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狐仙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 作者:三四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頭這幾段,似乎隻是引出來大的故事背景,作者筆鋒一轉,書中的氛圍陡然輕鬆。
七年後,小廟冷清了很多,但依然有前來祭拜的人,似乎狐仙廟已經融入了村子、成為了一種習俗。
阿生今年七歲,她是唱戲阿婆撿來的孩子。
阿婆無女無兒,本想著在村裏隨便找個小娃娃、來承襲衣缽,至少每年能在廟前開腔、明白其中的忌諱門道。
某次回村路上,她聽見了嬰兒的啼哭,撥開雜草一看,果然是個小娃。
也不知道阿婆怎麽想的,這小娃直接被定成了狐仙廟前的開腔人,大概是自己養的孩子、總比外人親。
小娃被取名為阿生,花生的生。
一晃七年過去,阿婆更老了,站在狐仙廟前、唱戲的氣勢大不如前,阿生長大了,能到處亂跑、當個野孩子了。
阿生運氣不錯,每次進山,總能碰著野果之類,從不會空手而歸。
這天她照常進山,祈禱著能碰上隻瘸腿的野兔,雖然阿生很喜歡小兔子,可阿婆最近身體不好,需要吃肉來補一補。
阿生打定了主意,遇到受傷的小動物,絕不會再發善心、將它放走!
看到這一段的王大河有些一言難盡。
有這種運氣,居然每次都心善放跑了?
就算托人拿到城鎮來賣,也能賺錢,怪不得這個阿生是主角。
自己的思想境界,是不如她……
也許是祈禱有用了,阿生還真就遇到了一隻狐狸。
她有些猶豫。
畢竟跟在阿婆身前,她也聽了不少的故事,什麽狐狸有靈性、是狐仙的後代,傷了狐狸是會倒黴的。
就算眼前的狐狸奄奄一息地趴在那兒,阿生也不敢貿然上前。
在旁邊兒猶豫良久,阿生還是鼓足了勇氣將狐狸包起來,既然不打算吃,那就盡力將它救活,好歹放在有水源的地方。
王大河看著這段情節,開始猜測,不會這隻狐狸就是狐仙吧?
那這劇情,可就有些俗套了。
接下來無非是狐仙報恩,在阿生遇到困難時,狐仙出場給予幫助,讓阿生逢劫化吉。
被「無語風格」荼毒過的讀者,讀到這裏時,不由自主地進行聯想。
王大河繼續往下看去。
這狐狸還真就是傳說中的狐仙,但又有些不對勁!
阿生是在一年的祭廟看到狐仙的,他的背後垂著一條尾巴,懶洋洋地趴在祭台上,眸中似有濃重的惡意,盯著那群上供的村民。
眼珠一轉,正好和驚愕不已的阿生對上視線。
狐仙笑吟吟道:“不要說出去哦,不然他們會死,你也會死,噓……”
阿生睜大了眼睛,猛地捂住了嘴,連忙搖頭。
阿婆正在前方祭拜,隻見那長長的尾巴來回搖擺,似乎要觸碰上阿婆。
王大河皺緊了眉,這劇情,真是出乎意料……
莫非阿生救了一個惡神,又或者此狐仙非彼狐仙?
接下來的劇情,氛圍突然變得瘮人起來,阿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別人,生怕狐仙生氣、奪去別人性命,隻能自己悶在心裏。
可那狐仙好像對她很感興趣。
總是出現在路邊、屋頂、河塘,隻要有他出現的地方,總是會發生意外——葛嬸在路邊崴了腳,二虎上房玩摔下來昏迷了兩天、阿海下水摸魚差點兒被淹死。
接下來就是阿生一邊害怕、一邊和狐仙鬥智鬥勇的日常,每次都失敗。
如此還不算完,阿生想要找阿婆打聽下關於狐仙的事跡,誰知剛推開門,就看見了正坐在阿婆床上的狐仙。
他的瞳孔裏是冰冷的惡意,似乎正在笑、又像是嘲弄,白色的尾巴不緊不慢地輕搖著,對阿生說出了第二句話——
“她要死了。”
王大河有些渾身發冷,他甚至在想,該不會是狐妖猜到了阿生要來找婆婆,所以在這裏等人吧……
阿生終究是個不足十歲的小孩兒,親人即將逝去的恐懼,讓她不顧一切撲在了狐仙身上,似乎想哭喊著和他拚命。
誰知,狐仙隻是用尾巴將她攔了下來。
阿生撲在了暖融融的狐狸毛裏,卻絲毫沒有感受到暖意,她隻覺得全身發冷。
直到狐仙走上前,擦幹淨了她的眼淚。
他輕輕抱了一下阿生。
這寫得是什麽東西?王大河有些呆愣,怎麽感覺像是青梅竹馬的感情戲,如果不看兩人的立場、糾葛,單看這一幕的話,狐仙似乎沒那麽壞?
