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觀察來觀察去,除了大家一聽這個房子之後,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態度外,再無所。
趙家人一無所獲,隻能作罷。
這房子一看就有隱情,但是因何如此,卻尚未可知。
這種來曆不明的房子,還是不要去買的好。
打定了主意,他們不再觀看,而是繼續前行。
趙默然有些不解的問道:“阿娘,阿娘,這裏離二哥的書院最近,我們不去找二哥嗎?”
“我們暫時先不過去,等咱們所有人都安頓下來了,再去找你二哥,你二哥在書院讀書呢。
書院裏的先生都是德高望重之人,缺少了他們的哪一節課,都會終身遺憾的。
而且這些都是大人需要操心的事,就讓你二哥在書院裏好好的安心讀書吧。”
趙二嫂溫和的解釋道。
這些糟心的事兒,還是別讓老二知道了,不然還指不定要怎麽擔心呢,到時候連書都讀不清淨,那可真是罪過了。
“這樣啊,好叭。”
趙默然似懂非懂的回答道。
趙默然並沒有去讀書,村裏的學堂費用也很高,趙家負擔不起,就連老二都是咬著牙供上去的。
趙默然所有的知識來源都是來源自二哥,二哥每次休息都會教導他們幾個大字,二哥對他們幾個弟弟都非常嚴厲,誰不好好寫字就罰誰再寫十遍。
所以哪怕趙默然非常的調皮搗蛋,一點也不想寫字,最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完成了二哥布置的所有課業,實在是不想寫那麽多遍了,村口癡呆的阿嬤,每天嘴裏不停的說著“找兒子,找兒子,找兒子……”的話,都沒有這些字難纏。
就連晚上睡覺,這些字都能跑到他的夢裏,變成一個個的大怪獸,把他纏的喘不過氣來。
實在是太可怕了。
趙默然條件反射的打了個哆嗦,努力克製著自己,不要再想了。
詢問了好幾個本地人,他們才找到了據說是整個青石縣最有名的房產婆子,吳阿婆。
吳阿婆是青石縣本地人,今年八十四歲,是青石縣有名的房屋串子。
無論是在城裏的大街小巷,還是在城外的破廟村莊,隻要是在青石縣範圍內的,所有的房產信息,就沒有吳阿婆不知道的。
哪裏的房子最大最好?
哪裏的房子舒適度高?
哪裏的房子臨街熱鬧?
哪裏的房子價錢便宜?
哪裏的房子帶著鋪麵?
……
吳阿婆全部都信手拈來,門兒門兒清。
但是她卻不會全說,生意人嘛,當然是那套房子最值錢,能夠收到的傭金最多,最先推薦哪套房子啦。
所以雖然吳阿婆知道的很多,但是吳阿婆非常圓滑。
按理說房屋串子的手裏好的房源應該是很多的,哪怕好的房源有限,那普通的房源,應該也是數不盡的。
但是前些天縣太爺過壽,又新娶了一房小妾,地方有些不夠用,正打算著擴建房屋呢。
青石縣所有的富商為了自己的生意能夠更暢通一些,都把主意打到他這兒來了,送的禮物都是各種各樣的房屋院子。
擴建的房屋,哪有一整套房屋來的更好?
正是基於這一點,所有的富商們都花了大價錢采購各種舒適的房屋,就連小的戶型也不放過。
誰知道現在爺到底是想要大一些的院子,還是小一些又舒適的房屋呢?
