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俊龍超級生態養殖基地。
回到1989:世界重啟 作者:龍遊淺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你的意思是這個養殖場賣給村裏,我們就不管了?那這個族長我還要不要做了?”
老爸還是有點想做這個宗族族長。
“爸,你以後有那麽多事,還要陪你的大孫子,哪裏有那麽多時間去管族裏那些事情,你要當這個族長,我們自己開一個族譜,這樣還省事呢。”
“亂說話,有你這樣說話辦事的嗎?你想開族譜就開的嗎?”
爺爺瞪了一眼李文龍說道。
“爸,小龍說的沒問題,在香江,一些人事業做大了,重新開一個族譜的大有人在。”
大姑丈在香江幾十年,見過這樣的事情。
“對,小龍說的對,我們家有小龍在,就是一族,不然以後還不知道有什麽樣的事情。”
大伯和幾個叔叔都讚同。
“那樂樂上族譜的事情怎麽安排?”
“我們可以在樂樂周歲的時候上族譜,一年時間足夠可以修建一個祠堂。”
大伯作為這一輩的老大也開口說話了,他也對村裏人的做法十分不滿。
看到幾個兒子女婿都答應重開一個族譜,爺爺看向阿太,畢竟阿太是家裏年紀最大的。阿太一直坐在躺椅上閉目養神,在聽到李文龍說的話就睜開眼睛看著大家的反應。
“你們都要向小龍學習,做男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好,老大,你明天就去找族長,把我們要單開一個族譜和老二不當族長的事情說明白,再請人來修族譜。”
“老二,你找鎮裏,買一塊地,要大,作為我們的祠堂祖地。”
“老三,老四,你們明天就去找那些師傅,讓他們幫我們修建祠堂。”
“老五,你負責買做好的材料。”
“小社,你明天就按小龍說的,和村裏交接養殖場的事情。”
“記住,一定要在樂樂周歲前把祠堂給我修建好,不然別怪我抽你們。”
爺爺當了幾年的俊龍集團董事長,雖然不管具體工作和生意,但是經常指導工作,也從一個地道的農民提升成為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了。
“小龍,真要把養殖場賣給村裏,村裏沒有那麽多錢怎麽辦?還有現在養的豬怎麽算?”
“這個他們自己想辦法,我隻要拿回來賬本上記賬的投資款,其他的都給他們了。”
“那些技術員和獸醫怎麽辦?”
“村裏要留下他們就留下,他們要是不用這些人,就回肉聯廠上班,我再建一個養殖場,把豬放到山裏養。”
李文龍覺得剛才開山建養殖場的事情可以做,老家這邊荒山野嶺很多,開辟一個大型養殖場是可行的,可以圍幾個山頭養野生家豬和牛羊也很不錯的。
拿出電話打給林省。
“林省,我準備在老家搞一個大型養殖場,但是土地不夠,想炸山開辟一塊地出來,您看可以嗎?”
林省正準備休息,聽到李文龍的話立刻來精神了。大型養殖場,李文龍隻要找他做一個事情,就是大動作。
“你需要多少地?要怎麽安排?”
“我大概的計劃是搞一個集圈養和山上散養的豬,牛羊養殖基地,還有漁場,準備挖一個水庫,周邊都種上果樹,以後還可以辦一個休閑垂釣采摘農莊。最少要上萬畝土地吧?”
這個李文龍腦子裏裝的什麽東西啊?散養牛羊沒問題,哪裏有在山裏散養豬的?還要挖一個水庫?休閑采摘農莊又是什麽鬼?不管怎麽樣,隻要是李文龍要做的,絕對是好生意。
“我明天一早就帶勘察設計院的人一起去,到了我們再聊。”
快11點了,林省也不管別人睡不睡覺,拿起電話就開始通知國土資源廳,設計院,農業廳,水利廳畜牧站和廣市中大農科院的院長,要他們明天一早6點到高速路口集合,一起到李家村。
一屋子二十多人被李文龍說的規劃都搞懵了,不就是搞個養殖場嗎?還要找省長,說得那些東西有一些都聽不懂,都和林省一樣迷糊。
“那樂樂滿月要怎麽做?”
老媽看到已經解決了村裏養殖場的事情,就想著自己大孫子的滿月酒了。
“哥,你兒子的事情,你決定。”
“既然暫時不上族譜,也沒有必要去祠堂辦了,就在四叔酒樓裏開幾桌,就爸媽兩邊的家人慶祝一下就好了,等到周歲再大辦吧!爸,媽你們說呢?”
李文龍悄悄給老哥豎了個大拇指。
“行,我還擔心人太多,嚇到樂樂呢,那就等周歲再辦。”
李文龍一回來,什麽事情都完美地解決了,陳怡和劉莉她們三人也煮好了一鍋肉沫粥,大家都開心地喝了一碗就回去休息了。
回到自己別墅裏,陳怡抓住李文龍就問:
“你在漂亮國檢查的怎麽樣了?到底有沒有問題啊?”
