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康回道,
“回皇上的話,除了關樹銘在浙江任知府以外,張靖飛、趙山、馬子超、黃衷心、魏衛都在這裏。
他們都非常珍惜眼前的機會,盡職盡責,而且都已經把采礦行業吃透!”
伊寧道,
“看來你明白了朕的意思,咱們太缺采礦的人才。
找個機會,把他們放出去獨當一麵!
以後,你更要注意多培養人才,而且要人品好的才行!”
“微臣明白,幹這一行,憑的就是人品和良心,要不然,漏洞太大了!”
“對,你還要摸索出一整套科學的管理製度,隻有製度合理,才能有高的效率。”
離開招遠,伊寧一行順著海邊往北走來到了利津縣。
這裏是後世的東營勝利油田所在地,石油開采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這裏本來都是大片的鹽堿地,除了蘆葦什麽都不長。
現在的黑色石油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
附近的村民都成了石油工人,而且,附近現在已經在建各種化工廠。
電力的應用,解決了大問題。
現在已經有磕頭蟲采油機逐漸取代人工開采。
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石油產量翻著番的往上漲。
以後這裏老百姓的日子會過得比蜜甜。
伊寧來了不能白來,對有功人員進行表彰獎勵,伊寧用渤海灣的大螃蟹招待大家。
現在正是螃蟹肥美的季節,汁鮮膏美,一斤多重的大螃蟹比比皆是。
這在後世這麽大個的純天然野生的大螃蟹可是難得的好玩意兒。
不過,看著大家興致好像不高,難道大螃蟹都沒有吸引力了嗎。
經過了解才知道,這裏離著海邊近,大螃蟹和琵琶蝦可以天天吃。
因為現在運輸條件不行,這些海鮮捕撈上岸以後,根本就存放不了多長時間,也運不到遠處去。
有時候到了下午賣不掉,就得白送人,所以海邊大螃蟹琵琶蝦並不值錢,大家都吃夠了!
伊寧啞然而笑,經驗主義害死人呀!
那就不吃螃蟹琵琶蝦,大燉豬肉,管夠!
這下子,工人們滿意了,肥肥的豬肉膘吃著才香呢!
離開這裏,伊寧繼續北上,下一個目的地,天津造船廠。
正在建造中的天津造船廠占地八百畝,長度有一千三百多米。
有兩座大型船塢和四座大型碼頭。
現在的廠長是沈葆楨。
說起這位沈葆楨在近代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出生於1820年,今年三十一歲。他的父親是沈廷楓,是位教書先生,母親是林則徐的妹妹林慧芳。
他們家家境貧寒,光靠父親微薄的束修養活不了一家人,母親就做女紅補貼家用。
沈葆楨十歲時,舅舅林則徐把自己的女兒林普晴許配給了他。
道光十六年(1836年),16歲的沈葆楨考取秀才。
1847年沈葆楨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前幾個月被張祥想起來,把當時任監察禦史的沈葆楨調來擔任天津造船廠的廠長。
沈葆楨很納悶,為什麽要讓自己來造船。
他向舅舅兼嶽父請教,是不是沾了他的光。
林則徐考慮半天搖搖頭,
“不太可能,我從來沒有向皇上提起過你,聽說是張顧問舉薦的你!
皇上對張顧問言聽計從,咱們卻從來沒有和張顧問有來往,他為什麽要舉薦你,我也猜不透!
至於是何種原因並不重要,關鍵是不要辜負了皇上的重托!”
沈葆楨到了任上,一切從零開始,幸好。
他受林則徐的影響,早就對洋務有所涉獵,雖然建造船廠紛繁複雜,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也走上了正軌!
這期間,副廠長龔振麟父子倆對他幫助甚大。
曆史上,龔振麟是晚清著名的造船和鑄炮專家。
他根據林則徐給他提供的《車輪船圖》進行仿製,先用人力驅動葉輪,在湖中試航成功,後又製成更大的艦隻。
龔振麟還編寫了《鑄炮鐵模圖說》一書。
現在有了伊寧和張祥的技術加持,用不著他在費勁吧啦的研究怎麽造先進的蒸汽輪船和怎麽樣鑄造先進火炮,隻要兢兢業業的工作就可以了!
