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靈位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 作者:三四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祝無邀這回沒有騎騾子,也沒有騎馬,她終於能夠禦劍下山。
一路上,她越想越覺得慶幸。
幸好自己對宋柯子心懷警惕,沒有聽了他的鬼話、上他的當,當夜就去找沈尋麻煩。
如若不然,怕不是要在摘星樓眾人麵前,上演一場對同門出手的好戲。
身敗名裂不談,說不定還會觸犯門規、再無轉圜餘地。
但如果宋柯子真的要算計自己呢……
祝無邀當然知道自己並非完人,甚至,她的觀念與修真界中人的觀念大相徑庭。
怕是有許多破綻。
很多在修士眼裏不足為奇的事情,卻是她的三觀盲區。
她學著改了一些。
但這還不夠。
依昨天那場交談來看,其實宋柯子無非是在激起他人心中的惡意,最簡單的應對方式莫過於——
凡惡皆不為。
這也正是祝無邀焚去那篇書稿的緣由,那玩意兒實在不是自己想寫的,有悖本心。
但這麽硬挺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等到流言蜚語散開,不,那還真就不是謊言,若是摘星樓中某位卦修,好奇之下起上一卦,就會發現——
居然都是真的!
這件事就像真假千金的小說,完全要看是站在誰的視角下去,站在哪一方、好像都情有可原。
歸根到底,不過是誰的聲音大,解釋權在誰身上。
若她能占據主動,則沈尋毫無道理;若沈尋占據上風,則自己十惡不赦。
一路琢磨著,祝無邀降落在北玄城的城外,步行入城。
來到春暉堂之前。
熟悉的陰涔涔小屋,依然矗立在那裏,殘磚破瓦、卻又十分堅強,修真界這一點還不錯,修士命長,遲歸一些也無妨。
推門而入。
有藥草氣味繚繞,對於不熟悉藥香之人而言,總會有些火熏火燎的嗆意。
桌前的封婆婆正在看著醫術。
似乎對祝無邀的到來視若無睹。
但祝無邀早已知曉封婆婆的脾性,毫不見外,給自己搬了個板凳、坐在桌子旁,主動開口打招呼:
“好久不見啊,婆婆,您到底是什麽境界?”
祝無邀已經到了築基中期,居然一點兒都看不出來眼前這位封婆婆的境界,果然是位厲害人物啊!
封婆婆瞥了她一眼,說道:
“當初以為你是想厚積薄發、一鳴驚人,怎麽多年未見,你是後勁不足了?”
這熟悉的感覺。
封婆婆還是一如既往的會嘮嗑!
在時移世易的變化中,這不變的輕蔑感,讓祝無邀深受感動,她恭維道:
“您這話說的,這像淬了毒一樣,讓人心梢發燙。
“婆婆,您還記得初次見麵時,我不太康健嗎,等著近期事了,我打算回去探個究竟,您有什麽囑托不?”
封婆婆問道:“為什麽之前不去看,現在不去看,非得以後再去看,找我是來看腿傷的嗎?”
祝無邀自動忽略了不想聽的揶揄,解釋道:
“之前流落異鄉,最近剛回來,這不又發現自己被人算計了,總得過上幾招!”
聽到這句「被人算計」,封婆婆上下打量了祝無邀一眼,問道:
“你知道自己被人算計了?”
“知道啊!”
“不,我看你像個一無所知、還自鳴得意的傻蛋。”
……嘮得好好的,為何要罵人?
“婆婆,我看您像個摘星樓裏的卦修,擅長打啞謎。”
“好端端的,為何要口出穢語?”
?
這簡直是倒打一耙!
不是,摘星樓的卦修,何時成髒話了?
“封婆婆,您有什麽建議嗎?”
“我勸你有多遠走多遠。”
這就趕人了?
不對。
“您是說,讓我別蹚渾水?”
祝無邀略有些無奈地搖搖頭,沈尋明顯對自己懷恨在心,現在已經出招,如果離開了,放任他做大做強,以後豈不是更沒了生路?
