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李劍垚就開始了自己非常悲慘的被動學習生涯。
早起,要跑操,每天五公裏開開胃。
早飯,那夥食還不如在山城呢,最起碼,沒有雞蛋。
上午是一節政治理論課程,一節軍事理論課程。
中午按時按點的吃飯,午休。
下午就是體能訓練和作戰能力訓練,包括技巧、格鬥、坦克、火炮、工程、通訊,甚至還有一些軍事教育學、軍事心理學等課程。
總的來說時間緊,科目多,建瑋他們對此樂此不疲,李劍垚卻感覺百無聊賴。
那幾本思想政治的書籍,沒過幾天就搞得滾瓜亂熟了。
自己終究不是要在部隊裏混個幾十年的人,這些東西表麵上過得去就行了,讓他們放心,自己也安心就行。
這樣短期的培訓工作,不是為了培養中高級的作戰指揮人員,隻是為了加強初級軍官的素質和能力來的。
讓他們從野路子,變成正規軍的一個重要的步驟,從以前的口口相傳,到進行正確的軍事知識的整理、理論的建設,打好一個基礎。
如果要深入的學習,那時間一到三年不等,才是真正的軍官進修。
對於李劍垚而言,這次來,意義大於實際,更多的一定是老丁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耐的住寂寞,是不是心有不安分的因素。
所以李劍垚很乖,每日按時按點的運動、學習,隨大流,不搞事情,也不瞬移了。
外麵的那些事情也不著急去看,反正每個攤子都有人,就算是賠了,也沒關係,自己空間裏的基本盤是黃金,不是那些個剛起步沒多久的產業。
再說,那些人裏要是敢黑李劍垚的錢,過些日子把他們給阿呆他們當玩物就行了。
就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結業考試,李劍垚表現的也算優秀,體能類、技能類的自然難不倒李劍垚,理論類的知識更是沒什麽可意外的,書上哪些字印錯了李劍垚都門清,主打一個沒難度。
考完試,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李劍垚哥倆終於可以回家了。
走之前,李劍垚帶著一來的幾人一起去便宜坊吃了頓烤鴨,也算沒有讓他們白來一次。
送走他們,李劍垚和大哥兩人打包了幾隻鴨子,又買了一些稻香村的點心,踏上了回鄉的路。
如今已經到了10月底了,食物都能放的住,索性多買些給家裏嚐嚐。
從津河火車站下車,兩人走路到供銷社,不是先向大爺報個到,而是要拿走大爺的自行車。
大爺見兩個阿兵哥進來的時候還覺得很詫異的,一個板板正正,一個有點兵痞的氣質。
仔細一看,一個是自己兒子,一個是自己侄子,瞬間驚呼一聲,
“啊呀!兩個小王八犢子!去京城學習就不知道往家打個電話!”
建瑋瞅瞅李劍垚,李劍垚瞅瞅建瑋,異口同聲,
“你沒跟家裏說?”
“你沒跟家裏說?”
“我以為你說過了!”
“我以為你說過了!”
“草!”
“草!”
典型的兩個和尚沒水喝。
都以為對方跟家裏說過了,沒想到一連三個月失聯。
大爺過來,一人一腳,給兩人屁股踢的生疼。
“要不是你爺給部隊打過電話,還真以為你們兩個失蹤了呢!
趕緊回家,你爺奶都開始都著急壞了!”
“哎哎,大爺,把你自行車給我倆騎回去得了,你晚上找個車或者走回去吧!”
大爺把鑰匙丟過來,李劍垚接過鑰匙,走向了車棚,這輛二八大杠自己還是認識的。
推出來車,然後就把駕駛的權限交給了大哥,自己是肯定不會帶著個人蹬車的,懶要懶的恰到好處。
建瑋把裝東西的麻袋交給李劍垚,秒懂自己要成為司機的事實,李劍垚又把麻袋掛在了後座上,然後一屁股坐了上去。
兩人騎著自行車一路往家裏趕。
等到進村的時候,就看到這裏一處工地,那裏一處工地的建房子。
天氣漸漸冷了下來,最多再有半個月,建房的工作就要停下了。
大哥很詫異,
“咱們村現在這麽有錢了嗎?怎麽好幾家都建房?而且好像好多的新房啊!”
