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峽穀外已是百花盛開。春雨如油,各種菌蕈瘋狂地生長。王小珠在上一年時經陳仁玉介紹,認得台蕈與鵝蛋蕈可以食用,但對其它蕈菌卻不甚了了。看著一朵朵碩大的菌,她想起了陳仁玉。好久沒有姐姐的消息了,按理說她與姐夫到了欽州已有數月,該有家書到仙居,陳仁玉會把它帶到這裏讀給她聽的。回想起他讀信與講話時一幅小大人的模樣,她就感到好笑。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長得還沒有自個的肩膀高,怎麽象是四五十歲的老人一樣老氣橫秋?她又回頭看了看身邊一些在摩天峽穀裏剛采的蕈菌,想知道它們能不能食用。不能拿自個的命去試,他有這個天份,一見就能分辨出是否可食。
說曹操,曹操到。正站在穀口念叨與眺望著,就見到遠處陳仁玉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幾個月不見,他長高了好多,從身高看,有點兒大人的模樣了。見到她在路口等著他,怔了怔道:“姐姐,你怎麽知道我今天要過來?”
她笑了笑道:“姐姐會算了,掐指一算自然就知道了,嗬嗬,說一說這次給我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好消息多了去呢。”他揚了揚手中的信道:“叔叔已經到任,並處理了好幾件疑難案件。當然,其中也有嬸嬸的功勞。”
原來,陳正大剛剛到任,就碰到一個難題。欽州位居南方,因為天氣熱,稻穀一年三熟,當年天氣大旱,壯族的甘氏與羅氏為了爭田水而鬧得不可開交,甘氏處於河流的上遊,把水先引到自個的田裏。沒水澆田,就將顆粒無收,羅氏自然不肯,於是,派人開溝把水引到自個田中。兩村族民於是發生了械鬥,參加者達到數百人。他派衙役阻止了械鬥的發生,可是,總不能讓衙役整天地守在河邊吧,水源的問題不解決,這個隻是治標不治本。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這關係到明年有沒有收成,關係到活命的問題,不爭則會餓死自個的村民,你說他們能不急嗎?”陳仁玉賣了賣關子,停止讀信。
小毛孩子,跟我玩這一招,我才不理呢。於是,她不再提問,隻是閑談些春天的景致。果然,沒多久,他就忍受不住了,跟她說道:“姐姐的無骨花燈有所感應,感覺到村周的地下有水源,於是,吩咐村民用鋤頭挖井。掘地不到十尺,就挖到了水源。好奇怪哦,挖井不是取水最常見的方法嗎,可是欽州卻沒人知道井是什麽東東。這下子,四鄉八裏都傳開了,紛紛挖井取水,不僅僅甘氏與羅氏不再械鬥,其它各村也開始校仿,欽州治內一下子多了上百口的清水井。水井的水質可比河水塘水的要好很多,清冽甘甜,壯民感恩戴德,作歌頌之。”
她來了興趣,問道:“歌怎麽唱的,你唱給我聽一聽?”
“因為叔叔怕人家以為他在自吹自擂,所以,信裏沒寫。”說了半句,他就不由自主地往後躲,明顯地是因為自個不會唱而說了謊話。
她手往外麵一指說:“看,誰來了。”在他回頭之際,一把搶過了他手中的信,自個看了起來,信裏是一首村民歌頌他們業績的挖井歌:
老天無情太陽曬,整天都是毒日頭;
天地開裂禾苗枯,百十多天無雨下。
甘氏羅氏搶田水,鋤頭鉤刀把命拚;
眼見雙方起刀兵,多虧知州陳正大。
叫來族老把理評,又教大夥挖水井;
知州夫人王小米,識文斷字知水文。
井中出水清又甜,禾苗得水來精神;
喝水不忘挖井人,壯民齊把歌來吟。
她邊讀邊輕輕地唱著,為姐姐與姐夫而自豪。
他聽著她的歌,讚道:“姐姐的聲音真的好聽,對了,我叔與嬸嬸還在那裏鼓勵辦學,那裏有個嶽武穆的公子嶽霖拓建的學宮,叔叔對學宮進行了翻新,並請了飽學的先生,教大家讀書寫字。有學者讚嶽霖前輩曰,“欽之為邦,僻在海隅,地近夷而俗尚利;縫掖之士,蓋鮮有焉。唯候不敢以其陋而加忽也,故新其學以勸之。”嶽霖就是要為欽州培養人才,淳化風俗。“詳其訓迪,以明夫人倫之教,聖賢之言、行薰濡之漸。”
姐姐與姐夫找到了發揮自個才華的地方,王小珠久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陳仁玉從背後拿出一個口袋說道:“這是叔叔與嬸嬸給你的禮物,你嚐嚐?”
