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交接
末日征途,從清明節開始 作者:心之征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直升機又飛走了,但霍宇留了下來,帶著兩個班的士兵,忙著把奧體公園改建成軍營。
葉澄也召集了委員會和各營正副主管開會,通報了第三重建區的相關情況。
葉澄明確表達了寧安軍短時間內不會加入重建區的意見,其他人可以自主決定,宗旨就是去留自由,但是屬於寧安軍的武器和物資不能帶走。
大家議論紛紛,大多數人也都表示不會離開寧安軍,畢竟誰也不知道重建區是個什麽玩法。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和生活物資,那還不如跟著寧安軍呢。
葉澄未置可否,隻讓大家把消息傳遞下去,確保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下午,三架直升機又飛了回來,這次除了一個班的士兵,其他都是武器彈藥和物資。
葉澄總算看到了幾架輕重機槍,幾具單兵火箭筒,再就是一箱箱的子彈炮彈和手雷。
“謔,好東西不少啊,找他們借點?”胡之亮慫恿道
“你想多了,這看起來很多,實際沒多少,根本搞不定東岸的屍群”葉澄隱隱覺得哪裏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霍宇和周一航搬運完物資之後,在奧體公園門口掛出了一塊大牌子——寧安重建區籌備處。
牌子甫一掛出,立即就吸引了大量幸存者圍觀的打聽。
丁衝氣鼓鼓的跑了回來,找到葉澄“老大,老周都不商量一下,就掛出個牌子,這是公然打我們臉啊。”
“打臉?打什麽臉?人家是官方機構,掛個牌子要和你商量什麽”葉澄沒好氣說道。
“寧安是我們的地盤,他憑什麽搞重建區?咱們不給他搞不就行了,敢瞎搞就揍他丫的。”
“你瘋了吧?你不會以為就我們這兩百來號人,就有資本和戰區叫板了吧?不說別的,就那幾架直升機架起機槍掃射,你用什麽打?吐口水還是扔石頭?”
“是啊,丁哥,我們或許可以用物質條件吸引別人留在寧安軍,但你不可能用物質誘惑他們和官方對著幹的”胡之欣也說道。
“那怎麽辦?就這麽忍氣吞聲?”
“換個思路想想,如果他們真的能搞定東岸屍群,又能保障幸存者們有吃有喝,我們不是樂得清靜嗎?咱這麽多物資,日子過得不要太快活。”
“那倒也是。”
當直升機隊第三次飛去又飛回的時候,葉澄終於明白了哪裏不對勁。
飛來飛去的都是這三架直升機,說明他們基地的武裝力量也是捉襟見肘。對於重建區能不能有效保障寧安的安全,葉澄不得不打了個問號。
這一次,直升機帶來了重建區主任,上校徐紹康。
下午,霍宇就將葉澄和胡之欣簡兮請到了奧體雲城酒店。
葉澄打量著徐紹康,三十多歲,身材敦實,不苟言笑,感覺有點不好打交道。
“你就是葉澄?在寧安搞自治?”徐紹康言語中透露著不滿
“準確來說是自救,這一年多來,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官方援助,隻能自發組織起來自救,否則一盤散沙,早就死光光了”葉澄針鋒相對。
“恩,你幹得不錯。不過現在自治委員會可以解散了,由重建區管委會接手,這位是管委會副主任郭三峽,由他和你們交接”徐紹康指著旁邊一位中年人說道。
“交接?交接什麽?”
