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試探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 作者:三四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隔多年。
祝無邀終於再一次回到了摘星樓。
誰能想到,入道不過一兩年便入築基期的人,十三年之後,居然隻是從築基初期、到了築基中期呢?
一步踏入山門,看著遠處高聳熟悉的摘星樓,祝無邀百感交集。
太不容易了。
我!落葉邀秋祝無邀,終於再次歸來!
隻可惜,日新月異,她這朵小小的浪花,當初闖下來的那點兒名氣,早已因為沒有活躍度,被人遺忘了。
“咦?站在門口的那個人好像有點兒眼熟。”
“你認錯人了吧,修士不都長這個樣子?”
“也對,都喜歡穿一席純色的衣服,身上背個武器……”
一陣風吹過。
格外蕭索。
還怪令人心寒的。
身後的華影停和徐三兒走到了她的身邊。
也都歎了聲。
“也不知我的丹房冷清成什麽樣子了。”
“也不知道……我走之後,生意都被誰給搶了!”
三人並排站在山門前,各自緬懷著自己的產業。
偌大的江山,就這麽沒了……
就在此時——
一個人溜溜達達著路過。
然後甩著手裏的袋子,又慢慢退了回來。
宋柯子上下打量一番門口的三人。
然後盯了祝無邀很久。
“哼!”
他冷哼一聲,扭頭就走,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祝無邀一下子樂出了聲,嘿,十三年沒見,宋柯子也還沒入金丹期,倆人修為基本持平。
路過的宋柯子,給了祝無邀莫大的心理安慰。
他摘星樓親傳三弟子,都好意思始終待在築基期,我沒有進步怎麽了?
至少我還沒退步啊!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華影停也莫名有些感慨,她就知道,方掌門這幾個親傳弟子,除了二師姐顧亦觀之外,就沒個靠譜的。
她出門一趟,至少進步了啊!
而徐三兒則是認出了宋柯子手裏甩著的袋子,去取月奉剛好路過?
嘿!是誰還在靠著月奉活著?
原來是摘星樓的親傳三弟子啊!
他想起來了這一趟出門,倒買倒賣後、儲物袋裏大筆的靈石,突然高興地笑出了聲。
“兩位姐姐,我先去取月奉了!”
嘿嘿,十三年過去,必然攢了好多靈石,又新增了點兒進項!
————
祝無邀來到了尋道堂。
見到方掌門後,她第一個問題便是:
“掌門,為何我可以起卦?”
卦術與她相伴許久,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但仔細想想,摘星樓這麽多弟子,都沒有太多習得卦術的修士。
而她,卻在未曾入摘星樓前,就已經能夠為人起卦。
方掌門對她的歸來,並沒有感到意外。
反而是對於祝無邀問得這個問題,感到有些奇怪,她反問道:
“你身上有什麽不同之處,心裏沒數嗎?”
聽到這句反問。
祝無邀略有些心虛,有什麽不同之處,她當然知道,不僅是穿越的,而且落地就有那支靈筆相伴。
如果是那支靈筆,有了戚劍仙的提醒,倒也沒什麽需要隱瞞的。
可如果方掌門說得是穿越這檔子事兒……
那這其中,可就得有些說法兒了。
可方掌門並未挑明,祝無邀也無法確定她到底知不知道,也沒辦法問出口。
祝無邀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久。
她問了自己最關心的那個問題:
“掌門,或有相見日,到底何時才能相見。”
當日一別,已經將近十五年過去。
可在南離城時,方掌門的那句讖語,卻始終未曾應驗,尤其……她還耽擱了許多年。
方掌門搖了搖頭,說道:
“南離城一事,跳出了因果,我隻得了句「或有相見日」,卻不知具體所指。”
祝無邀垂眸而立,聽到方掌門繼續說道: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曾與她擦肩而過,或已經尋到了與她重逢的契機。
“隻是,你沒有察覺到,錯過了。”
她猛地抬頭。
對上了方掌門的眼睛,不知為何,她似是察覺到了些溫和,那是一種略帶些憐憫的溫和。
祝無邀沉默了下,然後略帶一些遲疑地問道:
“您……是不是知道更多的東西,但是沒有告訴我。”
方掌門笑了笑,說道:
“看把你嚇得,放心,這些年過去,我已經能夠確定,她還存於世。
“隻要你繼續往前走,每一步,都是走在與她相逢的路上。”
這番話沒有安慰到祝無邀。
她笑了笑,說道:
“我曾經丟失了隻騾子,現在,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前麵被吊了隻蘿卜的騾子。
“因為您的一句話,無論願不願意,總得繼續向前走。
“會不會等我徹底走不動的那一天,您才會將蘿卜交還於我。”
方掌門稍微挑了下眉,這是……尋人心切,平等的攻擊每一個人?