從忙碌的船廠工地上回來,伊寧問道,
“幼丹,船廠什麽時候可以竣工?”
沈葆楨道,
“回皇上的話,最快也要兩年以後!”
伊寧搖搖頭,
“太慢了!”
沈葆楨現在已經充分了解了皇上的心思,急忙拿出一份計劃雙手呈上,
“皇上,雖然船廠竣工不大可能提前,但微臣可以在明年年前造出第一艘戰艦!”
“哦,多大的戰艦!”
沈葆楨道,
“可以造一艘木殼明輪炮艦。”
“木殼明輪船,尺寸呢?能跑多快?”
“長241尺,可以跑大概12節”
“個頭還可以,跑的太慢了,還不如有的風帆船跑的快!”
伊寧的記憶裏,英國有一艘船,全船風帆有四萬五千平方尺,最高可以跑到18節。
12節的速度確實不能讓伊寧滿意,速度就是海軍將士的命呀!
“皇上,我們現在的技術這已經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伊寧擺手,
“不,技術很快就有,這艘船先不要造,你們等通知。
朕的意思是明年過年以前最起碼要下水一艘五千噸級以上、航速超過25節的鐵甲艦!”
伊寧查過資料,現在英、德最先進的戰艦航速也沒有超過25節的。
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1906年12月2日服役,
無畏號安裝了18台鼓輪燃煤蒸汽鍋爐,4台蒸汽輪機組,功率達到馬力。
海試時航速達到22.4節,這已經是當時最快的船了。
所以,伊寧的要求不能低於這個速度,
當然,他現在手裏掌握的技術,超過30節也沒問題,隻是加工難度大而已。
在這個年代,沈葆楨他們能想到造12節的明輪船已經很了不起了。
如果伊寧不是穿越者,他很可能還沒有沈葆楨他們的前瞻性和創造性。
沈葆楨和龔振麟他們聽到皇上說要造超過25節的戰艦,頓時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回皇上的話,除了關樹銘在浙江任知府以外,張靖飛、趙山、馬子超、黃衷心、魏衛都在這裏。
他們都非常珍惜眼前的機會,盡職盡責,而且都已經把采礦行業吃透!”
伊寧道,
“看來你明白了朕的意思,咱們太缺采礦的人才。
找個機會,把他們放出去獨當一麵!
以後,你更要注意多培養人才,而且要人品好的才行!”
“微臣明白,幹這一行,憑的就是人品和良心,要不然,漏洞太大了!”
“對,你還要摸索出一整套科學的管理製度,隻有製度合理,才能有高的效率。”
離開招遠,伊寧一行順著海邊往北走來到了利津縣。
這裏是後世的東營勝利油田所在地,石油開采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這裏本來都是大片的鹽堿地,除了蘆葦什麽都不長。
現在的黑色石油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
附近的村民都成了石油工人,而且,附近現在已經在建各種化工廠。
電力的應用,解決了大問題。
現在已經有磕頭蟲采油機逐漸取代人工開采。
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石油產量翻著番的往上漲。
以後這裏老百姓的日子會過得比蜜甜。
伊寧來了不能白來,對有功人員進行表彰獎勵,伊寧用渤海灣的大螃蟹招待大家。
現在正是螃蟹肥美的季節,汁鮮膏美,一斤多重的大螃蟹比比皆是。
這在後世這麽大個的純天然野生的大螃蟹可是難得的好玩意兒。
不過,看著大家興致好像不高,難道大螃蟹都沒有吸引力了嗎。
經過了解才知道,這裏離著海邊近,大螃蟹和琵琶蝦可以天天吃。
因為現在運輸條件不行,這些海鮮捕撈上岸以後,根本就存放不了多長時間,也運不到遠處去。
有時候到了下午賣不掉,就得白送人,所以海邊大螃蟹琵琶蝦並不值錢,大家都吃夠了!
伊寧啞然而笑,經驗主義害死人呀!
那就不吃螃蟹琵琶蝦,大燉豬肉,管夠!
