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烈火烹油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 作者:三四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新的一期《滄浪文集》發布時,祝無邀已經回到了摘星樓。
隻留下「仙尊首徒」的結局,在北玄城裏掀起驚濤駭浪。
上回說到,周執衣錦還鄉。
他的二叔不知所謂的仙人,竟是周執,還想帶孫子前去拜見,被當場奚落的沒了臉麵。
再加上結尾出現的神秘小盒,更是勾起了無數人的好奇。
隨著周執境界逐漸提升,不少讀客隱約察覺到大結局即將到來。
卻也沒有想到,來得如此突然。
隨著墨痕書坊掛上了牌子,牌子上的內容宣告著「仙尊首徒」迎來結局。
別管之前是讚揚還是貶低的,這本掀起了風浪的話本,如今迎來結局,總得買來看看,送周執最後一程。
包括始終很抵觸無語的張順,也排著隊、好不容易搶著了一本。
雖說張順看無語不順眼,可他也是個寫話本投文稿的,再加上為了更好的批評指點,其實每一期《滄浪文集》都沒落下過。
文人相輕。
可就算張順再怎麽不喜歡無語的書,也不得不認可,這樣讓人欲罷不能的話本類型,從來未曾見過。
救個乞丐是劍仙,藏書閣神秘長老另眼相待,幫大能收斂骸骨得授蕩魔心法……
它雖然沒什麽內涵。
可就是有種讓人上癮的魔力。
張順再不情願,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說它不吸引人。
故而埋汰無語時,也隻說她言辭粗俗不堪、登不得大雅之堂,隻知道討好讀客,沒有半分文人的品性,更沒有什麽教化之功,就連思想也淺薄得很。
翻開《滄浪文集》,第一篇話本,不出意外,正是仙尊首徒。
以往,無語在刻畫周執這個人物時,雖然會寫他偶爾少年心性、行俠義之舉,但越到後期,處事的方式也就越成熟穩重。
剛開始時,遇到一點兒不平事,立刻要挺身而出。
後來經曆了很多,周執在麵對師父被冤枉入魔時,已經學會了不再意氣用事。
而是先虛與委蛇,找準時機探尋到魔氣的根源。
這是人物的成長。
可在這篇開場,無語落筆時,卻描寫了一個、有些重歸於少年莽撞的周執。
在她筆下,周執雖然未曾忘記忘記此行目的,可在行事作風上,卻隱約有了些針對周家的意思。
這舒爽的「富貴歸鄉」橋段,如同烈火烹油,讓周執的聲望到達了頂點,身邊無數人追捧。
周執成了定海神針。
成了無數人心目中的救世之人。
他們稱周執為新一代劍仙,篤信著有他在這裏,必然必能護住城中安寧。
對周執的崇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狂熱到,讓人隱約有了些不安——
雖然富貴歸鄉、打臉敵人的情節非常讓人痛快,可周執身邊的人,知道了他與周家有私仇後,再看他的那些行為,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總覺得周執想要趁機報仇、冤枉周家。
這豈不是挾私報複?
身為讀客,自然知道周家不簡單。
可文中的角色卻不知道。
甚至就連周執他自己,都沒有確鑿的證據。
可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崇拜他的聲音,可以蓋過偶爾的質疑。
在這樣的氛圍下,如果誰說自己不崇拜周執,似乎都會有些掃興。
張順有些驚訝,喃喃道:
“莫非,是周執神魂中潛藏的那一縷魔氣……”
想到這一點的,不隻有他一人。
暉草堂裏的封婆婆,也正在看著祝無邀寫得話本。
可她想得卻更多了些。
這一段劇情,幾乎沒有寫周執的心理經曆。讓人無從琢磨,他到底是真的沉淪了,還是在將計就計。
繼續往下看去。
這天,有魔物趁夜來襲,那是城中的人們,第一次親眼見到賞月劍法的真正威力。
薄刃如同鍍了銀的月光,分化出千萬道虛影,如同明月垂落,皎潔冷清。
月光照在哪裏,血色的花也就盛開在哪裏。
那是一位——強大而無情的劍仙。
隋枝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那清寂而又妖冶的畫麵。
仿佛看到了素如銀紗的月光下,一人一劍,便能庇護一方的劍仙。
她屏住了呼吸,繼續往下看去。
卻下一瞬間,心揪了起來。
隻見無語先生用極為冷靜克製地筆觸,寫了一句話——
「他太強大了,憑一己之力,護住了整座城,強大到,有些人開始恐懼。」
隋枝緩緩睜大了眼睛。
她立刻明白了無語先生寫得「某些人」,並不是在說敵人,而是在說,城中被周執護下的某些人。
不是的……
曾經的周執,是那樣春風嘯馬的少爺,即使在門派裏最落寞的歲月裏,也隻是安靜地與書為伴。
張順倒是頗為理解。
如果自己發現,整座城的安危都係在某個人的手裏,而且還沒有其他人能夠與之牽製抗衡時,他也會有些心懷警惕。
現在這個人可能是善良的、是好的,可萬一哪天,此人移了性情又如何是好?
