屬於封建遺毒。唐偉東記得重新開始請家堂,那就要到九十年代中後期了。
上完墳,祭祀了列祖列宗,唐偉東父子回到家就開始忙活著貼春聯。對聯是爺爺親筆寫的,看上去爺爺的毛筆字寫的還不錯。像唐偉東爺爺這個年齡的農村人,讀過書的本來就不多,能寫一筆好字的就更少了。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是唐偉東爺爺最忙碌的時候,都是鄰裏鄰居們登門請他幫忙寫對聯的。
抓一把白麵,加一點水,放到爐子上一煮,純天然無毒害的漿糊就做好了。用炊帚沾一點兒往門框上一掃,唐建國踩著凳子拿著對聯比量著,唐偉東站在不遠處幫忙掌著眼,斜了歪了要提醒一下。確定好角度之後,把對聯往門框的漿糊上一粘,再用黍子苗捆的‘掃子’一掃,這活兒就完成了。
家裏每個門都是要貼的,除了廁所的門貼的是藍色的對聯之外,小小的四合院裏,大門,正房的門,東西廂房的門,南廂廚房的門,如果家裏近幾年沒有人去世,都是要貼紅色的對聯。如果有人過世,第一年不貼,第二年貼白色的,第三年貼藍色的,到第四年之後才又可以貼紅色的,這叫服孝三年。當然,後來的人覺得其他顏色的不好看,幹脆這三年中就都不貼了,直接從第四年開始貼。
貼對聯的同時,還有貼摞門錢,顏色和規矩都跟對聯一樣,隻是剪出的圖案各有不同,風一吹,飄蕩起來煞是好看。
貼上對聯和摞門錢,再把去山上砍回來的鬆柏細枝,捆成一小把一小把,掛到每個門的旁邊,左右各一把,年三十的晚上還要在每一把鬆枝上麵插上一支點燃的香。至於為什麽,唐偉東也不知道,反正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傳統,照做就是了。
母親在做菜炸肉,爺爺奶奶在包水餃,一個擀皮,一個包。唐偉東幫著父親將一個大八仙桌抬到了院子的正中,這個是要做供桌用的。上麵擺了八個酒杯和同樣數量的茶碗,以及同樣數量的筷子。還要擺上祭祀用的八碟八碗,有魚有肉有豆腐,水果糖塊幹果不能少。
一個裝滿五穀糧食的香爐裏,燃上三炷香,香爐的前麵是一個人頭大的大餑餑,大餑餑的上麵插著的是用黃紙疊成的一個牌位,牌位上寫的是‘天地眾神之位’。
這一套東西,廚房裏灶台後麵的灶王爺畫像前,同樣也要有一份,隻不過供奉三碟三碗三杯茶酒就可以了。
天地間那麽多的神明一共才享受八碟八碗,灶王爺他老人家一個人就享受三碟三碗,就這,他們還不能攀比,畢竟灶王爺才是一家的主神。俗話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說的就是灶王爺對一家的重要性,都希望灶王爺回天庭匯報工作的時候,能多替自家美言幾句。
從這方麵就可以看出,國人拜神是多麽的功利,對自己有用的神就多供奉點兒,暫時用不太上的就應付應付了事。
供桌的前麵還放了一個蒲團,蒲團的前麵是一堆用黃紙疊成的‘大元寶’(黃紙疊成金元寶形狀),一個個的元寶堆成了蓮花座的形狀,這是晚上祭拜天地的時候要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