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夢蝶,講得是莊子夢到成為了一隻蝴蝶,翩翩複翩翩,醒來後不知自己到底是莊子,還是蝴蝶。


    無法分辨當下是現世、還是夢中。


    見到書老久久未曾翻頁,心中的猜測終於落實,祝無邀問道:


    “這處礦場,不也並非現世嗎?”


    而是感孝城中,一方小洞天。


    祝無邀特地將這則故事放在了最後。


    她並不懷疑這裏的真實性,卻懷疑礦場不在真實的外界、而是一方獨立的小洞天。


    修仙界中,人們遇到難以理解的事情,擅長用「仙法」作為理由、來解釋問題。


    因此礦場中人,以為是騰雲駕車的術法,才會日行萬裏,不多時、便將他們送到了此處。


    而祝無邀閉關時,周圍連座矮山都沒有。


    可醒來之後,兩側卻是陡峭的崖壁,而祝無邀不是修仙界裏的人,睜開眼睛一看,她沒辦法當成理所應當。


    抓她的人,還慢悠悠地趕著車。


    聽趕車兩兄弟交談,他們是聽說亂葬崗有異狀,才趕來調查的,怎麽想都不對勁。


    她去亂葬崗找石頭、再到被抓,總共也沒隔幾天。


    他們總不能是從千萬裏外聽到了消息匆匆趕來,又在抓了人後、奔波千裏趕回去。


    因此,礦場的位置必然離感孝城不遠。


    甚至很可能就在感孝城裏。


    這讓祝無邀想起來了曾聽到的傳聞——


    「感孝城,原名離泉鎮,宣城主偶然途徑此地,從小住變為久居,後宣城主一女一子為救母身亡,離泉有感、為之泣絕。」


    這故事裏裏外外都透著荒誕。


    包括那句「離泉有感,為之泣絕」。


    就算她按照話本寫手的邏輯,將這個故事寫下去,不該是離泉有感、為之嗷嚎大哭嗎?


    怎麽好端端一處泉水,說幹涸就幹涸了。


    離泉鎮著名景點,被人間「大愛」感動,最終毀於一旦?


    祝無邀惡意揣測一番——


    估計是這個宣城主遊曆到此,發現離泉不簡單,是個小洞天的入口,為了開啟這方小洞天,他獻祭了妻女。


    最後成為了小洞天的主人,離泉異象不再外露於現世。


    在小洞天中,宣城主發現了這處礦脈。


    也正因此,擄人開礦之事,始終隱藏得很好。


    沒人能逃出去、拆穿這樁慘案。


    而外人即使有所懷疑,也根本找不到礦場所在。


    葉小舟所說的「開道」,自然也是指開辟從小洞天到外界的通道。


    書老聽到祝無邀的問題,緩緩抬起頭,態度似乎和緩了些、又似乎沒什麽變化。


    他說道:


    “那又如何。”


    是在外界,還是在一方小洞天中,你都無法逃出礦場,終究會被石沙掩去瘦骨。


    祝無邀卻笑了,說道:


    “那您的身份就有待商榷了。”


    書老緩緩撫過書上的炭字,說道:


    “經濟文章銷白晝,幽光狂慧又中宵。


    “我不過是個愛看書的老頭子,坐在這裏消磨年歲罷了。”


    他窺見了祝無邀身後世界的浮光片羽,祝無邀亦對他的身份有所猜測。


    既然礦場裏撿起的石頭,能用來算卦。


    即說明這方小洞天有靈。


    因此,鎮守此地,為人所用。


    祝無邀沒再繼續問下去,聊到這種程度剛剛好,若是再繼續揭底,就有被書老殺人滅口的風險了。


    至於用書籍引誘書老「叛變」,這主意太過理想化。


    談文論道的這點兒交情,玩歸玩鬧歸鬧的,若是觸碰到真實利益、到了正事上,書老說不定真得會給她表演個變臉。


    祝無邀比較有自知之明。


    也許在書老眼裏,她就是個圖書館工具人。


    兩人的地位實際上並不平等,又何談利誘與合作。


    書老翻到了文稿的最後一篇,目光凝住。


    在見到這句話的瞬間,他便知道,這正是關於「水」的釋義。


    “利萬物而不爭……”


    他想到了「外門雜役」中,關於明晚的描述。


    還真是恰如其分。


    待看完這短短的二十來字,他突然笑道:


    “原來這段話,不是那夢蝶的莊周寫的。


    “在看到這段話前,我曾對此多有猜測,也試圖根據明晚的性子,嚐試著寫出對水的釋義。


    “看到之前那幾個小故事時,那逍遙無爭之意,與我的猜測相符,當時我便認準了那是莊周寫得、兩本不同的書。”


    書老笑著搖搖頭,似乎有些感慨。


    “如今看來,這分明是兩個不同的人,處眾人之所惡嗎……


    “小姑娘,寫出這句話的人,是誰?”


    祝無邀回道:“老子。”


    氣氛似乎凝固了一瞬。


    然後,她後知後覺察覺出這句話的歧義,解釋道:


    “不是老子,是這個人就叫「老子」。”


    書老的表情重新和緩下來。


    他說道:


    “僅短短二十餘字,便蘊含無限哲理,也不知這到底是怎樣一本奇書,「故幾於道」嗎……你家的這位先輩,居然嚐試著對「道」做出闡述。”


    祝無邀聽著書老那句「你家這位先輩」,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


    畢竟她在書老這裏的人設,不僅有老子這樣的先輩,家族傳承還有五千年。


    藏書頗多,就是太過低調、和平。


    祝無邀倒是有些好奇,問道:


    “不知您是怎麽看出來,這些並非同一人所寫的?”


    畢竟老子和莊子同為道家,縱使方向不同,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書老今天心情應該是當真不錯,他說道:


    “寫出上善若水的老子,說得是蟄伏清淨,而夢蝶的莊周,則是避而不出,一位物為己用,一位逍遙物外,怎麽可能是同一人呢?“


    祝無邀聽得似懂非懂,用自己的語言理解了一番——


    老子說的是,昏君治下、能臣不出,講得是潛龍勿用。


    莊子則是單純的熱愛躺平劃水,樂衷摸魚,不論管事兒的是誰。


    對前者而言,「明哲保身」是達成目的過程中的手段,而對後者來說,明哲保身就是最終目的。


    祝無邀不由得感慨道:


    “書老,您要是在我們家,說不定能當個學者。”


    聽到祝無邀說的話,書老意外地有幾分落寞,說道:


    “有言道,擁書百城南麵王,可惜,縱有藏書千萬,在這礦場之中,我也不過是一個看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四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四番並收藏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