剛才李文龍和長輩們談論事情,陳怡跑到黎敏那邊聊天,看到樂樂後又想起自己的肚子了。
“沒有問題啊?醫生說可能是我被電過,身體機能基因有些變化,隻要我把我的血液和你的融合一下就應該可以了。你這兩天好好休息一下,你看你都瘦了,等你休息好了我就融合我們的血液。”
李文龍又隻能開啟忽悠模式,俗話說得好,說了一個謊言,就要很多謊言來圓回去。
“對對,要好好休息一下,你也是,你去睡隔壁。”
說完把李文龍推了出去。
搞什麽嘛?在馬裏做了十幾天和尚,回來還沒有肉吃。李文龍無奈地來到書房,打開電腦,先把明天和林省說的養殖基地草圖設計出來。
早上6點,李文龍跑完步後就讓譚子強開著直升機,帶著老爸和爺爺考察了附近的地形,選擇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位置,拍了照片回來後,在電腦上讓多多做了個效果圖。李文龍搞程序設計編碼沒問題,但是要做圖就要靠多多了,人家的智腦,三分鍾就拿出一整套施工圖和平麵圖還有效果圖出來。
沒到9點,林省就帶著幾十人來到肉聯廠,縣長也帶著縣裏的相關部門也來了,俊龍集團辦公樓就在這裏。
會議室裏坐了七十多人,李文龍把光盤放入電腦,打開等離子電視機。一個完美的生態園區展現在大家眼前,這是養殖場嗎?這簡直就是一個風景區啊!
李文龍指著屏幕說:
“這個位置是鎮上到縣城的中間,是一片荒山,我準備在河這裏修一個水壩,順便建一個水電站。從水壩這裏挖一條水利溝把水引到這個山穀,山穀可能需要進行爆破加深,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水庫。在水庫這邊再挖一條水利溝回到河裏,就把這一大片大概五千畝山地都圍起來,這樣我以後放養的雞,豬,牛羊都不會跑出去了。”
“這四座較矮小的山我準備炸平,裏麵這部分作為我們的孵化產崽區和圈養區,這些家禽動物前後幾個月都在這裏。”
“水庫和水利溝山上兩邊我都會種上果樹。”
“另外這一片大概有五千畝左右,我準備都種上茶樹,我們南方人愛喝茶,茶園這裏建一個休閑農莊,以後看情況再擴大。”
李文龍的宏偉計劃讓所有人都看呆了,特別是李縣長,因為俊龍集團的發展,給鎮裏增加了稅收和就業,去年他就從鎮長被破格晉升為縣長了。
“小龍,按照你的設想,這裏需要投資不少錢吧?”
李縣長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心情,如果這個生態園建成,自己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政績,這裏麵最少需要幾千人工作,加上配套的肉聯廠,茶廠等又有幾千人可以解決就業。
“我初步估計第一筆投資5個億,預計總投入10個億吧!”
10個億吧!好像在李文龍的心目中,這就是很小的數字。
“李先生,你剛才說的在山上散養家禽動物和圈養有什麽區別嗎?”
一位畜牧局的領導問道。
“這沒有區別,隻是一個循環而已,就拿豬來說,在這裏產崽,是為了保證它們更大的存活率,到一個月後就放到山裏散養六個月,這樣生長的肉質鮮美。後麵兩個月左右就抓回來圈養育肥後再出售。”
“那它們在山裏,長大了要抓回來也是麻煩事?”
“這個簡單多了,山上食物肯定不夠吃的,放養前先把它們在山下指定位置喂養幾天,我會讓飼養員投料時播放特定的聲音,等它們習慣後再放到山上,以後幾天一次定期在山下投放飼料,它們隻要聽到特定的聲音就會跑下來吃東西了。”
也是,平常村裏散養的雞鴨,你隻要咕咕幾聲,它們也會跑回來的。
“那你這個休閑農莊誰會來農村住啊?”
“我這裏有果樹和茶園采摘,水庫可以釣魚,茶園果園裏養的雞,過幾年我這裏建成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城裏人就會來體驗農村生活的。”
你騙鬼呢?現在大家都擠破頭要到大城市發展生活,誰還想到農村體驗生活。所有人都不相信這樣的話。
這個年代的思想也沒錯,讀書人考上大學基本不會回來農村,沒讀什麽書的也到城裏幹苦力,進工廠,做服務員,也不願意留在農村裏。這也是為什麽李文龍要把那些產業園放在各個省份,就是想這些人就算出去打工,也不要跑太遠。這樣就可以最少一個月能回家一到兩次,不像一些人一年就過年才回家一次,造成許多的留守兒童。
老爸還是有點想做這個宗族族長。
“爸,你以後有那麽多事,還要陪你的大孫子,哪裏有那麽多時間去管族裏那些事情,你要當這個族長,我們自己開一個族譜,這樣還省事呢。”
“亂說話,有你這樣說話辦事的嗎?你想開族譜就開的嗎?”
