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讓三辭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 作者:布丁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卓點了點頭,覺得此計可行,便命人起草回信,表示自己不敢輕易接受天子之位,讓劉協慎重考慮。
三讓三辭,在古代可不少見,最典型的三國裏,劉協禪讓天子之位於曹丕時,就讓了三次,曹丕也推辭了三次。
最終大臣們紛紛勸諫,最後曹丕才同意。
劉協和王允等人得知董卓並未立即接受禪讓,心中雖有些焦急,但也明白董卓多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手段來誘使其入局。
王允對劉協說道:“陛下,董卓果然多疑。我們需要進一步的計劃來打消他的顧慮。”
楊彪接著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派人去郿塢,向董卓表明誠意,並告知一切都是為了大漢江山的穩定。”
荀爽也點頭道:“我可以親自前往郿塢,麵見董卓,勸說他入京受禪。”
劉協思索片刻,說道:“那就依諸位愛卿所言,勞煩荀司空親自走一趟,務必說服董卓入京。”
荀爽領命,回府準備一番後,次日一早便帶著幾名親信,前往郿塢,麵見董卓。
“董公,在下此次前來,正是為了禪讓一事,您想想陛下曾經遺失了玉璽,卻由董公獲得,此乃天意也,隻要董公您登基,定能安撫人心,穩定朝局。”
在郿塢,荀爽見到董卓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詳細闡述了劉協禪讓的誠意以及董卓這是順應天命理應受禪。
董卓聽後,恨不得立馬同意,但他還是決定聽從李儒的建議來個三讓三辭。
董卓沉思片刻,對荀爽說道:“荀司空所說老夫自然明白,但禪讓畢竟是一件大事,還望荀司空轉告陛下,允許我再考慮幾日。”
第一次是拒絕,第二次是考慮。
荀爽見董卓有所鬆動,便說道:“董公所言極是,在下這就回京稟告陛下。”
回到長安後,荀爽將董卓的態度如實稟告給了劉協和王允等人。
王允聽後,立馬就看出了董卓的心思,哈哈大笑起來:“沒想到董卓這個老匹夫,還想效仿古人,三讓三辭。”
董承點頭道:“王司徒所言極是,不如三日後我親自去一趟郿塢。”
“那就勞煩國舅親自去一趟郿塢,務必說服董卓。”
劉協握緊了拳頭,腦中已經浮現出董卓被誅殺的畫麵。
董承在劉協心中的分量,可以說是在所有大臣中最高的,不是親舅舅勝似親舅舅。
隻要他一出馬,可以說可以完完全全代表劉協。
……
另一方麵,劉協第一次禪讓時,李儒就起了疑心,於是他便暗中調查,結果在今日他發現了端倪。
最近呂布與王允關係密切,對於董卓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王允表麵上對董卓的態度是跪舔,但實則他是忠於漢室的,隻是因為董卓喜歡被舔,所以李儒並沒有拆穿。
但他和呂布走得近,李儒立刻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
經過一番思考後,他還是決定先向董卓匯報此事。
董卓聽後,覺得李儒之言有理,於是開口問道:“文優覺得應該如何?”
李儒抬出事先準備好的說辭:“主公,依我看,不妨我們先傳奉先來問個究竟。”
董卓大手一揮,說道:“那就依文優所言,你即可傳奉先前來郿塢。”
不過李儒還是低估了王允的手段。
當董卓找到呂布時,呂布早已與王允串好口供,當董卓問到呂布與王允為何最近走得很近時。
呂布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回稟父親,近日司徒大人確實與孩兒關係密切。”
董卓聽到呂布的回答,眉頭微微一皺,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難道真像李儒所說,有問題?
呂布單膝下跪,拱手道:“孩兒其實近日與司徒大人在密謀一件大事,孩兒沒有告知父親,還望父親恕罪。”
密謀大事?
董卓越發感到不安,怒道:“究竟是何大事?”
