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和第三條要放在一起說,一條是長安到成都府,另一條是長安到渝州(今重慶),陛下應該知道,蜀中太關鍵了,所以,必須要加強管理。對外,成都和渝州互成掎角之勢,聯合壓製西南。我也知道,蜀道難,所以曆來都難控製,但是,陛下,一旦這條路修成了,那以後蜀內則無憂。”
“臣當初大力研究火藥,不光是用於軍事,這火藥對於開山建設,依然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臣的建議是,盡管蜀道難,但是一路開山過去,總會打通出一條路的!”
“先生後世的時候,蜀中可是有各種路?”
“有的,不光有公路,還有鐵路,各種盤山道,非常多。”
“嗯,幹了!後人可以修許多條,那麽朕相信,怎麽也能修一條!”
“我相信,隻要眾誌成城,一定有這一天的!我們華夏人自古都不怕困難,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早晚一定會成功!”
二人互相鼓著氣,也逐漸的興奮起來。
“接下來這條線,就是北邊了的。臣準備在鐵山之後,繼續向北,在這裏先成立一個中轉城市,控製草原,然後繼續向北,連接到北海,也是給馬總督打通一條往來的路。”
(作者注:李豐田口中的“這裏”,就是今烏蘭巴托一帶,我實在查不到烏蘭巴托在唐朝叫啥,這個地方有地名的時候,我能查到的,最早也要到十六世紀,差了一千多年呢,老爺們知道是烏蘭巴托就行了。)
“東向,從長安,連接到濟南府,然後,再從濟南,連接到幽州(今北京),最後,直通這裏!”
(作者注:這個“這裏”,指的是沈陽,因為這時候,沈陽還處於高句麗控製的範圍內。)
“從這個地圖上看,高句麗的位置,就是非常的重要,占領高句麗,我們就可以安枕無憂的大踏步北上了!”
“先生,原先的曆史,朕是在哪年打的高句麗?”
“臣記不清了,好像是您後幾年,高句麗征戰失敗後沒多久,您就去世了。”
“看來朕這一世,要提前征伐高句麗了!”
“臣也是這麽想的,北洋艦隊不光是威懾倭國,給陛下弄銀子,倭國短時間內征服不下,但是打個高句麗應該沒問題。”
“嗯。去年薛禮的一戰,讓朕意識到了關鍵的問題,所以,朕打算接下來,擴軍空軍!”
“陛下英明,臣也是這麽打算的!”
“那先生認為,擴軍多少合適?”
“臣覺得,目前來看,兩萬人足矣。臣是這麽想的,如果陛下準備打高句麗,最好是在十五年之前將高句麗拿下,空軍訓練一至兩年後,投入戰場使用,積累經驗,高句麗不大,正好足夠練兵。”
“待得空軍勢成,臣建議一分為三,五千人劃給北洋艦隊,五千人劃給南洋艦隊,剩下的一萬人劃給西洋艦隊。”
“西洋艦隊?”
“哦,看我,我忘了跟陛下說了。”
“這西洋艦隊一直都在臣的計劃中,未來其實是給蘇定方他們的,隻不過現在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回來,就一直沒提。”
“在臣的規劃中,南洋艦隊未來肯定是要南下的,而南邊都是那些土著小國,沒什麽難度,主要目標就是占領澳洲,再一個就是維持我大唐未來的橡膠園。”
“橡膠的問題,臣也跟陛下說過,沒這個東西,工業進步就緩慢,所以,臣一定要找到橡膠!找到橡膠後,那麽整個東南亞,都將是我大唐的橡膠園。這些小國,聽話的,讓他們跟著賺錢,不聽話的,那我們隻能代管了。”
“嗬嗬,代管這個詞,先生用的妙啊……”
二人相視一笑。
“所以,遼東一旦站穩了,這片黑土地上,還有著無數的寶貴的資源,足夠後世子孫消費了。”李豐田繼續道。
“說完了北,再往南,從濟南府往南,連接到金陵(今南京),這金陵在原先的曆史上,也做過都城,可想其位置重要性,控製住金陵,就是對於西南的掌握,然後沿著金陵繼續到嘉禾裏(廈門),既可以修港,還可以保證對流求(台灣)的控製,這樣就東南無恙了。”
“再看中間,從長安向南,先連接到潭州(長沙),再連接到廣州,幹線就出來了,最後,將潭州和金陵再一相連,就完成了!”