難不成,要把自己的小命,寄托在他人的品性和心情上?
尤其,這個無語還將周執寫得,有些異樣。
更讓人擔憂了。
俗話說得好,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還有可能是你的敵人。
這句話所言不假。
張順明顯能感受到護城戰中,無語的險惡用心。
可是他發現沒用啊!
周執自己,好像還沒覺著哪裏不對勁,隻是一門心思的想要追查魔氣的來源。
在慶功宴上,在他名聲最盛之時,也就是異變突起之時——
眾人正在飲酒作樂,觥籌交錯間好不熱鬧,他們吹捧著周執的實力與功績,仿佛這世間最驚豔獨絕的人物,非他莫屬。
突然,周家的二叔闖進了宴會廳。
打破了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他狼狽至極,仿佛被人追殺,一路逃到了宴席之上。
指著周執,張口便道:
“你們都被這沽名釣譽之徒給騙了,他才是最大的魔頭,若周執不死,魔物將層出不窮!”
眾人驚疑不已。
聽見周二叔繼續說道:
“你們都知道,我們周家與他有嫌隙,卻不知,這份仇怨,正是因為我們周家發現了他父母入魔的秘密而起!”
隻留下「仙尊首徒」的結局,在北玄城裏掀起驚濤駭浪。
上回說到,周執衣錦還鄉。
他的二叔不知所謂的仙人,竟是周執,還想帶孫子前去拜見,被當場奚落的沒了臉麵。
再加上結尾出現的神秘小盒,更是勾起了無數人的好奇。
隨著周執境界逐漸提升,不少讀客隱約察覺到大結局即將到來。
卻也沒有想到,來得如此突然。
隨著墨痕書坊掛上了牌子,牌子上的內容宣告著「仙尊首徒」迎來結局。
別管之前是讚揚還是貶低的,這本掀起了風浪的話本,如今迎來結局,總得買來看看,送周執最後一程。
包括始終很抵觸無語的張順,也排著隊、好不容易搶著了一本。
雖說張順看無語不順眼,可他也是個寫話本投文稿的,再加上為了更好的批評指點,其實每一期《滄浪文集》都沒落下過。
文人相輕。
可就算張順再怎麽不喜歡無語的書,也不得不認可,這樣讓人欲罷不能的話本類型,從來未曾見過。
救個乞丐是劍仙,藏書閣神秘長老另眼相待,幫大能收斂骸骨得授蕩魔心法……
它雖然沒什麽內涵。
可就是有種讓人上癮的魔力。
張順再不情願,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說它不吸引人。
故而埋汰無語時,也隻說她言辭粗俗不堪、登不得大雅之堂,隻知道討好讀客,沒有半分文人的品性,更沒有什麽教化之功,就連思想也淺薄得很。
翻開《滄浪文集》,第一篇話本,不出意外,正是仙尊首徒。
以往,無語在刻畫周執這個人物時,雖然會寫他偶爾少年心性、行俠義之舉,但越到後期,處事的方式也就越成熟穩重。
剛開始時,遇到一點兒不平事,立刻要挺身而出。
後來經曆了很多,周執在麵對師父被冤枉入魔時,已經學會了不再意氣用事。
而是先虛與委蛇,找準時機探尋到魔氣的根源。
這是人物的成長。
可在這篇開場,無語落筆時,卻描寫了一個、有些重歸於少年莽撞的周執。
在她筆下,周執雖然未曾忘記忘記此行目的,可在行事作風上,卻隱約有了些針對周家的意思。
這舒爽的「富貴歸鄉」橋段,如同烈火烹油,讓周執的聲望到達了頂點,身邊無數人追捧。
周執成了定海神針。
成了無數人心目中的救世之人。
他們稱周執為新一代劍仙,篤信著有他在這裏,必然必能護住城中安寧。
對周執的崇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狂熱到,讓人隱約有了些不安——
雖然富貴歸鄉、打臉敵人的情節非常讓人痛快,可周執身邊的人,知道了他與周家有私仇後,再看他的那些行為,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總覺得周執想要趁機報仇、冤枉周家。
這豈不是挾私報複?