“你在懷疑我?”
“您當時正好在南離城,救下了我的劍。”
“你在問我,既然能救下你的劍,為何救不下一個人?”
祝無邀閉口不言。
方掌門說道:“我欠你的不成,幫了你七分不夠,還得幫你十二分?
“我怎麽不知——”
說到這裏,方掌門停了下來,她隻是突然想到,祝無邀並不是會對他人苛刻求全的孩子,連葉小舟那樣的人、徐三兒那樣的人,都能相處得不錯,又怎會站在這裏,指責曾幫過她的人。
“你在試探我?”
祝無邀抬起手,低頭行了一禮,低頭說道:
“如果她在您這裏,至少性命無憂,如果您想,我也願意一直找下去,我隻是想知道個真相。”
這是在說,如果這是對她的鉗製,她也願意配合。
方掌門看向低著頭的祝無邀,突然明白了什麽,微不可聞地歎了聲。
“這一路辛苦你了。”
不過是曾經莽撞而天真、叫囂著拯救南離城,會錯算人心的祝無邀,終於成長了而已。
開始變得警惕、懷疑,不再輕信於人。
“我確實不知她身在何方,也許在其它事情上,我對你有所隱瞞,但在這件事上,確實沒有欺瞞你。
“你確實走在與她重逢的路上。”
祝無邀有些泄氣,又像是鬆了一口氣。
不知到底是感到失望,還是感到了僥幸。
祝無邀終於再一次回到了摘星樓。
誰能想到,入道不過一兩年便入築基期的人,十三年之後,居然隻是從築基初期、到了築基中期呢?
一步踏入山門,看著遠處高聳熟悉的摘星樓,祝無邀百感交集。
太不容易了。
我!落葉邀秋祝無邀,終於再次歸來!
隻可惜,日新月異,她這朵小小的浪花,當初闖下來的那點兒名氣,早已因為沒有活躍度,被人遺忘了。
“咦?站在門口的那個人好像有點兒眼熟。”
“你認錯人了吧,修士不都長這個樣子?”
“也對,都喜歡穿一席純色的衣服,身上背個武器……”
一陣風吹過。
格外蕭索。
還怪令人心寒的。
身後的華影停和徐三兒走到了她的身邊。
也都歎了聲。
“也不知我的丹房冷清成什麽樣子了。”
“也不知道……我走之後,生意都被誰給搶了!”
三人並排站在山門前,各自緬懷著自己的產業。
偌大的江山,就這麽沒了……
就在此時——
一個人溜溜達達著路過。
然後甩著手裏的袋子,又慢慢退了回來。
宋柯子上下打量一番門口的三人。
然後盯了祝無邀很久。
“哼!”
他冷哼一聲,扭頭就走,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祝無邀一下子樂出了聲,嘿,十三年沒見,宋柯子也還沒入金丹期,倆人修為基本持平。
路過的宋柯子,給了祝無邀莫大的心理安慰。
他摘星樓親傳三弟子,都好意思始終待在築基期,我沒有進步怎麽了?
至少我還沒退步啊!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華影停也莫名有些感慨,她就知道,方掌門這幾個親傳弟子,除了二師姐顧亦觀之外,就沒個靠譜的。
她出門一趟,至少進步了啊!
而徐三兒則是認出了宋柯子手裏甩著的袋子,去取月奉剛好路過?
嘿!是誰還在靠著月奉活著?
原來是摘星樓的親傳三弟子啊!