“陛下請看,如果看著臣畫的這個樣子,大唐是不是仿佛有了骨骼一般?”
“這幾條幹路一旦修好,那麽朝廷對於整個大唐的地方控製,都進一步的掌握在了手中!”
“待得以後火車成型了,先沿著這些幹道修成鐵路,陛下您可以設想一下,我們位居長安,一旦大唐的哪個角落出了問題,都可以快速的進行支援。”
“妙,妙的很!如果真的按照先生所規劃,那麽國家未來會更加的穩固,無論是禦敵還是平叛,都是可以減少出兵的時間,好,好啊!”
“這幅圖,臣就給陛下了,臣也知道這麽龐大的工程,肯定不能一口氣全建,陛下可以在通盤考慮的前提下,一條一條的修,臣相信,如果陛下真的將這些幹路都修了起來,那麽功績不下於始皇帝呢。”
“始皇帝修萬裏長城禦敵於外,陛下則修萬裏公路鞏固於內!”
“嗬嗬,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雖然嘴上說著,但是李二的心裏可是很美的。
收好了地圖,李二好像想到了什麽。
“修這麽多的路,花費也是甚巨啊,即便是朝廷這些年稅賦多了許多,又有大量的白銀流入,但是也很難啊,錢還得計劃著花。”
“而且,還有一點,陛下,臣剛才沒說,盡管有些難聽,但是臣還是覺得應該說出來。”
“先生你我之間,還需要什麽顧慮麽,但講無妨。”
“那臣就直說了,這修路的事情雖好,但是,空間也大,也就意味著,這裏麵,非常的好做文章。”
李二仿佛聽懂了李豐田的意思,皺著眉頭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沒錯,這裏麵太容易滋生貪腐了……”
李豐田直言不諱道。
“臣當初大力研究火藥,不光是用於軍事,這火藥對於開山建設,依然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臣的建議是,盡管蜀道難,但是一路開山過去,總會打通出一條路的!”
“先生後世的時候,蜀中可是有各種路?”
“有的,不光有公路,還有鐵路,各種盤山道,非常多。”
“嗯,幹了!後人可以修許多條,那麽朕相信,怎麽也能修一條!”
“我相信,隻要眾誌成城,一定有這一天的!我們華夏人自古都不怕困難,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早晚一定會成功!”
二人互相鼓著氣,也逐漸的興奮起來。
“接下來這條線,就是北邊了的。臣準備在鐵山之後,繼續向北,在這裏先成立一個中轉城市,控製草原,然後繼續向北,連接到北海,也是給馬總督打通一條往來的路。”
(作者注:李豐田口中的“這裏”,就是今烏蘭巴托一帶,我實在查不到烏蘭巴托在唐朝叫啥,這個地方有地名的時候,我能查到的,最早也要到十六世紀,差了一千多年呢,老爺們知道是烏蘭巴托就行了。)
“東向,從長安,連接到濟南府,然後,再從濟南,連接到幽州(今北京),最後,直通這裏!”
(作者注:這個“這裏”,指的是沈陽,因為這時候,沈陽還處於高句麗控製的範圍內。)
“從這個地圖上看,高句麗的位置,就是非常的重要,占領高句麗,我們就可以安枕無憂的大踏步北上了!”
“先生,原先的曆史,朕是在哪年打的高句麗?”
“臣記不清了,好像是您後幾年,高句麗征戰失敗後沒多久,您就去世了。”
“看來朕這一世,要提前征伐高句麗了!”