這豈不是敗筆!
若有人成日裏恐嚇他,傷害他身邊的人,還要奪走自己最親近之人,他也會像阿生一樣衝上前拚命。
除非……狐仙之事另有隱情。
王大河開始努力分析著劇情,從狐仙出場到現在,雖然看似滿懷著惡意、每次出現都有些陰森,但實際上,他好像沒真正動手做過壞事。
至於那些受傷之人……莫非,是預言?
狐仙是想提醒阿生!
這樣解釋下來,劇情就合理多了,王大河趕緊往下看去。
阿生知道自己傷害不了狐仙,隻能蜷縮在阿婆的床上,過了很久,阿婆終於回家,在兩人的交談中,狐仙的往事也逐漸揭開——
原來,狐仙不再回應前,村裏曾有地動山洪,那是狐仙最後一次現身。
白色的狐狸分出八尾,伸進了大地裂開的縫隙中,在轟然合上的前一瞬,將村民卷出。
純色的尾巴染上血汙,白狐跳進了山洪席卷的碎石泥漿之中,救出來不及逃跑的人,等到所有人都被救下後,它看著大地分開的裂痕,身形驀然變大,大地一點點合上,重新合為整體。
它嘶鳴著,似有不甘。
然後躍入叢林之中,再也不回應。
阿生問道:“八條尾巴?”
阿婆點了點頭,說道:“傳說中,狐修九尾而成仙,我們都在猜測,狐仙也許心懷慈悲,成了真正的仙。”
阿生突然問道:“如果原先的狐仙走了,狐仙廟會被其他狐狸占據嗎?”
聽到這個問題,阿婆想了一會兒,說道:“身不正而受香火,或許會反饋己身。”
是了!
一定是這樣,阿生的眼睛亮了起來,隻要斷去供養狐仙的香火,說不定就能讓他變回普通狐狸。
阿生不知道的是,在她家房頂,狐仙將自己蜷成了一團,身體不斷顫抖。
讓人分不清是悲慟,還是嘲弄。
七年後,小廟冷清了很多,但依然有前來祭拜的人,似乎狐仙廟已經融入了村子、成為了一種習俗。
阿生今年七歲,她是唱戲阿婆撿來的孩子。
阿婆無女無兒,本想著在村裏隨便找個小娃娃、來承襲衣缽,至少每年能在廟前開腔、明白其中的忌諱門道。
某次回村路上,她聽見了嬰兒的啼哭,撥開雜草一看,果然是個小娃。
也不知道阿婆怎麽想的,這小娃直接被定成了狐仙廟前的開腔人,大概是自己養的孩子、總比外人親。
小娃被取名為阿生,花生的生。
一晃七年過去,阿婆更老了,站在狐仙廟前、唱戲的氣勢大不如前,阿生長大了,能到處亂跑、當個野孩子了。
阿生運氣不錯,每次進山,總能碰著野果之類,從不會空手而歸。
這天她照常進山,祈禱著能碰上隻瘸腿的野兔,雖然阿生很喜歡小兔子,可阿婆最近身體不好,需要吃肉來補一補。
阿生打定了主意,遇到受傷的小動物,絕不會再發善心、將它放走!
看到這一段的王大河有些一言難盡。
有這種運氣,居然每次都心善放跑了?
就算托人拿到城鎮來賣,也能賺錢,怪不得這個阿生是主角。
自己的思想境界,是不如她……
也許是祈禱有用了,阿生還真就遇到了一隻狐狸。
她有些猶豫。
畢竟跟在阿婆身前,她也聽了不少的故事,什麽狐狸有靈性、是狐仙的後代,傷了狐狸是會倒黴的。
就算眼前的狐狸奄奄一息地趴在那兒,阿生也不敢貿然上前。
在旁邊兒猶豫良久,阿生還是鼓足了勇氣將狐狸包起來,既然不打算吃,那就盡力將它救活,好歹放在有水源的地方。
王大河看著這段情節,開始猜測,不會這隻狐狸就是狐仙吧?
那這劇情,可就有些俗套了。
接下來無非是狐仙報恩,在阿生遇到困難時,狐仙出場給予幫助,讓阿生逢劫化吉。
被「無語風格」荼毒過的讀者,讀到這裏時,不由自主地進行聯想。
王大河繼續往下看去。
這狐狸還真就是傳說中的狐仙,但又有些不對勁!