她一看,是一袋紅色的什麽蕈的幹,以前從沒見過,這個怎麽嚐啊。
他又從袋中拿出一口鍋,裏麵裝著已經用水泡軟的蕈幹道:“得水發後再做湯,味道很鮮美的。”邊說邊支起了鍋,開始做湯,不一會兒,濃香四溢。
金華斌與蘇月紅蜜月旅行到達欽州,兩人租了一輛出租車,開到了一個小漁村中。村中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正大井。坐在正大井邊,對著金華斌道:“如果沒有看過朱金澤的故事,我隻以為正大井正大匾這類指的是光明正大的意思,現在看起來,說不定是紀念我們仙居的武狀元陳正大的。我們一起找一找村老問一問?”
村老的回複讓他們驚喜,他說道:“傳說這井是為紀念南宋欽州知州陳正大而命名。陳知州帶領百姓修水利,滅海盜,深得百姓們的愛戴,我們欽州象這樣的井,在海邊的很多個漁村都有。”
很多個漁村?蘇月紅一下子來了興趣,拉著老漁民當向導,一個又一個的漁村開車過去。正大井,正大匾,一個個地層出不窮。在漁村的一個房梁上,金華斌與蘇月紅居然還發現了花燈的木雕。
這是無骨花燈嗎?木雕上隻有花燈的形狀,有骨無骨卻無從得知了。如能上他們的文化站,與站裏同事聊一聊,或許會有所收獲。如能找一本當地的州誌,更有可能發現些線索。
可是,今天是周日,當地文化站並無人上班。再說,即使有人上班,也不認識,還得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能敲開他們的大門。
回到賓館,金華斌摟著蘇月紅說道:“這個蜜月有意思,收獲不少,我們再看看老朱的文章,先找到點相互談論的切入點,下周一再去文化站找他們?”
說曹操,曹操到。正站在穀口念叨與眺望著,就見到遠處陳仁玉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幾個月不見,他長高了好多,從身高看,有點兒大人的模樣了。見到她在路口等著他,怔了怔道:“姐姐,你怎麽知道我今天要過來?”
她笑了笑道:“姐姐會算了,掐指一算自然就知道了,嗬嗬,說一說這次給我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好消息多了去呢。”他揚了揚手中的信道:“叔叔已經到任,並處理了好幾件疑難案件。當然,其中也有嬸嬸的功勞。”
原來,陳正大剛剛到任,就碰到一個難題。欽州位居南方,因為天氣熱,稻穀一年三熟,當年天氣大旱,壯族的甘氏與羅氏為了爭田水而鬧得不可開交,甘氏處於河流的上遊,把水先引到自個的田裏。沒水澆田,就將顆粒無收,羅氏自然不肯,於是,派人開溝把水引到自個田中。兩村族民於是發生了械鬥,參加者達到數百人。他派衙役阻止了械鬥的發生,可是,總不能讓衙役整天地守在河邊吧,水源的問題不解決,這個隻是治標不治本。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這關係到明年有沒有收成,關係到活命的問題,不爭則會餓死自個的村民,你說他們能不急嗎?”陳仁玉賣了賣關子,停止讀信。
小毛孩子,跟我玩這一招,我才不理呢。於是,她不再提問,隻是閑談些春天的景致。果然,沒多久,他就忍受不住了,跟她說道:“姐姐的無骨花燈有所感應,感覺到村周的地下有水源,於是,吩咐村民用鋤頭挖井。掘地不到十尺,就挖到了水源。好奇怪哦,挖井不是取水最常見的方法嗎,可是欽州卻沒人知道井是什麽東東。這下子,四鄉八裏都傳開了,紛紛挖井取水,不僅僅甘氏與羅氏不再械鬥,其它各村也開始校仿,欽州治內一下子多了上百口的清水井。水井的水質可比河水塘水的要好很多,清冽甘甜,壯民感恩戴德,作歌頌之。”
她來了興趣,問道:“歌怎麽唱的,你唱給我聽一聽?”
