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席散,江父江母的打算
重生後,我從農家女成了首富 作者:司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父的手上動作不停,很是享受著這段難得的夫妻時光。
嘴上也不忘回答媳婦兒:“嗯,之前是打算讓他們兄弟兩個人打理京都的鋪麵,好讓我們回去有個落腳的地方。”
“如今慧娘有下落了,那些個鋪麵也就沒有意義了,在泗水縣的時候我就傳信,讓他們將京都的鋪麵都賣了,隻留了兩間地段不錯的宅子。”
“就在一條街上,不管是咱們回去,還是慧娘一家去京都,都有個落腳的,也隔的不遠,三五步路的腳程。”
“至於京郊的那些田產莊子,咱們也沒有精力去江都打理,也就讓他們都賣了。”
“換成的銀票已經讓人送來了,我讓江福在江州買了些田地和莊子,府城了也買了幾間不錯的鋪麵,如今都租出去了。”
江母聽著江父一如往常的輕柔聲音,再加上秋千架上前後擺動的舒適感,隻想眯起眼睛好好多享受一會兒。
抹著鮮紅口脂的嘴唇如晚春嬌豔的花骨朵,自信而張揚的享受春風,迎接暑夏。
她嘴角在江父一聲又一聲的描述中揚起喜悅的弧度。
“嗯,你這樣安排不錯,我們老了,又離開京都那個地方,能花錢的地方不多,也該為慧娘考慮。”
“她隨著夫家逃亡來此,就是紮根在這裏生活,那些個鋪麵和莊子到時候整理出來,就當做是給孩子的嫁妝吧!”
“咱們留些體己銀子,你如今也謀了個好差事,也就足夠了。”
想起女兒出嫁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甚至身懷六甲當娘的也不能分擔一二,江母心酸的捂住泛疼的胸口自我安慰:如今,也隻能在銀錢上多補償一些了。
江父見江母有些不舒服,連忙將秋千停下來,扶著江母去一遍的涼亭處坐著:“胸口又疼了吧?要不讓江福去濟世堂給你抓副藥回來?”
“別去了,要是真的有用,也不用疼這麽些年了。”她坐下來,剛好接過江父端來的茶,清茶入口,茶香帶著淡淡的苦澀方能壓住積年的疼痛。
她感受著熱茶舒緩身上的酸澀,才又開口說道:“再者,青雲的藥也不錯,如今這胸口疼的毛病,也好了許多。”
見妻子原本有些微白的臉色如今泛起紅暈,江父才安心下來:“那丫頭身上也是有幾分機遇,孩子的一片孝心,咱們就接著吧。我看慧娘如今雖然不太願意親近我們,但心中還是有我們這兩個老家夥的。”
江母蹙眉瞪了一眼江父:“我親手嬌寵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是個心狠的人。隻是當年傷她太深,又輾轉在外吃了這麽多年的苦頭,自然很難回到從前。”
“不過如今你接下大楊村的教書先生,跟白家之間也會慢慢熟悉起來。也不用刻意去說什麽,順其自然的相處,慧娘心中才不會壓抑。”
“好,都聽你的。你如今病好,我也不是個孤家寡人了。”江父眼中含著老淚,這些年生活的不易也讓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變成發間泛著白光的蒼老之人。
如今在相伴多年的妻子身邊,才能聊表自己心中的些許感慨。
“少哭哭啼啼的,丟人現眼。”江母對著江父美目翻白,毫不留情,隻是眼神劃過對方的鬢間,眼中也湧起一股熱意。
隻是今日這藥效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他們今日還有要事相談,不能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互訴衷腸上麵,以後,來日方長。
她壓下鼻尖的酸澀,言辭嚴肅的問道:“我記得,你之前在書院中結識了一位蜀道中人,後來中舉被調回去,如今在哪兒?”