這下子,工人們滿意了,肥肥的豬肉膘吃著才香呢!
離開這裏,伊寧繼續北上,下一個目的地,天津造船廠。
正在建造中的天津造船廠占地八百畝,長度有一千三百多米。
有兩座大型船塢和四座大型碼頭。
現在的廠長是沈葆楨。
說起這位沈葆楨在近代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出生於1820年,今年三十一歲。他的父親是沈廷楓,是位教書先生,母親是林則徐的妹妹林慧芳。
他們家家境貧寒,光靠父親微薄的束修養活不了一家人,母親就做女紅補貼家用。
沈葆楨十歲時,舅舅林則徐把自己的女兒林普晴許配給了他。
道光十六年(1836年),16歲的沈葆楨考取秀才。
1847年沈葆楨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前幾個月被張祥想起來,把當時任監察禦史的沈葆楨調來擔任天津造船廠的廠長。
沈葆楨很納悶,為什麽要讓自己來造船。
他向舅舅兼嶽父請教,是不是沾了他的光。
林則徐考慮半天搖搖頭,
“不太可能,我從來沒有向皇上提起過你,聽說是張顧問舉薦的你!
皇上對張顧問言聽計從,咱們卻從來沒有和張顧問有來往,他為什麽要舉薦你,我也猜不透!
至於是何種原因並不重要,關鍵是不要辜負了皇上的重托!”
沈葆楨到了任上,一切從零開始,幸好。
他受林則徐的影響,早就對洋務有所涉獵,雖然建造船廠紛繁複雜,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也走上了正軌!
這期間,副廠長龔振麟父子倆對他幫助甚大。
曆史上,龔振麟是晚清著名的造船和鑄炮專家。
他根據林則徐給他提供的《車輪船圖》進行仿製,先用人力驅動葉輪,在湖中試航成功,後又製成更大的艦隻。
龔振麟還編寫了《鑄炮鐵模圖說》一書。
現在有了伊寧和張祥的技術加持,用不著他在費勁吧啦的研究怎麽造先進的蒸汽輪船和怎麽樣鑄造先進火炮,隻要兢兢業業的工作就可以了!
從忙碌的船廠工地上回來,伊寧問道,
“幼丹,船廠什麽時候可以竣工?”
沈葆楨道,
“回皇上的話,最快也要兩年以後!”
伊寧搖搖頭,
“太慢了!”
沈葆楨現在已經充分了解了皇上的心思,急忙拿出一份計劃雙手呈上,
“皇上,雖然船廠竣工不大可能提前,但微臣可以在明年年前造出第一艘戰艦!”
“哦,多大的戰艦!”
沈葆楨道,
“可以造一艘木殼明輪炮艦。”
“木殼明輪船,尺寸呢?能跑多快?”
“長241尺,可以跑大概12節”
“個頭還可以,跑的太慢了,還不如有的風帆船跑的快!”
伊寧的記憶裏,英國有一艘船,全船風帆有四萬五千平方尺,最高可以跑到18節。
12節的速度確實不能讓伊寧滿意,速度就是海軍將士的命呀!
“皇上,我們現在的技術這已經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伊寧擺手,
“不,技術很快就有,這艘船先不要造,你們等通知。
朕的意思是明年過年以前最起碼要下水一艘五千噸級以上、航速超過25節的鐵甲艦!”
伊寧查過資料,現在英、德最先進的戰艦航速也沒有超過25節的。
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1906年12月2日服役,
無畏號安裝了18台鼓輪燃煤蒸汽鍋爐,4台蒸汽輪機組,功率達到馬力。
海試時航速達到22.4節,這已經是當時最快的船了。
所以,伊寧的要求不能低於這個速度,
當然,他現在手裏掌握的技術,超過30節也沒問題,隻是加工難度大而已。
在這個年代,沈葆楨他們能想到造12節的明輪船已經很了不起了。
如果伊寧不是穿越者,他很可能還沒有沈葆楨他們的前瞻性和創造性。
沈葆楨和龔振麟他們聽到皇上說要造超過25節的戰艦,頓時覺得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