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怒哄,你不公,你說父母小時候怎麽這麽對你,周圍人隻會說,你父母也不是故意的,他們已經努力了。


    他們現在老了,幹不動了,你不養誰養,你不養就是不忠不義的人,外人哪裏會知道。


    周圍人不知道具體的真相,但你不養父母是事實,人家不看過往,看的是結果。


    周圍人最激動的不用說也是老一輩的人,因為他們也怕呀,這有人不養父母,是不是就有人學,那都不養怎麽可以。


    這關乎他們的利益,怎麽能不出聲,不管什麽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的,都是涉及到了他們的利益,不然也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了。


    這一套到丁梅,李蘭,李軍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丁梅怎麽不好,這老了兩人都要負責丁梅的養老的問題。


    你說養不是問題,就害怕有一些老人,年輕的時候在婆婆底下吃了一輩子的苦,一直唯唯諾諾的。


    這有了媳婦自己可不得加倍討回來,對自己的兒媳婦非常的差,年齡一大把還跟那些年輕的小白蓮一樣,裝的不行。


    林心也不想以最大的惡意去猜忌丁梅,但你就看現在李蘭跟李軍那姐弟兩的情況,你就能看出他們以前過的那些日子是怎樣的。


    人家都說為母則剛,但有些母親真的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搖錢樹一樣 。


    小時候幹家務,長大之後,要一筆彩禮錢,然後過年過節的時候,帶各種的東西上門,從來沒有想在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


    讓他們去上學或者是進城學門手藝什麽的,他們不舍得把孩子送出去學技術,上學什麽的,覺得孩子們不上工,這不是白養他們了嗎?


    你看,這就是窮人的思維,想到的永遠都是眼前的利益,你說你把孩子放出去,讓他們去闖一闖什麽的,手裏有點技術什麽的,賺錢也會多很多啊!


    去學個廚師,或者是學做調料(酒,醬油,醋)什麽的,或者是做茶葉什麽的,反正就是你是哪裏人,那邊是以什麽出名,縣城裏有什麽廠子,有什麽東西可以學的,那你就去學。


    雖然說前期你沒有什麽錢,但是人家包吃包住的,你也能學點技術什麽的。


    很多當學徒出來的,後麵很多都會接手師傅的那個位置,有一些師傅還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你,你以後就過上了城裏的生活。


    你一下子從農村人在地裏每天累死累活的,一個工分折算成錢,一天也就個一毛多左右的錢,一個月下來,幾塊錢的工錢,換成糧食什麽的,也就是夠你一個人吃。


    你學成之後,就是城裏戶口,每個月都有口糧,而且你上班每個月的工資都不會低,做了久了,廠裏還會給你們分房子。


    而且你退休之後還會有養老金。


    你說你學點東西出來,是不是就會改變很多東西,在農村哪裏有什麽退休金。


    所以說有些人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你眼裏就能看到這麽多的東西,其他的各種機遇什麽的,都是看不到的。


    而且有些老人還會覺得說他們什麽都懂,還一定要孩子聽自己的話,不聽你就是不孝順,還大肆宣揚出去,你說你孩子不孝順什麽的。


    不知真相的人,他們有些是相信了的,你出門在外,你在外麵闖蕩,你家人在背後跟你扯後腿,你說你工作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影響。


    所以說人啊!要有一個好的家庭去做後盾,你不管做什麽事情都會比很多人容易很多的,家庭能帶來的東西是很多的,影響也很大。


    林心再可憐李蘭,李軍兩姐弟,都不如丁梅自己立起來,這娘立起來了,孩子也會不一樣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也不是說什麽都變不了的。


    就是要看你自己的決心了,先天的改變不了,可以通過後天去改變,哪怕說很難,很難,但這也是為了你孩子好,不是嗎?


    你自己立起來了,你孩子也會慢慢改變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個鏡子,這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的,比你想象中深很多的。


    哪怕李蘭再堅強,再懂事,再獨立,她也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以前在李家村裏的時候,麵對的都是村裏人。


    也不是林心想說什麽,而是很多老人的那些思想啊,真的是說不明白的,你說到火大去,人家就跟看戲一樣的看著你。


    而且老人對小孩經常說哪些不三不四的哪些話,那些話說出來林心都覺得有病吧,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和藹的,很多都是那種腦子有病的。


    “哎呀,李蘭你怎麽還在這裏呀,我聽說你爹郵寄了一大包的東西回來,你怎麽還在這裏呀。”


    “你再不回去,東西就要沒了,哎呀,我忘了,你爹郵寄的東西從來沒有你的份。”


    “張嬸子不要說了,人家年輕人的臉皮薄,等下被你說哭了怎麽辦。”


    “他爹李保國都能做成這樣的事情,還怕別人說啊!這親爹郵寄回來的東西,這親生子女不能吃,反而是侄子侄女們吃,這也是少見。”


    ……大爺大媽們各種的說,完全不理李蘭的態度,反正她們說什麽李蘭都是沒有表情的,哪裏像小時候。


    她們在旁邊說,李蘭的表情還說氣憤什麽的,現在真的就跟那些死魚臉一樣,也不知道這死丫頭現在是什麽意思。


    李蘭已從一開始的氣憤到現在的無動於衷,你再氣又能怎麽辦,難道人家說的不對嗎?


    誰讓她的親生父母就是這樣的人,也不怪別人用有色眼睛看她們,你去跟她們爭論,贏了又能有什麽改變,贏了,自己的父母就會改變嗎?


    不會的,她們還要反過來說李蘭的不是,好多次,小時候的李蘭會跟村裏的小孩跟大人爭論,跟哪些小孩打的不行。


    但回到家,娘都會跟自己說,讓自己不要跟村裏的孩子打架什麽的,娘一邊說,李蘭之前還會回幾句說明明就是他們來惹自己的。


    為什麽自己不能反擊,各種的唱反調,但現在不會了,因為沒有意義。


    當一件事沒有意義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無所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養三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意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意呀並收藏七零年代,養三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