江父腦海中回憶了一會兒,回道:“不錯,他出身貧寒,沒有關係也沒有背景,隻能外放做官,這幾年任縣令,也是在蜀道那邊。”
“那個地方地勢險峻,百姓生活也不容易,稅收不多,他也在那裏蹉跎了許多年,可惜他那滿腹才華,若是在京都,定能博出另一番天地。”江父的麵容上提及他時,又多了幾分惋惜。
江母也聽說這人,但對於這樣的惋惜之情卻不多,他們在京都許多年,已經看見過許多這樣有才華有誌氣的青年被世家打磨了銳氣。
有些直接加入了世家的行列裏,做他們的走狗,維持表麵的富貴。
而有些則像那位好友一樣,不願意與世家為伍,回到家鄉任職。
她看著江父認真的說道:“我記得,青雲的那位遊醫師父是在蜀道附近去采藥去了對吧?”
江父點點頭,知道妻子在病著的時候雖然會有些記憶,但有時候自己也會分不清楚現實和自己的內心世界。
“那你寫信過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位遊醫。你這做外祖父的也是。”她沒好氣的瞪了一眼江父,隨即繼續補充道。
“青雲能夠在有限的資源裏製作出藥效這麽好的藥丸,就說明這遊醫不是一般人,這孩子的天分也是極好的,甚至比江家的那些人更甚。”
她的病症,在江家也是請過不少名醫診治的,都沒有效果,唯獨隻有那一粒藥丸才行。
“這樣好的天賦你不想辦法培養,讓這孩子自己琢磨得走多少彎路,你讓他差人在蜀山附近的村子或者鎮上找找,這樣醫術好的人,雖說不知道他的長相,但憑借一手醫術,也能打聽打聽。”
“家裏的庫房裏你挑些好的,合適的也一並送過去,他要是要打點,也不能讓人家破費。自家孩子的事情,咱們家也能承擔的起。”
“再者,京都的江家有許多絕世的醫書典藏,很多都是孤本,但江家人想學也是不受限製的,你差人去多取些過來,送給那孩子,多看看,總沒壞處。”
江母的腦海中思緒翻湧,一點一滴補充著自己可能遺漏的事情,生怕自己又變得瘋魔後,這男人一個人拿不準主意。
江父一一點頭應在,記在心裏。
他又遲疑地問:“可是,咱們這樣不問慧娘的意見去尋人,白家不會有意見嗎?”
嘴上也不忘回答媳婦兒:“嗯,之前是打算讓他們兄弟兩個人打理京都的鋪麵,好讓我們回去有個落腳的地方。”
“如今慧娘有下落了,那些個鋪麵也就沒有意義了,在泗水縣的時候我就傳信,讓他們將京都的鋪麵都賣了,隻留了兩間地段不錯的宅子。”
“就在一條街上,不管是咱們回去,還是慧娘一家去京都,都有個落腳的,也隔的不遠,三五步路的腳程。”
“至於京郊的那些田產莊子,咱們也沒有精力去江都打理,也就讓他們都賣了。”
“換成的銀票已經讓人送來了,我讓江福在江州買了些田地和莊子,府城了也買了幾間不錯的鋪麵,如今都租出去了。”
江母聽著江父一如往常的輕柔聲音,再加上秋千架上前後擺動的舒適感,隻想眯起眼睛好好多享受一會兒。
抹著鮮紅口脂的嘴唇如晚春嬌豔的花骨朵,自信而張揚的享受春風,迎接暑夏。
她嘴角在江父一聲又一聲的描述中揚起喜悅的弧度。
“嗯,你這樣安排不錯,我們老了,又離開京都那個地方,能花錢的地方不多,也該為慧娘考慮。”
“她隨著夫家逃亡來此,就是紮根在這裏生活,那些個鋪麵和莊子到時候整理出來,就當做是給孩子的嫁妝吧!”
“咱們留些體己銀子,你如今也謀了個好差事,也就足夠了。”
想起女兒出嫁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甚至身懷六甲當娘的也不能分擔一二,江母心酸的捂住泛疼的胸口自我安慰:如今,也隻能在銀錢上多補償一些了。
江父見江母有些不舒服,連忙將秋千停下來,扶著江母去一遍的涼亭處坐著:“胸口又疼了吧?要不讓江福去濟世堂給你抓副藥回來?”
