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舊事的話題點到為止。


    阮阿遙與祝無邀的關係並不親近,自然不可能推心置腹,將那些質疑、不解說得明白。


    也未曾將閉關的緣由相告——


    幾年前,阮阿遙曾與顧亦觀交手,那杆她曾與之並肩作戰的長戟,終是針尖對麥芒,直抵她喉前三寸。


    顧亦觀手下留情。


    阮阿遙落敗,境界降至築基初期,閉關至今。


    隻是她沒料到,祝無邀觀摩過顧亦觀的行棋路數、充當過棋子的角色。


    這寥寥幾句,已經足以讓祝無邀作出猜測。


    聽到祝無邀轉了話題,問她要去哪裏,阮阿遙直言相告:


    “奉師門之命,去西方伏妖。”


    奉東土大唐皇帝之名,去西方求取真經?


    祝無邀在心底調侃了句,然後問道:


    “伏妖?


    “既是去西方,怎麽還來了中陵城?”


    不該從太白宗出門,直接往西邊兒走嗎?


    這也不怪祝無邀疑惑。


    她自打來了修真界後,總共也沒在摘星樓待上一年,更是上課不積極,對於四大宗、以及周邊小宗的勢力劃分,所知甚少。


    比如摘星樓的轄地,為莫桑大陸的北方。


    但越往北,小的門派、家族數量越多,掌控力也就愈弱。


    甚至在極北地區,與東西兩方交壤處,轄地劃分更是含糊,這便是中陵城修仙大會的意義。


    衡量新一代弟子的實力。


    能不動用武力、出現衝突,那自然是紙麵上洽談妥當更好。


    待講完以上這些常識,阮阿遙說道:


    “中陵城有通往四方的傳送大陣。”


    此為四宗合力修成。


    可通向的站點兒極多,能夠省下不少腳程。


    祝無邀眼睛一亮,她強行蹭車道:


    “能不能捎我一程,我也要往南方去,付你靈石!”


    阮阿遙轉頭看了她一眼,有些奇怪地問道:


    “我要去的地方極遠,你身為摘星樓弟子,如今還到了金丹期,到我太白宗的轄地做什麽?


    “即便不是我太白宗轄地,也是那巨闕派管轄之地。


    “同樣是師門有命?”


    這倒不是。


    祝無邀現在,是個「聽調不聽宣」的主兒,臨行前燃了魂火、接下了摘星樓的傳訊符。


    通訊範圍極廣、但隻是一次性用途,隻要它沒亮起字來,便是天地之大任其逍遙。


    她不給摘星樓惹事。


    摘星樓沒事兒、也不要隨便傳喚她。


    此番南行,自然是——


    “尋人而去。”


    如祝無邀所料,故人確實身在南方。


    顧亦觀說,找來那方木雕並非易事,當年在南離時,命數被擾亂,因此尋常的卦術,難以探尋到痕跡。


    再加上巨闕派與摘星樓關係並不融洽。


    故而,還是等這方木雕、兜兜轉轉來到了北方之後,才終於被搜尋到手。


    摘星樓之所以在這些年間,對此事上心,不僅是為了祝無邀,還是為了拉攏季家。


    季道亭、季老爺子,這些年始終未曾尋人。


    若是借由祝無邀,尋到了季月章,不僅她們兩人的情誼得以兩全,摘星樓與季家的關係、或許也會更上層樓。


    顧亦觀給出的有用消息是——


    「季月章心脈中寒氣外泄,周身結成寒冰,可護其無虞。」


    「不僅是因為冰寒難破,更因其命數被擾亂,如同你的窺天術,在命數亂去、自身靈力與天地靈氣交互時,許會有些奇異之處、有益於旁人修行。」


    「季月章所在部族,大抵是將其供為神像、奇物、異寶,藏於避人之處。」


    「有得必有失。」


    「受其惠澤、承其因果。」


    「季月章既然成了亂命之人,那麽依靠她的奇異、修行進境的人,同樣是得到了天命之外的東西。」


    「你要尋的,便是命數紊亂之地。」


    這可以當做分辨方式。


    若能尋到命數紊亂之地,便離故人不遠了。


    對於顧亦觀的推測,祝無邀有些半信半疑。


    她曾見過那個部族中人,在舞獅隊裏,祝無邀並沒有發現什麽奇異之處,可轉念一想,當初距南離城之事,不過一年有餘。


    更何況,當初確實是在用過「落子結緣」後,才發現舞獅隊運輸南離城水之事。


    如今想來,倒是能夠應上。


    就算冰像神異,也總是需要時間,才能夠讓人成為修士。


    當初是凡人,現在可不一定了。


    需得格外謹慎。


    說不定等自己找到了,要麵對的是一窩修士。


    聽到祝無邀此行是為尋人,而非宗門之間的事情,阮阿遙點了點頭,說道:


    “好,六百靈石。”


    “沒問題!”


    聽到祝無邀應得這麽痛快,阮阿遙有些疑心價是不是報低了。


    想當初,五人同行於江湖時,往往是劫富濟貧、黑吃黑,手中才能有大把的靈石。


    有時倒賣贓物,還得擔心會不會被人盯上。


    現在的年輕修士,都這麽富有嗎?


    ————


    “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個有道是,居然還指點上無語了?”


    榮昭將手中的《萬卷書評》拍在桌上,正她繼續怒罵道:


    “還有這個小啷當。


    “她是哪裏冒出來的東西,居然敢放言與無語其名?!”


    礦場中的這些人,從感孝城逃出來,已十三年有餘。


    無論是築基期、金丹期,當年在宗門裏都是有地位的人物。


    可多年未歸,境界毫無進益不說,甚至還有所退步,回宗門裏一趟,原先不如自己的人,都混成了長老、掌門。


    當真是哪兒都別扭。


    像是沒啥本事、還強占著輩分,平白遭人排擠忌憚。


    胡三浪等人一想,反正也回不去了,不如在外自立門戶。


    沒了境界上的壓製,這些人本事不俗,最重要得是——共同經曆過生死,相處了許久。


    那可不是一般的團結。


    也不是一般的凶狠。


    即便是回歸了家族的人,亦將礦場中共同逃出的朋友,當成另一張底牌,多有資助。


    留下來另起門戶的六七人,經過多年經營,已經小有規模。


    前兩年,榮昭還帶人去過顧家。


    想要問出來「無語」的行徑。


    當初走得急,隻知道她是「寫書的那個無語」,卻不知具體名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四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四番並收藏道友!那賊子她又寫新書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