他想起來了這一趟出門,倒買倒賣後、儲物袋裏大筆的靈石,突然高興地笑出了聲。
“兩位姐姐,我先去取月奉了!”
嘿嘿,十三年過去,必然攢了好多靈石,又新增了點兒進項!
————
祝無邀來到了尋道堂。
見到方掌門後,她第一個問題便是:
“掌門,為何我可以起卦?”
卦術與她相伴許久,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但仔細想想,摘星樓這麽多弟子,都沒有太多習得卦術的修士。
而她,卻在未曾入摘星樓前,就已經能夠為人起卦。
方掌門對她的歸來,並沒有感到意外。
反而是對於祝無邀問得這個問題,感到有些奇怪,她反問道:
“你身上有什麽不同之處,心裏沒數嗎?”
聽到這句反問。
祝無邀略有些心虛,有什麽不同之處,她當然知道,不僅是穿越的,而且落地就有那支靈筆相伴。
如果是那支靈筆,有了戚劍仙的提醒,倒也沒什麽需要隱瞞的。
可如果方掌門說得是穿越這檔子事兒……
那這其中,可就得有些說法兒了。
可方掌門並未挑明,祝無邀也無法確定她到底知不知道,也沒辦法問出口。
祝無邀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久。
她問了自己最關心的那個問題:
“掌門,或有相見日,到底何時才能相見。”
當日一別,已經將近十五年過去。
可在南離城時,方掌門的那句讖語,卻始終未曾應驗,尤其……她還耽擱了許多年。
方掌門搖了搖頭,說道:
“南離城一事,跳出了因果,我隻得了句「或有相見日」,卻不知具體所指。”
祝無邀垂眸而立,聽到方掌門繼續說道: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曾與她擦肩而過,或已經尋到了與她重逢的契機。
“隻是,你沒有察覺到,錯過了。”
她猛地抬頭。
對上了方掌門的眼睛,不知為何,她似是察覺到了些溫和,那是一種略帶些憐憫的溫和。
祝無邀沉默了下,然後略帶一些遲疑地問道:
“您……是不是知道更多的東西,但是沒有告訴我。”
方掌門笑了笑,說道:
“看把你嚇得,放心,這些年過去,我已經能夠確定,她還存於世。
“隻要你繼續往前走,每一步,都是走在與她相逢的路上。”
這番話沒有安慰到祝無邀。
她笑了笑,說道:
“我曾經丟失了隻騾子,現在,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前麵被吊了隻蘿卜的騾子。
“因為您的一句話,無論願不願意,總得繼續向前走。
“會不會等我徹底走不動的那一天,您才會將蘿卜交還於我。”
方掌門稍微挑了下眉,這是……尋人心切,平等的攻擊每一個人?
“你在懷疑我?”
“您當時正好在南離城,救下了我的劍。”
“你在問我,既然能救下你的劍,為何救不下一個人?”
祝無邀閉口不言。
方掌門說道:“我欠你的不成,幫了你七分不夠,還得幫你十二分?
“我怎麽不知——”
說到這裏,方掌門停了下來,她隻是突然想到,祝無邀並不是會對他人苛刻求全的孩子,連葉小舟那樣的人、徐三兒那樣的人,都能相處得不錯,又怎會站在這裏,指責曾幫過她的人。
“你在試探我?”
祝無邀抬起手,低頭行了一禮,低頭說道:
“如果她在您這裏,至少性命無憂,如果您想,我也願意一直找下去,我隻是想知道個真相。”
這是在說,如果這是對她的鉗製,她也願意配合。
方掌門看向低著頭的祝無邀,突然明白了什麽,微不可聞地歎了聲。
“這一路辛苦你了。”
不過是曾經莽撞而天真、叫囂著拯救南離城,會錯算人心的祝無邀,終於成長了而已。
開始變得警惕、懷疑,不再輕信於人。
“我確實不知她身在何方,也許在其它事情上,我對你有所隱瞞,但在這件事上,確實沒有欺瞞你。
“你確實走在與她重逢的路上。”
祝無邀有些泄氣,又像是鬆了一口氣。
不知到底是感到失望,還是感到了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