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曆來有一段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但是我想說,會買的也是師傅,一開始就買錯往往是悲劇的開始。


    隻有會買,然後會賣,這才能構建股票買賣的閉環,才能無往而不勝!


    中國的股市是全球換手率最高的市場之一,a 股的市盈率也是長期高位,


    機構散戶化,散戶韭菜化。


    人多是好事,但是架不住一年新股往死裏發。


    好好的一個公司突然被查財務造假,保薦機構、財務審計公司還能置身事外,這就神奇了。


    很多投資者都想賺快錢,談價值投資經常會被嘲笑,


    買股票也經常被視為不務正業,更流行的是技術分析。


    在當前的股市生態裏,價值投資風險極大,我也一直提倡趨勢持股。


    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合二為一,隻買上漲趨勢的股票!


    純粹的技術分析很多時候更像是一種賭博的技巧,


    大量個人投資者依據技術圖形發出的買賣信號買賣股票。


    為什麽這麽說?


    很多人的技術分析用日線分析,用分時線分析,


    而這些線都是假的線,都是主力資金的提線木偶,主力資金想怎麽走,線就畫成什麽樣。


    事實上技術分析是造成眾多散戶等投資者嚴重虧損的禍根。


    很多人表示不服,但是圖形是走出來的,真理掌握在大資金的手裏。


    隻能跟風的散戶投資者,也許你買進是對的,但更多的時候技術分析是讓個人投資者高位套牢的原因。


    所以說會賣的是師傅也是不過分,你不賣,賺來的利潤沒有的,甚至會導致虧損嚴重。


    投資股票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搞清楚一個股票到底值多少錢。


    買股票的本質是買公司,股票作為資產,其價值取決於它的資產回報率。


    市盈率的倒數就是資產回報率,相當於銀行利率。


    投資股票的回報必定趨向於這個經濟體的平均回報率,


    如果經濟體的平均回報率是 5%,那麽合理的市盈率就是 20 倍。


    當然股票作為一種風險資產,存在一個風險溢價,


    所以股票的投資回報會比社會平均回報高一點,在股票市盈率上就是表現為低於 20 倍。


    發達國家成熟股票市場的總體市盈率一般在 15-20 倍。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公司每股收益 1 元,那麽它的合理價值就應該在 15 元-20 元。


    新興經濟體,像中國,因為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


    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率比較高,市盈率水平會高一些。


    但中國股市的市盈率最終也會向成熟市場看齊。


    但是也不是一概而論,快速增長型公司股票市盈率是可以高一些的。


    隨著 a 股新股發行的節奏加快,很多中小股票更是從高高的估值腰斬再腰斬,而且也將成為常態。


    這個時候,與時俱進就非常重要的。


    隻有在買股票足夠便宜或者低估,方能提高我們的安全邊際,


    不至於使我們的資產使勁縮水。


    格雷厄姆曾指出:無論你在數學方麵,財務方麵有多深的造詣,


    如果你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還是無法從投資的過程中獲利。


    格雷厄姆為了更好地描述情緒對投資的影響,編著了著名的“市場先生”寓言故事。


    “市場先生”寓言故事說的是:


    “你想象市場報價來自於一位特別熱心的朋友名叫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報出一個他即會買入你股權也會賣給你他的股權的價格。


    即使你優秀的上市公司擁有非常穩定的經濟特性,


    市場先生的報價也不會穩定,因為市場先生隨心所欲。


    有時候他心情愉快,隻看到對企業有利的因素,這時他會報出非常高的買賣價格。


    有時候他情緒低落,隻看到對企業不利的因此,這時他會報出非常低的價格。


    證券分析的目的並不是要確定某一證券的內在價值到底是多少,


    而是隻需搞清楚其內在價值是否足夠。


    很多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後,不一定會漲,股價也有可能繼續大跌。


    股票投資不就是要購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嗎?


    這個時候市場先生的理論還可以用嗎?


    隻有買的便宜,才能在便宜賣的時候還能賺錢。


    股市的不確定,波動大是主旋律。


    便宜買入股票才是硬道理,價格足夠便宜,


    才能避免我們在高高的山頂上站崗。


    買進好的公司,股價低估,籌碼便宜,我們才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來穿越牛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零開始成為股市高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迷路並收藏從零開始成為股市高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