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一握手,木屑便紛紛揚揚的像雪花一樣落在了地上。


    趙家媳婦兒毫無所覺,在小娃娃止住哭聲之後鬆了口氣,愛憐的撫了撫七喜剛剛哭的漲紅的小臉兒。然後放好娃娃,急急忙忙的去準備晚飯。


    趙家媳婦兒嫁來趙家半年多,但比起大嫂嫁來的五年多,二嫂嫁來的三年多,屬實還是個新婦。


    趙家人口簡單,除去上麵的爹娘,下麵也就隻有三個兒子。趙父趙母為人不錯,不是那種“刻薄人”,對兒媳也沒啥重男輕女的想法,都當半個女兒公平對待。


    三個兒子各有各的性格,但又很團結,誰有個困難,喊一聲,另兩個兄弟就立馬趕過去幫忙了。


    至於三個兒媳,妯娌之間也還算和諧,但畢竟是農村家庭,家裏窮,除去田裏幹活的,還有幾個半大小子,一家十幾口人等著吃飯,日子怎麽說也得精打細算著點。


    趙家媳婦兒原來是村裏教書先生的女兒,教書先生姓墨,叫墨生,原是汝州人士,家裏突遭變故,一家人淪落至此。


    但無奈這小河村是個芝麻大點兒的偏僻地方,四周是山不說,地勢還低,稍微下場小雨,這地方就淹了。


    村民們無奈,隻得早做打算把房子建到山上去,可這也不是個容易的事兒。


    這幾座山極陡,山石堅硬,極難開鑿。更令村民們惶恐的是:老一輩人都說,這些山裏住著一位山神,他以彩雲為衣,以露水為食,有移山挪海之能,住在霞光大勝的地方。小河村的村民們世代在農曆七月十四這天供奉著他,以求得來年的風調雨順。


    村長王偉是一個矮瘦的中年人,但因為早年為了賺錢去外省挖礦,日日出入低矮的礦洞,早早的就駝了背。


    那個年代什麽都很稀缺,沒有什麽好的防護措施,隻能簡單的包裹一下,就日日出入那暗無天日的礦洞,身體啊,早就落下了各種各樣的毛病。


    而村長的兒子王毅正是村裏少有的知識人兒,在縣裏的學校讀過幾年書,後來又因為學問好,被縣裏的老師推薦到城裏有名的青蘿書院讀書,但因為家裏錢財有限,隻學了一月就回村裏了。


    作為村裏少有的知識人,王毅那是備受人尊敬,於是他提出了鑿山開路,去山上建房子的方案,而村長和村裏老一輩的當家人們卻是極力的反對,他們認為在山上住的想法,就已經是對山神的大不敬了,怎麽還可以鑿山開路?於是遷村去山上住,因為雙方的僵持就這麽擱置下來了。


    趙家作為少有的支持派,對這件事極為上心,總是時不時的去山腳下轉轉,偶爾再去村長家嘮一嘮話,探探口風。


    倒不是趙家思想有多麽先進,隻是因為趙家窮,又在靠近村尾的位置,一遇到大雨天氣,水就會灌進院子,積上那麽薄薄的一層,讓人不敢下腳。


    趙家人對雨天那是又愛又恨, 一邊希望著它能讓地裏的莊稼長勢好,一邊又擔心著自己家的房子夠不夠結實,會不會被雨水衝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染檀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染檀香並收藏七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