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按斤賣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 作者:三四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裏分不清晝夜,抬頭不見天,夜半不見月,頭上頂著的是石岩礦壁,人如同被埋進了地底的螞蟻,開鑿出蜿蜒盤旋的礦洞。
知道了此處安全,祝無邀抓緊時間補了一覺,睡得並不算安穩。
光線微明的一瞬間,她便驚醒過來。
石壁似乎有細長的流光劃過,整個礦道似乎在呼吸。隨後,嵌在石壁上的珠子放出了幽暗的光線。
人聲窸窣。
這應當是礦洞中的天明。
祝無邀抬起頭,看向那道結界之外、被三五人簇擁的高壯人影,聽見他問道:
“新來的,還不出來?”
那大漢背對著光,看不太清樣貌,也分辨不出神情,祝無邀倒是從他身邊那兩三人眼裏,看見了貪婪。
兩種意義上的,對「肉」的貪婪。
其中一種是久不食肉、對食物的渴望。
她敏銳地察覺到了,另外一種與之相衝的態度——「克製」。
“大哥,那老頭兒著實可恨,現在還動不了,我這身子骨還得再養一天。”
“在裏頭沒水沒吃的,能養個什麽,出來跟了我們,養你一個綽綽有餘。”
祝無邀聽明白了話裏的意思。
如果不想死,也不想被欺負、或者被當成割肉吃的食物,那就當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食物」。
她看向周圍的人。
塵土滿麵,幹燥皸裂的皮膚,在這樣的環境久了,總會顯得麵頰消瘦枯敗,有些可怖。
故而幹淨、新鮮,是一種前期的可利用資源。
祝無邀微微頷首,說道:
“我聽明白了,但養傷也不是托詞,我得想想。”
為首的大漢抬了下手,結界之外,被擺上了碗水。
隻要踏出去,就可以拿到。
“哼,看著倒是個懂規矩的,可別喝了我們的水,又給臉不要臉、不識抬舉了。”
祝無邀此時倒有些慶幸,幸好剛到時動彈不得,沒冒然出了這層結界。
至少給了她想明白未來出路的時間。
抬手對著結界外那行人抱了下拳,祝無邀沒再說話,靠在石壁上,垂下雙眸。
她能夠感受到結界外那些人,打量的視線,似乎在衡量著自己的本事和能耐。
像野狼遇到了新鮮的動物,總是要先琢磨明白,這到底是不是能下口的獵物。
而這,也是祝無邀最沒底氣的。
她技能點加偏了。
靈力被封,百無一用是術士。
這種地方可不是鬧著玩的,沒有用處的話,是真活不下去。
正琢磨著自己在這地方、能派上點兒什麽用處,再次聽到了有人走近的聲音。
來者與之前那大漢排場差不多。
“胡三對你印象不錯?”
她蹲了下來,與祝無邀直視,可態度算不上多尊重。
當然,沒展現出實力前,在這種地方妄談「臉麵」,那才是令人嗤笑。
祝無邀估摸著,對方這樣「平視」的態度,多少有那名為胡三的大漢、一碗清水的功勞。
她清楚自己有多少能耐。
現在隔著層結界,可以裝、可以抬高身價,可早晚得走出去,到時候被人摸清了本事,不夠死的。
而且,胡三那邊兒算不得什麽上佳去處。
眼前這位大姐,得認真談談。
“姐,那位大哥對我印象不錯,估摸著是因為我是女的,在您這兒算得上優勢嗎?”
這事兒沒什麽好隱瞞的,既然要談這個,那也得先問清對方的取向。
祝無邀放下支著的腿,盤膝而坐,看向麵前之人,認真問道:
“或者,有什麽其他我能做的事情?”
對麵之人上下將祝無邀掃視過一遍,說道:
“你這類的,差點兒意思,不過這性子還行,挺會審時度勢的,隻不過——
“露了怯啊。”
祝無邀不動聲色地問道:“怎麽說?”