總要所有都備著,才能買個安心。
房子買到手了,接下來就是怎麽送的問題了。
富商們集思廣益,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奇招,他們借著送花,送筆,送壽圖,送酒盞,送奇珍,送異寶……的名頭,把房契卷在裏麵,或者是貼在盒壁上,又或者是放在夾層裏……
順著這些禮物,一起送到了縣太爺的手裏。
每個富商都為了自己送的房契,能夠得到縣太爺的賞識而努力著,這房源自然也就被搶購一空了。
隻有一些後台硬的,背景足的,又或者是有各種各樣原因的,沒有入他們這些富商眼裏的,才能流落到吳阿婆的手裏。
現在,吳阿婆手裏隻有三套房子,每一套都是四五進的大院子,雖然地方夠大,也足夠舒適,但是奈何價錢也足夠漂亮,幾百兩的價錢,足以讓人望而興歎了。
倒是吳阿婆,有個侄女家裏最近缺錢,剛好趕過來托吳阿婆幫著賣房,這倒是個小院子,價錢便宜又舒適,院子裏有一口水井,足夠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前頭還有個鋪麵,做做小生意,賺些銀兩最合適不過。
但是這樣的小院子也是價格不菲,沒有五六十兩的銀子,是沒有辦法把它拿下來的。
趙家人無奈離去。
既然買院子買不成,那麽住客棧呢?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謔~,這縣城裏的物價是真的高啊,平常能買二斤豬肉的價錢,隻夠住普通房間一個晚上,這哪是找個住的地方棲身啊,這簡直是一整個大貔貅,能夠讓他們所有的銀兩在這些客棧裏都隻有給出去的份兒。
他們都可以想象,自己拿著所剩不多的積蓄,鼓鼓囊囊的進去,然後沒有住個幾天,就被迫拿著行李捧著空空的錢袋子被趕出來。
不劃算,不劃算,實在是太不劃算了。
縣城裏麵沒有地,附近的山都在小河村那一片兒,暫時也沒有辦法去打獵,所有的銀兩都要精打細算,節省著花。
算來算去,合計來合計去,倒是一開始進城,那個小孩說的房子最便宜。
但是那個房子不明原因的被拒絕,實在是讓他們心裏不安,總覺得買下之後會出什麽事兒似的。
天色有些暗了,再不找到住的地方,他們一家人就要露宿街頭了。
一會兒宵禁的時間就要到了,縣城裏的守衛軍就要出來趕人了。
那時候,所有人都不能在街上逗留,不然就要被押送到縣衙裏。
實在沒有辦法了,去之前的街道碰碰運氣,看看那個小孩還在不在吧。
他們又轉回到主街上,幸運的是,那個小孩還在,還沒有攔,小孩就主動過來詢問了,詢問過後,眾人打算去看看房子。
趙家人一無所獲,隻能作罷。
這房子一看就有隱情,但是因何如此,卻尚未可知。
這種來曆不明的房子,還是不要去買的好。
打定了主意,他們不再觀看,而是繼續前行。
趙默然有些不解的問道:“阿娘,阿娘,這裏離二哥的書院最近,我們不去找二哥嗎?”
“我們暫時先不過去,等咱們所有人都安頓下來了,再去找你二哥,你二哥在書院讀書呢。
書院裏的先生都是德高望重之人,缺少了他們的哪一節課,都會終身遺憾的。
而且這些都是大人需要操心的事,就讓你二哥在書院裏好好的安心讀書吧。”
趙二嫂溫和的解釋道。
這些糟心的事兒,還是別讓老二知道了,不然還指不定要怎麽擔心呢,到時候連書都讀不清淨,那可真是罪過了。
“這樣啊,好叭。”
趙默然似懂非懂的回答道。
趙默然並沒有去讀書,村裏的學堂費用也很高,趙家負擔不起,就連老二都是咬著牙供上去的。
趙默然所有的知識來源都是來源自二哥,二哥每次休息都會教導他們幾個大字,二哥對他們幾個弟弟都非常嚴厲,誰不好好寫字就罰誰再寫十遍。
所以哪怕趙默然非常的調皮搗蛋,一點也不想寫字,最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完成了二哥布置的所有課業,實在是不想寫那麽多遍了,村口癡呆的阿嬤,每天嘴裏不停的說著“找兒子,找兒子,找兒子……”的話,都沒有這些字難纏。
就連晚上睡覺,這些字都能跑到他的夢裏,變成一個個的大怪獸,把他纏的喘不過氣來。
實在是太可怕了。
趙默然條件反射的打了個哆嗦,努力克製著自己,不要再想了。
詢問了好幾個本地人,他們才找到了據說是整個青石縣最有名的房產婆子,吳阿婆。
吳阿婆是青石縣本地人,今年八十四歲,是青石縣有名的房屋串子。
無論是在城裏的大街小巷,還是在城外的破廟村莊,隻要是在青石縣範圍內的,所有的房產信息,就沒有吳阿婆不知道的。
哪裏的房子最大最好?
