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還是包餃子
娛樂:混在娛樂圈邊緣的日常 作者:喪屍26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在熟悉的土路上,張元心裏很滿足,上輩子他定居在外省後,很多時午夜夢回都有這條小路。
這條小路不長不短,從國道邊算起,走到村裏需要十幾分鍾,走的慢的話,需要二十分鍾,
張元走的很慢,他看到熟悉的土墩都想上去踩一踩,看到那個歪脖子樹,還是要跳起來扯幾個樹枝才甘心。
走過那個橋洞,這條路就走了一半了,
出了橋洞,兩邊的小樹林是張元兒時常去的地方,在那裏,他逮過知了猴,挖過野菜,灌過地鼠,還建過秘密基地。
走過這片小樹林,就能遠遠的看到村落了,不過還是要下一個陡坡,走過幾個連起來的曬麥場,再上一個坡才能進村。
張元的家就在村頭,上了坡就能看到,那是一套低矮的五間大瓦房,
現在村裏人好多都蓋了新房,這五間老房子就顯的低矮了不少,老爸前年還想拆了重蓋呢,不過被老媽阻止了,
他們常年在外,一年都回不了一次,蓋了有啥用呢,還不是在那裏放著?
張元覺得老媽的決定還是很好的,他喜歡家裏的這套老房子,
這裏有他很多很多的記憶,蓋成新房,張元就覺得這裏不是他的家了。
走到家門口,那扇黑色的大木門是虛掩的,張元一推就門就開了,
院子裏打掃的很幹淨,不見一個落葉,屋頂上的煙囪還在冒著青煙,
院子一角的晾衣繩上,正曬著被子,另一邊的那棵棗樹,看起來比之前又粗了不少。
這顆棗樹是張元的爺爺種的,那是他和爺爺去割草,在路邊發現的一顆小棗樹,
原先種的時候,隻有小拇指粗細,這麽多年過去,已經比手臂都要粗了,
這顆棗樹上結的棗子很甜,可惜爺爺沒有吃上就離開了。
“姑!”張元進了院子就喊了一聲,這情形肯定是姑姑在家幫他收拾呢
“唉~”話音更落,張元的大姑一臉驚喜的就從屋裏跑出來了,
看到張元站在那裏,大姑先是一愣,接著就拉著他的胳膊,說道:“哎呦,元娃,你咋瘦成這樣了?”
在大姑的印象中,張元還是那個圓鼓鼓的元娃,現在成這樣,她一下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嘿嘿”張元沒說啥,隻顧著憨笑,
“你這樣我走在街上,都不敢認了,不過瘦點也好,帥氣多了”
在大姑的眼中,胖的張元挺好,瘦下來的張元也很好,反正自家孩子哪樣都是好的。
兩人走到屋裏,屋裏看起來還是那麽老舊,但每一處都打掃的很幹淨,不像長時間沒有住人的樣子。
“姑,我就住兩天,不用打掃的這麽幹淨,收拾一個屋子就行”
“沒事,我又沒有費多大勁,這屋子都是之前就收拾好的,我隔幾天就來簡單的打掃一下,沒費啥勁”
費沒費勁,張元自是能看出來的,這老房子能把犄角旮旯都弄的這麽幹淨,已經不是費勁的問題了。
“元娃,今年你是去我家吃飯,還是在這裏吃?我好準備準備~”
“姑父在家麽?”張元答非所問
“不在家,家裏就我一人,黑蛋和二蛋也都出去打工了,還沒有回來呢”
“那就在這邊吃吧,反正都一樣”
“好,要不我給你包餃子?”
雖然上午剛吃完餃子,但張元還是笑著答應了下來,
在老家包餃子能算的上是一頓好飯了,在他們眼裏過年過節,或者有啥大事,基本上都會包餃子。
“嘿嘿,我就知道你想吃餃子了,一大早我就去集上割了二斤羊肉,今天我給你包羊肉蘿卜餡的”
“行,我都好久沒有吃過羊肉蘿卜餡餃子了,在外麵都沒有賣的”
這倒是實話,老家的羊肉蘿卜餡,用的是大白蘿卜,而外麵幾乎都是用胡蘿卜,所以很少能吃到
“那可不,也就是咱們這裏吃這個餡,其他地方還真沒有見過”
大姑笑嘻嘻的說著,然後就去外麵拿肉,準備先把餡和好了,
看著大姑一瘸一拐的往外走,張元不由的一陣心酸,大姑這些年太不容易了,可她好像從不知苦一樣,
在她的嘴裏,張元兩輩子都沒有聽說過一個苦字,反而她總是很有勁頭的幹這幹那,比一般正常人幹的都要有衝勁。
或許她從小就是不想讓人看不起吧,那場小兒麻痹症讓她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條路,
老公看不起她,常年在外不回家,也不給家裏生活費,
她就靠著自己的一條好腿,去磚廠搬磚,生生的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了。
家裏人勸過她要不離了吧,有個老公就像沒有似的,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對她不是打就是罵,何必呢?