“物資啊,比如糧食,燃料,武器彈藥”郭三峽笑著說道。
“你沒搞錯吧?那些東西都是我們末日前買的或者末日後搜集來的,又不是你們發的,為什麽要交接給你們?比如我們簡秘書,光糧食就貢獻了好幾噸。”
郭三峽一怔,想了想又說道“特殊時期,國家有權力征收一切物資。”
“你有權利征收,我也有權利不同意,我們有生存權也有發展權。對了,霍少校,公文下來了嗎?”葉澄反守為攻
“還、還沒有”霍宇小聲回答。
“什麽公文?”徐紹康問道
“在寧安設立重建區的文件,戰區或者最高權力機構簽發的紅頭文件”葉澄鄭重說道。
“我們站在這裏還不夠嗎?要不要大家把軍官證掏給你看看。”
“那倒不必,但這隻能證明你們是軍人,並不等於你們有權管理寧安的一切事務,誰來管,管什麽,這些都要由有關部門授權,否則就亂套了”胡之欣說道。
徐紹康臉色陰沉下來,冷冷的看著二人,氣氛越來越壓抑。
“公文會有的,我再催催”徐紹康語氣稍稍緩和了些“但是你們必須解散自治委員會,一個城市兩個管理機構,那才真正亂套了。”
“沒問題,回去就解散,也希望你們能將寧安城的幸存者們盡快管起來,最好再將東岸的屍群清理掉”葉澄爽快答應。
這下不但徐紹康郭三峽一愣,周一航霍宇也不可思議的看著葉澄。
“你們是不是還有支軍隊?寧安軍?”徐紹康想了想又問道
“不是軍隊,隻是殺喪屍組織,取個名字鬧著玩的,回去就改,改叫寧安民兵連,您看怎麽樣?”
“你應該知道,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個人持有槍支的。”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如果我們沒有槍,就沒有寧安城,更不會有寧安重建區,你們總不可能開著直升機在幾萬隻喪屍當中降落吧?”
“但是現在不需要持槍了,軍方可以保證你們的安全。”
“個人表示有點疑問。”
“什麽意思?”
“你們隻有不到一個連的兵力,如果我們要去山裏挖個野菜打個獵,你們能派多少士兵跟著?這山裏可是有大把屍猴野豬的。”
“你的意思是不肯解除武裝?”
“你就把我們當成民兵好了,幫助你們協防寧安”葉澄委婉拒絕。
“民兵?民兵日常也不可以持槍,得臨時配發。”
“特殊時期,特殊辦法。”
徐紹康臉色陰鬱,心裏在默默盤算,如果強製解除寧安軍的武裝,或許可以做得到,但雙方都難免會有傷亡。
更要緊的是,寧安軍在這裏經營了大半年,人員關係錯綜複雜,貿然動手,會不會激化矛盾弄得一發不可收拾,畢竟自己人手物資都極其有限。
葉澄也召集了委員會和各營正副主管開會,通報了第三重建區的相關情況。
葉澄明確表達了寧安軍短時間內不會加入重建區的意見,其他人可以自主決定,宗旨就是去留自由,但是屬於寧安軍的武器和物資不能帶走。
大家議論紛紛,大多數人也都表示不會離開寧安軍,畢竟誰也不知道重建區是個什麽玩法。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和生活物資,那還不如跟著寧安軍呢。
葉澄未置可否,隻讓大家把消息傳遞下去,確保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下午,三架直升機又飛了回來,這次除了一個班的士兵,其他都是武器彈藥和物資。
葉澄總算看到了幾架輕重機槍,幾具單兵火箭筒,再就是一箱箱的子彈炮彈和手雷。
“謔,好東西不少啊,找他們借點?”胡之亮慫恿道
“你想多了,這看起來很多,實際沒多少,根本搞不定東岸的屍群”葉澄隱隱覺得哪裏不對,卻又說不上來。
霍宇和周一航搬運完物資之後,在奧體公園門口掛出了一塊大牌子——寧安重建區籌備處。
牌子甫一掛出,立即就吸引了大量幸存者圍觀的打聽。
丁衝氣鼓鼓的跑了回來,找到葉澄“老大,老周都不商量一下,就掛出個牌子,這是公然打我們臉啊。”
“打臉?打什麽臉?人家是官方機構,掛個牌子要和你商量什麽”葉澄沒好氣說道。
“寧安是我們的地盤,他憑什麽搞重建區?咱們不給他搞不就行了,敢瞎搞就揍他丫的。”
“你瘋了吧?你不會以為就我們這兩百來號人,就有資本和戰區叫板了吧?不說別的,就那幾架直升機架起機槍掃射,你用什麽打?吐口水還是扔石頭?”
“是啊,丁哥,我們或許可以用物質條件吸引別人留在寧安軍,但你不可能用物質誘惑他們和官方對著幹的”胡之欣也說道。
“那怎麽辦?就這麽忍氣吞聲?”