對麵的大姐似乎笑了笑,說道:
“你這樣的人,到了這鬼地方不哭不鬧,還能給自己謀個生路,是個有腦子的。
“但凡有能夠立足的本事,也不會淪落到、捉摸著怎麽把自己論斤賣的地步。”
祝無邀低頭笑了笑,沒有反駁。
看來,她還是江湖經驗太少,表現得太急了,比不過這些真在地獄裏打過滾的人,三兩句就漏了底。
對麵的人站起了身。
不再與她平視,居高臨下地說道:
“你在我這裏的待遇,能活,但比不上胡三那裏活得好,要是交不夠數,你就是儲備的口糧。”
話裏的惡意不加掩飾。
祝無邀早就明白,本質上,這兩夥人是一樣的。
不夠狠的,怎麽可能在這裏立足。
甚至,她的本事都不夠兩夥人搶著來拉攏的,眼前的這位大姐,不過是看見了胡三那碗清水,所以才來打探一番。
祝無邀點了點頭,說道:
“我明白了,怎麽稱呼?”
“我們老大別人都喚一聲蓉姐,小姑娘,不怪那胡三稀罕你,我們這些人也喜歡啊,來我們這兒,可比胡三那裏輕鬆!”
祝無邀將無用的廢話過濾出去。
隔著結界,抬頭看向她,說道:
“蓉姐,一天後我會做出選擇。”
這幾人走前,沒像胡三那樣留下一碗水、或者什麽食物,有蓉姐來探明白了新來之人的水平後,自然再沒有第三夥人了。
祝無邀這裏清靜下來。
她伸手撫了下額頭,這該怎麽選,一個刀山、一個火海,看起來似乎不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不,這很合理。
祝無邀突然想起來,那趕車的兩兄弟所說——前段時間發生了修士叛亂。
既然如此……說明性情正常、真正能挑大梁的人,已經嚐試逃出、並失敗了。
而剩下來的人,無非就那幾類。
第一種,知道必然會失敗、無法逃脫的人,這些人未曾參與叛亂,所以留了下來。
第二種,對礦場這種野蠻環境極為適應,甚至幻想著當個土霸王的人。
第三種,沒什麽本事,膽小懦弱,所以那些修士看不上。
還有種可能——叛徒。
也就是礦場叛亂的告密者,也許同樣活了下來。
這麽說的話,自己剛好趕上了勢力重組的時候?
真是萬幸中的不幸,雖然勢力重組,有能耐的人可能沒了,給了自己活下來的機會,但礦場如果再想要組織起來第二場叛亂,幾乎沒什麽可能了。
一場叛亂,說不定要暗地裏籌謀多久。
現在這時間段兒,積累不夠啊。
知道了此處安全,祝無邀抓緊時間補了一覺,睡得並不算安穩。
光線微明的一瞬間,她便驚醒過來。
石壁似乎有細長的流光劃過,整個礦道似乎在呼吸。隨後,嵌在石壁上的珠子放出了幽暗的光線。
人聲窸窣。
這應當是礦洞中的天明。
祝無邀抬起頭,看向那道結界之外、被三五人簇擁的高壯人影,聽見他問道:
“新來的,還不出來?”
那大漢背對著光,看不太清樣貌,也分辨不出神情,祝無邀倒是從他身邊那兩三人眼裏,看見了貪婪。
兩種意義上的,對「肉」的貪婪。
其中一種是久不食肉、對食物的渴望。
她敏銳地察覺到了,另外一種與之相衝的態度——「克製」。
“大哥,那老頭兒著實可恨,現在還動不了,我這身子骨還得再養一天。”
“在裏頭沒水沒吃的,能養個什麽,出來跟了我們,養你一個綽綽有餘。”
祝無邀聽明白了話裏的意思。
如果不想死,也不想被欺負、或者被當成割肉吃的食物,那就當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食物」。
她看向周圍的人。
塵土滿麵,幹燥皸裂的皮膚,在這樣的環境久了,總會顯得麵頰消瘦枯敗,有些可怖。
故而幹淨、新鮮,是一種前期的可利用資源。
祝無邀微微頷首,說道:
“我聽明白了,但養傷也不是托詞,我得想想。”
為首的大漢抬了下手,結界之外,被擺上了碗水。
隻要踏出去,就可以拿到。
“哼,看著倒是個懂規矩的,可別喝了我們的水,又給臉不要臉、不識抬舉了。”
祝無邀此時倒有些慶幸,幸好剛到時動彈不得,沒冒然出了這層結界。
至少給了她想明白未來出路的時間。
抬手對著結界外那行人抱了下拳,祝無邀沒再說話,靠在石壁上,垂下雙眸。
她能夠感受到結界外那些人,打量的視線,似乎在衡量著自己的本事和能耐。
像野狼遇到了新鮮的動物,總是要先琢磨明白,這到底是不是能下口的獵物。
而這,也是祝無邀最沒底氣的。
她技能點加偏了。
靈力被封,百無一用是術士。
這種地方可不是鬧著玩的,沒有用處的話,是真活不下去。
正琢磨著自己在這地方、能派上點兒什麽用處,再次聽到了有人走近的聲音。
來者與之前那大漢排場差不多。
“胡三對你印象不錯?”
