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斥道,
“哎,朕怕的就是你們還活在夢中,自從三寶太監下西洋以後,西洋人知道了世界之大,他們進行了工業革命,已經從手工製造轉向機械製造了,咱們還在洋洋自得呢!”
蘇順問道,
“工業革命是什麽?”
伊寧道,
“簡單說就是由手工製作轉為工業製造,這事先說不明白,你們隻管按照朕的意思去辦就是了!”
文慶一聽皇上心裏有了大計較,不再聒噪,問道,
“兩個造辦處騰出來幹什麽呀?”
伊寧道,
“朕都有用,至於幹什麽,暫時保密。”
“奴才馬上安排,搬到哪裏去呀?”
伊寧道,
“先找一座大院子,房子不合適的就改造,最遲一個月騰出來!”
文慶直嘬牙花子,
“時間太緊了!”
“沒商量!”
文慶不敢言語了,現在的皇上怎麽這麽不講理呢?
蘇順道,
“養這些匠人也要花不少錢呀!”
伊寧道,
“到時候等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你就會知道,這些人花多少錢養著也值得!”
把匠人們說的這麽重要,蘇順和文慶還是有些不太理解!
自古以來就是士農工商,連大字不識的老農民都排在匠人前麵,怎麽皇上突然對他們重視起來了!
文慶盤算半天說道,
“皇上,這樣一來,又要花不少錢!”
“你手裏沒有現成的院子麽?”
文慶道,
“院子倒是有,隻是離著宮裏有些遠。”
伊寧道,
“不怕遠,以後就是工廠,到時候機器轟鳴、叮叮當當的在居民區反而擾民!”
文慶和蘇順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皇上,今天皇上嘴裏怎麽竟是些新鮮詞呢,這機器又是什麽玩意兒!
伊寧也懶得和他們多解釋,隻是說道,
“機器就是可以替代人幹活的,比如諸葛亮的木流流馬之類的!”
“木牛流馬,早就失傳了,誰會造!”
伊寧道,
“朕會造,而且比木牛流馬還要大,還要有力氣!”
文慶道,
“真的?”
伊寧笑嘻嘻的看著他,
“那要花很多錢,所以今天才找你來呀!你不是早就預料到了朕有事要找你!”
文慶翻個白眼,半開玩笑的說道,
“皇上,奴才從侍候先帝爺到現在幾十年了,有什麽不明白的,皇上賜的飯是好吃的麽?”
伊寧道,
“你個老狐狸,什麽都瞞不過你,實說吧,朕需要錢,需要一大筆錢!”
文慶又急了,
“皇上,奴才沒有說假話,咱們就是那點錢呀!”
伊寧笑道,
“我知道你不會騙朕,沒有錢咱們不是有東西嗎?”
文慶不解,
“什麽東西?”
伊寧道,
“就是你說的那些文玩古董,書畫瓷器呀!”
文慶急了,
“皇上,您可不能動哪些東西,那是祖產,折騰祖產不是敗家麽?”
伊寧道,
“一堆寶貝放在那裏,吃不能吃,嚼不能嚼的,換成錢不好嗎?”
文慶的兩隻眼睛瞪的牛蛋般大,
“別說是皇上,就是在民間折騰祖產也是敗家子行為,那是讓大家恥笑的,何況是皇上呢,咱們可不能讓天下人恥笑!”
伊寧翻個白眼,
“那怎麽了,誰讓咱窮呢!”
“這萬萬使不得,聖上的名聲……”
伊寧道,
“和天下比起來,是那堆玩意重要還是朕的名聲重要,如果丟了江山,朕的命都沒了,麵子還往哪兒擱?”
文慶像吃了八個苦瓜一樣,
“皇上,可以另想辦法呀,皇上賣古董,千古奇聞呀,奴才們也跟著蒙羞呀,這讓奴才怎麽見先帝於地下呀?”
伊寧也嚴肅起來,
“要不你給朕先拿幾百萬兩銀子花花!”
“奴才……奴才……”
“我知道你家要是有,你會拿的,可是拿出個十萬八萬的對這麽大個國家有用嗎?”
文慶道,
“可咱們沒有等著花錢的地方呀,剛才皇上說的那些咱們完全可以等一等再說的!”
伊寧臉色沉下來,
“糊塗,目光短淺,你說沒有等著花錢的地方,那朕就和你說說其中的利害關係!”
文慶和蘇順都一起說道,
“奴才謹聽皇上教誨!”