爺爺瞪了一眼李文龍說道。
“爸,小龍說的沒問題,在香江,一些人事業做大了,重新開一個族譜的大有人在。”
大姑丈在香江幾十年,見過這樣的事情。
“對,小龍說的對,我們家有小龍在,就是一族,不然以後還不知道有什麽樣的事情。”
大伯和幾個叔叔都讚同。
“那樂樂上族譜的事情怎麽安排?”
“我們可以在樂樂周歲的時候上族譜,一年時間足夠可以修建一個祠堂。”
大伯作為這一輩的老大也開口說話了,他也對村裏人的做法十分不滿。
看到幾個兒子女婿都答應重開一個族譜,爺爺看向阿太,畢竟阿太是家裏年紀最大的。阿太一直坐在躺椅上閉目養神,在聽到李文龍說的話就睜開眼睛看著大家的反應。
“你們都要向小龍學習,做男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好,老大,你明天就去找族長,把我們要單開一個族譜和老二不當族長的事情說明白,再請人來修族譜。”
“老二,你找鎮裏,買一塊地,要大,作為我們的祠堂祖地。”
“老三,老四,你們明天就去找那些師傅,讓他們幫我們修建祠堂。”
“老五,你負責買做好的材料。”
“小社,你明天就按小龍說的,和村裏交接養殖場的事情。”
“記住,一定要在樂樂周歲前把祠堂給我修建好,不然別怪我抽你們。”
爺爺當了幾年的俊龍集團董事長,雖然不管具體工作和生意,但是經常指導工作,也從一個地道的農民提升成為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了。
“小龍,真要把養殖場賣給村裏,村裏沒有那麽多錢怎麽辦?還有現在養的豬怎麽算?”
“這個他們自己想辦法,我隻要拿回來賬本上記賬的投資款,其他的都給他們了。”
“那些技術員和獸醫怎麽辦?”
“村裏要留下他們就留下,他們要是不用這些人,就回肉聯廠上班,我再建一個養殖場,把豬放到山裏養。”
李文龍覺得剛才開山建養殖場的事情可以做,老家這邊荒山野嶺很多,開辟一個大型養殖場是可行的,可以圍幾個山頭養野生家豬和牛羊也很不錯的。
拿出電話打給林省。
“林省,我準備在老家搞一個大型養殖場,但是土地不夠,想炸山開辟一塊地出來,您看可以嗎?”
林省正準備休息,聽到李文龍的話立刻來精神了。大型養殖場,李文龍隻要找他做一個事情,就是大動作。
“你需要多少地?要怎麽安排?”
“我大概的計劃是搞一個集圈養和山上散養的豬,牛羊養殖基地,還有漁場,準備挖一個水庫,周邊都種上果樹,以後還可以辦一個休閑垂釣采摘農莊。最少要上萬畝土地吧?”
這個李文龍腦子裏裝的什麽東西啊?散養牛羊沒問題,哪裏有在山裏散養豬的?還要挖一個水庫?休閑采摘農莊又是什麽鬼?不管怎麽樣,隻要是李文龍要做的,絕對是好生意。
“我明天一早就帶勘察設計院的人一起去,到了我們再聊。”
快11點了,林省也不管別人睡不睡覺,拿起電話就開始通知國土資源廳,設計院,農業廳,水利廳畜牧站和廣市中大農科院的院長,要他們明天一早6點到高速路口集合,一起到李家村。
一屋子二十多人被李文龍說的規劃都搞懵了,不就是搞個養殖場嗎?還要找省長,說得那些東西有一些都聽不懂,都和林省一樣迷糊。
“那樂樂滿月要怎麽做?”
老媽看到已經解決了村裏養殖場的事情,就想著自己大孫子的滿月酒了。
“哥,你兒子的事情,你決定。”
“既然暫時不上族譜,也沒有必要去祠堂辦了,就在四叔酒樓裏開幾桌,就爸媽兩邊的家人慶祝一下就好了,等到周歲再大辦吧!爸,媽你們說呢?”
李文龍悄悄給老哥豎了個大拇指。
“行,我還擔心人太多,嚇到樂樂呢,那就等周歲再辦。”
李文龍一回來,什麽事情都完美地解決了,陳怡和劉莉她們三人也煮好了一鍋肉沫粥,大家都開心地喝了一碗就回去休息了。
回到自己別墅裏,陳怡抓住李文龍就問:
“你在漂亮國檢查的怎麽樣了?到底有沒有問題啊?”