呂布深吸一口氣,趕緊解釋道:“孩兒不敢隱瞞父親,近日司徒大人找到孩兒聲稱,陛下想要退位讓賢,將這天子之位禪讓於父親,但父親卻又不肯答應,於是想讓孩兒來勸說父親。”
“此話當真?”董卓一聽,立刻轉怒為喜。
呂布見董卓態度轉變,心中暗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孩兒起初也有所顧慮,但司徒大人言之鑿鑿,孩兒想著父親能登上天子之位也是眾望所歸,便答應了與司徒大人商議此事。””
董卓聽後,臉上的笑容更加明顯,他快步上前伸手扶起呂布,說道:“吾兒奉先,能為老夫考慮,老夫甚感欣慰。若老夫真能成為天子,那也是天命所歸。”
呂布趁機說道:“父親,孩兒認為此事萬萬不可拖延,應當盡快籌備禪讓大典,以安天下民心。””
董卓點點頭,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接受禪讓,享受天子的尊榮。
他看向李儒,說道:“文優,你覺得此事如何?”
李儒心中雖有疑慮,但看著董卓這表情,以他對董卓的了解,再反對也沒啥用。於是他隻能躬身施禮,說道:“主公,既然奉先都如此說,想必不會有假。不過,為了慎重起見……”
呂布怕李儒擾亂他們的計劃,急忙打斷道:“文優放心,有我在,量他們也玩不出什麽花樣。”
董卓聽後心中更是得意至極,他揮揮手,說道:“不必多慮,有吾兒奉先在,方可安枕無憂。你就負責安排禪讓事宜吧。”
李儒長歎一聲,隻能無奈領命而去。他知道,董卓這一去十有八九就回不來了,接下來隻能見機行事,盡量保全自己的性命。
終於,董卓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第三次禪讓,董卓還是老規矩,先婉言推辭了一番,然後在董承的苦口婆心勸進下,終於“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最終,時間定在了半月後的一個吉日,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李儒這段時間稱病不出躲在家裏,將手上的一切事宜全部交給了王允負責。
三讓三辭,在古代可不少見,最典型的三國裏,劉協禪讓天子之位於曹丕時,就讓了三次,曹丕也推辭了三次。
最終大臣們紛紛勸諫,最後曹丕才同意。
劉協和王允等人得知董卓並未立即接受禪讓,心中雖有些焦急,但也明白董卓多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手段來誘使其入局。
王允對劉協說道:“陛下,董卓果然多疑。我們需要進一步的計劃來打消他的顧慮。”
楊彪接著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派人去郿塢,向董卓表明誠意,並告知一切都是為了大漢江山的穩定。”
荀爽也點頭道:“我可以親自前往郿塢,麵見董卓,勸說他入京受禪。”
劉協思索片刻,說道:“那就依諸位愛卿所言,勞煩荀司空親自走一趟,務必說服董卓入京。”
荀爽領命,回府準備一番後,次日一早便帶著幾名親信,前往郿塢,麵見董卓。
“董公,在下此次前來,正是為了禪讓一事,您想想陛下曾經遺失了玉璽,卻由董公獲得,此乃天意也,隻要董公您登基,定能安撫人心,穩定朝局。”
在郿塢,荀爽見到董卓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詳細闡述了劉協禪讓的誠意以及董卓這是順應天命理應受禪。
董卓聽後,恨不得立馬同意,但他還是決定聽從李儒的建議來個三讓三辭。
董卓沉思片刻,對荀爽說道:“荀司空所說老夫自然明白,但禪讓畢竟是一件大事,還望荀司空轉告陛下,允許我再考慮幾日。”
第一次是拒絕,第二次是考慮。
荀爽見董卓有所鬆動,便說道:“董公所言極是,在下這就回京稟告陛下。”
回到長安後,荀爽將董卓的態度如實稟告給了劉協和王允等人。
王允聽後,立馬就看出了董卓的心思,哈哈大笑起來:“沒想到董卓這個老匹夫,還想效仿古人,三讓三辭。”
董承點頭道:“王司徒所言極是,不如三日後我親自去一趟郿塢。”
“那就勞煩國舅親自去一趟郿塢,務必說服董卓。”
劉協握緊了拳頭,腦中已經浮現出董卓被誅殺的畫麵。
董承在劉協心中的分量,可以說是在所有大臣中最高的,不是親舅舅勝似親舅舅。
隻要他一出馬,可以說可以完完全全代表劉協。
……
另一方麵,劉協第一次禪讓時,李儒就起了疑心,於是他便暗中調查,結果在今日他發現了端倪。
最近呂布與王允關係密切,對於董卓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王允表麵上對董卓的態度是跪舔,但實則他是忠於漢室的,隻是因為董卓喜歡被舔,所以李儒並沒有拆穿。
但他和呂布走得近,李儒立刻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
經過一番思考後,他還是決定先向董卓匯報此事。
董卓聽後,覺得李儒之言有理,於是開口問道:“文優覺得應該如何?”
