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整體的識字率上去了,才能開民智,社會才會爆發性的發展。”
李二用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書案,說道:“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隻不過,提到免費教育,而且是全國性的,這個政策實施起來,目前來看,有難度啊。”
“是啊,而且辦學這東西不光是說說,場地、學堂、教師的束修,這些都是錢啊……”
李二一聽到錢,頓時有些腦殼大,想了想說道:“那如果這個辦學交給先生所說的慈善組織呢?”
李豐田搖搖頭道:“不行,雖然慈善組織未來也會開設一些學習的項目,但是偏手藝項,而且,這是關於全體百姓的,必須由朝廷出麵才行。慈善組織資金不穩定,這種需要持續不斷的政策,不能交給慈善組織。”
雙方再一次沉默。
最後,李豐田說道:“陛下,要麽還是用老辦法,采取先實驗再推廣的辦法?”
“哦?先生有什麽想法?”
“陛下,一下子推廣到全國,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是僅僅在京兆一帶,天子腳下,還是應該可以辦到的,我們可以試試?”
“嗯,如果是小範圍內的先推廣,先積累一些經驗,如果成果顯著,也方便逐步的推廣。”
“所以,陛下看這樣如何?臣想,先將長安分成幾個區,然後蓋建一些學堂,然後根據區域讓符合年齡的孩童都入學。當然有條件自己請先生或者去私塾的,可以不去。”
李二閉著眼,想了一會,說道:“那麽先生,假如,朕是說假如,這些百姓中的孩子,經過三年的義務教育後,發現真的有學習方麵的天賦,那該怎麽辦?總不能讓這些天才泯滅於眾生吧?”
“這……”李豐田頓時沒了詞。
是啊,義務教育的確是保證了文化水平的下限。
但是,就如李二所言,真發掘出了天才,難道還讓他去泯滅於眾生?
二人又沉默了。
這裏麵涉及到的問題太多了。
盡管現在科技院的勢頭很猛,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來看,無論是主流也好,百姓也好,還是比較認這傳統的科考。
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寒窗苦讀十載,然後你告訴我說,我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
如果這麽一刀切,這天下的學子還不得亂了不成?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拋棄老一代的人前提,培養出新生代,待得新生代成長起來後,原生代也老去了,這樣就可以完美的過渡過去。
李豐田皺著眉頭,不斷的在腦中篩選著後世的東西,希望可以找到靈感。
突然,“附大”一詞,出現在李豐田的腦海中。
對啊!後世許多機構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都會辦學,尤其是醫療口,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某某醫院附屬大學,當然也有先有大學後有機構的,如某某大學附屬醫院。
但是不管怎麽說,李豐田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科技院不缺錢,而且自身也是在培養人才,雖然目前的人才來源還是從科舉那邊過來的。
但是,多一個選擇不是更好嗎?
成立一個專門培養這些優秀學生的學院,花不了多少錢,不光解決了天才去處的問題,還多了一條選拔人才的路!
當然,這人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劃分出那麽多區,那是需要經過考試考核之後,經過篩選才能進入的!
這應該就是高考的雛形了吧?
從大唐就開始卷起嗎?
李豐田內心有些苦笑。
但是沒辦法,為了更多的人才不被埋沒,為了民族更加的進步,開卷就開卷吧!
古代沒高考,不也卷的不要不要的。
我不應該怕卷,而是想辦法要給百姓們更多的選擇。
李豐田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是自己的才能的,不適合讀書的,不代表不適合去做別的,隻要自己盡量的能給所有人都找到合適的路,那麽,就應該沒有所謂的卷不卷了吧?
李豐田將自己的想法跟李二說了一下。
李二眼睛一亮,說道:“這個辦法好啊,也能如先生所言,培養更多的人才。”
“既然陛下也同意,臣就回頭先去準備準備,至少,得有第一批的老師吧?用這些傳統的儒生去做義務教育,應該是不行的,這方麵,我隻能去科技院要人,讓他們先拿出一部分教師才行。”
“沒錯,況且,即便是僅僅京兆一地,想要將學院學府建立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還有,陛下,關於這個學科,陛下有什麽想法嗎?”
“先生可是有什麽想法?”李二反問道。
“臣認為,這義務教育不宜設置太多的課程,臣認為,開四門課就行。”
“都是哪四門?”
“第一門就是識文斷字,不講經史子集,隻教認字,至少三年義務教育後,識得常用字。”
“嗯,這是必須要做的。”
“這第二呢,就是基礎數術。就是講解一些生活中常見常用的數術,包括算法、公式等,以達到日常的運算沒有問題。”
“善!”
“這第三呢,就是思想教育課。要讓他們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忠於國家,如果一個連自己國家都不愛的人,那麽他再有能耐又如何?這裏還包括了一些素質課,例如要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等這些利於社會穩定的課程。隻有這樣,當國家遭受困難的時候,百姓們才會萬眾一心團結起來,共渡難關!而不是當強盜們都殺到門前了,還抱著一絲‘誰來都一樣’的那種麻木的心裏。”
“大善!先生說的這條,非常符合朕的心意!”
“這第四,就是曆史課,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曾經都經曆過什麽,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同時,要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多麽的幸運,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不知祖先的榮譽,後輩們又何有心思再鑄祖先的榮光?”
“好!先生之言,甚合朕意!朕可以想象,當以後整個大唐都以自己為唐人而傲,那何愁社稷不穩?”