“哦,這幾年村裏發了點財,正常的改造一下居住條件,算不了什麽。”
李劍垚的回答很敷衍,大哥一定不知道家裏四個院子都是新房子了,到家了讓他驚訝一番再說。
路上碰到了一些村裏的人,也沒怎麽敢認這哥倆,兩人都待著帽子,穿著軍裝,和之前見到的哥倆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經過這四個多月,李劍垚的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了,跟之前還是區別挺大的。
大哥見了人,就下車了,該打招呼打招呼,要是依他之前的臭脾氣,那肯定是呲溜一下就騎車過去了,看來這三年在部隊,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成長,懂事兒了。
李劍垚也隻好從車子上下來,一起跟這幫人招呼一下,兩人不信往家裏走。
到家的時候,老四和兩隻熊火速的奔了出來,就連阿花都從房頂上飛了下來,落在了李劍垚的肩膀。
老四的尾巴都要搖飛了,兩隻熊也是啊啊啊啊的跟李劍垚打著招呼,畢竟一走快小半年了,動物們還是很想念的。
饅頭一家沒出來迎接,李劍垚神識掃了一下,沒在家,估計又上山去了。
李劍垚擼了好幾把老四,然後又擼了兩隻熊,又擼了擼阿花,
“去告訴大娘,我回來了!”
老四就屁顛屁顛的跑了。
大哥看到家裏這路麵,石頭鋪的,牆,青磚的,大門,大門樓一排四個整整齊齊,都不敢進了。
“這是咱家?”
“對啊,外出三年,不知道家在哪兒了?”
“奶!爺!我回來了!”
李劍垚一邊喊,一遍往家裏癲兒,大哥左看看,又看看,尾隨李劍垚進了院子。
進門更是嚇了一跳,這連廊,這地麵,這大瓦房、這廂房,都窗明幾淨。
已經落葉的葡萄架下一個老太太正坐在搖搖椅子上,旁邊的石桌上還放了一壺茶水。
早起,要跑操,每天五公裏開開胃。
早飯,那夥食還不如在山城呢,最起碼,沒有雞蛋。
上午是一節政治理論課程,一節軍事理論課程。
中午按時按點的吃飯,午休。
下午就是體能訓練和作戰能力訓練,包括技巧、格鬥、坦克、火炮、工程、通訊,甚至還有一些軍事教育學、軍事心理學等課程。
總的來說時間緊,科目多,建瑋他們對此樂此不疲,李劍垚卻感覺百無聊賴。
那幾本思想政治的書籍,沒過幾天就搞得滾瓜亂熟了。
自己終究不是要在部隊裏混個幾十年的人,這些東西表麵上過得去就行了,讓他們放心,自己也安心就行。
這樣短期的培訓工作,不是為了培養中高級的作戰指揮人員,隻是為了加強初級軍官的素質和能力來的。
讓他們從野路子,變成正規軍的一個重要的步驟,從以前的口口相傳,到進行正確的軍事知識的整理、理論的建設,打好一個基礎。
如果要深入的學習,那時間一到三年不等,才是真正的軍官進修。
對於李劍垚而言,這次來,意義大於實際,更多的一定是老丁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耐的住寂寞,是不是心有不安分的因素。
所以李劍垚很乖,每日按時按點的運動、學習,隨大流,不搞事情,也不瞬移了。
外麵的那些事情也不著急去看,反正每個攤子都有人,就算是賠了,也沒關係,自己空間裏的基本盤是黃金,不是那些個剛起步沒多久的產業。
再說,那些人裏要是敢黑李劍垚的錢,過些日子把他們給阿呆他們當玩物就行了。
就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結業考試,李劍垚表現的也算優秀,體能類、技能類的自然難不倒李劍垚,理論類的知識更是沒什麽可意外的,書上哪些字印錯了李劍垚都門清,主打一個沒難度。
考完試,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李劍垚哥倆終於可以回家了。
走之前,李劍垚帶著一來的幾人一起去便宜坊吃了頓烤鴨,也算沒有讓他們白來一次。
送走他們,李劍垚和大哥兩人打包了幾隻鴨子,又買了一些稻香村的點心,踏上了回鄉的路。
如今已經到了10月底了,食物都能放的住,索性多買些給家裏嚐嚐。
從津河火車站下車,兩人走路到供銷社,不是先向大爺報個到,而是要拿走大爺的自行車。
大爺見兩個阿兵哥進來的時候還覺得很詫異的,一個板板正正,一個有點兵痞的氣質。
仔細一看,一個是自己兒子,一個是自己侄子,瞬間驚呼一聲,
“啊呀!兩個小王八犢子!去京城學習就不知道往家打個電話!”