伊寧道,
“剛才咱們說的宮裏的些許事情都算是小事,就算三五年不做也不至於亡國滅種!
咱們也不說西歐列強虎視眈眈,過幾年就要和咱們開戰!
咱們還不說全國各地有多少草寇占山為王禍害黎民百姓需要出動大軍清剿!”
“皇上要說什麽呀?”
伊寧道,
“就說眼下吧,大西南拜上帝教蠢蠢欲動,朕收到消息,他們幾個月後就要揭竿而起,這算不算心腹大患,要不要準備清剿?
還有安微這裏也不太平,他們也是有一幫人蠢蠢欲動,過不了多久就要起事,朕能不能置之不理?!
到時候天下狼煙四起,咱們一分錢都沒有,拿什麽去動刀兵?
難道讓兵卒們扛著木棍餓著肚子去打仗?還是像崇禎皇帝一樣把自己掛在煤山的那棵歪脖樹上?”
“這個……”
伊寧又道,
“老百姓造反是為了什麽?”
“肯定是受奸人蠱惑!”
“如果他們生活幸福衣食無憂,有多少人肯聽奸人蠱惑?
還不是因為他們吃了上頓沒下頓,賣兒賣女換糧食,甚至有的地方易子而食,老百姓能不反嗎?”
通過皇上出宮,民間的真實情況大家都了解了,文慶和蘇順低頭不語。
伊寧道,
“都醒醒吧,這才是真實的百姓生活,朝廷的公信力降到了最低值,老百姓都不知道該相信誰了!”
文慶問道,
“皇上打算怎麽辦?”
伊寧道,
“朕要籌集一大筆錢買糧食,造軍艦,訓練新軍,總之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你們讓朕去哪裏弄錢?”
二人低頭不語。
伊寧道,
“那天蘇順不在,文慶你說說,三個月要弄到一億兩千萬兩白銀,誰給朕想出辦法了來了?”
蘇順也聽說過那天的情況,說道,
“咱們各地的官倉裏有糧呀,再說,也不見得真的需要這麽多糧食,一個人一天半斤糧也可以湊合著過下去了!”
伊寧道,
“就按你說的,減去一半,你們覺得就可以解決嗎?”
“哎,朕怕的就是你們還活在夢中,自從三寶太監下西洋以後,西洋人知道了世界之大,他們進行了工業革命,已經從手工製造轉向機械製造了,咱們還在洋洋自得呢!”
蘇順問道,
“工業革命是什麽?”
伊寧道,
“簡單說就是由手工製作轉為工業製造,這事先說不明白,你們隻管按照朕的意思去辦就是了!”
文慶一聽皇上心裏有了大計較,不再聒噪,問道,
“兩個造辦處騰出來幹什麽呀?”
伊寧道,
“朕都有用,至於幹什麽,暫時保密。”
“奴才馬上安排,搬到哪裏去呀?”
伊寧道,
“先找一座大院子,房子不合適的就改造,最遲一個月騰出來!”
文慶直嘬牙花子,
“時間太緊了!”
“沒商量!”
文慶不敢言語了,現在的皇上怎麽這麽不講理呢?
蘇順道,
“養這些匠人也要花不少錢呀!”
伊寧道,
“到時候等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你就會知道,這些人花多少錢養著也值得!”
把匠人們說的這麽重要,蘇順和文慶還是有些不太理解!
自古以來就是士農工商,連大字不識的老農民都排在匠人前麵,怎麽皇上突然對他們重視起來了!
文慶盤算半天說道,
“皇上,這樣一來,又要花不少錢!”
“你手裏沒有現成的院子麽?”
文慶道,
“院子倒是有,隻是離著宮裏有些遠。”
伊寧道,
“不怕遠,以後就是工廠,到時候機器轟鳴、叮叮當當的在居民區反而擾民!”
文慶和蘇順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皇上,今天皇上嘴裏怎麽竟是些新鮮詞呢,這機器又是什麽玩意兒!
伊寧也懶得和他們多解釋,隻是說道,
“機器就是可以替代人幹活的,比如諸葛亮的木流流馬之類的!”
“木牛流馬,早就失傳了,誰會造!”
伊寧道,
“朕會造,而且比木牛流馬還要大,還要有力氣!”
文慶道,
“真的?”
伊寧笑嘻嘻的看著他,
“那要花很多錢,所以今天才找你來呀!你不是早就預料到了朕有事要找你!”