“因為叔叔怕人家以為他在自吹自擂,所以,信裏沒寫。”說了半句,他就不由自主地往後躲,明顯地是因為自個不會唱而說了謊話。
她手往外麵一指說:“看,誰來了。”在他回頭之際,一把搶過了他手中的信,自個看了起來,信裏是一首村民歌頌他們業績的挖井歌:
老天無情太陽曬,整天都是毒日頭;
天地開裂禾苗枯,百十多天無雨下。
甘氏羅氏搶田水,鋤頭鉤刀把命拚;
眼見雙方起刀兵,多虧知州陳正大。
叫來族老把理評,又教大夥挖水井;
知州夫人王小米,識文斷字知水文。
井中出水清又甜,禾苗得水來精神;
喝水不忘挖井人,壯民齊把歌來吟。
她邊讀邊輕輕地唱著,為姐姐與姐夫而自豪。
他聽著她的歌,讚道:“姐姐的聲音真的好聽,對了,我叔與嬸嬸還在那裏鼓勵辦學,那裏有個嶽武穆的公子嶽霖拓建的學宮,叔叔對學宮進行了翻新,並請了飽學的先生,教大家讀書寫字。有學者讚嶽霖前輩曰,“欽之為邦,僻在海隅,地近夷而俗尚利;縫掖之士,蓋鮮有焉。唯候不敢以其陋而加忽也,故新其學以勸之。”嶽霖就是要為欽州培養人才,淳化風俗。“詳其訓迪,以明夫人倫之教,聖賢之言、行薰濡之漸。”
姐姐與姐夫找到了發揮自個才華的地方,王小珠久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陳仁玉從背後拿出一個口袋說道:“這是叔叔與嬸嬸給你的禮物,你嚐嚐?”
她一看,是一袋紅色的什麽蕈的幹,以前從沒見過,這個怎麽嚐啊。
他又從袋中拿出一口鍋,裏麵裝著已經用水泡軟的蕈幹道:“得水發後再做湯,味道很鮮美的。”邊說邊支起了鍋,開始做湯,不一會兒,濃香四溢。
金華斌與蘇月紅蜜月旅行到達欽州,兩人租了一輛出租車,開到了一個小漁村中。村中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正大井。坐在正大井邊,對著金華斌道:“如果沒有看過朱金澤的故事,我隻以為正大井正大匾這類指的是光明正大的意思,現在看起來,說不定是紀念我們仙居的武狀元陳正大的。我們一起找一找村老問一問?”
村老的回複讓他們驚喜,他說道:“傳說這井是為紀念南宋欽州知州陳正大而命名。陳知州帶領百姓修水利,滅海盜,深得百姓們的愛戴,我們欽州象這樣的井,在海邊的很多個漁村都有。”
很多個漁村?蘇月紅一下子來了興趣,拉著老漁民當向導,一個又一個的漁村開車過去。正大井,正大匾,一個個地層出不窮。在漁村的一個房梁上,金華斌與蘇月紅居然還發現了花燈的木雕。
這是無骨花燈嗎?木雕上隻有花燈的形狀,有骨無骨卻無從得知了。如能上他們的文化站,與站裏同事聊一聊,或許會有所收獲。如能找一本當地的州誌,更有可能發現些線索。
可是,今天是周日,當地文化站並無人上班。再說,即使有人上班,也不認識,還得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能敲開他們的大門。
回到賓館,金華斌摟著蘇月紅說道:“這個蜜月有意思,收獲不少,我們再看看老朱的文章,先找到點相互談論的切入點,下周一再去文化站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