“別去了,要是真的有用,也不用疼這麽些年了。”她坐下來,剛好接過江父端來的茶,清茶入口,茶香帶著淡淡的苦澀方能壓住積年的疼痛。
她感受著熱茶舒緩身上的酸澀,才又開口說道:“再者,青雲的藥也不錯,如今這胸口疼的毛病,也好了許多。”
見妻子原本有些微白的臉色如今泛起紅暈,江父才安心下來:“那丫頭身上也是有幾分機遇,孩子的一片孝心,咱們就接著吧。我看慧娘如今雖然不太願意親近我們,但心中還是有我們這兩個老家夥的。”
江母蹙眉瞪了一眼江父:“我親手嬌寵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是個心狠的人。隻是當年傷她太深,又輾轉在外吃了這麽多年的苦頭,自然很難回到從前。”
“不過如今你接下大楊村的教書先生,跟白家之間也會慢慢熟悉起來。也不用刻意去說什麽,順其自然的相處,慧娘心中才不會壓抑。”
“好,都聽你的。你如今病好,我也不是個孤家寡人了。”江父眼中含著老淚,這些年生活的不易也讓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變成發間泛著白光的蒼老之人。
如今在相伴多年的妻子身邊,才能聊表自己心中的些許感慨。
“少哭哭啼啼的,丟人現眼。”江母對著江父美目翻白,毫不留情,隻是眼神劃過對方的鬢間,眼中也湧起一股熱意。
隻是今日這藥效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他們今日還有要事相談,不能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互訴衷腸上麵,以後,來日方長。
她壓下鼻尖的酸澀,言辭嚴肅的問道:“我記得,你之前在書院中結識了一位蜀道中人,後來中舉被調回去,如今在哪兒?”
江父腦海中回憶了一會兒,回道:“不錯,他出身貧寒,沒有關係也沒有背景,隻能外放做官,這幾年任縣令,也是在蜀道那邊。”
“那個地方地勢險峻,百姓生活也不容易,稅收不多,他也在那裏蹉跎了許多年,可惜他那滿腹才華,若是在京都,定能博出另一番天地。”江父的麵容上提及他時,又多了幾分惋惜。
江母也聽說這人,但對於這樣的惋惜之情卻不多,他們在京都許多年,已經看見過許多這樣有才華有誌氣的青年被世家打磨了銳氣。
有些直接加入了世家的行列裏,做他們的走狗,維持表麵的富貴。
而有些則像那位好友一樣,不願意與世家為伍,回到家鄉任職。
她看著江父認真的說道:“我記得,青雲的那位遊醫師父是在蜀道附近去采藥去了對吧?”
江父點點頭,知道妻子在病著的時候雖然會有些記憶,但有時候自己也會分不清楚現實和自己的內心世界。
“那你寫信過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位遊醫。你這做外祖父的也是。”她沒好氣的瞪了一眼江父,隨即繼續補充道。
“青雲能夠在有限的資源裏製作出藥效這麽好的藥丸,就說明這遊醫不是一般人,這孩子的天分也是極好的,甚至比江家的那些人更甚。”
她的病症,在江家也是請過不少名醫診治的,都沒有效果,唯獨隻有那一粒藥丸才行。
“這樣好的天賦你不想辦法培養,讓這孩子自己琢磨得走多少彎路,你讓他差人在蜀山附近的村子或者鎮上找找,這樣醫術好的人,雖說不知道他的長相,但憑借一手醫術,也能打聽打聽。”
“家裏的庫房裏你挑些好的,合適的也一並送過去,他要是要打點,也不能讓人家破費。自家孩子的事情,咱們家也能承擔的起。”
“再者,京都的江家有許多絕世的醫書典藏,很多都是孤本,但江家人想學也是不受限製的,你差人去多取些過來,送給那孩子,多看看,總沒壞處。”
江母的腦海中思緒翻湧,一點一滴補充著自己可能遺漏的事情,生怕自己又變得瘋魔後,這男人一個人拿不準主意。
江父一一點頭應在,記在心裏。
他又遲疑地問:“可是,咱們這樣不問慧娘的意見去尋人,白家不會有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