也不知道經過了半天的發酵,自己名聲變成啥樣了……
見到祝無邀搖頭,封婆婆冷笑一聲道:
“你果然是個不嫌埋汰的。”
“封婆婆,我知道自己和您無親無故,您確實沒有提點我的必要,可您什麽理由都不給,就要我別下場去爭……我實在做不到啊。”
封婆婆轉過身子,低頭翻著醫書。
像是不欲多言。
祝無邀輕歎了聲,從儲物袋裏取出順道買來的糕點,放在了桌旁,起身告別。
在她將要跨出春暉堂時,身後傳來了封婆婆的聲音——
“若無前路,需向來處尋。”
祝無邀轉過身,春暉堂的門轟然合上,震落了塵灰。
為什麽會「若無前路」,難不成這次與沈尋交手,她會落敗?
即便落敗,也不會走入絕路吧?
難道沈尋的手段,比自己預料中更加狠辣?
自己不在的這十三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祝無邀本以為回到摘星樓,能夠輕鬆個一時半刻,暫時歇歇,卻沒想到,這裏早已布下了羅網、隻待自己歸來。
還真是,一刻不得閑啊。
她無端想起了戚劍仙所言——
「身在局中不由己,走到今天這一步,不過是前人落子。」
來時心中鬱悶,沒想到出來後,又多了分迷惘。
祝無邀步伐略顯沉重。
她來到了墨痕書坊。
推開門之後,竟是一位素不相識的老者,李老已經不知去了何處。
物是人非,令人悲從中來。
難道……他大限已至?
坐守書坊的不知名老者看到祝無邀,眼神中微有疑色,不慌不忙掏出了份畫像,然後猛地起身,說道:
“可是無語姑娘?!”
祝無邀沉重地點了點頭,墨痕書坊的業務,看來已經移交他人之手。
而自己這位書手,也成為了被移交的遺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萬卷書。
她走向前,剛要問一問李老的靈位被供在了何處,想為其點炷香祭拜,就看見眼前的不知名老者,突然轉過頭,衝著後院扯開嗓子喊道:
“老李啊!拖稿十三年的那人過來了!!!”
然後,老者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轉過頭,說道:
“姑娘,快請坐,今兒輪到我守著書坊,沒想到是我先遇到了你。
“要不要看一看你的靈位啊?
“你十三年毫無音訊,世人皆以為無語已然身故,故設下靈位,偶有祭拜。”
祝無邀:?
一路上,她越想越覺得慶幸。
幸好自己對宋柯子心懷警惕,沒有聽了他的鬼話、上他的當,當夜就去找沈尋麻煩。
如若不然,怕不是要在摘星樓眾人麵前,上演一場對同門出手的好戲。
身敗名裂不談,說不定還會觸犯門規、再無轉圜餘地。
但如果宋柯子真的要算計自己呢……
祝無邀當然知道自己並非完人,甚至,她的觀念與修真界中人的觀念大相徑庭。
怕是有許多破綻。
很多在修士眼裏不足為奇的事情,卻是她的三觀盲區。
她學著改了一些。
但這還不夠。
依昨天那場交談來看,其實宋柯子無非是在激起他人心中的惡意,最簡單的應對方式莫過於——
凡惡皆不為。
這也正是祝無邀焚去那篇書稿的緣由,那玩意兒實在不是自己想寫的,有悖本心。
但這麽硬挺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等到流言蜚語散開,不,那還真就不是謊言,若是摘星樓中某位卦修,好奇之下起上一卦,就會發現——
居然都是真的!
這件事就像真假千金的小說,完全要看是站在誰的視角下去,站在哪一方、好像都情有可原。
歸根到底,不過是誰的聲音大,解釋權在誰身上。
若她能占據主動,則沈尋毫無道理;若沈尋占據上風,則自己十惡不赦。
一路琢磨著,祝無邀降落在北玄城的城外,步行入城。
來到春暉堂之前。
熟悉的陰涔涔小屋,依然矗立在那裏,殘磚破瓦、卻又十分堅強,修真界這一點還不錯,修士命長,遲歸一些也無妨。
推門而入。
有藥草氣味繚繞,對於不熟悉藥香之人而言,總會有些火熏火燎的嗆意。
桌前的封婆婆正在看著醫術。
似乎對祝無邀的到來視若無睹。
但祝無邀早已知曉封婆婆的脾性,毫不見外,給自己搬了個板凳、坐在桌子旁,主動開口打招呼:
“好久不見啊,婆婆,您到底是什麽境界?”