“換個思路想想,如果他們真的能搞定東岸屍群,又能保障幸存者們有吃有喝,我們不是樂得清靜嗎?咱這麽多物資,日子過得不要太快活。”
“那倒也是。”
當直升機隊第三次飛去又飛回的時候,葉澄終於明白了哪裏不對勁。
飛來飛去的都是這三架直升機,說明他們基地的武裝力量也是捉襟見肘。對於重建區能不能有效保障寧安的安全,葉澄不得不打了個問號。
這一次,直升機帶來了重建區主任,上校徐紹康。
下午,霍宇就將葉澄和胡之欣簡兮請到了奧體雲城酒店。
葉澄打量著徐紹康,三十多歲,身材敦實,不苟言笑,感覺有點不好打交道。
“你就是葉澄?在寧安搞自治?”徐紹康言語中透露著不滿
“準確來說是自救,這一年多來,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官方援助,隻能自發組織起來自救,否則一盤散沙,早就死光光了”葉澄針鋒相對。
“恩,你幹得不錯。不過現在自治委員會可以解散了,由重建區管委會接手,這位是管委會副主任郭三峽,由他和你們交接”徐紹康指著旁邊一位中年人說道。
“交接?交接什麽?”
“物資啊,比如糧食,燃料,武器彈藥”郭三峽笑著說道。
“你沒搞錯吧?那些東西都是我們末日前買的或者末日後搜集來的,又不是你們發的,為什麽要交接給你們?比如我們簡秘書,光糧食就貢獻了好幾噸。”
郭三峽一怔,想了想又說道“特殊時期,國家有權力征收一切物資。”
“你有權利征收,我也有權利不同意,我們有生存權也有發展權。對了,霍少校,公文下來了嗎?”葉澄反守為攻
“還、還沒有”霍宇小聲回答。
“什麽公文?”徐紹康問道
“在寧安設立重建區的文件,戰區或者最高權力機構簽發的紅頭文件”葉澄鄭重說道。
“我們站在這裏還不夠嗎?要不要大家把軍官證掏給你看看。”
“那倒不必,但這隻能證明你們是軍人,並不等於你們有權管理寧安的一切事務,誰來管,管什麽,這些都要由有關部門授權,否則就亂套了”胡之欣說道。
徐紹康臉色陰沉下來,冷冷的看著二人,氣氛越來越壓抑。
“公文會有的,我再催催”徐紹康語氣稍稍緩和了些“但是你們必須解散自治委員會,一個城市兩個管理機構,那才真正亂套了。”
“沒問題,回去就解散,也希望你們能將寧安城的幸存者們盡快管起來,最好再將東岸的屍群清理掉”葉澄爽快答應。
這下不但徐紹康郭三峽一愣,周一航霍宇也不可思議的看著葉澄。
“你們是不是還有支軍隊?寧安軍?”徐紹康想了想又問道
“不是軍隊,隻是殺喪屍組織,取個名字鬧著玩的,回去就改,改叫寧安民兵連,您看怎麽樣?”
“你應該知道,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個人持有槍支的。”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如果我們沒有槍,就沒有寧安城,更不會有寧安重建區,你們總不可能開著直升機在幾萬隻喪屍當中降落吧?”
“但是現在不需要持槍了,軍方可以保證你們的安全。”
“個人表示有點疑問。”
“什麽意思?”
“你們隻有不到一個連的兵力,如果我們要去山裏挖個野菜打個獵,你們能派多少士兵跟著?這山裏可是有大把屍猴野豬的。”
“你的意思是不肯解除武裝?”
“你就把我們當成民兵好了,幫助你們協防寧安”葉澄委婉拒絕。
“民兵?民兵日常也不可以持槍,得臨時配發。”
“特殊時期,特殊辦法。”
徐紹康臉色陰鬱,心裏在默默盤算,如果強製解除寧安軍的武裝,或許可以做得到,但雙方都難免會有傷亡。
更要緊的是,寧安軍在這裏經營了大半年,人員關係錯綜複雜,貿然動手,會不會激化矛盾弄得一發不可收拾,畢竟自己人手物資都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