李二用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著書案,說道:“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隻不過,提到免費教育,而且是全國性的,這個政策實施起來,目前來看,有難度啊。”
“是啊,而且辦學這東西不光是說說,場地、學堂、教師的束修,這些都是錢啊……”
李二一聽到錢,頓時有些腦殼大,想了想說道:“那如果這個辦學交給先生所說的慈善組織呢?”
李豐田搖搖頭道:“不行,雖然慈善組織未來也會開設一些學習的項目,但是偏手藝項,而且,這是關於全體百姓的,必須由朝廷出麵才行。慈善組織資金不穩定,這種需要持續不斷的政策,不能交給慈善組織。”
雙方再一次沉默。
最後,李豐田說道:“陛下,要麽還是用老辦法,采取先實驗再推廣的辦法?”
“哦?先生有什麽想法?”
“陛下,一下子推廣到全國,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是僅僅在京兆一帶,天子腳下,還是應該可以辦到的,我們可以試試?”
“嗯,如果是小範圍內的先推廣,先積累一些經驗,如果成果顯著,也方便逐步的推廣。”
“所以,陛下看這樣如何?臣想,先將長安分成幾個區,然後蓋建一些學堂,然後根據區域讓符合年齡的孩童都入學。當然有條件自己請先生或者去私塾的,可以不去。”
李二閉著眼,想了一會,說道:“那麽先生,假如,朕是說假如,這些百姓中的孩子,經過三年的義務教育後,發現真的有學習方麵的天賦,那該怎麽辦?總不能讓這些天才泯滅於眾生吧?”
“這……”李豐田頓時沒了詞。
是啊,義務教育的確是保證了文化水平的下限。
但是,就如李二所言,真發掘出了天才,難道還讓他去泯滅於眾生?
二人又沉默了。
這裏麵涉及到的問題太多了。
盡管現在科技院的勢頭很猛,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來看,無論是主流也好,百姓也好,還是比較認這傳統的科考。
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寒窗苦讀十載,然後你告訴我說,我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
如果這麽一刀切,這天下的學子還不得亂了不成?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拋棄老一代的人前提,培養出新生代,待得新生代成長起來後,原生代也老去了,這樣就可以完美的過渡過去。
李豐田皺著眉頭,不斷的在腦中篩選著後世的東西,希望可以找到靈感。
突然,“附大”一詞,出現在李豐田的腦海中。
對啊!後世許多機構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都會辦學,尤其是醫療口,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某某醫院附屬大學,當然也有先有大學後有機構的,如某某大學附屬醫院。
但是不管怎麽說,李豐田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科技院不缺錢,而且自身也是在培養人才,雖然目前的人才來源還是從科舉那邊過來的。
但是,多一個選擇不是更好嗎?
成立一個專門培養這些優秀學生的學院,花不了多少錢,不光解決了天才去處的問題,還多了一條選拔人才的路!
當然,這人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劃分出那麽多區,那是需要經過考試考核之後,經過篩選才能進入的!
這應該就是高考的雛形了吧?
從大唐就開始卷起嗎?
李豐田內心有些苦笑。
但是沒辦法,為了更多的人才不被埋沒,為了民族更加的進步,開卷就開卷吧!
古代沒高考,不也卷的不要不要的。
我不應該怕卷,而是想辦法要給百姓們更多的選擇。
李豐田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是自己的才能的,不適合讀書的,不代表不適合去做別的,隻要自己盡量的能給所有人都找到合適的路,那麽,就應該沒有所謂的卷不卷了吧?
李豐田將自己的想法跟李二說了一下。
李二眼睛一亮,說道:“這個辦法好啊,也能如先生所言,培養更多的人才。”
“既然陛下也同意,臣就回頭先去準備準備,至少,得有第一批的老師吧?用這些傳統的儒生去做義務教育,應該是不行的,這方麵,我隻能去科技院要人,讓他們先拿出一部分教師才行。”
“沒錯,況且,即便是僅僅京兆一地,想要將學院學府建立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還有,陛下,關於這個學科,陛下有什麽想法嗎?”
“先生可是有什麽想法?”李二反問道。
“臣認為,這義務教育不宜設置太多的課程,臣認為,開四門課就行。”
“都是哪四門?”
“第一門就是識文斷字,不講經史子集,隻教認字,至少三年義務教育後,識得常用字。”
“嗯,這是必須要做的。”
“這第二呢,就是基礎數術。就是講解一些生活中常見常用的數術,包括算法、公式等,以達到日常的運算沒有問題。”
“善!”
“這第三呢,就是思想教育課。要讓他們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忠於國家,如果一個連自己國家都不愛的人,那麽他再有能耐又如何?這裏還包括了一些素質課,例如要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等這些利於社會穩定的課程。隻有這樣,當國家遭受困難的時候,百姓們才會萬眾一心團結起來,共渡難關!而不是當強盜們都殺到門前了,還抱著一絲‘誰來都一樣’的那種麻木的心裏。”
“大善!先生說的這條,非常符合朕的心意!”
“這第四,就是曆史課,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曾經都經曆過什麽,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同時,要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多麽的幸運,生在了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不知祖先的榮譽,後輩們又何有心思再鑄祖先的榮光?”
“好!先生之言,甚合朕意!朕可以想象,當以後整個大唐都以自己為唐人而傲,那何愁社稷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