祝無邀已經到了築基中期,居然一點兒都看不出來眼前這位封婆婆的境界,果然是位厲害人物啊!
封婆婆瞥了她一眼,說道:
“當初以為你是想厚積薄發、一鳴驚人,怎麽多年未見,你是後勁不足了?”
這熟悉的感覺。
封婆婆還是一如既往的會嘮嗑!
在時移世易的變化中,這不變的輕蔑感,讓祝無邀深受感動,她恭維道:
“您這話說的,這像淬了毒一樣,讓人心梢發燙。
“婆婆,您還記得初次見麵時,我不太康健嗎,等著近期事了,我打算回去探個究竟,您有什麽囑托不?”
封婆婆問道:“為什麽之前不去看,現在不去看,非得以後再去看,找我是來看腿傷的嗎?”
祝無邀自動忽略了不想聽的揶揄,解釋道:
“之前流落異鄉,最近剛回來,這不又發現自己被人算計了,總得過上幾招!”
聽到這句「被人算計」,封婆婆上下打量了祝無邀一眼,問道:
“你知道自己被人算計了?”
“知道啊!”
“不,我看你像個一無所知、還自鳴得意的傻蛋。”
……嘮得好好的,為何要罵人?
“婆婆,我看您像個摘星樓裏的卦修,擅長打啞謎。”
“好端端的,為何要口出穢語?”
?
這簡直是倒打一耙!
不是,摘星樓的卦修,何時成髒話了?
“封婆婆,您有什麽建議嗎?”
“我勸你有多遠走多遠。”
這就趕人了?
不對。
“您是說,讓我別蹚渾水?”
祝無邀略有些無奈地搖搖頭,沈尋明顯對自己懷恨在心,現在已經出招,如果離開了,放任他做大做強,以後豈不是更沒了生路?
也不知道經過了半天的發酵,自己名聲變成啥樣了……
見到祝無邀搖頭,封婆婆冷笑一聲道:
“你果然是個不嫌埋汰的。”
“封婆婆,我知道自己和您無親無故,您確實沒有提點我的必要,可您什麽理由都不給,就要我別下場去爭……我實在做不到啊。”
封婆婆轉過身子,低頭翻著醫書。
像是不欲多言。
祝無邀輕歎了聲,從儲物袋裏取出順道買來的糕點,放在了桌旁,起身告別。
在她將要跨出春暉堂時,身後傳來了封婆婆的聲音——
“若無前路,需向來處尋。”
祝無邀轉過身,春暉堂的門轟然合上,震落了塵灰。
為什麽會「若無前路」,難不成這次與沈尋交手,她會落敗?
即便落敗,也不會走入絕路吧?
難道沈尋的手段,比自己預料中更加狠辣?
自己不在的這十三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祝無邀本以為回到摘星樓,能夠輕鬆個一時半刻,暫時歇歇,卻沒想到,這裏早已布下了羅網、隻待自己歸來。
還真是,一刻不得閑啊。
她無端想起了戚劍仙所言——
「身在局中不由己,走到今天這一步,不過是前人落子。」
來時心中鬱悶,沒想到出來後,又多了分迷惘。
祝無邀步伐略顯沉重。
她來到了墨痕書坊。
推開門之後,竟是一位素不相識的老者,李老已經不知去了何處。
物是人非,令人悲從中來。
難道……他大限已至?
坐守書坊的不知名老者看到祝無邀,眼神中微有疑色,不慌不忙掏出了份畫像,然後猛地起身,說道:
“可是無語姑娘?!”
祝無邀沉重地點了點頭,墨痕書坊的業務,看來已經移交他人之手。
而自己這位書手,也成為了被移交的遺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萬卷書。
她走向前,剛要問一問李老的靈位被供在了何處,想為其點炷香祭拜,就看見眼前的不知名老者,突然轉過頭,衝著後院扯開嗓子喊道:
“老李啊!拖稿十三年的那人過來了!!!”
然後,老者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轉過頭,說道:
“姑娘,快請坐,今兒輪到我守著書坊,沒想到是我先遇到了你。
“要不要看一看你的靈位啊?
“你十三年毫無音訊,世人皆以為無語已然身故,故設下靈位,偶有祭拜。”
祝無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