她蹲了下來,與祝無邀直視,可態度算不上多尊重。
當然,沒展現出實力前,在這種地方妄談「臉麵」,那才是令人嗤笑。
祝無邀估摸著,對方這樣「平視」的態度,多少有那名為胡三的大漢、一碗清水的功勞。
她清楚自己有多少能耐。
現在隔著層結界,可以裝、可以抬高身價,可早晚得走出去,到時候被人摸清了本事,不夠死的。
而且,胡三那邊兒算不得什麽上佳去處。
眼前這位大姐,得認真談談。
“姐,那位大哥對我印象不錯,估摸著是因為我是女的,在您這兒算得上優勢嗎?”
這事兒沒什麽好隱瞞的,既然要談這個,那也得先問清對方的取向。
祝無邀放下支著的腿,盤膝而坐,看向麵前之人,認真問道:
“或者,有什麽其他我能做的事情?”
對麵之人上下將祝無邀掃視過一遍,說道:
“你這類的,差點兒意思,不過這性子還行,挺會審時度勢的,隻不過——
“露了怯啊。”
祝無邀不動聲色地問道:“怎麽說?”
對麵的大姐似乎笑了笑,說道:
“你這樣的人,到了這鬼地方不哭不鬧,還能給自己謀個生路,是個有腦子的。
“但凡有能夠立足的本事,也不會淪落到、捉摸著怎麽把自己論斤賣的地步。”
祝無邀低頭笑了笑,沒有反駁。
看來,她還是江湖經驗太少,表現得太急了,比不過這些真在地獄裏打過滾的人,三兩句就漏了底。
對麵的人站起了身。
不再與她平視,居高臨下地說道:
“你在我這裏的待遇,能活,但比不上胡三那裏活得好,要是交不夠數,你就是儲備的口糧。”
話裏的惡意不加掩飾。
祝無邀早就明白,本質上,這兩夥人是一樣的。
不夠狠的,怎麽可能在這裏立足。
甚至,她的本事都不夠兩夥人搶著來拉攏的,眼前的這位大姐,不過是看見了胡三那碗清水,所以才來打探一番。
祝無邀點了點頭,說道:
“我明白了,怎麽稱呼?”
“我們老大別人都喚一聲蓉姐,小姑娘,不怪那胡三稀罕你,我們這些人也喜歡啊,來我們這兒,可比胡三那裏輕鬆!”
祝無邀將無用的廢話過濾出去。
隔著結界,抬頭看向她,說道:
“蓉姐,一天後我會做出選擇。”
這幾人走前,沒像胡三那樣留下一碗水、或者什麽食物,有蓉姐來探明白了新來之人的水平後,自然再沒有第三夥人了。
祝無邀這裏清靜下來。
她伸手撫了下額頭,這該怎麽選,一個刀山、一個火海,看起來似乎不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不,這很合理。
祝無邀突然想起來,那趕車的兩兄弟所說——前段時間發生了修士叛亂。
既然如此……說明性情正常、真正能挑大梁的人,已經嚐試逃出、並失敗了。
而剩下來的人,無非就那幾類。
第一種,知道必然會失敗、無法逃脫的人,這些人未曾參與叛亂,所以留了下來。
第二種,對礦場這種野蠻環境極為適應,甚至幻想著當個土霸王的人。
第三種,沒什麽本事,膽小懦弱,所以那些修士看不上。
還有種可能——叛徒。
也就是礦場叛亂的告密者,也許同樣活了下來。
這麽說的話,自己剛好趕上了勢力重組的時候?
真是萬幸中的不幸,雖然勢力重組,有能耐的人可能沒了,給了自己活下來的機會,但礦場如果再想要組織起來第二場叛亂,幾乎沒什麽可能了。
一場叛亂,說不定要暗地裏籌謀多久。
現在這時間段兒,積累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