文慶翻個白眼,半開玩笑的說道,
“皇上,奴才從侍候先帝爺到現在幾十年了,有什麽不明白的,皇上賜的飯是好吃的麽?”
伊寧道,
“你個老狐狸,什麽都瞞不過你,實說吧,朕需要錢,需要一大筆錢!”
文慶又急了,
“皇上,奴才沒有說假話,咱們就是那點錢呀!”
伊寧笑道,
“我知道你不會騙朕,沒有錢咱們不是有東西嗎?”
文慶不解,
“什麽東西?”
伊寧道,
“就是你說的那些文玩古董,書畫瓷器呀!”
文慶急了,
“皇上,您可不能動哪些東西,那是祖產,折騰祖產不是敗家麽?”
伊寧道,
“一堆寶貝放在那裏,吃不能吃,嚼不能嚼的,換成錢不好嗎?”
文慶的兩隻眼睛瞪的牛蛋般大,
“別說是皇上,就是在民間折騰祖產也是敗家子行為,那是讓大家恥笑的,何況是皇上呢,咱們可不能讓天下人恥笑!”
伊寧翻個白眼,
“那怎麽了,誰讓咱窮呢!”
“這萬萬使不得,聖上的名聲……”
伊寧道,
“和天下比起來,是那堆玩意重要還是朕的名聲重要,如果丟了江山,朕的命都沒了,麵子還往哪兒擱?”
文慶像吃了八個苦瓜一樣,
“皇上,可以另想辦法呀,皇上賣古董,千古奇聞呀,奴才們也跟著蒙羞呀,這讓奴才怎麽見先帝於地下呀?”
伊寧也嚴肅起來,
“要不你給朕先拿幾百萬兩銀子花花!”
“奴才……奴才……”
“我知道你家要是有,你會拿的,可是拿出個十萬八萬的對這麽大個國家有用嗎?”
文慶道,
“可咱們沒有等著花錢的地方呀,剛才皇上說的那些咱們完全可以等一等再說的!”
伊寧臉色沉下來,
“糊塗,目光短淺,你說沒有等著花錢的地方,那朕就和你說說其中的利害關係!”
文慶和蘇順都一起說道,
“奴才謹聽皇上教誨!”
伊寧道,
“剛才咱們說的宮裏的些許事情都算是小事,就算三五年不做也不至於亡國滅種!
咱們也不說西歐列強虎視眈眈,過幾年就要和咱們開戰!
咱們還不說全國各地有多少草寇占山為王禍害黎民百姓需要出動大軍清剿!”
“皇上要說什麽呀?”
伊寧道,
“就說眼下吧,大西南拜上帝教蠢蠢欲動,朕收到消息,他們幾個月後就要揭竿而起,這算不算心腹大患,要不要準備清剿?
還有安微這裏也不太平,他們也是有一幫人蠢蠢欲動,過不了多久就要起事,朕能不能置之不理?!
到時候天下狼煙四起,咱們一分錢都沒有,拿什麽去動刀兵?
難道讓兵卒們扛著木棍餓著肚子去打仗?還是像崇禎皇帝一樣把自己掛在煤山的那棵歪脖樹上?”
“這個……”
伊寧又道,
“老百姓造反是為了什麽?”
“肯定是受奸人蠱惑!”
“如果他們生活幸福衣食無憂,有多少人肯聽奸人蠱惑?
還不是因為他們吃了上頓沒下頓,賣兒賣女換糧食,甚至有的地方易子而食,老百姓能不反嗎?”
通過皇上出宮,民間的真實情況大家都了解了,文慶和蘇順低頭不語。
伊寧道,
“都醒醒吧,這才是真實的百姓生活,朝廷的公信力降到了最低值,老百姓都不知道該相信誰了!”
文慶問道,
“皇上打算怎麽辦?”
伊寧道,
“朕要籌集一大筆錢買糧食,造軍艦,訓練新軍,總之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你們讓朕去哪裏弄錢?”
二人低頭不語。
伊寧道,
“那天蘇順不在,文慶你說說,三個月要弄到一億兩千萬兩白銀,誰給朕想出辦法了來了?”
蘇順也聽說過那天的情況,說道,
“咱們各地的官倉裏有糧呀,再說,也不見得真的需要這麽多糧食,一個人一天半斤糧也可以湊合著過下去了!”
伊寧道,
“就按你說的,減去一半,你們覺得就可以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