建瑋瞅瞅李劍垚,李劍垚瞅瞅建瑋,異口同聲,
“你沒跟家裏說?”
“你沒跟家裏說?”
“我以為你說過了!”
“我以為你說過了!”
“草!”
“草!”
典型的兩個和尚沒水喝。
都以為對方跟家裏說過了,沒想到一連三個月失聯。
大爺過來,一人一腳,給兩人屁股踢的生疼。
“要不是你爺給部隊打過電話,還真以為你們兩個失蹤了呢!
趕緊回家,你爺奶都開始都著急壞了!”
“哎哎,大爺,把你自行車給我倆騎回去得了,你晚上找個車或者走回去吧!”
大爺把鑰匙丟過來,李劍垚接過鑰匙,走向了車棚,這輛二八大杠自己還是認識的。
推出來車,然後就把駕駛的權限交給了大哥,自己是肯定不會帶著個人蹬車的,懶要懶的恰到好處。
建瑋把裝東西的麻袋交給李劍垚,秒懂自己要成為司機的事實,李劍垚又把麻袋掛在了後座上,然後一屁股坐了上去。
兩人騎著自行車一路往家裏趕。
等到進村的時候,就看到這裏一處工地,那裏一處工地的建房子。
天氣漸漸冷了下來,最多再有半個月,建房的工作就要停下了。
大哥很詫異,
“咱們村現在這麽有錢了嗎?怎麽好幾家都建房?而且好像好多的新房啊!”
“哦,這幾年村裏發了點財,正常的改造一下居住條件,算不了什麽。”
李劍垚的回答很敷衍,大哥一定不知道家裏四個院子都是新房子了,到家了讓他驚訝一番再說。
路上碰到了一些村裏的人,也沒怎麽敢認這哥倆,兩人都待著帽子,穿著軍裝,和之前見到的哥倆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經過這四個多月,李劍垚的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了,跟之前還是區別挺大的。
大哥見了人,就下車了,該打招呼打招呼,要是依他之前的臭脾氣,那肯定是呲溜一下就騎車過去了,看來這三年在部隊,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成長,懂事兒了。
李劍垚也隻好從車子上下來,一起跟這幫人招呼一下,兩人不信往家裏走。
到家的時候,老四和兩隻熊火速的奔了出來,就連阿花都從房頂上飛了下來,落在了李劍垚的肩膀。
老四的尾巴都要搖飛了,兩隻熊也是啊啊啊啊的跟李劍垚打著招呼,畢竟一走快小半年了,動物們還是很想念的。
饅頭一家沒出來迎接,李劍垚神識掃了一下,沒在家,估計又上山去了。
李劍垚擼了好幾把老四,然後又擼了兩隻熊,又擼了擼阿花,
“去告訴大娘,我回來了!”
老四就屁顛屁顛的跑了。
大哥看到家裏這路麵,石頭鋪的,牆,青磚的,大門,大門樓一排四個整整齊齊,都不敢進了。
“這是咱家?”
“對啊,外出三年,不知道家在哪兒了?”
“奶!爺!我回來了!”
李劍垚一邊喊,一遍往家裏癲兒,大哥左看看,又看看,尾隨李劍垚進了院子。
進門更是嚇了一跳,這連廊,這地麵,這大瓦房、這廂房,都窗明幾淨。
已經落葉的葡萄架下一個老太太正坐在搖搖椅子上,旁邊的石桌上還放了一壺茶水。