二叔和老爸氣不過這個姑父打人,也揍過那家夥一回,這下人家更不願回來了,
“離了對孩子不好,也給家裏丟人,不回就不回吧,孩子我也能養的起”
這是大姑的原話,執拗的有些讓人頭疼,誰也勸不了。
“姑,我來剁餡,你和麵吧”
“不用,你歇著吧,這點活不用你動手”
張元哪能讓大姑一個人忙活,最終還是把剁餡的任務搶到手了。
“姑,黑蛋和二蛋啥時候回來,也快了吧”
黑蛋和二蛋是大姑的兩個孩子,比張元小兩三歲,不過上完初中後,就出去打工了。
“不好說,去年就是年根的時候回來的,他們那老板摳的很,不可能讓他們早回來的”
“一年回來過幾次?”
“上回回來還是收麥子的時候,待了五六天就又回去了,原本想給老大介紹個對象呢,都沒有見上”
“這麽早就介紹對象?”
“這還早?咱村裏像他們那麽大的好多都結婚了,你們在外麵讀書的不用著急,他們可不行~”
“你也別急,說不定人家在外麵有談的對象呢”張元安慰道,大姑的老大有點過於老實了,這個真不一定能有,
“就他?不可能的,還是在村裏給他找吧,還是早點結婚的好,要不然這彩禮長的就太快了,
去年還八千八呢,今年就有人要一萬八了,他一年剩下的錢,還不夠彩禮長的速度呢”
“沒事,你也別老逼人家,總得找個合心順眼的吧,別擔心彩禮,差多少我給你補上!”
“去!你自己還沒有結婚,還是個孩子呢,哪輪的到你出錢”
在大姑眼裏,沒有結婚就永遠是個孩子,從小輩孩子這裏拿錢,怎麽可能?
過不下去了,她會向兩哥哥張口,但絕不會向張元開口。
這條小路不長不短,從國道邊算起,走到村裏需要十幾分鍾,走的慢的話,需要二十分鍾,
張元走的很慢,他看到熟悉的土墩都想上去踩一踩,看到那個歪脖子樹,還是要跳起來扯幾個樹枝才甘心。
走過那個橋洞,這條路就走了一半了,
出了橋洞,兩邊的小樹林是張元兒時常去的地方,在那裏,他逮過知了猴,挖過野菜,灌過地鼠,還建過秘密基地。
走過這片小樹林,就能遠遠的看到村落了,不過還是要下一個陡坡,走過幾個連起來的曬麥場,再上一個坡才能進村。
張元的家就在村頭,上了坡就能看到,那是一套低矮的五間大瓦房,
現在村裏人好多都蓋了新房,這五間老房子就顯的低矮了不少,老爸前年還想拆了重蓋呢,不過被老媽阻止了,
他們常年在外,一年都回不了一次,蓋了有啥用呢,還不是在那裏放著?
張元覺得老媽的決定還是很好的,他喜歡家裏的這套老房子,
這裏有他很多很多的記憶,蓋成新房,張元就覺得這裏不是他的家了。
走到家門口,那扇黑色的大木門是虛掩的,張元一推就門就開了,
院子裏打掃的很幹淨,不見一個落葉,屋頂上的煙囪還在冒著青煙,
院子一角的晾衣繩上,正曬著被子,另一邊的那棵棗樹,看起來比之前又粗了不少。
這顆棗樹是張元的爺爺種的,那是他和爺爺去割草,在路邊發現的一顆小棗樹,
原先種的時候,隻有小拇指粗細,這麽多年過去,已經比手臂都要粗了,
這顆棗樹上結的棗子很甜,可惜爺爺沒有吃上就離開了。
“姑!”張元進了院子就喊了一聲,這情形肯定是姑姑在家幫他收拾呢
“唉~”話音更落,張元的大姑一臉驚喜的就從屋裏跑出來了,
看到張元站在那裏,大姑先是一愣,接著就拉著他的胳膊,說道:“哎呦,元娃,你咋瘦成這樣了?”