身為讀客,自然知道周家不簡單。
可文中的角色卻不知道。
甚至就連周執他自己,都沒有確鑿的證據。
可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崇拜他的聲音,可以蓋過偶爾的質疑。
在這樣的氛圍下,如果誰說自己不崇拜周執,似乎都會有些掃興。
張順有些驚訝,喃喃道:
“莫非,是周執神魂中潛藏的那一縷魔氣……”
想到這一點的,不隻有他一人。
暉草堂裏的封婆婆,也正在看著祝無邀寫得話本。
可她想得卻更多了些。
這一段劇情,幾乎沒有寫周執的心理經曆。讓人無從琢磨,他到底是真的沉淪了,還是在將計就計。
繼續往下看去。
這天,有魔物趁夜來襲,那是城中的人們,第一次親眼見到賞月劍法的真正威力。
薄刃如同鍍了銀的月光,分化出千萬道虛影,如同明月垂落,皎潔冷清。
月光照在哪裏,血色的花也就盛開在哪裏。
那是一位——強大而無情的劍仙。
隋枝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那清寂而又妖冶的畫麵。
仿佛看到了素如銀紗的月光下,一人一劍,便能庇護一方的劍仙。
她屏住了呼吸,繼續往下看去。
卻下一瞬間,心揪了起來。
隻見無語先生用極為冷靜克製地筆觸,寫了一句話——
「他太強大了,憑一己之力,護住了整座城,強大到,有些人開始恐懼。」
隋枝緩緩睜大了眼睛。
她立刻明白了無語先生寫得「某些人」,並不是在說敵人,而是在說,城中被周執護下的某些人。
不是的……
曾經的周執,是那樣春風嘯馬的少爺,即使在門派裏最落寞的歲月裏,也隻是安靜地與書為伴。
張順倒是頗為理解。
如果自己發現,整座城的安危都係在某個人的手裏,而且還沒有其他人能夠與之牽製抗衡時,他也會有些心懷警惕。
現在這個人可能是善良的、是好的,可萬一哪天,此人移了性情又如何是好?
難不成,要把自己的小命,寄托在他人的品性和心情上?
尤其,這個無語還將周執寫得,有些異樣。
更讓人擔憂了。
俗話說得好,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還有可能是你的敵人。
這句話所言不假。
張順明顯能感受到護城戰中,無語的險惡用心。
可是他發現沒用啊!
周執自己,好像還沒覺著哪裏不對勁,隻是一門心思的想要追查魔氣的來源。
在慶功宴上,在他名聲最盛之時,也就是異變突起之時——
眾人正在飲酒作樂,觥籌交錯間好不熱鬧,他們吹捧著周執的實力與功績,仿佛這世間最驚豔獨絕的人物,非他莫屬。
突然,周家的二叔闖進了宴會廳。
打破了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他狼狽至極,仿佛被人追殺,一路逃到了宴席之上。
指著周執,張口便道:
“你們都被這沽名釣譽之徒給騙了,他才是最大的魔頭,若周執不死,魔物將層出不窮!”
眾人驚疑不已。
聽見周二叔繼續說道:
“你們都知道,我們周家與他有嫌隙,卻不知,這份仇怨,正是因為我們周家發現了他父母入魔的秘密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