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月月也很想回娘家,每天都在想著如果,當年自己做事情沒有怎麽的決然就好了,世上沒有後悔藥。


    以前覺得,不管對象家庭再不好,但如果對象對自己好,自己也是可以嫁的,但現實會教你,這一切都是你的一廂情願。


    你怎麽會比得過血緣,哪怕是一次的公道,哪怕有一次的袒護,丈夫站在自己這一邊,而不是一直的讓自己忍讓,自己的日子都不會過的這麽的難。


    這一切能怪誰,為什麽自己會覺得對象好就好了,對方的家庭跟他是不一樣的。


    有話叫,他的血液裏流的是一樣的血,怎麽會不一樣呢。


    你憑什麽覺得,你能戰勝他們的血緣關係,就憑你一人,你覺得你身上有什麽令對方尊重你的。


    不管在什麽時候,這女人做好一個準備,那就是結婚之前跟結婚之後。


    你要做好準備,這肯定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還不小,不要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不要覺得自己是那個意外,以前的顧月月覺得愛情至上,但現在的顧月月覺得家人才是自己最好的安慰。


    顧父,顧母不知道大女兒現在的情況,以前吧,還會說偷偷去看,從林心考上大學之後,顧母就沒有去過了,一是年齡大了,距離遠。


    二就是這麽多年,大女兒都能不回來,自己一個做娘的,也不能去到女兒的夫家去說什麽,你要是顧父,顧母兩人對大女兒有沒有氣。


    肯定是有的,顧母還會想起大女兒,顧父是真的很多時候都忘了,斷了親的女兒有什麽好想的,人家都不要自己了,自己為什麽還要死皮賴臉的惦記。


    還不如相安無事,反正他現在就當沒有這個女兒了,她又不是隻有一個女兒,這不是還有顧麥麥。


    顧麥麥從小就聽話,不像顧月月從小就跟自己作對,脾氣又衝。


    也不知道像了誰,要顧父說,就是顧母太寵孩子了,才會把女兒寵成這樣,什麽話都不聽,不然也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顧父,帶著顧大伯,顧山,顧力,顧竹,顧清,顧大哥,顧二哥,七人拿著鋤頭,棍子什麽的,往村口走去。


    村長也帶著村裏的青少年在村口處等著了。


    顧母自己也去找她的小姐妹去了,去找麻煩的,隻有男的怎麽可以,女的也是要有的,男的最多就是撐撐場麵什麽的。


    打架罵人,在鄉下說實話,還是大媽們厲害,真的不是顧母誇張了,你說女的打架才有看頭。


    男的就在那邊拿著那個拳頭你一拳我一拳的,有什麽好看的,女的就不一樣的,特別是大媽們,那是真的豁的出去。


    用手,用腳,就是往對方身上招呼,坐在對方的腰上,就是打,有一些狠一點的,那是連頭發都抓下來的。


    那一大把頭發,真的是都帶著血,一片一片的,看著都疼,看著都瘮人,還有一些人,連對方的衣服都撕爛的都有。


    大媽們打架的時候,特別多的人圍觀,看到大媽們連衣服都撕爛了,就在旁邊使勁的起哄。


    “這皮膚真白,周大媽到了這個歲數了,哪裏知道這皮膚還是怎麽白,一點都不比年輕的姑娘差。”


    “這身材真好,真看不出來,生了這麽多孩子了,胸還是這麽大,你說是怎麽長的,是不是在家天天吃木瓜。”


    “你別說這周大爺吃的還真好。”


    周圍的大爺們開心的聊了起來。


    年輕一些的小夥子,那是看的臉紅,耳朵也紅,遮遮掩掩的看著,想看又不好意思看的那種。


    大爺們就沒有這麽多的講究了,反正又不是他們婆娘,這不看白不看,損失的又不是他們。


    鄉下本來就是沒有什麽娛樂項目的,每天都是過著一樣的生活,好不容易有個戲什麽的看,可不就是很多人都喜歡看了。


    或者就是聚在一起聊東家長西家短,不然幹什麽,整天就是幹活,一點樂子都沒有。


    你說這人不跟人相處什麽的,怎麽會覺得生活有樂趣。


    不是說鄉下的就是喜歡八卦的,實在是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做了呀。


    哪裏像城裏一樣,有景點,有吃有玩的地方,還有圖書館也可以看書,鄉下人,字都不認識幾個,怎麽看書咯。


    很多事情其實也不是說自己想要做這些的,這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很多都是被逼的。


    顧母帶著她的小姐妹六人一到,顧父,顧母帶著一幫人,往隔壁的隔壁大月村走去。


    大月村也是一個大村,雖然說現在改革開放了,但很多地方,特別是鄉下的名字都是不變的,還是叫大月村。


    要說華國人在什麽最堅持,那一定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跟名字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


    你連你自己的根都不要了,你再有出息有什麽用啊!


    你在別人的眼裏就是背信棄義,你再有錢,你得不到尊重,別人也不會看的起你的。


    你別說,現在的人是真的看不起下海的,你再有錢,沒有用的。


    也不見得別人對你的態度好一些。


    要說國人最喜歡的是什麽,那就是權,你有錢不一定有權,但你有權,你就一定有錢。


    跟古代的商人跟官,也是一樣的道理,這都沒有什麽可比性,有錢人想做的事情有限,有權就不一樣了。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就看你是什麽樣的人了。


    你別說就一個小小的村幹部,他們狠起來,那是真的不做人,特別是經曆過大饑荒那三年。


    真的是不誇張的說,餓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很多城裏人都選擇回到老家去避難。


    實在是城裏發不出糧食,在城裏本來供應就很緊張,每家每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本來城裏的糧食就不多。


    很多人那是每天都守在糧食站,但糧食站沒有糧食,你守在哪裏也是沒有用的。


    按照城裏的供應標準來說,要求你是城市戶口,是按照你的級別跟職業來給糧食的,一般的是28到40斤。


    幹重體力活的可以買40斤,這是工人的糧食情況,婦人的會減少10斤左右,18到30斤的糧食。


    孩子的就是一個成年男子的一半左右,就是10—15斤左右,按照年齡來劃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養三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意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意呀並收藏七零年代,養三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