阿生是在一年的祭廟看到狐仙的,他的背後垂著一條尾巴,懶洋洋地趴在祭台上,眸中似有濃重的惡意,盯著那群上供的村民。
眼珠一轉,正好和驚愕不已的阿生對上視線。
狐仙笑吟吟道:“不要說出去哦,不然他們會死,你也會死,噓……”
阿生睜大了眼睛,猛地捂住了嘴,連忙搖頭。
阿婆正在前方祭拜,隻見那長長的尾巴來回搖擺,似乎要觸碰上阿婆。
王大河皺緊了眉,這劇情,真是出乎意料……
莫非阿生救了一個惡神,又或者此狐仙非彼狐仙?
接下來的劇情,氛圍突然變得瘮人起來,阿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別人,生怕狐仙生氣、奪去別人性命,隻能自己悶在心裏。
可那狐仙好像對她很感興趣。
總是出現在路邊、屋頂、河塘,隻要有他出現的地方,總是會發生意外——葛嬸在路邊崴了腳,二虎上房玩摔下來昏迷了兩天、阿海下水摸魚差點兒被淹死。
接下來就是阿生一邊害怕、一邊和狐仙鬥智鬥勇的日常,每次都失敗。
如此還不算完,阿生想要找阿婆打聽下關於狐仙的事跡,誰知剛推開門,就看見了正坐在阿婆床上的狐仙。
他的瞳孔裏是冰冷的惡意,似乎正在笑、又像是嘲弄,白色的尾巴不緊不慢地輕搖著,對阿生說出了第二句話——
“她要死了。”
王大河有些渾身發冷,他甚至在想,該不會是狐妖猜到了阿生要來找婆婆,所以在這裏等人吧……
阿生終究是個不足十歲的小孩兒,親人即將逝去的恐懼,讓她不顧一切撲在了狐仙身上,似乎想哭喊著和他拚命。
誰知,狐仙隻是用尾巴將她攔了下來。
阿生撲在了暖融融的狐狸毛裏,卻絲毫沒有感受到暖意,她隻覺得全身發冷。
直到狐仙走上前,擦幹淨了她的眼淚。
他輕輕抱了一下阿生。
這寫得是什麽東西?王大河有些呆愣,怎麽感覺像是青梅竹馬的感情戲,如果不看兩人的立場、糾葛,單看這一幕的話,狐仙似乎沒那麽壞?
這豈不是敗筆!
若有人成日裏恐嚇他,傷害他身邊的人,還要奪走自己最親近之人,他也會像阿生一樣衝上前拚命。
除非……狐仙之事另有隱情。
王大河開始努力分析著劇情,從狐仙出場到現在,雖然看似滿懷著惡意、每次出現都有些陰森,但實際上,他好像沒真正動手做過壞事。
至於那些受傷之人……莫非,是預言?
狐仙是想提醒阿生!
這樣解釋下來,劇情就合理多了,王大河趕緊往下看去。
阿生知道自己傷害不了狐仙,隻能蜷縮在阿婆的床上,過了很久,阿婆終於回家,在兩人的交談中,狐仙的往事也逐漸揭開——
原來,狐仙不再回應前,村裏曾有地動山洪,那是狐仙最後一次現身。
白色的狐狸分出八尾,伸進了大地裂開的縫隙中,在轟然合上的前一瞬,將村民卷出。
純色的尾巴染上血汙,白狐跳進了山洪席卷的碎石泥漿之中,救出來不及逃跑的人,等到所有人都被救下後,它看著大地分開的裂痕,身形驀然變大,大地一點點合上,重新合為整體。
它嘶鳴著,似有不甘。
然後躍入叢林之中,再也不回應。
阿生問道:“八條尾巴?”
阿婆點了點頭,說道:“傳說中,狐修九尾而成仙,我們都在猜測,狐仙也許心懷慈悲,成了真正的仙。”
阿生突然問道:“如果原先的狐仙走了,狐仙廟會被其他狐狸占據嗎?”
聽到這個問題,阿婆想了一會兒,說道:“身不正而受香火,或許會反饋己身。”
是了!
一定是這樣,阿生的眼睛亮了起來,隻要斷去供養狐仙的香火,說不定就能讓他變回普通狐狸。
阿生不知道的是,在她家房頂,狐仙將自己蜷成了一團,身體不斷顫抖。
讓人分不清是悲慟,還是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