在大姑的印象中,張元還是那個圓鼓鼓的元娃,現在成這樣,她一下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嘿嘿”張元沒說啥,隻顧著憨笑,
“你這樣我走在街上,都不敢認了,不過瘦點也好,帥氣多了”
在大姑的眼中,胖的張元挺好,瘦下來的張元也很好,反正自家孩子哪樣都是好的。
兩人走到屋裏,屋裏看起來還是那麽老舊,但每一處都打掃的很幹淨,不像長時間沒有住人的樣子。
“姑,我就住兩天,不用打掃的這麽幹淨,收拾一個屋子就行”
“沒事,我又沒有費多大勁,這屋子都是之前就收拾好的,我隔幾天就來簡單的打掃一下,沒費啥勁”
費沒費勁,張元自是能看出來的,這老房子能把犄角旮旯都弄的這麽幹淨,已經不是費勁的問題了。
“元娃,今年你是去我家吃飯,還是在這裏吃?我好準備準備~”
“姑父在家麽?”張元答非所問
“不在家,家裏就我一人,黑蛋和二蛋也都出去打工了,還沒有回來呢”
“那就在這邊吃吧,反正都一樣”
“好,要不我給你包餃子?”
雖然上午剛吃完餃子,但張元還是笑著答應了下來,
在老家包餃子能算的上是一頓好飯了,在他們眼裏過年過節,或者有啥大事,基本上都會包餃子。
“嘿嘿,我就知道你想吃餃子了,一大早我就去集上割了二斤羊肉,今天我給你包羊肉蘿卜餡的”
“行,我都好久沒有吃過羊肉蘿卜餡餃子了,在外麵都沒有賣的”
這倒是實話,老家的羊肉蘿卜餡,用的是大白蘿卜,而外麵幾乎都是用胡蘿卜,所以很少能吃到
“那可不,也就是咱們這裏吃這個餡,其他地方還真沒有見過”
大姑笑嘻嘻的說著,然後就去外麵拿肉,準備先把餡和好了,
看著大姑一瘸一拐的往外走,張元不由的一陣心酸,大姑這些年太不容易了,可她好像從不知苦一樣,
在她的嘴裏,張元兩輩子都沒有聽說過一個苦字,反而她總是很有勁頭的幹這幹那,比一般正常人幹的都要有衝勁。
或許她從小就是不想讓人看不起吧,那場小兒麻痹症讓她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條路,
老公看不起她,常年在外不回家,也不給家裏生活費,
她就靠著自己的一條好腿,去磚廠搬磚,生生的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了。
家裏人勸過她要不離了吧,有個老公就像沒有似的,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對她不是打就是罵,何必呢?
二叔和老爸氣不過這個姑父打人,也揍過那家夥一回,這下人家更不願回來了,
“離了對孩子不好,也給家裏丟人,不回就不回吧,孩子我也能養的起”
這是大姑的原話,執拗的有些讓人頭疼,誰也勸不了。
“姑,我來剁餡,你和麵吧”
“不用,你歇著吧,這點活不用你動手”
張元哪能讓大姑一個人忙活,最終還是把剁餡的任務搶到手了。
“姑,黑蛋和二蛋啥時候回來,也快了吧”
黑蛋和二蛋是大姑的兩個孩子,比張元小兩三歲,不過上完初中後,就出去打工了。
“不好說,去年就是年根的時候回來的,他們那老板摳的很,不可能讓他們早回來的”
“一年回來過幾次?”
“上回回來還是收麥子的時候,待了五六天就又回去了,原本想給老大介紹個對象呢,都沒有見上”
“這麽早就介紹對象?”
“這還早?咱村裏像他們那麽大的好多都結婚了,你們在外麵讀書的不用著急,他們可不行~”
“你也別急,說不定人家在外麵有談的對象呢”張元安慰道,大姑的老大有點過於老實了,這個真不一定能有,
“就他?不可能的,還是在村裏給他找吧,還是早點結婚的好,要不然這彩禮長的就太快了,
去年還八千八呢,今年就有人要一萬八了,他一年剩下的錢,還不夠彩禮長的速度呢”
“沒事,你也別老逼人家,總得找個合心順眼的吧,別擔心彩禮,差多少我給你補上!”
“去!你自己還沒有結婚,還是個孩子呢,哪輪的到你出錢”
在大姑眼裏,沒有結婚就永遠是個孩子,從小輩孩子這裏拿錢,怎麽可能?
過不下去了,她會向兩哥哥張口,但絕不會向張元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