李儒抬出事先準備好的說辭:“主公,依我看,不妨我們先傳奉先來問個究竟。”
董卓大手一揮,說道:“那就依文優所言,你即可傳奉先前來郿塢。”
不過李儒還是低估了王允的手段。
當董卓找到呂布時,呂布早已與王允串好口供,當董卓問到呂布與王允為何最近走得很近時。
呂布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回稟父親,近日司徒大人確實與孩兒關係密切。”
董卓聽到呂布的回答,眉頭微微一皺,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難道真像李儒所說,有問題?
呂布單膝下跪,拱手道:“孩兒其實近日與司徒大人在密謀一件大事,孩兒沒有告知父親,還望父親恕罪。”
密謀大事?
董卓越發感到不安,怒道:“究竟是何大事?”
呂布深吸一口氣,趕緊解釋道:“孩兒不敢隱瞞父親,近日司徒大人找到孩兒聲稱,陛下想要退位讓賢,將這天子之位禪讓於父親,但父親卻又不肯答應,於是想讓孩兒來勸說父親。”
“此話當真?”董卓一聽,立刻轉怒為喜。
呂布見董卓態度轉變,心中暗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孩兒起初也有所顧慮,但司徒大人言之鑿鑿,孩兒想著父親能登上天子之位也是眾望所歸,便答應了與司徒大人商議此事。””
董卓聽後,臉上的笑容更加明顯,他快步上前伸手扶起呂布,說道:“吾兒奉先,能為老夫考慮,老夫甚感欣慰。若老夫真能成為天子,那也是天命所歸。”
呂布趁機說道:“父親,孩兒認為此事萬萬不可拖延,應當盡快籌備禪讓大典,以安天下民心。””
董卓點點頭,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接受禪讓,享受天子的尊榮。
他看向李儒,說道:“文優,你覺得此事如何?”
李儒心中雖有疑慮,但看著董卓這表情,以他對董卓的了解,再反對也沒啥用。於是他隻能躬身施禮,說道:“主公,既然奉先都如此說,想必不會有假。不過,為了慎重起見……”
呂布怕李儒擾亂他們的計劃,急忙打斷道:“文優放心,有我在,量他們也玩不出什麽花樣。”
董卓聽後心中更是得意至極,他揮揮手,說道:“不必多慮,有吾兒奉先在,方可安枕無憂。你就負責安排禪讓事宜吧。”
李儒長歎一聲,隻能無奈領命而去。他知道,董卓這一去十有八九就回不來了,接下來隻能見機行事,盡量保全自己的性命。
終於,董卓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第三次禪讓,董卓還是老規矩,先婉言推辭了一番,然後在董承的苦口婆心勸進下,終於“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最終,時間定在了半月後的一個吉日,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李儒這段時間稱病不出躲在家裏,將手上的一切事宜全部交給了王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