“臣也是這麽想的,北洋艦隊不光是威懾倭國,給陛下弄銀子,倭國短時間內征服不下,但是打個高句麗應該沒問題。”
“嗯。去年薛禮的一戰,讓朕意識到了關鍵的問題,所以,朕打算接下來,擴軍空軍!”
“陛下英明,臣也是這麽打算的!”
“那先生認為,擴軍多少合適?”
“臣覺得,目前來看,兩萬人足矣。臣是這麽想的,如果陛下準備打高句麗,最好是在十五年之前將高句麗拿下,空軍訓練一至兩年後,投入戰場使用,積累經驗,高句麗不大,正好足夠練兵。”
“待得空軍勢成,臣建議一分為三,五千人劃給北洋艦隊,五千人劃給南洋艦隊,剩下的一萬人劃給西洋艦隊。”
“西洋艦隊?”
“哦,看我,我忘了跟陛下說了。”
“這西洋艦隊一直都在臣的計劃中,未來其實是給蘇定方他們的,隻不過現在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回來,就一直沒提。”
“在臣的規劃中,南洋艦隊未來肯定是要南下的,而南邊都是那些土著小國,沒什麽難度,主要目標就是占領澳洲,再一個就是維持我大唐未來的橡膠園。”
“橡膠的問題,臣也跟陛下說過,沒這個東西,工業進步就緩慢,所以,臣一定要找到橡膠!找到橡膠後,那麽整個東南亞,都將是我大唐的橡膠園。這些小國,聽話的,讓他們跟著賺錢,不聽話的,那我們隻能代管了。”
“嗬嗬,代管這個詞,先生用的妙啊……”
二人相視一笑。
“所以,遼東一旦站穩了,這片黑土地上,還有著無數的寶貴的資源,足夠後世子孫消費了。”李豐田繼續道。
“說完了北,再往南,從濟南府往南,連接到金陵(今南京),這金陵在原先的曆史上,也做過都城,可想其位置重要性,控製住金陵,就是對於西南的掌握,然後沿著金陵繼續到嘉禾裏(廈門),既可以修港,還可以保證對流求(台灣)的控製,這樣就東南無恙了。”
“再看中間,從長安向南,先連接到潭州(長沙),再連接到廣州,幹線就出來了,最後,將潭州和金陵再一相連,就完成了!”
“陛下請看,如果看著臣畫的這個樣子,大唐是不是仿佛有了骨骼一般?”
“這幾條幹路一旦修好,那麽朝廷對於整個大唐的地方控製,都進一步的掌握在了手中!”
“待得以後火車成型了,先沿著這些幹道修成鐵路,陛下您可以設想一下,我們位居長安,一旦大唐的哪個角落出了問題,都可以快速的進行支援。”
“妙,妙的很!如果真的按照先生所規劃,那麽國家未來會更加的穩固,無論是禦敵還是平叛,都是可以減少出兵的時間,好,好啊!”
“這幅圖,臣就給陛下了,臣也知道這麽龐大的工程,肯定不能一口氣全建,陛下可以在通盤考慮的前提下,一條一條的修,臣相信,如果陛下真的將這些幹路都修了起來,那麽功績不下於始皇帝呢。”
“始皇帝修萬裏長城禦敵於外,陛下則修萬裏公路鞏固於內!”
“嗬嗬,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雖然嘴上說著,但是李二的心裏可是很美的。
收好了地圖,李二好像想到了什麽。
“修這麽多的路,花費也是甚巨啊,即便是朝廷這些年稅賦多了許多,又有大量的白銀流入,但是也很難啊,錢還得計劃著花。”
“而且,還有一點,陛下,臣剛才沒說,盡管有些難聽,但是臣還是覺得應該說出來。”
“先生你我之間,還需要什麽顧慮麽,但講無妨。”
“那臣就直說了,這修路的事情雖好,但是,空間也大,也就意味著,這裏麵,非常的好做文章。”
李二仿佛聽懂了李豐田的意思,皺著眉頭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沒錯,這裏麵太容易滋生貪腐了……”
李豐田直言不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