剛才李文龍和長輩們談論事情,陳怡跑到黎敏那邊聊天,看到樂樂後又想起自己的肚子了。
“沒有問題啊?醫生說可能是我被電過,身體機能基因有些變化,隻要我把我的血液和你的融合一下就應該可以了。你這兩天好好休息一下,你看你都瘦了,等你休息好了我就融合我們的血液。”
李文龍又隻能開啟忽悠模式,俗話說得好,說了一個謊言,就要很多謊言來圓回去。
“對對,要好好休息一下,你也是,你去睡隔壁。”
說完把李文龍推了出去。
搞什麽嘛?在馬裏做了十幾天和尚,回來還沒有肉吃。李文龍無奈地來到書房,打開電腦,先把明天和林省說的養殖基地草圖設計出來。
早上6點,李文龍跑完步後就讓譚子強開著直升機,帶著老爸和爺爺考察了附近的地形,選擇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位置,拍了照片回來後,在電腦上讓多多做了個效果圖。李文龍搞程序設計編碼沒問題,但是要做圖就要靠多多了,人家的智腦,三分鍾就拿出一整套施工圖和平麵圖還有效果圖出來。
沒到9點,林省就帶著幾十人來到肉聯廠,縣長也帶著縣裏的相關部門也來了,俊龍集團辦公樓就在這裏。
會議室裏坐了七十多人,李文龍把光盤放入電腦,打開等離子電視機。一個完美的生態園區展現在大家眼前,這是養殖場嗎?這簡直就是一個風景區啊!
李文龍指著屏幕說:
“這個位置是鎮上到縣城的中間,是一片荒山,我準備在河這裏修一個水壩,順便建一個水電站。從水壩這裏挖一條水利溝把水引到這個山穀,山穀可能需要進行爆破加深,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水庫。在水庫這邊再挖一條水利溝回到河裏,就把這一大片大概五千畝山地都圍起來,這樣我以後放養的雞,豬,牛羊都不會跑出去了。”
“這四座較矮小的山我準備炸平,裏麵這部分作為我們的孵化產崽區和圈養區,這些家禽動物前後幾個月都在這裏。”
“水庫和水利溝山上兩邊我都會種上果樹。”
“另外這一片大概有五千畝左右,我準備都種上茶樹,我們南方人愛喝茶,茶園這裏建一個休閑農莊,以後看情況再擴大。”
李文龍的宏偉計劃讓所有人都看呆了,特別是李縣長,因為俊龍集團的發展,給鎮裏增加了稅收和就業,去年他就從鎮長被破格晉升為縣長了。
“小龍,按照你的設想,這裏需要投資不少錢吧?”
李縣長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心情,如果這個生態園建成,自己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政績,這裏麵最少需要幾千人工作,加上配套的肉聯廠,茶廠等又有幾千人可以解決就業。
“我初步估計第一筆投資5個億,預計總投入10個億吧!”
10個億吧!好像在李文龍的心目中,這就是很小的數字。
“李先生,你剛才說的在山上散養家禽動物和圈養有什麽區別嗎?”
一位畜牧局的領導問道。
“這沒有區別,隻是一個循環而已,就拿豬來說,在這裏產崽,是為了保證它們更大的存活率,到一個月後就放到山裏散養六個月,這樣生長的肉質鮮美。後麵兩個月左右就抓回來圈養育肥後再出售。”
“那它們在山裏,長大了要抓回來也是麻煩事?”
“這個簡單多了,山上食物肯定不夠吃的,放養前先把它們在山下指定位置喂養幾天,我會讓飼養員投料時播放特定的聲音,等它們習慣後再放到山上,以後幾天一次定期在山下投放飼料,它們隻要聽到特定的聲音就會跑下來吃東西了。”
也是,平常村裏散養的雞鴨,你隻要咕咕幾聲,它們也會跑回來的。
“那你這個休閑農莊誰會來農村住啊?”
“我這裏有果樹和茶園采摘,水庫可以釣魚,茶園果園裏養的雞,過幾年我這裏建成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城裏人就會來體驗農村生活的。”
你騙鬼呢?現在大家都擠破頭要到大城市發展生活,誰還想到農村體驗生活。所有人都不相信這樣的話。
這個年代的思想也沒錯,讀書人考上大學基本不會回來農村,沒讀什麽書的也到城裏幹苦力,進工廠,做服務員,也不願意留在農村裏。這也是為什麽李文龍要把那些產業園放在各個省份,就是想這些人就算出去打工,也不要跑太遠。這樣就可以最少一個月能回家一到兩次,不像一些人一年就過年才回家一次,造成許多的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