哪裏的房子舒適度高?
哪裏的房子臨街熱鬧?
哪裏的房子價錢便宜?
哪裏的房子帶著鋪麵?
……
吳阿婆全部都信手拈來,門兒門兒清。
但是她卻不會全說,生意人嘛,當然是那套房子最值錢,能夠收到的傭金最多,最先推薦哪套房子啦。
所以雖然吳阿婆知道的很多,但是吳阿婆非常圓滑。
按理說房屋串子的手裏好的房源應該是很多的,哪怕好的房源有限,那普通的房源,應該也是數不盡的。
但是前些天縣太爺過壽,又新娶了一房小妾,地方有些不夠用,正打算著擴建房屋呢。
青石縣所有的富商為了自己的生意能夠更暢通一些,都把主意打到他這兒來了,送的禮物都是各種各樣的房屋院子。
擴建的房屋,哪有一整套房屋來的更好?
正是基於這一點,所有的富商們都花了大價錢采購各種舒適的房屋,就連小的戶型也不放過。
誰知道現在爺到底是想要大一些的院子,還是小一些又舒適的房屋呢?
總要所有都備著,才能買個安心。
房子買到手了,接下來就是怎麽送的問題了。
富商們集思廣益,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奇招,他們借著送花,送筆,送壽圖,送酒盞,送奇珍,送異寶……的名頭,把房契卷在裏麵,或者是貼在盒壁上,又或者是放在夾層裏……
順著這些禮物,一起送到了縣太爺的手裏。
每個富商都為了自己送的房契,能夠得到縣太爺的賞識而努力著,這房源自然也就被搶購一空了。
隻有一些後台硬的,背景足的,又或者是有各種各樣原因的,沒有入他們這些富商眼裏的,才能流落到吳阿婆的手裏。
現在,吳阿婆手裏隻有三套房子,每一套都是四五進的大院子,雖然地方夠大,也足夠舒適,但是奈何價錢也足夠漂亮,幾百兩的價錢,足以讓人望而興歎了。
倒是吳阿婆,有個侄女家裏最近缺錢,剛好趕過來托吳阿婆幫著賣房,這倒是個小院子,價錢便宜又舒適,院子裏有一口水井,足夠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前頭還有個鋪麵,做做小生意,賺些銀兩最合適不過。
但是這樣的小院子也是價格不菲,沒有五六十兩的銀子,是沒有辦法把它拿下來的。
趙家人無奈離去。
既然買院子買不成,那麽住客棧呢?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謔~,這縣城裏的物價是真的高啊,平常能買二斤豬肉的價錢,隻夠住普通房間一個晚上,這哪是找個住的地方棲身啊,這簡直是一整個大貔貅,能夠讓他們所有的銀兩在這些客棧裏都隻有給出去的份兒。
他們都可以想象,自己拿著所剩不多的積蓄,鼓鼓囊囊的進去,然後沒有住個幾天,就被迫拿著行李捧著空空的錢袋子被趕出來。
不劃算,不劃算,實在是太不劃算了。
縣城裏麵沒有地,附近的山都在小河村那一片兒,暫時也沒有辦法去打獵,所有的銀兩都要精打細算,節省著花。
算來算去,合計來合計去,倒是一開始進城,那個小孩說的房子最便宜。
但是那個房子不明原因的被拒絕,實在是讓他們心裏不安,總覺得買下之後會出什麽事兒似的。
天色有些暗了,再不找到住的地方,他們一家人就要露宿街頭了。
一會兒宵禁的時間就要到了,縣城裏的守衛軍就要出來趕人了。
那時候,所有人都不能在街上逗留,不然就要被押送到縣衙裏。
實在沒有辦法了,去之前的街道碰碰運氣,看看那個小孩還在不在吧。
他們又轉回到主街上,幸運的是,那個小孩還在,還沒有攔,小孩就主動過來詢問了,詢問過後,眾人打算去看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